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的中国史》
2022-03-07
酒之所兴, 肇自上皇, 或云仪狄, 一曰杜康。 有饭不尽, 委余空桑, 郁积成味, 久蓄气芳, 本出于此, 不由奇方。
——《 酒诰》
酒, 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 李白有了它, 便可以文思泉涌,达到“斗酒诗百篇”的至高境界。 如果您要说起酒的不好, 恐怕李白会第一个从历史的尘埃里跳出来反对。 而他身后跟着的, 则是一大群的旷世才子, “醉里从为客, 诗成觉有神” 的杜甫、 “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 的苏轼、“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的杨万里……一句话, 没有酒, 哪來的创作灵感? 哪来的千古佳作? 哪来的后世学生背到头昏脑涨的五言律诗、 七言绝句?
话说, 让人又爱又恨的酒究竟是谁发明出来的? 有人说,人类是从猿猴那里偷师学艺的, 说出来您可能不信——不是说好了是杜康造酒吗?不然后世枭雄曹操“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唐代诗人白居易“杜康能散闷, 萱草解忘忧”、 金代诗人元好问“总道忘忧有杜康, 酒逢欢处更难忘”这些历代累积打造的杜康酒招牌是哪里来的?
关于酒的产生, 说来话长了。
野果自然发酵成酒的现象存在已久。自然界中含有糖分的野果如山梨和葡萄, 其果实表面本身就存在酵母菌的繁殖现象, 当它们落到相对密闭的空间里, 就会自然发酵形成果酒。
采集和储藏野果是史前人类极为普遍的行为, 他们发现野果变质往往不再食用了事, 却并没有发现酒的奥秘。巧合的是, 猿猴也有把喜爱的野果藏在洞穴石洼之中的习惯, 当野果中的糖分逐渐被酵母菌分解并发酵, 便自然而然地析出了酒。而猿猴又偏偏嗜好甜味和酒味, 似乎开始有意识地用这种储藏方法来酿果酒。
不久人们发现了猿猴嗜酒如命的特性, 开始用同样的方法来酿酒, 利用它来诱捕嘴馋的猿猴, 成功率无限接近百分之百。所以,说人类从猿猴身上获得了果子自然发酵成酒的知识启蒙, 也不算错。
然而, 野果本身很容易酵化成酒, 五谷却没那么容易, 两者之间的酿造技术存在不小的差距。人类是如何跨过这道鸿沟的? 又到了神话传说登场的时间了。只是这一次, 发明粮食酿酒技术的究竟是杜康,还是夏禹时期的仪狄,可谓众说纷纭。 即使杜康是比较公认的酿酒始祖, 民间传说也有多种版本, 相关故事一个比一个生动有趣, 令人难辨真假。
根据民间传说, 杜康是黄帝时代一位专门负责管理粮食的大臣,由于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一时吃不完,只能选择在相对密闭的山洞里储藏起来。但因为山洞阴暗潮湿, 时间一久, 粮食便全部腐烂, 实在可惜。杜康开始冥思苦想储存粮食的更好方法,后来偶然发现几棵枯死的大树只剩下空荡的树干, 于是灵机一动,把粮食藏进了树洞。过了一段时间, 杜康前来查看情况, 心想:这一次应该没有变质吧! 离得老远却望见几只野猪、山羊和兔子横七竖八地躺在树干周围, 一动不动, 就像死了一样。 杜康不由得慌了神: 难道比腐烂的结果更糟糕, 变成有毒食品了?
他连忙走近看个究竟——原来, 储存粮食的树干正由里而外渗出水滴, 估计这些动物是舔了这水才倒地不起的。他凑上去小心翼翼地闻一闻, 一股独特的清香迎面扑来。香味如此诱人, 使他竟忍不住尝了一小口, 咽下一口感到有种说不出的清爽畅快。杜康咕咚咕咚一连喝了几大口, 这才觉得过瘾, 但也很快感到天旋地转, 倒在了那些动物的身边。
醒来回去以后, 杜康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做了汇报, 由于当时人们无法科学解释粮食酿酒的原理, 便认为酒是粮食的元气所生成的神秘物质, 所以黄帝没有追究杜康作为粮食主管的失职, 反而命他继续在树洞里储粮, 用同样的方法来获得更多的酒。
酒的产量渐渐多了起来, 是不是身陷孤独苦闷、失恋痛苦中的您就可以借酒浇愁, 把它当作功能饮料铆着劲喝了? 大错特错, 您要是敢这样干, 保准祖宗会从坟墓里跳出来大喝一声:“臭小子, 你是我的哪一辈子孙? 竟敢和我抢酒喝!”
还问为啥? 那我就给您科普一下酒在一开始的功能吧。
既然人们认为酒由粮食的元气生成, 而“元气”这个词本身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术语, 加上酒能带给人难以理解的精神状态, 那么酒被认为拥有沟通神灵的神秘力量也就不难理解了——在我们原始时代,把难以理解的玄乎现象与超自然的力量相关联, 解释成神仙显灵、妖鬼作祟, 尽管这是迷信, 但好歹也是种说得过去的解释, 比没有任何解释要更令人安心一些。相信科学自然没错, 关键是这时候也没有啊, 不然也不至于有各种神话传说。
人们决定赋予酒一项神圣的使命, 用它来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英灵以祈求福祉, 于是酒成为联通神灵与凡人、祖先与活人的神秘媒介。
在农业社会, 庄稼的收成更多仰赖于上天, 洪水旱灾均由天降,上天可以轻易把一年的收成从人类嘴边夺走, 所以如果风调雨顺, 那是不是应该虔诚地感谢一下神灵的庇佑? 但神灵喜欢享用什么样的祭品呢? 既然神灵高高在上而且如此神秘, 自然不能用俗物来孝敬, 酒倒是不错的选择。 要知道,元气是万物的精髓, 酒则是粮食的精髓,把最宝贵的精髓敬献给神灵享用, 想必在神灵吃饱喝足之后, 俗套的谷物就看不上眼了吧, 留给人类谋生刚刚好。
所以说, 把酒当作浇愁解忧或者激发创作灵感的功能饮料来喝,完全是后人的事, 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的。这个变化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呢? 根据考古发现, 夏朝已经出现了酒器, 商代更是创造了“酒池肉林”的空前规模, 周公曾特意颁布《酒诰》, 认为酗酒乱德是殷商灭亡的重要原因, 倡导优良酒风, 可见饮酒传统的开始应该不晚于这三代。要论酒量, 估计商朝贵族可以横扫历朝历代酒鬼酒仙, 稳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