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舞运动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2022-03-07张佳佳
张佳佳
(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基础学科部,安徽合肥 230011)
0 引言
高校大学生是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心灵敏感,对自身发展期望水平较高、抗挫折能力有待增强的特殊群体,容易在学习生活交往中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丁香医生等联合发布的《2020中国学生健康调查报告》的心理健康部分内容显示,近九成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主要问题涉及学业、情感、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有的学生甚至出现轻度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调查还显示女生的心理问题高于男生.目前学界对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十分关注,并从多个维度对此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伍佳佳(2020)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并为之提供了解决之策[1];周文、李方敏(2020)则提出要通过心理营养教育来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2];罗章菡(2020)指出音乐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了心理干预手段和方法[3];李桂兰、陈跃飞(2019)探讨了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并倡导通过丰富体育运动形式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提升[4].街舞运动作为反映生活现实和艺术心灵感受的体育健身运动项目,具有较强的即兴表演性和艺术观赏性,在增强体质、强健体魄的锻炼中能够让大学生释放更多的内心压力,成为一种深受大学生喜爱、自由随性的舞蹈健身运动.而本研究则以街舞这种体育运动为例,探讨了街舞运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实现了学术理论的创新.
1 街舞运动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街舞运动作为一种富有艺术表演观赏性的肢体运动,其集聚力、技、艺于一体,长期坚持可以增强大学生运动者的心肺功能,帮助大学生塑造优美的体型,提高其身体运动机能.当然,这种独特的体育运动在校园内的普及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还有助大学生宣泄内心情感,缓解其高压学习任务带来的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同时,街舞运动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性,能培养青少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很好促进作用.
1.1 健身塑形价值
街舞作为高校校园新兴出现的一项体育运动,具有健身塑形的功效.首先,街舞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运动机能.街舞锻炼了运动者的肢体关节灵活性,提高了肌肉组群的协调性,并且对上下肢协调性和发展下肢力量有显著效果.其次,街舞能增强大学生身体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机能.街舞动感节奏鲜明,运动强度自由可控,其在3-5 min的配乐支持下的舞蹈即兴表演,实际相当完成一个800 m的中距离奔跑,调节和完善舞者的心肺功能,提高了肌体的耐力水平.最后,街舞运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塑造更加健康的身体形态.学生通过一段时期的街舞运动后,三围及BMI等多项身体指标均会发生显著性变化,尤其是腹部皮褶厚度明显减小,脂肪消耗明显,肌肉线条更为清晰,身材比例也趋于协调完美,由此不难看出街舞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对改善青年人身体形态起到了很好的功效[5].
1.2 心理调节价值
科学研究表明,包括街舞在内的各种体育运动都可在不同程度上减轻运动者的精神负担.在多种风格音乐的伴奏下,动作灵动舒展的街舞,能够缓解大学生因学业、情感矛盾产生的心理压力,将压抑在学生内心的激情与压力完全释放出来,给运动参与者带来心灵上的放松与愉悦,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如今,高校大学生倾向于通过参加学校街舞社团、健身俱乐部等方式,同来自不同专业、年级的同伴进行街舞培训和表演活动,极大拓宽了大学生的社会交往面,让喜爱这项运动的大学生汇聚在一起,在团结向上的氛围里深入展开学习竞赛和交流沟通,极大缓解大学生在学业生活中产生的一些负面情绪[6].
1.3 丰富校园生活
随着街舞逐步纳入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以及高校街舞社团、街舞俱乐部、街舞运动表演队的蓬勃发展,有着街舞运动爱好的大学生有了更多相互学习、交流和竞技的平台,这对提高高校大学生街舞运动水平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各类街舞文艺汇演及竞技类分组比赛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实施,很多参与该项运动的大学生在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上都有很大提升,这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高校是中国街舞运动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平台,中国近年来参加世界性街舞大赛的主力运动员基本都是清一色的高校大学生.如此可以,锻炼大学生持之以恒的体育精神、集体协作能力,激发艺术表现力,增强运动的自信心和愉悦感,展现当代大学生奋进昂扬的精神风貌[7].
2 街舞运动对大学生心理指标影响的调查研究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街舞运动对J大学大学生心理指标影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测试了该大学街舞俱乐部和健美操街舞啦啦队共30名成员,其中男生6人(平均年龄20岁,平均体重67.3 kg,平均身高172.4 cm),女生24人(平均年龄19岁,平均体重52.1 kg,平均身高163.7 cm),调查内容主要是受访大学生参加街舞运动训练后心理健康的变化比较以及健身街舞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笔者对J大30名接受调查的街舞运动大学生发放问卷,现场回收问卷30份,剔除无效问卷1份,有效率均为96.67%.
