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的“民意”探索与实践
——以湖州市伍浦村为例

2022-03-07湖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梁启帆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1期
关键词:古村民意村庄

文/湖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梁启帆 胡 佳

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陆慧敏

0 引言

自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我国掀起乡村振兴热潮,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从我国当前最核心、最根本、最亟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出发,提出的极具现实针对性的目标要求,可以说乡村振兴战略抓住了每个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但以往村庄规划存在编制群体单一、缺乏联动互动、宣传关注率低等问题,村民参与大多流于形式,只能“被动式”地“伪参与”。民众诉求在规划顶层设计得不到充分体现,民众参与在规划落实过程中得不到关注,已不能适应“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时代发展新主题,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本文以太湖南岸伍浦村“民意”规划探索实践为例,以“乡愁”为出发点,以“民意”为落脚点,从参与对象、参与流程、参与内容和参与表达等方面对民众参与进行创新完善,并基于生态维护、古村保护、文化传承等“底线思维”,对村庄特色挖掘、资源整合、全域策划、空间布局、设施配置、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民意”规划,加强传统村落保护,谋划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全方位”民众参与的探索与实践。

1 “民意”规划思路与策略

千年溇港,原生古村,伍浦村位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州市区北部,太湖南岸,村落溇港阡陌、水土相融、因水而兴、临水而居,具备完整的风貌格局、丰富的历史遗存,是南太湖滨湖地区展示太湖溇港文化和传统水乡风情的典型地区。规划以民意为本,建立起从“被动式”村民参与转变为“全方位”民众参与的规划编制框架,指导规划的开展(见图1)。

图1 “全方位”民众参与的规划编制框架

1.1 听民意:民选规划问需于民,体验民俗把脉乡情

作为由村民“拍板”票选规划编制单位的湖州首个“民选”村庄规划,是村庄规划自治的一次大胆尝试。规划建立协同调研机制,通过问卷发放、走访入户、驻村体验等方式,收集第一手民俗乡情,征求村民真实诉求,设身处地从村民角度出发,识伍浦、思伍浦、谋伍浦。

1.2 集民智:村民巧匠出谋划策,深挖生态人文底蕴

通过定期举行“建言热议会”,召集村民和当地古建大师等能工巧匠共同探讨,深入挖掘古溇港、古宅古寺、古桥河埠、古集市、古书院等历史环境遗存,以及溇港、湖学、刺绣等传统文化底蕴,并进行展示利用。在手绘方案的基础上,与村民共同制定规划目标、精准策划形象定位,并按照“方言讲解、分组讨论、航片定位、前后对比”的思路,协商制定规划方案。

1.3 解民忧:倾听民诉留住乡愁,开辟产业发展出路

通过美化提升人居环境,优化完善设施配套,解决村民切身需求;通过活态保护溇港古村,特色传承村庄文化,留住村民乡愁记忆。产业发展关乎村民切身利益,规划依托溇港圩田、湖学文化等生态人文资源,充分挖掘和展示利用伍浦特色。在南太湖一体化区域背景和相关案例研究基础上顺应民意,培育发展差异型农旅结合体验化产业,打文化牌,建生态村,营造伍浦村庄品牌。

1.4 汇民力:众人巧手创造特色,聚焦规划高效实施

规划编制过程依托专家技术支撑和媒体宣传监督,并与村委村民、政府、建设施工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关系。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成果公示和答疑互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建议,确保成为村民看得见、看得懂、可操作、可落实的“实施型”规划。同时充分发挥当地能人巧匠的优势,干出样子美空间、喊好嗓子助旅游、当好杆子推范式、护好“民”字重幸福。

