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尾水渠砼冬季施工要点探讨
2022-03-06肖昌树
肖昌树
(安徽省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11)
作为水电站主要结构组成之一,尾水渠的主要功能是将生产使用后的水顺利排至下游“发挥余热”,因此其建设施工质量关键而不可小觑。而鉴于冬季时气温偏低,在此条件下进行砼的浇筑,若未切实予以妥当防控,则极易导致所浇筑的砼出现裂缝、起皮、破损等质量问题。
某水电站尾水渠工程约有1.6×104m3的砼需在冬季施工,以满足水电站大坝投入运行的时间要求。确定于12 月中旬至次年2 月底按照冬季施工要求进行作业。根据库区气候资料,库区12 月年均气温为-4.5℃,并在12 月初平均每日气温达到了-1.9℃。按相关规范要求,日平均气温连续5d 低于5℃或连续5d 最低气温低于-3℃时,则应按要求进入冬季施工。
1 尾水渠砼冬季施工要点
1.1 施工准备
1)关注气象变化 收集汇总当地气象和灾害资料,掌握每天的天气、气温变化,根据气象情况,合理安排冬季砼施工计划。如出现暴雪、霜冻等极端天气,需停止或避开砼施工。
2)编制专项方案 根据施组设计,编制冬季砼施工专项方案。落实质量责任制,制定专项质量控制规程和措施。做好“三级”技术质量交底,确保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充分掌握冬季施工的有关要点。
3)合理配置资源 根据施工计划,合理调配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物资材料等,特别注意做好冬季人员的保暖防寒、机械设备的低温运行、物资材料的保温防冻等工作,确保在冬季砼施工中,各项资源有序合理配置、充分运转利用。
1.2 原材选控
1)原材质量控制 冬季施工对砼原材质量要求高,对此,须依照施工规范要求严格选择原材。首先,水泥选择散装普通水泥P.O32.5 级,根据配比掺入一级粉煤灰;其次,骨料选择质硬、干净,具有良好级配的碎石,以及2.2~3.0细度模数的中砂;另外,砼外加剂选择能够提高砼流动性、可塑性、抗冻等性能的减水剂。
2)原材温度控制 砼早期强度的提升,除了与砼配比相关外,还与砼温度密切相关,由于冬季气温较低,施工时需采取如下措施:①储存水泥、粉煤灰等专用罐要进行包裹覆盖,防止罐内温度过低,有条件的项目可以采用地下罐方式储存,这样既环保又保温;②骨料根据类型、粒径分别储存在不同的料仓内,适当增加储量,提升堆放高度,在仓外建设钢管或钢结构大棚,封盖保温塑料布,遮挡风雨冰雪,以保持温度湿度;③砼拌和水需提前用施工锅炉加热,并储存在保温水池中,水温控制在54~58℃,添加外加剂前,先放置于暖棚内进行保温预热一段时间;④在-5~-10℃较为寒冷的气温下,需要对料仓大棚进行加热至10℃左右,并使用热水搅拌砼,以增加砼的性能;在外界温度<-10℃非常寒冷的气温下,要停止砼施工。
1.3 配比设计
为有效保证砼的强度等级,在进行砼的配制时,应略大于设计强度等级。根据水工砼施工规范,砼强度保证率采用95%,坍落度为10~30mm,水胶比0.5,以有效防止砼发生冻伤。同时,为有效降低砼坍落度、提高耐久性、减少用水量,粗骨料选择二级配碎石,含砂率为36%,掺入30%的粉煤灰,0.8%高效引气减水剂。按照砼配合比试验结果,确定砼设计配合比参数。
1.4 砼拌制
首先,选择智能数控一体化砼搅拌站,实现配料分料、计量送料、拌制出料等各项数据精准控制,提高砼拌制的精准性,保证砼的工作性能。其次,砼加工拌制时,须严格依照配比参数,结合骨料和外加剂含水率,合理调整施工配合比参数,控制好砼水灰比。另外,结合冬季环境温度,适当掺入防冻剂,采用小包装严格按计量掺加,并延长拌和时间约30s,以保证砼的早期强度以及延缓冰点时间。此外,安排专人跟进检查测量入料和水的温度、拌制过程温度,以及砼出机温度,保证砼出机温度≥10℃。
1.5 砼运输
制定施组设计时需结合项目现场,合理设置砼搅拌站的位置,原则上砼搅拌站离尾水渠施工现场较近,且往返交通顺畅便捷,以便原材料运输进来和砼运输出去,特别是在冬季要减少在运输途中的散热、降温,以免影响砼质量。为了减少热量损失,砼罐车尽量采用小方量,一般以6m3为宜,运输距离尽量控制在5km 以内,砼运输至现场直到入模,温度需≥5℃。如果因场地规划导致砼搅拌站与尾水渠施工现场距离较远,运输前需要对罐车进行预热,待各个部位运转正常、温度达标后再进行作业。运输时需增加保温措施,如在罐车上铺设保温篷布,防止砼运输过程中出现结冰而影响整体性能。砼运输的前后场要做好协调,以免交通不便引起砼运输时间过长。
1.6 浇筑振捣
