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围攻的宁德时代
2022-03-05李琳
李琳
2022年2月13日,宁德时代通过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近期网络平台相继出现一系列恶意谣言,引发市场误解曲解,影响企业声誉。为维护企业正当权益,宁德时代已于2月12日向公安机关正式报案,将对造谣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究竟是什么样的谣言让宁德时代反应如此激烈?2月8日,有来源为“证券社”的报道截图显示:根据有关内部人员反馈,开年以来,宁德时代已触发系统性风险,有关监管部门正考虑将宁德时代剔除创业板指数权重。但经核实,“证券社”媒体并不存在,网络上传播的截图原文也已经被删除。
同日,“宁德时代被美国制裁”的消息也开始被微博大V疯传:“宁德时代正在美国向专业机构求助,咨询其被美国制裁的可能性”。并引用了《纽约时报》在2021年12月22日发布的题为《这家中国公司何以成为电动车时代大赢家》的报道,文中提到,宁德时代的主导地位在华盛顿令一些人忧心忡忡。
谣言并未停止,2月12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比亚迪获得特斯拉每年20.4万辆电池订单。宁德咋办?”随后,不少投资者转载引用了该截图,并发表观点称特斯拉或与宁德时代“谈崩”。
虽然宁德时代和特斯拉相关负责人在向媒体回应第三条消息时均表明“談崩”一说不属实,但由于谣言内容本身和发布的时机都十分敏感,所以对宁德时代来说依然“影响极其恶劣”。自2021年下半年起,基金和券商对宁德时代的持股就已经开始下降。据Wind数据统计,2021年6月底,基金对宁德时代的持股达到了高峰,总计约2.84亿股;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和年底,基金对宁德时代的持股数分别为2.65亿股和2.59亿股;四季度,券商对宁德时代的持股由0.05亿股下降至0.04亿股。
股价持续的下跌已经引起投资者的忧虑,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疯传的谣言再次给宁德时代带来了空前的压力。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后第一周,宁德时代股价继续走低,市值蒸发近2 300亿元。
针对宁德时代的股价波动,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宁德时代基本面依旧强劲,从市场份额来看,2021年公司全球/国内市占率分别为32.6%/52.4%,连续5年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龙头地位有望维持。”“行业需求端依旧坚挺,公司产能加速释放,海外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有望加速突破。”但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国内外动力电池企业已经群起而攻,叠加动力电池技术变迁的影响,宁德时代的危机感也并非空穴来风。
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2021年全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显示,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三巨头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全球装机量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2.6%、20.3%、12.2%。虽然LG新能源与松下所占市场份额与宁德时代相比仍有差距,但从二者的产能扩张计划来看,其对宁德时代的位置虎视眈眈。
1月19日,LG新能源IPO认购资金达到960亿美元。按照规划,要在2025年前向其在全球电池工厂投资8.85万亿韩元,将产能提高到400GWh。LG新能源CEO、副会长KwonYoung-soo日前在IPO媒体交流会上表示,考虑到目前手头上的电池订单积压非常多,他们有信心在市场份额方面取代宁德时代,成为全球第一。排名第三的松下也宣布,计划在日本投入约7亿美元用于量产年产量在10GWh左右的4680电池,相当于每年可以为15万辆汽车提供动力电池。
在国内市场,宁德时代同样面临着冲击。2021年年末,有消息显示,小鹏汽车将引入中航锂电为新的助力电池供应商。对此,小鹏汽车回应称:“车辆生产的零部件供应链需要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保供保产,更加准确地预测交付周期。”由此可见,二线电池厂的奋力追赶也正在逐渐分走宁德时代手中的客户订单。
在动力电池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当下,众多车企开始纷纷寻求其他方式来摆脱单一电池供应商的控制,这也成为宁德时代面临的新威胁。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能量来源,所有与车辆性能相关的参数如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都由电池性能直接决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更为重要的是,车企自研、自产电池可以有效避免电池厂商一家独大的局面,尤其是在电池厂商产能不足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及时补充与保障,再也不用担心供货短缺和“价格战”的问题了。以长城为例的很多车企的确也是这么做的,纷纷走上了自研、自产的道路。
从技术路线来看,在过去,宁德时代的业务重点在于三元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较高的优势,在相同体积前提下其续航里程远高于磷酸铁锂电池,因而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被市场广泛选择。但与此同时,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与磷酸铁锂电池相比是硬伤。伴随着以刀片电池为代表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突破,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锂电池在续航里程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三元锂电池的优势不再像以往那么明显。基于此,将三元锂电池作为发力重点的宁德时代,也需要再次向资本市场讲出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