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燕”舞翩跹“游龙”跃冰川

2022-03-07

人民周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飞燕雪车雪橇

李兴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建筑工作室主持人,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复杂山地条件下冬奥雪上场馆设计建造运维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

担任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建筑学设计导师,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获得国内外重要建筑奖项包括:中国青年科技奖(2007)、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金奖(2019)、ArchDaily全球年度建筑大奖(2018)、WA中国建筑奖(2014/2016/2018)、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银奖(2009/2000/2010)等。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核心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昵称“雪飞燕”)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昵称“雪游龙”)两个竞赛场馆,以及延庆冬奥村、山地新闻中心两个非竞赛场馆,此外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但延庆赛区山高林密、谷地幽深、地形复杂,建设用地很是促狭,颇具场地、体育和生态挑战性。为此,国家重点研發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设立了“复杂山地条件下冬奥雪上场馆设计建造运维关键技术”项目,进行开创性研究和实践,力争高质量地满足冬奥赛事需求。

该项目负责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介绍了复杂山地条件下冬奥雪上场馆的设计建造。

问:这个项目主要解决哪些难题,项目实施之后总体成效如何?

李兴钢:我们科技冬奥项目,主要是为了应对延庆赛区的四大挑战。

第一是技术方面的挑战,延庆赛区的两个竞赛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都是在中国第一次设计建造,基于公益理念的建设难度非常大。

第二是环境方面的挑战,延庆赛区所在的小海坨地区是处于高山深谷密林的环境,对于场馆的设计、建造和运行都带来极大的困难。

第三是可持续方面的挑战,延庆赛区所有场馆都要在冬奥会以后形成冬奥遗产,需要实现长效和良性运营。同时,在山村的改造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也有很多挑战性的工作。

第四是文化方面的挑战,在冬奥会这样的国际化语境里,如何传递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也是一项有难度的工作。

我们科技冬奥项目从2018年8月开始,主要做了几方面工作:首先创建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这种顶级冰雪场馆的设计、建造、运维技术体系。同时创建了一种体育与生态共生的绿色奥运创新技术体系。另外还结合冬奥场馆的全生命周期,创建了设计、建造、运行的技术体系。这几方面工作使延庆赛区场馆成为在规划、设计、建造、运行全链体系下冬奥场馆中的绿色工程、典范工程。

问: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建设了中国第一条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您和团队在建造过程中遇到哪些难关?又是怎样攻克的?

李兴钢:高山滑雪号称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道落差非常大,运行速度也非常快,对场馆赛道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同时它又处在延庆赛区的特殊环境之中。为此,我们研发了“弱介入、可逆式、装配化”的高山架空平台体系,所有的配套设施就建在这些架空平台上面,这个体系借鉴了传统的山地“干阑”式民居结构形式,可以使高山滑雪赛道和配套设施尽量减少对山体干扰和破坏,同时又极大提升了建造效率和质量。这个平台在奥运会以后还可以局部拆解,以恢复生态环境。通过这个方式,我们解决了高山滑雪中心面对的环境挑战和场馆建设难题。

问: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南坡赛道,而南坡阳光直射冰面会影响冰面质量,这个问题您和团队是如何解决的?

李兴钢:延庆赛区的雪车雪橇赛道选址困难,最后选在了一条南坡向阳的赛道。为解决阳光照射、风雨雪这些气候条件对南坡赛道的影响,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措施,叫作南坡变北坡,通过科技研发进行设计和建设,能够使南坡赛道的赛时质量不亚于甚至优于北坡赛道。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地形气候保护系统,利用赛道周边的自然地形,还有建造的人工地形,再结合设计的遮阳屋顶、挡风背板、遮阳帘等设施,形成一个系统保护雪车雪橇赛道免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始终保持良好赛时运行质量,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能耗。

问:延庆冬奥村在建筑设计上又是怎样考虑的?

李兴钢:延庆冬奥村有三方面特色。首先,采用了分散式的山村格局设计,所以冬奥村又叫冬奥山村,它是分散式的、庭院式的格局,随着山地、山体和地形,一层层叠落下来,有庭院、平台,还有坡顶,跟周围的山形水势融为一体。其次,保护了大量的原生树木,把场地上比较大的树木编号、测绘、记录,大部分原地保留,有些需临时移栽,建设完成之后再把它移回原地,庭院和场地的设计都围绕着树木进行布局。再次,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山村遗址并把它保留下来,作为冬奥村里的遗址公园,可以让各国运动员入住冬奥村时领略中国山村文化。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除了这三个设计特色之外,研发了建筑石龙墙维护体系,把施工中产生的碎石通过石龙墙的方式,在冬奥村外墙建设中大量采用。并且还采用了大量的木瓦屋面,木瓦屋面跟石龙墙都是利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建造,是低碳环保绿色的建造措施,这也是研发成果的一部分。

问:最后请您谈一下这个项目里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情况。

李兴钢:首先,两个竞赛场馆都已经受住了各种测试赛考验,比如高山滑雪中心,举行了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高山滑雪比赛,以及之后的冬奥测试活动。雪车雪橇中心完成了一系列国际活动,包括像雪橇世界杯这种高等级国际比赛,获得了世界顶级运动员的高度评价。这两个竞赛场馆也获得了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认证,他们认为是世界领先的。整个延庆赛区的建设也获得了社会和公众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延庆赛区生态和体育共生的科研成果,得到大家充分肯定。

我们提出延庆赛区的设计理念是“山林场馆、生态冬奥”,这个愿景今天已经在延庆小海坨山变成了现实,延庆赛区已经被我们打造成了一幅大型实地山水画卷,这幅画卷大家可以看到,也能够体验到。所有这些,都是在“科技冬奥”重点研发计划里面,在我们所做的科研工作以及科研成果支撑下才取得的。

猜你喜欢

飞燕雪车雪橇
基于雪车启动能力的车撬赛道分级研究
冬奥会项目介绍:钢架雪车
雪地里的一叶小舟—雪车
小雪橇
自制雪橇
做雪橇
14级台风袭日致11死600伤
滑雪橇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dvertising Language
封面人物 单板滑雪凌空飞燕蔡雪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