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引导学生阅读随笔

2022-03-07昝金伟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2年1期
关键词:态度文本生命

昝金伟

《热爱生命》为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第三单元的一篇随笔。作者以平易流畅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讴歌。结合学生的情况来看,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掌握了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但是容易出现脱离文本的问题。而随笔的形式又较为灵活、自由。对此,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阅读随笔,透彻地理解作品。下面,笔者就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学经验。

一、《热爱生命》教学案例简析

《热爱生命》选自法国作家米歇尔·德·蒙田的《随笔集》,展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阅读了这么多的课文,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他们对生命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从中获得感悟。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借个别青少年因挨批评想不开而自杀的事件,引出“一些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尊重生命”“轻视生命”等话题,鼓励学生们谈一谈自己对生命的理解,然后再引出《热爱生命》一文。之后,教师可以借助课件介绍一下作者的资料及此随笔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作者和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教学作准备。

环节二:由“度日”談生活

“作者要谈热爱生命,为何先从度日说起?”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让他们明白:作者是想从生活说起。在生活中,不同的人对生活的态度往往不同,有的“消磨时光”,有的“享受生活”。而一个人对生命的态度往往就是他对生活的态度。“日子自然有‘好’有‘坏’,那作者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态度。遇到“坏日子”,他会安然“度过”;遇到“好日子”,他则会“细细品尝”。

环节三:由“死亡”谈生命

“本文的题目是‘热爱生命’,作者为何要谈到死亡呢?”借助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看待死亡的。不少人会对死亡问题感到苦恼,其实,真正热爱生命的人,会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会为死亡而苦恼。在课堂上,学生结合文本发言,并结合生活经验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让他们以“生命”为话题进行写作,谈谈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二、教学经验分享

在此次随笔阅读教学中,笔者总结出以下经验:

(一)要让学生走近作者,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随笔的篇幅一般都不长,却饱含哲理。要让学生真正地读懂作品,教师就必须引导他们走近作者,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比如《热爱生命》的作者蒙田退隐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他想逃避社会现实,而是他向往过上自由闲适的生活。在文章中,他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诸多看法。在引导学生阅读随笔时,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关的资料,或者让他们自己借助网络查阅相关资料。

(二)要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结合关键词句来交流讨论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在交流时天马行空,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想什么就说什么。这样的讨论明显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我们要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结合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来交流讨论。比如,《热爱生命》中提到了“生之本质在于死”这一观点,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一步步地走向死亡,这是无可避免的自然规律。生的本质在于死,而从“生”到“死”的这个过程就是生命的历程。如果脱离了文本,学生就难以懂得其中的道理。又如,作者提到:“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作者这样说,并不是他轻视生命,恰好相反,正是因为他珍惜生命,所以才能积极乐观地面对死亡的到来。

(三)要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观

在随笔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观。比如,作者在本文中提到自己享受生活的方式是“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那么,高中生又该如何抓紧时间呢?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以此来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走出文本,走向生活。

总之,在随笔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获得丰富的体验,从文学作品中汲取成长所需的营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中学)

猜你喜欢

态度文本生命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