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篆刻线条的“筋骨”

2022-03-05陈博君

老年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印面运笔筋骨

□陈博君

人贵气节,字贵筋骨,篆刻亦是如此。上乘之作,其线条必然圆润通畅、筋骨挺立。因此在动刀创作时,首先要牢记刀下的线条必须时刻呈现一个“挺”字。而如何使篆刻线条变得挺拔有神,我们可以从书法艺术中得到有益启示。

书法和篆刻是一脉相承的姊妹艺术,都立足于线条之美。书法在营造线条的筋骨方面已经有相当成熟的技法,其最基本的就是起笔、回锋、运笔,线条呈现出一种圆浑劲挺的姿态。篆刻虽然无法像书法那样用笔一步到位地解决线条问题,但还是可以通过运刀将书法中的起笔、回锋和中锋运笔的效果表现出来。同时,在线条的弧度上稍加处理,让笔线的两端微微收起、中段略呈外凸,便可形成富有圆润醇厚、筋骨挺拔之象的线条。

《鲜鲜霜中菊》清·吴昌硕

书法讲究线条的弹性和力度,篆刻同样如此。不论选择什么风格的线条入印,在运用到创作中都必须体现一个“劲”字,即要使线条变得遒劲有力。篆刻线条的力度有多种表现形式,并非只有粗犷豪放的线条才有力量,纤细沉静的线条同样充满力度。众所周知,吴昌硕的篆刻用刀不羁,形成的线条粗糙耿直,形态高古,自然充满雄浑苍劲的力量;齐白石的作品单刀直冲,线条干脆利索,无疑也充满阳刚坚毅的力量;方介堪的鸟虫篆作品用刀秀婉细腻,线条盘曲回转,同样透露着浓郁的阴柔华美之力。但其关键是要在实际操作中把握运刀与印面阻力的对抗,如此方可获得线条之力。有些篆刻爱好者没有养成正确的运刀习惯,而是喜欢通过披、刮、削不断地将线条修饰到自己理想中的形态。殊不知,这样的线条往往柔弱造作、疲软松弛,毫无力度可言。

《仲如》齐白石

篆刻是一门奇妙的艺术。表面上看,它呈献给受众的是一种静态之美,然而一旦你真正深入到作品中去,又会感悟到另一番灵动之美。因此,创作者在制造篆刻线条时还要始终心怀一个“动”字,不仅要注意线条的挺拔和力度,更要努力让刀下的线条灵动起来。如果说注重篆刻的刀法运用是线条获得力度感的有效方式的话,那么多关注篆刻的章法则是增加篆刻线条活力的最佳途径。在印面布局上运用线条的时候,要时刻牢记每一根线条都有所指向,有节律,有生命,作品中的篆刻线条自然就会活起来。

猜你喜欢

印面运笔筋骨
芒种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写意青蛙
传统陶印制作技艺及其应用研究
热烫印技术在汽车内外饰件中的设计要求
筋骨 道德 温度
字钉运笔
学习书法如何运笔
文贵有“筋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