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我家(节选)
2022-03-07邓虹
邓虹
怎么跟你说呢?
沿着那条五千年来游人不断的香径,你一眼就能从众多屋舍中找到它——那一片方方正正的院落,古朴而幽雅。绕着它转一圈,你会发现整个建筑的结构布局神妙而精巧:上下支撑坚固沉稳,器宇轩昂;左右间架规整匀称,谨严和谐;内外组合自由灵活,别有洞天。进得院来,横阔的庭院肃穆气派,竖直的长廊通透豁亮,撇出的飞檐飘逸灵动,捺开的柳墙随风婆娑,点缀的山石疏落有致,折流的清泉叮咚作响,提带的槛栏高低适度,钩连的耳房秀美玲珑……移步换景,处处通幽。
想不到吧?我家的建筑是古老东方园林艺术的荟萃!如果走马观花令你目不暇接,那么闲庭信步,细细寻访,你定会得到更多的惊喜。那一溜儿纵深排列的六间正房是保存完好的六处画廊,收藏着五千年来汉文化的稀世珍品:
最早的“象形阁”四壁皆是卓然独立的景物画,日月山川、草木虫鱼、人物鸟兽在远祖的石笔下从容点染,栩栩如生。
爬满古藤的“指事厅”集中了大量象征画,那是取材于世间万象、提炼为写意符号的精纯之作,线条洗练流畅,画简意赅。
翠柏掩映的“会意堂”布满粘贴画,五彩的偏旁部首带给先祖多少灵感,任他随心取舍,率性成趣。
湖石装饰的“假借斋”有常人难以想见的印象画,千古流传的画风自成一体,琢丑石为美玉,化平凡为神奇,恰是先祖的“雕虫小技”。
小巧别致的“转注馆”是不同手笔的同题画,相同的物象,不一样的意韵,随画家相异的视角自然流转,丰富而本真。
藏品最丰、名气最大的当属金碧辉煌的“形声轩”,这是一整屋形声俱备的视听画,你随意选取一幅,只需轻轻掸去五千年的浮尘,画幅上的世事云烟立刻跃入眼帘,耳旁骤然响起来自远古的歌声与呼唤……
(选自《科海故事博览》2011年第4期,有改动)
有趣的汉字知识
一、知识填空
1. _______________游汉字王国,我们能感受到汉字的神奇和有趣。书法更是一门 ______________ 的艺术。______________今来,我国 ______________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中的 ______________ 。
2.汉字已经有 ______________ 千年的历史。传说中黄帝的史官 ______________创造了汉字,他 ______________ 鸟的 ______________创造了字的笔画。其实汉字不可能是一个人创造的,是使用汉字的人共同创造的成果。
3.最早的汉字叫甲骨文,因为是刻在 ______________ 骨和 ______________ 甲上面的。经过金文、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楷书、草书和 ______________ 的發展过程。
二、字谜游戏
“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的谜底是“曼”字。下面几个谜语的谜底各是一个字,请你写出来。
1.见火就亮,见水就脏。( )
2.如此口角,似有醉声。( )
3.需要一半,留下一半。( )
4.四方来合作,贡献大一点。
( )
5.添二就是字。( )
【王亦江/供稿】
《有趣的汉字知识》参考答案
一、1.遨 独特 古往 涌现 珍品 2.三四 仓颉 模仿 足迹 3.兽 龟 小篆 隶书 行书
二、1.虫 2.嘴 3.雷 4.器 5.足
解惑《从军行》
◎王宝琪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读完王昌龄的《从军行》后,同学们是不是有不少费解的地方呀?我们现在就来一一解答吧!
问:“暗”是什么意思?“雪山”指的是哪座山?
答:“暗”是遮挡的意思,“雪山”指祁连山。因为青海湖上空有大片的乌云遮挡,连终年积雪的祁连山都变得阴暗了。
问:“孤城”是哪座城?是在“孤城”遥望玉门关吗?
答:“孤城”就是玉门关。因为四处都是黄沙旷野,所以叫“孤城”。这是一个倒装句,不是在“孤城”遥望玉门关,而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问:是“黄沙”在“百战”中“穿金甲”?
