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2021)》

2022-03-07

人民周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新闻业出版社决策

张志安、徐桂权 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是由中山大学张志安教授、徐桂权副教授主编的系列新闻年度蓝皮书,自2014年起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报告遵循“独立、原创、可信”的理念,旨在观察中国传媒业一年一度的最新变化、事件、话题和趋势,关注重大问题,把握变化逻辑,进行理论阐释。以期能够凝聚国内新闻研究学者的智慧,观察新闻业、研究新闻业、服务新闻业,成为中国传媒研究的新标杆。

作为连续出版的第八部,《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2021)》包括年度专访、年度专题、年度观察、年度调查、研究述评五辑。

第一辑年度专访邀请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数字社会学海伦·肯尼迪教授,就数据化如何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平台政治和数字新闻业分享观点。第二辑年度专题是“重大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与媒体报道”,包括《“风险的社会放大”视角下的危机事件新闻发布研究》等四篇文章。第三辑年度观察既包括中国新闻业总体趋势分析及重大传媒事件回顾,也包括具体领域的回顾和分析。第四辑年度调查收录多篇媒体的调查报告,包括《2020年电视新闻节目收视回顾》《2020年媒体短视频账号的现状分析及展望》《2020年媒体MCN的发展状况、运营策略及建议》等。第五辑研究述评包括《中国数字新闻研究的议题、理论与方法》《2020年全球新闻业研究趋势:世界的变化在新闻业的回响》等多篇中外新闻业述评。

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 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2021年是《中国新媒体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陪伴新闻传播业界与学界同行度过的第三个春秋。作为加强新媒体服务引导、促进和推动新媒体新闻信息传播事业健康发展的重点行业智库报告,《报告》致力于着眼大局,勇立潮头,多视角解读党中央各项重大决策与部署,立体化聚焦新媒体发展的新动态、新形势与新议题,多方位分析媒体融合进程中的问题、趋势与规律,为我国各级主流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实践切实提供决策依据与经验参考。

2021年《报告》创新内容架构,由“总报告”“行业报告”“专研报告”和“融合精品分析”四部分构成,结合丰富多元的实证数据与典型案例,力争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2020年到2021年期间全国新媒体行业发展以及主流媒体融合转型的趋势、现象与热点进行深入解析。

“总报告”基于全国范围内的调查问卷以及针对主流媒体从业者的半结构式访谈,从全局视角对我国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进路进行梳理和探讨。“行业报告”将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放在首要位置,思考主流媒体内容与话语体系创新的方向与模式。此外,本年度“行业报告”部分新增治理篇,聚焦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网络短视频领域出现的知识产权纠纷、虚假新闻泛滥等问题,助力网络视听新业务的多元协同治理体系建设,维护和推动网络短视频的健康、有序发展。“专研报告”对本年度融合创新实践中具有代表性与影响力的细分领域进行专项研究,从中央媒体移动客户端建设、跨区域媒体协同发展、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路径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融合精品分析”从第30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获奖作品中精选出12件代表作品,集中展现各层级主流媒体在技术先导、内容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变革上的融合转型成果,为融合新闻报道一线创新创优提供生动参考。

人民日报社理论部 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注重思想言论一直是人民日报理论宣传的重要特色。1958年《人民日报》就开设了“思想评论”栏目,1990年7月6日开始使用“思想纵横”这个栏目名称。几十年来,几代理论宣传工作者薪火相传、苦心经营,“思想纵横”栏目成为《人民日报》理论宣传的一个标志性栏目、一棵常青树,并于2021年荣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一等奖。

经过几十年积累沉淀,“思想纵横”栏目刊发的许多文章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优秀的思想言论文章。这些文章深入阐释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造,深度解读党中央重大决策、重大判断,及时回应干部群众的思想关切、理论需求,每篇以千余字的篇幅,或阐明道理,或升华认识,或总结方法,或归纳特点,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思想舆论引领作用,成为时代之问、时代解答的一种记录。

任仲文 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实现这“六新”,第一步必须迈准迈稳,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

开局之年不平凡,我国为何能实现良好开局?为解答这一问题,人民日报出版社特编辑出版《“十四五”,我们如何开局》一书,收录《人民日报》刊载的“‘十四五’,我们这样开局起步”专栏文章50余篇,记述2021年以来国家建设与民生保障取得的新成绩、展现的新面貌,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干成一番新事业,干出一片新天地。

人民日报社理论部 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两个确立”,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是体现全党共同意志、反映人民共同心声的重大政治判断,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新的征程上,廣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吴泽群 著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历来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2017年2月1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注重提高政治能力”这个重大命题,为领导干部讲政治指明了正确方向和科学路径。党员干部要在新时代的奋斗中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冯秋婷 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领导活动是人类群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者、被领导者、领导目标和领导活动赖以进行的客观环境是构成领导活动的四个要素。其中领导者处于核心位置。领导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非常繁杂,但决策是领导的首要功能,是领导者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责之一。看一个领导的水平高低,最主要的是看决策。我们知道,决策是未来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本质,需要领导者不断地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对这种桥梁进行选择,人类社会的领导者实现了对时代的把握、对历史事件的洞悉、对社会理想的实现。因此,人们才说“领导就是决策”。科学的决策是以领导者的决策能力为支撑的,决策能力的内涵是丰富多元的。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提升科学决策能力,首先需要了解领导决策的内涵、类型和重要作用,全面把握领导决策能力的丰富内涵。

崔禄春 主编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调查研究既是党员干部经常遇到、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时有困惑、常学常新的课题。注重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调查研究一头连着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建设问题;一头连着民心民生,关乎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入调查研究中探索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独特道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表明,什么时候全党重视调查研究,制定的路线方针决策就会符合实际,党和国家事业就会实现大发展;反之,什么时候忽视调查研究,制定的政策就会脱离实际,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曲折。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重视调查研究问题,留下了众多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这些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全体党员干部终身学习、认真践行。

猜你喜欢

新闻业出版社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我等待……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互联网为新闻业带来了什么?
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从IPSO看英国新闻业的自律与他律
石油工业出版社
关于抗美援朝出兵决策的几点认识
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策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