2 “民意”规划“四个一”要素探究与落实

在重落实、重实效的基础上,总结“民意”规划的核心要素,探索创新“四个一”:一张规划蓝图、一套全域策划、一个责任机制、一本建设指南。

2.1 一张规划蓝图——全维度谋划保护发展

规划对保护文物和传统建筑进行梳理,划定古村建设控制地带,确定历史遗存集中的古村核心保护区。系统保护四溇阡陌、临水而居的村落格局、水乡风韵的人居环境及特色街巷、驳岸河埠等历史环境要素。在道路交通、绿地景观规划的基础上,以保护传承为底线,进一步将产业空间、新村建设和公共设施落到一张规划蓝图,指导伍浦村的建设发展(见图2)。

图2 一张规划蓝图

2.2 一套全域策划——全要素关注“三生”空间

在与相关规划衔接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然村村民意愿进行功能策划,村庄全域形成以“四季花海、艺术田园”为创意的滨湖入口景观区,以公共与旅游服务中心、伍浦古村、陈溇古市、乡野农庄为核心的村庄旅游风貌区,以及以溇港圩田展示、蚕桑美食体验、渔民聚落演绎为特色的溇港文化体验区。同时组织水上游线,设置游船码头,以全新视角展示千年溇港、原生古村的深厚风韵。

2.3 一个责任机制——全过程参与蓝图落地

在方案讨论、项目选址、施工建设、综合验收全过程中,村庄责任规划师、村委、村民、专家、媒体全程参与。在具体项目落地过程中,保护完善伍浦韦宅、本觉禅寺、伍浦礼堂、安乐桥、田园步道等古村区域;精心优化村庄入口、活动中心、景观绿道、旅游集散中心、休闲健身等公共设施;针对人居环境、道路沿线、水系驳岸等提出整治措施,牢抓细节,打造精品。

2.4 一本建设指南——全方位管控实施成效

规划创新制定伍浦村庄建设发展行动指南,包括村委版和村民版(见图3)。村委版指南通过“保、建、控、导”4个方面,将保护利用、风貌控制、产业发展等核心内容精准汇聚在一张图上,便于村委理解和实际操作。村民版指南通过生动形象的村庄文化地图将规划要素展示在村民面前,同时编写通俗易懂的《村庄发展公约》,成为村民手中的小册。通过“一图一册”将“技术文件”转化为“村规民约”,提高规划实用价值,加大民意宣传力度。

图3 村庄建设发展行动指南

3 “民意”规划实践及成效

在规划助推下,伍浦作为太湖溇港地区的重要节点,为太湖溇港成功申遗添砖加瓦,重塑辉煌。同时完成中国传统村落申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溇港古村的活态保护。规划伊始便受到众多媒体和群众的关注,纷纷转载和评论,形成伍浦特色的“民意效应”,并以钉钉子的精神干好伍浦蓝图落地工作。在施工现场的服务指导下,本觉禅寺、伍浦韦宅、溇港沿岸等古村节点,入口景观绿道、沿路建筑立面、旅游集散中心、乡野公园、健身休闲等一批公共设施陆续打造完成。溇港活态博物馆、湖学书院文化节、渔文化主题表演等一系列产业链策划实施,不断丰富旅游业态。通过规划宣传,老伍浦人、插队知青重返故乡畅聊规划,为伍浦发展献计献策,为珍贵的乡愁奉献真诚的新意。千年溇港灿烂文化积淀下的原生古村——伍浦,在“民意”规划的指导下,徐徐展开浓墨重彩的历史画卷,以全新的姿态焕发新生,勾起那一抹永恒的乡愁记忆。

4 结语

加强民众参与村庄规划的力度,有利于民众认知规划、理解规划、支持规划和落实规划。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本文以“民意”诉求为导向,以“民意”参与为方法,以“民意”落实为目标,对新时代村庄规划进行一次“民意”探索与尝试,引导村民与公众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村庄规划过程中,为乡村播撒自力更生的种子,结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的丰厚果实,同时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的编制与落实提供新思路、新案例。

猜你喜欢

古村民意村庄
《古村小巷》
古村新景
古村之晨
村庄,你好
街道议政会:基层创新续接民意
建议究竟代表多少民意
古村——大芦
村庄在哪里
村庄
央企高管薪水何时不再是民意问题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