答:“黄沙”不是人,不可能去打仗,打仗的是将士。即使黄沙遮天蔽日,也不可能击穿将士身上的铠甲。如果改成“百战黄沙穿金甲”,也就是说在黄沙漫天的疆场上一次又一次地奋战,把身上的铁甲衣衫都磨破了。这样就好理解了。
问:“楼兰”是什么地方?战士们是去攻打楼兰吗?
答:“楼兰”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小国,四世纪时已销声匿迹了。诗人说的“破楼兰”并不是说要攻占楼兰古国,而是说要彻底消灭入侵的外族,平定边关战乱,才能结束战事。
缘何是“军神”?
◎白晓春
同学们知道吗?刘伯承做完手术之后,沃克医生说了这样的话:“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
一、从容镇定
受了那么重的眼伤,还能从容不迫。这一点可以从刘伯承与沃克医生的对话中看出来——沃克医生说:“你是军人……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听了这样的话,刘伯承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受了这么重的伤,刘伯承竟然能微笑着与沃克医生对话,可见其多么镇定。
二、坚毅顽强
课文第17自然段有这样的描写:“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从一连串的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手术中的刘伯承承受着怎样的疼痛。尽管疼痛难忍,把病人折磨得“紧抓床单——青筋暴起——汗如雨下——抓破床单”,可是病人一声不吭,这是何等坚毅顽强的人啊!
三、乐观无畏
文中对手术之后的刘伯承有这样的细节描写——“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手术中受尽了疼痛的折磨,已经变得脸色苍白,可是仍然以无畏的个性展示在沃克医生的面前,并且还以“笑”的姿态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七十二刀”。这是何等的乐观与无畏呀?普通人能做得到吗?所以沃克医生“浮现出慈祥的神情”,展现出“肃然起敬”的内心世界。此处对沃克医生的神态描写,更能折射出刘伯承乐观无畏的品格。
课文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展示了刘伯承的从容镇定、坚毅顽强、乐观无畏,堪称“军神”。
透过细节展伟人风采
◎白晓春
学完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后,语言、动作、神态三姊妹聚在一起,透过几个典型的句子,谈论起伟人的风采……
“语言”姐姐把毛主席的话引出来了:“‘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这些话不仅说出了伟人因失去儿子而伤心的普通人的心态,也表露出伟人超常的胸怀。
“动作”妹妹亮出了几个句子:“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这些句子生动、真实地展现毛主席丧子后的悲痛心情。
“神态”小妹说:“我觉得对伟人的神态描写更加突出了人物的形象。如‘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这两句更加真实地写出了伟人的常人情感。”
草娃老师听到她们的讨论,忍不住插话:“很棒!结合课文中的语句来展示伟人的风采,说明你们对课文的理解很深刻。但是还要记住:课文不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偉人风采,对毛主席心理活动的刻画也非常真实、细腻。希望大家通过课文中的句子进一步感受伟人的风采,好不好?”
“语言”“动作”“神态”齐声欢呼……
名句的演化
毛主席得知爱子毛岸英在朝鲜前线牺牲后,在给志愿军司令部的电文上,洒泪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可不简单,是经过很多人的“接力”才演化成这样的。
据《后汉书·马援传》述,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这是最早出现这句名言的记录了。
又说“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于“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这副对联刻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忠骨”指的是岳飞,“佞臣”自然是秦桧了。“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朝徐锡麟的《出塞》,原诗是这样的:“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意思是说,这连绵的青山处处都是好地方,处处都可以用来埋葬忠勇壮士们的遗骸,何必要再去用马革包裹遗体送回故乡呢!
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一层,因而有了《己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1910年,毛泽东创作了一首七言绝句《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此诗写于辛亥革命前夜,少年毛泽东目睹国力衰败、民不聊生的惨状,忧国忧民,壮怀激烈,直抒胸臆,表达了立志走出家乡,不创造一番事业不还乡的抱负。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诗题有“西乡隆盛诗”字样。西乡隆盛是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萨摩藩武士、政治家与维新志士。他的原诗是这样的: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若无成不复还。
埋骨何须坟墓地,
人间到处有青山。
显然西乡隆盛的诗要直白得多,但毛泽东无疑受到了他的一些影响。不过后来毛主席还是非常推崇龚自珍的诗句,因此在电文中引用的就是《己亥杂诗之一》中的原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