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推介 · 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2-03-07朱志荣
项目批准号:16ZD02
课题负责人:朱志荣
结项报告(部分)
本课题以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既对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做了理论上的回顾、总结和反思,又以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对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特征加以揭示。一方面,对中华美学和艺术精神的基本理论加以考察,侧重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中华美学的感兴思维方式、意象中心论,以及现代转型等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对中华多民族审美与书画艺术实践进行考察,侧重实践研究,主要包括中国多民族审美与艺术实践研究、中华书画艺术审美研究。
第一,对中华美学“感兴”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全面研究,揭示出“感兴”理论自身的文化渊源、理论特质和精神传统。“感兴”是既“感”且“兴”的,体现了中华美学精神的独特思维方式。在中国美学史上,“感兴”的思维方式不仅以具体的理论范畴与命题的形式存在,而且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建构起完善的理论系统。它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论特质和思想传统,深刻地体现出中国美学和艺术的民族精神。同时,这一理论还普遍呈现于艺术审美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在中国古代各门类艺术形态上得以生动地表现,进而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创造、批评和理论建构。本课题对古代“感兴”思想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系统评述,也对其在20世纪的现代阐释和转化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综贯古今,融汇中西。以“感兴”思想的复兴和创新作为建构中国当代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的一种重要学术路径,尤其重视“感兴”思想的超越精神。
第二,将“意象”作为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意象”是中华美学的核心范畴。本课题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意象”作为中国古代美学核心范畴的价值和地位,并强调让中国传统的意象思想进入现代人的视野、用意象思想开启现代人审美智慧的重要性。抓住审美心理分析和现象学美学两条阐释路径来彰显中国当代美学家“意象”本体论建构的价值,探讨中国当代美学家在“意象”阐释和意象与文艺学本体论建构方面的理论推进;考察审美意象的本体论建构、审美意象结构和形态、审美意象的特征等问题,并辨析“意象”与“形象”“语象”“意境”概念的语义区分等问题。同时,紧密联系中国艺术实践,选取中国古代艺术中几种有代表性的类型—书法、戏曲、水墨山水画、园林艺术,对中国古代艺术的意象之美做出颇有新意的阐释。
第三,对中华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型进行深入研究。中华传统美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必然产生与时代语境相适应的历史转型。本课题将中华传统美学置于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中,注重借鉴西方美学的理论资源,立足于中华传统美学资源本体的创新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中华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型肇始于明清之际并延续到当下,本课题揭示出这种转型的动因、方向、范式及局限。晚清以降,因西力东侵、西学东渐,受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深刻影响,中华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型加速骤变,直指启蒙与救亡、盲从与自觉、自强与自立、革故与鼎新的世纪主旨。在西方近代文明的强势冲击、国人变革维新的文化传统、晚清近代文化的横空出世等历史背景下,中华美学一面赓续传统、集大成式地继承融通,一面洞察时变、渗透式地嬗递潜变,逐步完成了由典雅向世俗、正统向野逸、庙堂向民间的潜在转变。本课题突出清末民初作为中华传统美学现代转型的重要奠基期这一要点,认为现代转型集中体现于传统学术现代转向、传统美学现代转向、文学艺术审美演进三方面,并指出此后中华传统美学逐步形成了两种基本范式,开启了在20世纪的现代转型与理论建构,进而影响着当代中华美学探赜的深耕与拓展。
第四,对中华美学与艺术的多民族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中华美学实践是与中华美学精神并存并进的另一条线索,本课题立足于中国是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实际,认为56个民族的文化既“和而不同”又“不同而和”,既“你中有我”又“我中有你”,在历史长河中汇通融合、构成中华文化整体。中华美学与艺术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正是在汉民族美学与其他各民族美学的多元互补、彼此交融中体现出来。在兼容并蓄、协调发展的共同体文化中又蕴含着当今中华美学体系建设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本课题结合传统与当代、主流与民间、文献与田野对中华美学与艺术的多民族性加以考察,对其概念、思想、符号、事象等方面展开系统的梳理、辨识和探讨,既有整体观照,也有个案研究;既有理论思索,也有事象考察;立足现实,关注民间,着眼古今,兼顾中外;既有形而上思考,也有形而下考察。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纸上文献、地下文物、民间田野相互印证。结合文献与田野、历史与现实、主流与边缘、精英与民间,在多元融合中考察和研究中华美学与艺术的多民族性特征,致力于为中华美学与艺术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范式。
第五,对中华书画艺术的审美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书画创作与欣赏是中国古代艺术实践的重要方面,传统书画美学在整体上表现出东方文化独有的美学特征,又有因时因地的细微差异。对于中国艺术来说,艺术品格是艺术的生命。从九品论人和容止品评,到书画艺术的九品、三品,再到神妙能逸诸格,都是在追求形质之外的生命气息。中国书画艺术逐步从格、法、气、韵并重过渡到纸墨的书写性、由描绘性转向示意性。书画艺术的根本目的,意在搜妙創真,表现艺术家心中的山水趣味、或诗眼中的性情、或性理的天道,而不是在二维平面展示三维立体的技巧,因此少与造化争工。这种因果关系中蕴含着东方美学话语体系的独特性。书画艺术中逐步消减再现性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诗赋文学的影响,即绘画自觉向文学靠拢,而不是趋同于自然科学,这也是中西艺术的重要区别之一。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对中华美学和艺术精神的整体特征、中华美学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精神建构的重要作用等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将宏观理论研究与微观范畴研究结合起来,将学科发展与精神文化建设的现实结合起来,以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本课题的价值。
鉴定意见(部分)
该成果的学术价值体现在以“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相结合为原则,立足于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视野,在对各艺术门类的美学与艺术精神以及重要美学观念、范畴和命题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以“意象”为中心的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体系,彰显出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理论与实践的独特面貌。在跨文化的背景下,从理论与实践双重视域对“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进行研究,深化了中华美学和艺术精神的整体认知,丰富了内涵及发展演变,把握了独特风貌和美学特质,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当今国民的文化素质与精神境界,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等方面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但中西比较方面可进一步拓展;成果涉及“感兴”“意象”两大范畴,可增加更多范畴的系统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