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救援队伍建设发展研究

2022-03-05孙华明

消防界 2022年2期
关键词:救援队灾害消防

孙华明

摘要:地震救援队伍主要是针对区域内地震所引发的灾害问题进行救援,将地震所造成的各类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基于此,文章以地震救援队的作用及任务为切入点,指出地震救援队伍建设发展现状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地震救援队伍的建设发展方向进行研究。

关键词:地震;救援队伍;建设发展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是以科学技术为第一驱动力,实现对经济体系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保障地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在此背景下,产业化发展将对原有的生态体系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特别是在当下受到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影响,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概率也随之增大,例如,地震、森林大火等灾害的产生,都将加大森林消防队伍的工作压力,加大实际救援难度,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灾害所造成的影响面。对于此,必须针对现阶段森林消防队伍的建设机制进行分析,查证出队伍建设及组织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工作属性为切入点,构筑更为完整的队伍建设体系,强化实际救援质量。文章是针对地震救援队伍建设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一、地震救援队的作用及任务

从现有的空间结构来讲,当地区发生地震时,其所呈现出的伤害属性将全部作用于地区内的建筑结构及人员身上,例如,国家基建类设施、大型商场、民用住宅、交通道路、自然环境等。地震所产生的危害属性是全面覆盖于整个区域空间的,这就需要在实际救援过程中,整体救援队伍及工作开展必须保证明确分工,强化每一项救援工作开展的精准性。但是从实际救援效果来看,救援工作者本身所具备的能力是有限的,其相对于整个自然灾害事故来讲,要想真正实现全天候、高负荷的救援工作,俨然无法实现。这就需要针对整个救援工作的开展进行正确定位,明晰各类职责与任务,才能有效保证救援工作开展的时效性,达到最佳救援效果。地震救援人员在整个灾害事故处理时所承担的任务,是以自身岗位职能及地震波及范围为切入点,实现相对应的工作。从宏观环境来讲,救援队伍的任务主要是对地震灾害下的人员进行搜救处理,然后通过现场医护降低人员伤亡数量,同时应针对地震所引发的建筑结构损坏、山体滑坡等问题进行二次事故灾害的评判,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出当前地震波及范围内可能延伸出的二次灾害现象,制定相对应的策略,保证各类施救工作开展的针对性。

二、地震救援队伍建设发展现状

(一)队伍组建状况

目前,国内有2支国际救援队(中国国际救援队、中国救援队),就消防救援队伍来说,完成组建了中国救援队(国际救援队)和北京、石家庄、沈阳、重庆、杭州、广州、乌鲁木齐、成都、济南9支国家级地震救援专业队和山东、云南2家国家地震救援搜救犬培训基地,组建重型地震救援队116支,轻型地震救援队345支。其中,国家级地震救援队每队编配200人,国家地震救援搜救犬培训基地每个基地编配100人,重型地震救援队每队编配45人,轻型地震救援队每队编配30人,消防救援队伍组建的地震救援专业队伍已接近2万人的規模。

(二)组织结构状况

依据不同救援消防组织属性及职能的不同,大致是以省政、市政、县级区域三个阶层为主,通过救援任务的顶层规划,实现对地震灾区的协调化、针对化管控。但是部分地区受限于地理结构、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影响,需要结合地区武装、医疗部门等联合制定相应的组织,然后通过行政与管理相结合,实现对相关救援工作的调配。

自森林消防队伍转制以来,军事属性强、后发优势大,在组织结构上继承和发展了原武警部队的组织指挥结构,但也参照国际地震救援队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结合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实力、队伍分布、执勤模式等情况,形成了消防地震救援队伍独具特色的组织结构。队伍区分管理层和执行层,设置了管理组、行动组、后勤组3个组别,设置了队长、副队长,建筑结构专家,搜索组、破拆组、营救组、医疗组等岗位。

(三)资源配备状况

经过地震灾害的实际救援,在国家资源体系的不断倾斜下,整项救援设备也在逐渐完善,例如,基础类救援设施、专业类救援设施等,通过设备间的协调搭配,强化实际救援效果。从目前地震救援队伍的实际配备来看,可分为基础通信设施、救生设施、探测设施、防护保障措施等。

