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生话题作文写作能力的方法探究

2022-03-06丁含秋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审题命题题目

丁含秋

话题作文是一种结合给定内容自主命题的写作形式,能够让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大,主要表现为写作范围宽泛和写作思路丰富,但是话题作文通常会集中在特定话题方面,又或者是话题拥有特定的内涵,并非毫无原则的随意写作。为此,要保证话题作文训练效果,教师要综合把握训练内容,既要保证学生发挥个性,又要提出高标准的语言要求,让写作事半功倍。初中语文教师安排的话题作文训练要有明确的针对性,而且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帮助初中生夯实写作基础,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与创造力。

一、选定作文命题,明确写作内容

话题作文要求明确提出写作任务,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写作内容,做到有话可说,所以所选的话题要有一定的可谈性。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點和日常生活选择命题。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没有仔细观察的意识,情感也不够细腻,所以教师不必苛求学生要有怎样的真知灼见,而是尽可能地贴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话题,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即可。要根据不同的年级选择不同的命题,比如在七年级可以把微笑、成长、快乐、朋友等作为话题,八年级可以等待、感恩、生命、网络等为话题,九年级以诚信、财富、善良、公平等为话题,不同的年级涉及话题的范围及深度有所不同。确定了命题,就明确了写作的任务,这样学生才能有明确的方向性,根据话题审题,拟定题目,选择写作内容以及明确写作题材。好的命题,能够让学生有主动写作的欲望,部分学生写作时经常会出现假大空、虚情假意等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命题超过了学生的认知程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没有真情实感,没有亲身经历,只能胡乱编造。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征集意见收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题目,对其进行筛选,然后命题,这样学生能够认同这些题目,主动去写。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了解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喜欢哪些事物、兴趣爱好是什么,这样在命题时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审题,确定写作中心

不管是写哪种类型的文章,都必须把审题作为基础和根本切入点,简单来说就是要认真研究阅读给定的话题、材料和提出的具体写作要求,从而确定写作中心,为正确行文打下基础。话题作文要求学生在拿到话题之后先研究与阅读,然后分析给定阅读材料与写作要求,但很多初中生忽视了这个顺序。初中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并不高,而且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学生可以随意写作,没有任何顾忌,否则还是会出现偏题、跑题等问题。为此,教师要加大指导力度,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包括材料、提示语、话题和要求四个部分,不同的部分起着不同的作用。材料部分是对写作内容的提示,提示则是对思维的指示,话题明确了写作的范围,要求则是在写作上的限制。学生往往是按照阅读材料、提示、话题、要求这样的顺序审读,这也是材料作文的审题顺序,但是对于话题作文来说,如果还按照这种顺序审题,就会出现错误。在话题作文中,其审题应该是从话题到材料到提示语再到要求,先从话题入手,然后根据话题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的核心就在于话题,而不是话题前的材料。而学生之所以常常在审题上出现问题,也是由于其审题顺序不对。所以,教师要强调话题的重要性。话题作文的材料只是引出话题的作用,让学生能够了解写作的内容是什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话题,抓住重点,审清材料中所蕴含的思想,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材料只是一个引子,而不能作为论据,也不要围绕材料扩写、改写,等等。提示语一般是材料和话题之间的沟通桥梁,是对材料的补充,至关重要。话题则是整个作文中最核心的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明确写作范围,弄清话题是笼统的还是具体的,这样才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明确写作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立意的技巧,在正确审题的前提下正确立意。比如,通过化大为小、以小见大、化实为虚等方式,点明文章的核心,跳出思维定式,打破常规,提高整篇文章的质量。例如,在学完《背影》后,教师安排一篇和亲情有关的话题作文,确定的话题为思念,给定的材料是:思念是别离情怀,是父母对子女的想念,是恋人间的缱绻思念。请你以“思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话题作文,自主拟定题目,且体裁不限。在给出命题后,教师先要指导学生明确作文结构,知道确定的主题是思念,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类比想象,比如母亲思念求学的儿女、离别的朋友彼此思念等,以便扩展思念这一主题,明确写作中心,避免在写作中出现偏题问题。

三、加强立意指导,促进创新写作

话题作文具备开放性的特征,就是作文内容非常宽泛,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做到科学构思,合理选材,尽可能地实现以小见大,立意创新,表达个性。只有做到立意新颖,才能让人耳目一新,创作出优质作文。为此,教师需要在话题作文训练中加强对学生立意构思的指导,确保学生创作出来的作文有着积极健康和新颖鲜明的主题。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展开联想,从不同层次出发加强话题的研究与分析,以便在众多立意中选取最为新颖、最能展现学生个性特点的立意。另一方面,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见闻,选择独特的创作角度,标新立异。例如,在以读书为话题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强调立意新颖,最好是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写出个性。对于读书这个常见话题来说,可以依照常规思路,比如读书催人进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会出现千篇一律的问题,不能带给人新奇的阅读感受。假如可以开拓读好书、好读书等创新思路,则能够带给人新颖的感受,提高作文水平。