2.2 研究方法
本调查研究选用的方法主要有心理问卷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
在心理问卷测量法上,笔者选用业内通用的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实验心理问卷表,前者是中国学者王征宇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通过直接翻译引入的,内容效应和结构效应较好,该表不但集中涵盖了诸多心理精神上的病症内容,而且关注接受调查者的真实情感、人际关系等内容,由此编制出9组因子构成的心理症状群,该自评量表是一种在介入因素条件观察实验前后人群心理影响变化的量表.SCL-90量表选用的李克特5级评分法,测试者通过“没有”“很轻”“中度”“较重”“严重”五个等级的选定来定期描述真实的心理症状情况.实验心理问卷表主要通过测试者的身体自尊、学习兴趣、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综合情况调查来检测实验前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指标的变化.
在数理统计法上,文章根据街舞运动参与者心理问卷调查,形成一个119人的样本数据库,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对比实验前后实验对象的差异.
2.3 实验控制
实验起止时间2019年10月5日—11月24日,为期8周,29名实验者参加每周末两个下午各4个学时、共64学时的街舞教学训练活动.在实验首周和结束周进行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实验心理问卷表的问卷调查.在这段时间内,教师要求学生除了正常参与学习生活和健身街舞教学训练外,不要参加其他健身运动(体育课除外).
2.4 结果探讨
(1)经过8周的健身街舞教学训练后,从心理症状自评量表问卷调查数据看,参与街舞运动的大学生在实验前、后的6项心理病症因子指标(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焦虑、偏执、抑郁)方面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虽然敌对、恐怖、精神病性三个因子指标在参与街舞健身实验前后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表1),但从整体上看,街舞运动能够现实有效地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表1 街舞训练实验前后SCL90各因子分总体比较
探讨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街舞运动既是一项对舞蹈运动技能要求很高的健身项目,也是一种艺术表演气息浓郁、自由不拘一格的运动项目.当大学生经历了枯燥的课程学业或乏味的生活体验后,通过街舞运动可以激发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激情,将一些压抑焦虑的负面情绪抛之脑后.愉悦稳定的情绪和真实美好的情感,才能提升大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生活的趣味.街舞运动大多以小团队或集体为单位展开教学训练,其伴舞的音乐多以动感时尚为主,这种轻松愉悦的习舞氛围能够使大学生对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行发泄,缓解大学生可能存在的焦虑、抑郁的情绪体验,抑制强迫、偏执的行为体验,减少心理问题的躯体化,明显改善人际关系.此外,街舞运动没有固定的程式约束,大学生可以根据场景和音乐节奏的变化,任意组合技术舞蹈动作,发挥想象力即兴表演的成分较大,坚持下去对运动者的心智发育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二,街舞不但能够促进负面情绪的发泄释放,还能实现大学生的个性表达,帮助他们维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人的个性是由遗传、教育、成长环境等多因素决定的,健康的个性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大学生参加街舞运动,会让其性格变得更为开朗乐观,主动探寻生活的新奇和乐趣,善于通过肢体舞蹈捕捉和表现生命中的美好体验,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大学生能够构建一种积极和谐的心理状态,自然性地抵御不良情绪,调适心态的能力也会明显增强.
第三,持续性参加街舞运动的大学生,能够养成积极健康的心态,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该运动项目能够有效缓解部分特殊的不良心理问题[8].如敌对、恐怖、精神病性有可能和大学生某种特殊经历和心理创伤存在密切关联,且该类心理问题不是简单依靠街舞或其它种类运动可以得到治愈和改观的,很可能需要求助专业心理医生来实施辅助性治疗.因此,不能盲目夸大街舞运动的心理调适效用,如果大学生带有明显的发泄意图,盲目地加量训练,可能会适得其反.
(2)经过8周的健身街舞教学训练后,从实验心理问卷表问卷调查数据看,实验前后大学生在身体自尊、学习兴趣、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上获得了显著性地改观(表2).因此,通过实验可以得知,街舞运动学习训练对提升参与者的心理素质有着很大帮助.
表2 街舞训练实验前后大学生心理因素差异性检验结果
健身街舞是运动员肢体在经过专业动作技术训练后,自然配合时尚动感音乐即兴舞动的竞技表演形式,它能让大学生在舞蹈运动中释放情绪、享受愉悦,同时也符合青年人的心理特点和审美认知.街舞运动较强的健身塑形功能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身体自尊,增强运动健身者的自信心.街舞动作形式新颖、动感时尚,无疑增强了大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而健身舞蹈的编排和团队训练过程需要大学生集体分组进行探索交流,也培养了大学生课上课后自主学习的精神,让学生具备更多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实验和结果分析都能证明健身街舞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方面是有显著性的影响.
3 街舞运动在中国高校的持续推广策略
正是因为街舞运动让大学生在舞蹈运动中释放情绪、享受愉悦,具有缓解大学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体验,抑制强迫、偏执的行为体验,提升大学生身体自尊,增强运动健身者自信心的作用.加之街舞动作形式新颖、动感时尚,能够减少心理问题的躯体化,明显改善人际关系,同时也符合青年人的心理特点和审美认知.所以,街舞运动应正式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编创街舞教材,指导体育教师结合心理教育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型的街舞竞技比赛.
