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2022-03-07付冰冰
付冰冰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2022年1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老年健康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出,应从十四个方面做好老年健康服务。其中,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赫然前列。
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此前曾有调查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率为30.3%,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率仅为26.8%。社会持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如何让老年人在辛苦操劳一生后,获得内心祥和的晚年,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考题。
《关于全面加强老年健康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针对抑郁、焦虑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和随访管理,为老年人特别是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纾解、悲伤抚慰等心理关怀服务。总结推广老年心理关爱项目经验,各省(区、市)要组织实施省级项目。到2025年,老年心理关爱项目点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区)。
近些年来,家庭伦理影视作品中的老年角色频频“出圈”。取得53亿票房佳绩的《你好,李焕英》,让导演贾玲隔空弥补了未能在母亲生前尽孝的遗憾;《都挺好》让观众明白苏大强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同样有渴望余生伴侣的需求;《我的前半生》让观众看到弥留之际为女儿留下物质保障的薛珍珠看似市侩背后的原因。艺术源自生活,生死、情感、财富,当老年人走到人生的后半程,面对上述三个问题时如何以健康的心态进行抉择,不仅考验老年人本身,也同样考验他们的儿女。如何怀着健康的心理处理上述问题,事关老年人的余生幸福,也体现社会整体精神文明的进步。
《增广贤文》讲:“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无论是选择到他乡打拼的“候鸟”一族,抑或是虽在同城,对于平日很难与长辈相聚的中青年人群来说,每年传统佳节春节假期往往是他们与父母实现团聚的难得契机。如何在佳节长假期间拉近自身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倾听父母的心理诉求?2022虎年春节前夕,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为读者提供一份帮助长辈安度晚年的心理健康良方。
记者:1999年春晚金曲《常回家看看》曾唱响大江南北,歌词中写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爸爸刷刷筷子帮妈妈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歌词里的内容,反映了老年人群体的什么心理状态?
陆林:这首歌曲用质朴的歌词唱出了老年人简单的心愿,希望家庭团圆和睦,盼望孩子喜乐安康。老年人大多数都已经离开工作岗位,日常生活相对比较单调,缺乏社会交往,容易感到孤单。老年人也有被关心、被爱护的精神需求,子女是老年人获得社会支持的最重要来源。良好的社会支持,有益于减缓生活压力,保持身心健康。社会支持的缺乏,很可能导致幸福感的缺失,进而导致多种身心疾病的发生。老年人精神上的需求不是简单地能用物质代替的。在此,我也倡议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要忽视、冷落老年人,有时间常回家看看。
记者:时代发展给年轻人带来了多种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古语有云:“忠孝两难全”,作为子女,如何平衡事业发展与赡养老人之间的矛盾?
陆林:如何平衡事业发展与赡养老年人之间的矛盾是当代年轻人面临的一大难题。老年人安享晚年,一方面需要子女的陪伴和精神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子女事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支持。
世间安得两全法,事物间总是需要有所取舍,但这种取舍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在事业发展与赡养老年人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点。作为子女,我们在追求事业的同时,有时间要多回去陪伴父母,如果实在无法实现,可多与长辈进行电话、视频沟通,跟他们交流工作、生活中的感悟,在缓解他们孤单感的同时,父母多年的工作、生活经验也会对年轻人的事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记者:老人长时间独居,心理层面会发生哪些变化?对健康有哪些影响?
陆林:人类作为群居性活动群体,相互沟通和获得支持是维持身心健康的前提条件。当今社会,独居老人现象越来越常见,独居会导致老人的社交活动减少、生活质量降低、孤独感日益增加、安全感和幸福感显著降低。长时间独居除了会导致老人的身体变差,更会损害精神心理健康,增加老年群体精神心理问题,如抑郁和痴呆的风险。
记者:老年化大潮下,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有哪些?出现哪些信号时,需要引起儿女的注意?
陆林: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失眠,以及认知障碍等。随着身体各项机能的衰老,各种躯体不适、免疫力下降以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再加上慢性疾病、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和躯体健康面临多重压力,都有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在导致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原因当中,孤独是首要因素,此外还包括生活事件的影响,如丧偶、失独、亲友去世、经济拮据、人际关系等。当老人出现不爱说话、不愿意出门、情绪低落或喜怒无常、长时间的睡眠问题等情况,家人就需要引起注意,并及时带老人到医院进行评估。
记者:长辈的认知行为模式里,哪些是正面认知?哪些是负性认知?
陆林:人的行为会受到认知系统的影响,而认知系统建立在人们过去的人生经历中。长辈作为过来人,他们的经历和阅历往往更为丰富,看待问题更为全面,我认为这是长辈認知模式里的正性部分,也是值得年轻人去学习的积极方面。但同时,年龄越大,越容易受到认知系统影响,其认知系统也越固化,很难改变。在遇到事情时,老人们习惯于遵循过去的做法,而对于过去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会表现出异常的抗拒,很难接受,这是负性部分。时代在发展,我鼓励老年人多去学习新的事物,接受新的想法;对于年轻人,也应辩证看待长辈的教诲,取其精华。
记者:在有些长辈的认知行为模式里,有一种认知叫作“不给儿女添麻烦”,并成为判断他们做一件事情的重要标准,怎样看待这种认知?作为儿女,如何应对这种认知?
