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里江山图》的墨彩融合探析

2022-03-05雷业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1期

雷业

摘 要:北宋晚期著名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代表了大青绿山水的最高峰。从《千里江山图》的青绿传承、颜色质感中可见其对墨与彩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千里江山图》;青绿山水;墨彩融合

一、青绿山水中的传承与融合

以《千里江山图》为代表的青绿山水画具有雄伟壮阔的气势,是大青绿山水中的典范之作。

此作是当时年仅十八的北宋宫廷画师王希孟耗时半年创作的绢本青绿山水,画卷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是大青绿山水画史上的璀璨明珠,独步千载。

(一)《千里江山图》之传承丹青

中国古代绘画有“丹青”之称。古人说:“青,东方色也。”在中国绘画的发展中,为满足绘画需要,画师们开始探索从一些矿物中提取颜料,而后以矿物颜料石青和石绿为主,画出了色泽艳丽的青绿山水。

山水画是画背景,自伊始便是以青绿的形式出现。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中记载,山石是有体积的,具有前后和向阳背阳的差别,这主要是和日照相关,可以使画面上的云彩从西方向东方晕染开。晴朗的天空,水天皆可以用空青色賦色,可取得水天一色和阳光普照的效果。

就山水画的赋色方法,王希孟在绘画时,注重与前朝的风格和技法相结合,充分将皴擦点染完美结合在一起。通过融合传统精粹,王希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青绿山水画风格,在画中运用大量的色墨交融色,将丹青色运用得游刃有余。

(二)《千里江山图》之引人入胜

著名艺术理论家宗炳在他的山水绘画理论中提及一些山水画创作的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即“万趣融其神思”,实现主体与客体的圆融,将自然山水的妙理意趣融入审美主体的自由想象,即从大自然中汲取创作原料再加以主观的发挥,将外在与内在相结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体悟到真正的天人合一。

王希孟运用了前人郭熙提出的“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平远,并将这三种不同透视法则施展在同一画卷中,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以传统的散点透视法图绘全景式的山水。《千里江山图》中山水绵延,多种视角穿插其中,树木、花鸟、房屋、小桥等物象互相联系,人物形象各异,形态虽小,却在厘米之间表现出丰富的动态,衬托出丰富的画面感,使观看者有时如立足山巅,有时像行走在山脚,有时又像远在山外。《千里江山图》达到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地步,观看者在欣赏此作品时似乎正置身于画面里乘舟观看画家笔下的胜景。

二、墨彩交融、技法精妙

(一)易墨为色,设色自然

在赋色上,《千里江山图》继承了前朝青绿一体、精密不苟的画风,主要是以石青、石绿为主要颜料。石青、石绿是从一些矿石中提取出来的颜料,因而色彩效果十分适合描绘画面中的山石。矿物质颜料属于不透明颜料,所以石青、石绿亦具有较强的覆盖力,王希孟用矿物质颜料寓江山永不变化。花青、藤黄、胭脂是植物质颜料,透明性较强,王希孟运用植物质颜料画出湖面清波荡漾的感觉,自然通透。石青、石绿为主色调的画面,在整体统一的蓝绿色调中寻求丰富的变化,与重彩青绿的画法一脉相承。王希孟用墨线勾定物象轮廓,以赭石色为底色,提亮整体色彩,画面色彩变化丰富,青绿之间相互渗透,物象之间的颜色又各有特点,整体上融为一体,画面层次丰富,艳而不俗。

(二)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

五代荆浩的《山水节要》总结山水画之旨要——“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意思就是远观要看其布局大体大势,近要具体地看山、水、树、石。《千里江山图》大致分为七个画幅。第一画幅中,群峰涌现,但以小土丘居多,群山与群山之间有湖水隔断,画家画了一座长桥,将群山相连。群峰山顶运用蓝色,向下运用青色,再向下是绢本本身的颜色,色彩渐变色,山腰仿佛被云环抱着,给观赏者一种身处云雾之中的感觉,引人入胜,山间树木笔直地挺立着。紧接着是第二画幅,一座挨着一座的山峰拔地而起,层层叠加,山谷呈“U”形,用墨的皴法表现出来的山间小路顺势而爬,蜿蜒在山谷中,山脚坐落着几户农舍,小桥亭子中有位身着天蓝色衣服的人,仿佛在等待着谁归家。第二与第三画幅被微波荡漾的湖面隔开,淡青并带点透明的湖面,给人一种波光粼粼的感觉。王希孟独具匠心地在第三画幅中描绘了双瀑和四叠瀑,四叠瀑是少见的,特别是与双瀑同时出现,则更加引人注目。双瀑就是两条瀑布同时下泻于一潭中,上下两层瀑布的组合就构成了稀少的四叠瀑,如图1所示。第四画幅和第三画幅间,王希孟画了一座长桥进行连接,长桥中间建有宫殿式的两层楼阁,十分壮观。在第四画幅中,群峰包围着几座屋舍,虽在半山腰,但也给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受。在第五画幅,山和天之间有一道光照耀着山峰,这是整群山峰里面的最高峰。第六画幅中有一组建筑群,画得十分精细,在建筑群前面的小船上可以看到两个人,船头的人画得稍微大一点,身着白衣,后面的人画得比米粒还要小一点,正在撒网捕鱼。在第七画幅中又是几座高峰,似乎是要做一个响亮的收尾,相较于第六画幅的平缓,一下子高耸起来。

