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红色旅游发展的基本遵循与现实路径
2022-03-05丁盈
丁盈
摘 要:嘉兴作为党的诞生地之一,在发展红色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嘉兴红色旅游发展对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和系统观念的基本遵循,有利于为嘉兴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现实路径,为其他地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嘉兴;红色旅游;基本遵循
近年来,红色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一大热门,嘉兴作为红色旅游资源大市,想要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理清当地现有的红色旅游资源情况,立足发展的基本遵循,抓住发展机遇,探求发展的现实路径,突破发展困境,实现具有自身特色的红色旅游发展。
一、嘉兴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一)红色旅游资源与路线
红色旅游资源指的是特定历史时期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断赋予革命精神时代厚度。作为革命精神的载体,红色旅游资源蕴含着深厚的精神价值。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而嘉兴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发源地之一,在红色旅游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嘉兴市两个区的红色旅游资源情况来看,南湖区的中共一大纪念船、七一广场、南湖革命纪念馆(图1)、嘉兴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景点资源十分丰富,秀洲区的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嘉桐工委新塍联络处旧址,王洪合、李乐楼烈士陵园等也意义非凡。从各县市的红色旅游资源情况来看,嘉善县有抗日嘉善阻击战纪念碑等,海盐县有新四军海北支队驻地旧址(澉浦之战纪念碑)、冯玲烈士故居等,桐乡市有茅盾纪念馆、王会悟纪念馆等,海宁市有毛泽东观潮诗碑亭、中共硖石支部旧址所在地等,平湖市有施奇烈士铜像、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旧址等[1]。
这些红色旅游资源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其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这种内在统一性让它们彼此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共同构成嘉兴市红色旅游资源的整体。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在城市建设方面,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嘉兴除了重新修建老火车站、开发有轨电车外,还充分优化了红色旅游路线。
以“首创、奋斗、奉献”为关键词,嘉兴开创了以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中国核电摇篮、跨海大桥、景区村庄“平原模式”、勇立潮头、改革精神、运河畔早期革命奋斗史、缅怀英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海岸线上的追忆、爱国情怀、服务群众为主题的十二条红色旅游路线。其中,勇立潮头路线为:南湖旅游区(红船、南湖革命纪念馆)——海宁中国皮革城——海宁盐官旅游度假区——毛泽东观潮诗碑亭、中山亭——抗日烈士纪念碑。这是一条既有红色烙印又带有浙江特色的典型路线。浙江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的示范区,勇担使命,勇立潮头。嘉兴作为浙江辖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其红色旅游发展不仅仅是“红色”的,还有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色”、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等。因此,嘉兴红色旅游发展是多彩的。“红色”是指“红”在思维和精神,可以说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是“红色”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是“红色”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也是“红色”的,“红”是我们不变的底色。而红色旅游也并不狭隘和局限,红色旅游路線设计要兼顾各种颜色,以“红色”为基础,围绕人民这一中心,加以“绿色”这一美好生存环境的点缀,以“金色”这一强劲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辅以其他五彩斑斓的颜色,共同构筑起具有嘉兴自身特色的五彩主题红色旅游路线。南湖景区一角如图2所示。
(二)红色旅游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嘉兴红色旅游发展独具优势。首先,嘉兴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各地游客对于该地的旅游需求较大。其次,嘉兴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嘉兴位于上海、杭州、苏州等长三角城市的中心位置,是苏浙沪城市之间的交通枢纽,还有多条高速公路在此形成“三横三纵三桥” 高速公路网络[2]。另外,嘉兴历史上名人辈出,他们的出现也为嘉兴红色旅游名片的打造提供了支持。最后,当地高度重视红色旅游发展,积极开展综合协调服务工作。近年来,红色旅游工作经费投入不断增加,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旅游路线的规划与景区宣传推广等工作也在不断深入开展。
嘉兴红色旅游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老红色景区的保护、修缮或重建等工作尚需进一步优化。其次,红色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宣传手段单调。如今,大众对于红色旅游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但如何吸引并保持人们对于红色旅游的兴趣与关注,如何让人们对红色旅游资源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学习和领会,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最后,嘉兴存在同类红色旅游资源竞争激烈的问题。当地在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作用的同时,应兼具自身的特色。
二、嘉兴红色旅游发展的基本遵循
(一)坚持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这种对人民的关切也体现在红色旅游发展的价值旨归之中。一方面,发展红色旅游是旅游业繁荣、经济进步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而不论哪一方面,最终的目的都是坚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因此,发展红色旅游要实现“发展为了人民”。
红色旅游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红色旅游发展的热情,充分利用广大人民群众对参与红色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汇集民智,凝聚民力。例如,在红色旅游相关周边产品及服务的开发方面,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其中,打造出特色鲜明的游客喜闻乐见的红色旅游产品,提供餐饮、酒店、休闲、交通、零售等服务,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另外,在红色旅游品牌塑造过程中,也需要人民群众主动将嘉兴红色文化融入旅游发展,加强人们对红色旅游的认同与宣传,树立嘉兴红色旅游新形象。因此,红色旅游要实现“发展依靠人民”。