①冬季浇筑砼之前,需要对模板、钢筋以及接茬部位进行清理,如有冰霜需要使用热水处理,浇筑时间需根据气温进行调整,如昼夜温差较大,应避免夜间施工。如若尾水渠一次性大方量的砼浇筑,还要计算好整体浇筑时间,尽量避开低温时间段。②砼浇筑施工时,要对仓面底板进行预热,检测底板温度>0℃才可以浇筑。白天平均气温>-5℃时,可以正常浇筑,但需要对基础面结冰的部位进行预热,通常使用热水或蒸汽法;平均气温<-5℃时,须使用暖棚保温法;平均气温<-10℃时,则暂停砼浇筑作业。③砼浇筑应分层进行,输送泵要包裹电热毯并加热,在外层包裹一层厚实的棉被保温,以减少泵送时砼热量的散失。同时,控制砼的入仓温度≥15℃,并检查砼入仓后的均匀性、和易性,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④人工平仓后,按照先边角、再整体的顺序,分别使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动器振实,移动速度控制于2~3m/min,防止过振、漏振,最后对砼进行碾压、找平。待以上工序完成后,使用砼抹面机进行抹面和收光。
1.7 养护施工
为防止冬季尾水渠砼施工发生冻害,应严格按要求进行养护:①砼浇筑完成后,及时使用带有移动桁架的保温棚覆盖,罩住浇筑部位,再使用碳炉加热,确保砼在初凝之前不会受冻;②在保温棚内砼初凝前,进行二次抹面和收光,以减少砼表面的裂纹,在砼初凝后,将预热过的砼保温被覆盖到砼表面,至少2 层,压盖压实、牢固,不得留有空隙,并持续覆盖28d,直至砼达到既定强度等级;③冬季砼养护和夏季不同,要防冻、防风、保湿,严禁直接浇水养护。
2 尾水渠砼冬季施工控制
2.1 温度控制计算
按照冬季砼施工规程,需要严格做好计算,确保砼出机口温度T出≥10 ℃,浇筑温度T浇≥5℃。各个边界条件分别如下:
1)砼运输至完成浇筑耗时Xt为:Xt=X1+X2。
其中:X1为运输耗时,取0.4h,X2为砼浇筑耗时,取0.4h,即Xt=0.8h。
2)砼浇筑温度T浇为:T浇=T出-(aXt+0.032n)×(T出-T环)。
其中:T浇为砼浇筑温度;n为砼运输周转次数,取值4 次;T环为环境温度,冬季取0℃;a为砼运输途中温度损失,取值0.25h-1;T出为砼出机温度,因T出≥10℃,取10℃;经计算得出T浇≥6.7℃,满足冬季砼施工要求。
3)砼拌制温度为T拌:
T拌=(T出-0.16T棚)/0.84。
其中:T棚为保温棚内温度,取12℃;经计算T拌约为9.6℃。
4)拌和水热量为Q水:∑Qk=∑Wk×T拌。
根据表1 热量计算表可知,∑Wk=2660.97kJ/℃,代入计算得∑Qk=25595.95kJ,根据表1 数据计算得出Q水=13779.98kJ。
则砼拌和水温度T水为:T水=Q水/W水。结合表1 拌合水热当量W水=588,最终计算得出T水=23.4℃。保险起见,在冬季施工条件下,拌和水温度应≥25℃。
表1 热量计算表
2.2 施工过程控制
1)抓好质量检查 制定尾水渠冬季施工工程质量巡检制度,对各个工序、施工全程进行不定期巡检,确保所使用的物资材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特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机械设备性能参数满足指标。通过质量巡检,将质量控制从事后验收前移至事前把关、事中控制,以便一旦发现质量隐患能及时排查整改。如发现工序异常,要立即停工,并召集相关专家分析讨论,以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完善;如发现操作不规范,要及时指正。开展质量检查,除巡检外,还应结合自检、互检进行质量检查,以有效提升检查成效。
2)加强温度管控 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做好以下控制:冬季砼施工尽量选择在白天进行;每次浇筑前,都要对尾水渠场地及周边、模具、工具进行清理,防止有积雪、冰块或其他杂物;各项原材料在使用后,剩余部分及时归储至料仓或棚内,做好保温,防止冻损。施工过程,要保证有专人旁站指挥。
3)严格质检验收 每项工序完成后,及时报验,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及时签认资料,对初验不合格的部位及时修复整改。待水电站尾水渠砼完成以后,按规定做好交竣工验收。
3 结语
水电站尾水渠与其他工程项目的砼冬施有所相同亦有所差异,水电站尾水渠的砼冬施要点更多且管控难度更大,因此,应多方考量,切实制定出适宜的管控举措,并在后续的施工中紧抓落实,及时处置,以保障尾水渠砼冬施顺利、优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