陆林:作为儿女,首先应该理解并感恩父母的这一想法,这是他们对子女爱的表现,希望子女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能减轻子女的负担;其次,我们需要知道虽然父母“不给儿女添麻烦”,但他们还是需要子女的关心和关爱,子女要经常和父母保持沟通,及时交流他们遇到的问题,避免由于沟通不及时造成的问题,父母有需求时我们要在最大能力范围内提供帮助和支持;最后,珍惜与父母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切勿留下遗憾。
记者:城市和乡村的老龄人口在心理方面产生的问题有哪些共性和区别?社会上,老人到城市探望子女期间走失的新闻屡见不鲜。当长辈出现认知障碍时,儿女需要做什么?
陆林:城市和农村的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失眠以及认知障碍。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农村老年群体中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的患病率略高于城市,尤其是农村留守老年人由于经济与生活压力增大、医疗水平较低,以及社区活动匮乏、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产生严重社会隔离感。这种隔离感与日俱增,最终会诱发抑郁等一系列精神心理问题。
认知障碍是老年群体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当老年人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讲都是巨大的挑战。首先,要用积极的心态去正视老年人早期记忆衰退问题,接纳现状,帮助他们积极应对记忆减退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对于老年痴呆的早期患者,应及时带他们去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通过记忆训练、药物等方式尽量减缓病程。其次,采取多种方法帮助老人解决记忆障碍引起的各种问题,如出门时把身份信息随身携带或缝制在衣服上,佩戴“黄手环”或有定位功能的腕表减少走失,把重要信息通过文字或音、视频记录,同时多与患者沟通,给予更多的陪伴,减少老人出现认知障碍所带来的焦虑、抑郁等问题。此外,子女在照顾患者的时候,也要注意个人健康,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患者。最后,建议患者家属接受相关的培训,能帮助自己更好照顾患者。
记者:子女在赡养全能老人、半失能老人、失能老人上,在心理层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陆林: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步加剧,一直以来,子女承担着老年人长期照护的主要责任。首先,全能老人能生活自理,甚至希望为家庭出自己的一份力,这时子女需要定期关心询问老人的近况,可以让老人参与到家庭的运转中,多给予老人一些认可,鼓励老人参与社区活动和适度体育锻炼;第二,半失能老人缺乏日常社会活动能力,如出不了门、坐不了车,子女要充分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为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持,以及防走失等预防措施;第三,失能老人缺乏日常基本生活能力,需要照护人员全天不间断地照护。子女在照护过程面临着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可能产生疲乏、沮丧等不良情绪,此时需要自我疏导,接受现实,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老人安享晚年。
记者:从养老模式来看,有老年夫妻自理型、儿女养老型、社会机构托管型,不同的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心理有哪些不同?儿女要注意哪些问题?
陆林:不同养老模式都各有优劣。对于老年夫妻自理型,老人可以很好地获得来自配偶的陪伴、照顾与支持,但由于不与子女同住,会对子女产生牵挂,因此子女需定期与父母沟通,给予老人关心和陪伴;对于儿女养老型,老人往往与子女同住,可以较好获得来自子女的陪伴与支持,但由于生活习惯不同,老人与子女之间难免存在矛盾,此时子女要多体谅老人,多沟通,尊重老人的生活行为模式,温和地化解矛盾;对于社会机构托管型,老人往往独自住在社会机构,由机构人员提供照护,更容易产生孤独、悲伤等负性情绪,更需要来自子女的关怀与支持,因此子女可以经常与老人打电话或视频了解其近况,提供情感支持。
记者: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群拥有不同的生活习惯,“60后”“70后”“80后”“90后”在赡养老人方面,需要注意老人的哪些心理需求?
陆林:“60后”往往是照护长辈的主力军,但面对老人的情感需求,往往比较保守,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支持,用行动来表达爱;“70后”很重视家庭,常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问题,但对精神心理问题不够重视,常常忽略了老人的心理状况;“80后”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压力较大,避免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带给老人,多向老人传达积极的信息;“90后”往往是独生子女,从小收获来自各方的关爱,自我意识较为强烈,常常忘记了长辈也需要关爱,定期的嘘寒问暖也能让老人感到温暖。
记者:儒家文化的历史背景下,老年人在面对生死、再婚婚恋、消费观念时往往比较谨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老年人面对上述三个问题时应秉持何种科学的心理状态?儿女应给予哪些支持与配合?
陆林:老人与子女都应该学习并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老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也知利害得失,到生命的终末期,应该减少痛苦、安抚灵魂。子女在宽慰老人的同时,也要懂得有时维护生命的尊严比永不放弃更重要。
老人和子女都应该认识到再婚婚恋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年龄不是问题,老人也可以追求真爱,但同时需要保持理性的头脑;子女应该尊重和理解老人再婚婚恋。
随着時代的发展,老人消费观念也开始转变,更乐意接受新生事物,但是在网购方面往往经验不足,容易冲动消费,也更容易遭遇电信诈骗。因此,老人在面对大额消费的时候,最好先和子女讨论商量之后再做打算。子女平时要多与老人宣传当下的消费安全知识,如果老人被骗了,子女首先要安抚老人情绪,而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待老人情绪稳定后,再协助他们一起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