红色旅游能够辐射到各行各业,其发展成果最终是再次服务于人民的。如果红色旅游的发展目标仅仅停留在企业、少数人的获利上,那么它是没有意义的。嘉兴红色旅游发展要立足人民根本,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核心动力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促进我国各方面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红色旅游作为助力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应全面、准确、系统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在旅游产业发展进入同质化、疲劳期的背景下,红色旅游发展要坚持主动创新。通过创新红色旅游产品及宣传方式,培育红色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动力、新载体、新模式,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当地要立足嘉兴市红色旅游资源整体,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用部分发展较好的带动发展相对滞后的,用整体的发展向好趋势惠及部分,最终实现红色旅游平衡发展,让“红色之火”点亮整个嘉兴。
“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红色旅游发展不能一味地追求“红”。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景区环境变化、文物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已是老生常谈。“绿”是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抹颜色。
“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要想发展红色旅游,当地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弥补当前红色旅游发展的不足,吸收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技术,发展更高层次的红色旅游,解决发展中的各项资源短缺问题。
“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嘉兴红色旅游发展要完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3]。
(三)坚持以系统观念为科学保障
坚持系统观念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红色旅游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红色旅游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有序推进。
一方面,要坚持整体布局统筹。系统观念下的红色旅游发展要将红色旅游看作一个由各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整体把握。在时间上,要将红色文化的起源、发展过程看作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断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推陈出新;在空间上,要将一定的区域作为完整的红色旅游发展地域范围,从嘉兴市整体出发,加强顶层设计,重视红色旅游相关元素之间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实现全域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红色旅游需求。
另一方面,要打造亮点,带动全局。打造红色旅游亮点,以点带面,带动整个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嘉兴有充足的红色旅游资源,要因地制宜,根据地方人文、产业等特点发掘自身的闪光点,打造有嘉兴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名片。一个良好的全域红色旅游局面应该呈现出以个别特色景点带动周边旅游景点发展的态势,形成以点带面分布特征的“蝴蝶效应”。
三、嘉兴红色旅游发展的现实路径
(一)资源整合,强化基础保障
可将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开创更多精品旅游路线,同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結合,将嘉兴特色红色之旅传播出去,扩展到更广的地区范围。同时,应加强嘉兴红色旅游与红色革命老区等其他红色旅游城市、景区的合作,共建红色旅游品牌。另外,应重视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南湖核心区、古城历史街区等资源,以南湖景区向周边辐射,拓展红色旅游空间,加快推进月河历史街区、子城片区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完善旅游交通体系,打造沿河、环湖等独具江南特色的红色旅游专线[4]。
(二)人才培养,强化队伍建设
红色旅游的浪潮滚滚而来。要加强对红色旅游人才的引进和教育,提高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一方面,可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提高其讲解、接待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同时鼓励各学校培养红色旅游专业人才,提升专业化、标准化人才培养水平;另一方面,可引进和培养对国际国内旅游市场较为熟悉、能熟练运用现代管理经营技术、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提升旅游品位,为嘉兴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科技赋能,强化品牌打造
发挥智慧旅游体系的作用,使旅游管理、服务、销售等智能化。可深化“互联网+”模式应用,建立旅游网络平台,推进嘉兴红色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网上整合,推动嘉兴红色旅游等在线旅游大众化、普及化,进一步提高大众对嘉兴红色景点的兴趣。同时,应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乌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打破传统旅游业的时空限制,展现嘉兴丰富的文化底蕴和革命精神内涵[5]。另外,应推进红色旅游的产品化进程,以红色旅游资源为基础,开发系列特色产品。从内容上,丰富红色旅游的文化色彩,如可将“红船精神”等党建内涵融入红色产品;从形式上,应在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参观展览设计的基础上,使项目展览的表现手段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例如,可开发VR体验项目,模拟革命时期的场景,让游客感受到红色旅游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璐洁,洪榕泽,张瑜,等.嘉兴市打红色旅游标杆城市的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6):84-85.
[2]戴春晖.科学发展嘉兴红色旅游之探讨[J].今日科技,2012(12):54-56.
[3]罗利玉.红色旅游发展的基本遵循与现实进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解读[J].社会科学家,2021(7):46-50.
[4]邹建良,戴春晖.嘉兴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5):33-34.
[5]叶之溦,丁海军.嘉兴南湖红色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18(14):55-56.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