三、地震救援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培训体系方面存在的不足

从我国现有的地震救援队伍建设情况来讲,主要分为以国家为主导的救援队伍训练基地,以总队为主导的地震专业培训体系,以救援为主导的自主性训练体系。在具体职能及任务的驱动下,不同消防队伍在实际救援过程中所起到的效果也具有一定差异性,但是从整体救援队伍的培训模式来讲,其本身是单纯的模拟培训为主,其所呈现出的受训范围存在一定局限性,且整个环境模拟无法贴近于现实,这就造成如果出现地震灾害时现场多变性、复杂性的救援结构,将加大整体救援难度,进而导致培训所起到的效用,无法对救援人员起到相应的引导。

(二)组织结构方面存在的不足

在组织结构方面,承接救援队伍建设及培训的人员,大多数是具有一定救援经验的人员,其可依据现场的复杂情况,及时制定出针对性的救援措施,以提高实际救援质量。但是从现有的技术发展来讲,多数工程项目是采用先进技术及材料进行搭建的,一旦面临地震灾害时,将加大救援难度。而承接救援组织的领导者并不具备专业理论能力,造成整个救援工作缺乏理论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救援难度。

(三)救援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

从地震灾害救援现场的执行能力来讲,大多数是以地域消防团队为主体,其在第一时间可以进入整个地震灾害现场实施救援,而其他地区的地震救援队伍要想真正起到联动救援效果,则必须通过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等保证救援队伍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现有联动救援呈现出的跨区属性以及各个部门之间工作体制等存在的差异性问题,会导致信息不对称或者指令下达不精确,进而造成救援滞后的严重问题,不利于整体救援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四、地震救援队伍的建设发展方向

(一)科学建设专业培训体系

在建设消防救援队伍时,必须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机制,以救援现场本身所呈现出的复杂状况为切入点,构筑出模拟性更强的培训基地,且应针对现阶段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及地质结构等进行同步的信息映射,模擬出不同场景下的救援工作状况。从国家层面建立系统的地震救援培训体系是提升地震救援队伍能力的有力举措。建议以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两支国际救援队教员为培训师资,主要对各总队特勤大队地震救援队伍管理人员(队长、副队长、各搜救组长)和专业人员(建筑结构专家、医疗人员等)进行培训,以先进救援理念、国际通用救援原则、救援基本工作程序、现场组织与控制、安全保障等为培训内容。

(二)针对性完善队伍组织

改制转隶后,随着特种灾害救援部门的成立,森林消防地震救援队伍建设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建议在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整合国家救援资源,统筹全国地震救援队伍建设布局,科学制定队伍发展规划。在对队伍结构进行完善时,必须保证每个救援队伍都能胜任岗位,强化整体救援人员的工作能力及业务范畴。在此过程中,岗位人员的培训及队伍优化必须遵循一专多能的指标,以内部培训及外在业务培训为切入点,强化救援人员的实践工作能力。

(三)提高跨区域作战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跨区域作战能力,整个联动部门必须制定相对应的预备方案,例如中型地震现场、大型地震现场等,不同民航集团、客运部门等应当具备紧急处理机制,通过多方组织演练,可以保证所有的救援物资及人员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到达灾害现场,然后通过不同设备技术等,对灾区内的人员实施救助,将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救援队伍在地震灾害事故搜救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管理体制、技术设备的有效支撑下,可强化实际救援质量。在后续队伍建设过程中,应尽量强化救援的实际效果,结合整项工作属性,构筑出更为全面的救援举措,将地震灾害引发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马俊宇.消防救援队伍在地震救援中的人员搜救方法研究[J].今日消防,2020,05(11):41-42.

[2]本刊讯.应急管理部开展安全生产领域应对地震灾害专业救援实战训练[J].中国安全生产,2020,15(10):4.

猜你喜欢

救援队灾害消防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