四、引导发挥想象力,深化写作内涵

在确定好题目与写作思路后,就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写作框架,在框架内写作通常不会出现偏题等问题,中规中矩,但一般也无法创造出上乘的作品。要让文章既与众不同,又有着较高的质量,就要增加文章的深度,丰富文本的内涵,让读者读完后意犹未尽。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写作思路,适当发挥想象力,基于合理联想收集更多素材,在充实文章内容的同时融入深刻的内涵。例如,以“童年”为话题写作,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写作内涵,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提到童年,你会想到什么?你对于自己的童年生活有哪些难忘的回忆与体验?这个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回想,对童年产生更加深刻的感受。比如,有的同学想到自己和同伴一起到池塘捉蝌蚪;有的同学想到母亲给自己扎起可爱的小辫子。学生的这些实际经历与体验都可以当作素材融入文章中,充实作文内容,加深文章内涵,突出文章主题。

五、合理拟定题目,增加文章特色

对于一篇优秀的文章来说,必不可少的就是一个富有特点的好题目。正所谓题好一半文,文章的题目就像是整个文章的眼睛,能够洞悉文章灵魂。在话题作文教学中,如果学生在题目设置方面能够做到新颖独到的话,自然能够发人深省、引人入胜,也能够发挥画龙点睛的积极作用。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即使认识到了,由于缺乏必要的技巧,也拟不出很好的题目。为此,教师需要做好这方面的指导,尤其是让学生掌握不同的作文拟题方法。接下来,以书或读书为话题,说明几种有效的拟题技巧。一是扩展话题法。简单来说就是在给定的话题前后加上恰当词语,最终得到一个比给定话题更为具体的题目,比方说“书是我的朋友”“读书伴我成长”。二是发挥想象力法。针对给定的话题发挥想象力,激活思维,最终得到一个新颖和富有特色的题目,比如“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书”“梦幻般的书海”。三是拟人拟物法。利用拟人和比拟的方法,对给定的话题进行拟人化处理,使题目富有人性化特征,比如“书的自白”“和书的对话”。四是比喻引申法。该方法是基于给定话题的原有含义,分析话题的比喻义及引申义,然后得到相应的题目,比如“无巧不成书”“书山有路勤为径”。

六、思忖谋篇布局,协调整体结构

在话题作文教学中,初中生应对文章整体结构有一个大致的框架,这样可以实现文章不同部分的字数分配及对行文特点的把控。谋篇布局考查的是初中生的整体总揽能力,是作文训练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实践中,谋篇布局的技巧可以从精煉开头引人注目、主体清晰情节动人、结尾响亮升华主题等方面进行总结。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初中生必须加强语言的凝练特点,正所谓好的开头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故而对于开头部分要格外用心。从教学经验来看,初中作文开头应能通过简单的“三言两语”把基础信息交代清楚,达到先声夺人的目的,让读者愿意读下去,写作手法可以是开门见山法、环境烘托法、引发联想法、引用化用法等。在文章的中间部分,作文的主体必须是有血肉、有内容的。过去很多学生的作文主体好比流水账,空洞的文字表达不出什么情感内容,让人读起来平淡如水。话题作文讲究的是能够引发思考、引起讨论,所以主体部分第一就必须能够传情达意,尽量描写经历过的素材。第二则要形式清晰,各个段落的划分清楚明白,有一定的写作线索。第三要详略得当,对于需要重点讨论的内容进行细节描写,不重要的部分则尽量一笔带过,这样文章不会显得累赘。第四就是能合理过渡,避免出现衔接不顺的问题。在文章的结尾部分,要能够针对话题实现总结和呼应,达到总揽全文的目的。响亮的结尾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情感,让文章读起来一气呵成。话题作文结尾切忌草草收尾,应当在实现情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照应题目。话题的结尾也可以不作观点的表述,通过暗示性的句子留白,让读者自由发挥想象力,提升作文思考深度。

话题作文是中考作文中的常见考查形式,不单单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挥个性,还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话题作文的明显特征就是开放性强,在提供自由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与作文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证话题写作教学的效果,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对话题写作教学进行精心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审题命题题目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三招”学会审题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下一站命题
一道不等式题目的推广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