从头看到尾,似乎沉浸在一首古典交响乐曲当中,旋律高低起伏,节奏连绵,整个画面富有强烈的韵律感。

(三)笔墨交错,色墨交融

青绿山水画主要以矿物质颜料绘就,以表现色彩缤纷的林泉景致。青绿山水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并以大小李将军为代表。在形式技巧上,二者有一定差异:大青绿多钩廓,皴笔较少,赋色浓而重;小青绿则相对淡而轻。《千里江山图》匠心独运,营造了青绿一体山水绘画意境之巅。

《千里江山图》在技法上延续了李思训的“线”法,以青绿色为主色调,主要用来渲染整幅画的山头和山体。王希孟在创作技法上加以创新,为后世的青绿山水创作奠定更多基础。画家先以淡墨勾定山石轮廓,皴法的使用以披麻皴和斧劈皴为主。在阴阳面的表现手法上也是有所差别的,阴面的山脚是用赭石色自下而上皴擦,阳面由于日照等自然原因,王希孟则用石绿从山头往下皴染,由此区分出阴阳两面,使画面的前后阴阳向背都突出易见。石青、石绿为矿物质颜料,所以覆盖力本身就较强,后又用多次重叠的技法反复赋色,使画面具有厚重感。在整幅画面中,山脚山腰的运笔与赋色各有特点,山脚用淡赭石色晕染,水墨皴染的方式集中运用到山脚和山体的阴面,山腰用松软、细微的淡墨侧笔皴擦,笔墨线短而急促,随着山体结构排列,同时在赋色时以侧笔为主,由此形成了小面积的淡墨块,所以在过渡上丰富而自然,如图2所示。用墨线勾勒时也有机结合了山头的颜色和山脚颜色,在整体统一的画面中取得色彩变化丰富的效果。勾勒山石时,以墨线为主,运用没骨法等表现树木,整体赋色上用大青绿,在运笔时不同于水墨山水的肆意挥洒,而是以细腻的线条进行排色,彰显了山石的体积感。远山没有皴染,用笔墨一抹成色,使之明快。相邻的山体之间,通过巧妙安排颜色进行区分,体现出多变的空间关系,同时能更好地区分出山石的多种层次。在画面中注重表现山形和山石结构的差异,革新了隋唐以来仅重视色彩填充的画法,极大地推动了后世山石皴法和色彩渲染方法的发展,如图3所示。在《千里江山图》中,所突出的厚重感是后世创作重点借鉴的,且在现今留存的作品中几乎没有的。

在技法上,作者巧妙运用“网巾法”来表现水面,山脚到湖面处的水草用短笔点苔。画中点苔运用较为频繁,浓墨组合,点线交错。在描绘水面时还是用汁绿打底,以较浓的汁绿色细勾水纹,以淡汁绿色反复罩染水面,丰富了“网巾法”的变化。天空的画法相对于厚重的山体山石,则是先用湿画法平染加墨,再晕染颜色,用色较淡。房屋、小桥造型却极为写实。运用罩染法刻画出树体的精细,加强了树体的厚重感,又用點墨法进行树叶的刻画,绘画技法多变,用色墨一一点出树干和花叶。花鸟赋色较为轻盈,与山体的厚重色彩对比感强烈,如图4所示。画面中的人有的用白粉、石青等颜色点缀,并在周围运用了皴染来进行烘托,活泼生动。画面设色灵活,在青绿之间自由转换,为整幅画作增加了生气。

《千里江山图》虽有多重色覆盖,但整幅画作变化多端,山头坡脚不同的皴染方法,不同的皴染纹路,刚柔相济。纵览全画,以青绿为主色调,在二色中又表现出多样的色彩变换,给观者以目不暇接之感。

三、青绿山水影响深远

《千里江山图》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观赏性,在卷轴之间表现出的是泱泱大国的雄壮气势,图绘出我国的美好河山,是我国青绿一体的典范之作。我国山水画所展现的独特的审美意蕴,以宁静典雅的特色在世界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体现的是中国独特的艺术追求与审美表达。在众多的艺术品中,《千里江山图》以它的独具匠心,成为中国绘画的代表。青绿山水在世界上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日本画就结合青绿山水画的技法风格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如赤羽末吉的作品《木匠与鬼六》。天人合一是中国艺术创作与欣赏的最高追求,也是我国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千里江山图》是对我国大好河山的真实写照,也承载着人的真性情。青绿山水以石青、石绿为主色,彰显出大自然的生命本色。中国古代大多文人志士抱有寄趣林泉之愿,从青绿山水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心中的色彩观念和审美追求,即达到主客体之间的圆融。

绘画艺术中,色彩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表现因素,通过色彩能看出画家的情感倾向与审美追求。每一种色彩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青绿二色体现了画家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千里江山图》的墨彩融合给后世奏响了一曲青绿经典。

参考文献:

[1]王中旭.色墨交融 不古不今《干里江山图》作者及其青绿颜色[J].收藏,2018(8):17-28.

[2]王文娟.墨韵色章: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