3.1 将街舞运动正式引入高校体育课程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体育教学改革进入关键时期,逐步摆脱了传统固定运动项目的课程束缚,引入新的教学项目,就是要增强课程教学的创新性、灵活性,提高大学生的健身兴趣.街舞与时代发展同步,深受年轻学子的喜欢,将其纳入全国高校体育的选修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锻炼大学生的心智,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协作意识.中国很多重点高校已经创建有大学生自己组织的街舞俱乐部、街舞社团等,高校在健身操教育培训中也有专业的街舞啦啦队,北京现代音乐学院甚至在全国最早开设了街舞专业招收学生.可以说,无论从街舞运动项目的健身价值、心理调适功能以及竞技比赛价值看,还是从中国众多大学的体育和艺术教育发展趋势来看,街舞运动都适合普及性推广.部分省级以上的师范院校、体育院校及艺术院校甚至将街舞运动项目作为体育必修课程,当然,国家教育部门如果能将街舞正式列入高校体育教学选修课程,可以规范地推广这项运动.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编创街舞教材
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和专业性街舞教材的匮乏是制约高校大学生街舞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考虑到街舞和健美操之间有着基础性的相通之处,所以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健美操、体育舞蹈老师的资源,增强转型培训的力度,以高校街舞教练员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对健美操或艺术舞蹈教师展开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街舞技能培训,缓解街舞师资不足的现实问题.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外聘的方式,从社会上的体育健身俱乐部中招募一些专业街舞人士进驻高校教学,将社会上所流行的街舞时尚和先进教学方法引入大学校园.街舞教材是高校街舞教学的行动指南,教材内容应该从吸引大学生参与兴趣为切入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9],体现知识的系统性、技能的实用性,简化复杂动作,改变部分大学生认为街舞动作技巧复杂、自身学习条件不够的想法.
3.3 结合心理教育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街舞运动能够起到调适大学生心理状态、增强心理素质的功能.高校心理辅导教育可以将街舞运动项目培训课程推荐给接受心理辅导的学生,让他们在时尚的舞蹈运动中释放不良的心理情绪,通过街舞兴趣的培养转移心理注意力,通过运动上的疲劳来缓解精神上的压力.在街舞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心理教育,更多选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竞技比赛法、混合教学法等开启学生的心智,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学情和个体差异适时安排健身街舞动作难度,增强街舞教学的娱乐体验性,拓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另外,教师要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测试,依据大学生个体的心理情况适时调整街舞教学内容,并且在教学培训的过程中适度揉入一些辅助心理健康的教学方法,让街舞运动课程培训真正达到身心协同发展的目的.
3.4 积极参加各类型的街舞竞技比赛
街舞是具有表演性和竞技性的运动项目,看似简单的街舞表演和竞赛赛事能够起到愉悦参与者和观赏者身心的目的.大学街舞社团、街舞俱乐部或是街舞啦啦队通过大量参加文艺汇演和大型街舞竞技比赛项目,不但对街舞运动在大学校园内的推广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大学生街舞运动者的心理素质也是一种锻炼性培养.首先,为了在街舞的竞技比赛中获得练好的成绩,运动员会有主动训练自身控制和调节心理状态的意识,如通过认知训练、意念训练、意志训练来增强自身适应竞技比赛的心理素质[10].其次,随着高校表演性和竞技性街舞运动逐渐增多,参加街舞运动项目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会得到明显地提升,在学习、生活、就业中的心智表现将更为成熟,心理抗压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的优势将更为明显.
3.5 推广街舞活动,丰富大学校园生活
高校积极推广街舞运动项目,能够满足大学生参与时尚运动的爱好和需求,积极推动高校街舞健身社团和俱乐部的壮大发展,营造具有大学特色的街舞运动文化氛围,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娱生活.为此,高校首先需要为街舞爱好群体提供学习和练习街舞的场所以及相关的课程教育资源.其次,高校在对于街舞活动的推广宣传上,可以通过俱乐部、项目运动协会等方式定期组织街舞运动技能培训班,鼓励喜爱街舞运动的大学生报名参与.再则,高校街舞俱乐部或社团内部可以分组组团参加校园或校际间的文艺晚会、文化艺术节等多样的大型校园文娱活动,让大学生街舞运动者除了有竞技运动舞台之外,还有一个切磋技艺、施展才华、展现自我的文娱表演舞台,使得广大高校学生能从文化艺术形态的审美视角对街舞运动有更为深刻的认知,由此来激发更多大学生参与街舞运动的热情.
4 结语
高校持续推广街舞运动除了可以强健大学生体魄、增强学生体质、帮助运动者达到塑形目标之外,在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也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验有效证实了积极参与街舞运动的大学生,在获得一种时尚舞蹈技能的同时,也到达调适心理状态、愉悦性情,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个性和集体协作精神的根本目的.但是目前关于街舞运动在心理调适和心理变化方面的影响机制研究还不充分,将街舞运动发展成为高校心理辅导治疗的一种途径的想法还有待后继者进行更多科学调研和科学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