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沉浸式教学讲好北大荒精神
2022-03-04陈子婴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陈子婴(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北大荒精神是几代北大荒人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铸就的一座精神丰碑,也是在建党百年之际,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70多年来,北大荒人正是因为有北大荒精神的激励,才使北大荒数千万亩荒地变良田,让北大荒成为北大仓,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强调“我们仍然要用这些精神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引导他们发扬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2022年,中宣部将北大荒精神基本内涵表述确定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
北大荒精神作为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的特色课程,每年要用4课时进行讲述。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短时间内让00后真正感受到北大荒精神的精髓?
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北大荒精神的起源与北大荒开发建设的艰苦环境密切相关。史料记载,北大荒的开发可以追溯到隋朝甚至更早。在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之前,帝国主义列强也曾尝试着开发这片荒凉却肥沃的土地,但均以失败而告终。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正如著名作家聂绀弩在《北大荒歌》这首诗中所写:“大烟儿炮,谁敢当?天低昂,雪飞扬,风癫狂。无昼夜,迷八方。……天地末日情何异,冰河时代味再尝,一年四季冬最长”。单纯地依靠个人或小群体的力量无法征服这片荒原。
当年,开发北大荒的复转官兵以天当被、地当床,春夏秋都忙于农耕,即使在冬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很多农场职工仍要开着没有驾驶室的拖拉机到林场拉木建房,其间遭遇多少惊险、经历多少奇寒,现代年轻人无法想象。
二、使用沉浸式教学的教育资源
(一)利用好北大荒的红色资源
黑龙江垦区的红色资源很多,可谓不胜枚举。1983年,邓小平曾经来到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视察,友谊农场是天下第一大场,也一直是展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窗口。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七星农场考察后,习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如今,七星农场有限公司据此建起了一座“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雕塑,美轮美奂的稻田画更是让人叹为观止、留连忘返。中国农垦事业的奠基人、国家原副主席王震将军多次来到北大荒调研。王震将军逝世后,为纪念他,北大荒人在当壁镇修建了“开发建设北大荒纪念馆”,王震将军的部分骨灰存放在纪念馆中。
据统计,垦区100多个农场有限公司中有近一半建有自己的场史馆。这些地方已经成为北大荒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在这些场景中讲好北大荒故事,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北大荒历史的厚重,感受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的壮观,真正理解中国饭碗要牢牢端在中国人手中的深刻含义,懂得北大荒不仅是当之无愧的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更是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黑土地。
(二)利用好北大荒的文艺作品
北大荒开发建设70多年来,有多部闻名全国的文艺作品诞生在这里,这些经典的文艺作品虽经岁月的洗礼仍历久弥新。如著名歌唱家殷秀梅等先后演唱过的“垦歌”《北大荒人的歌》;根据赵光农场第一任场长周光亚改编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影片《老兵新传》;在八五〇农场诞生的电影剧本《红灯记》,拍摄成电影后轰动全国;还有根据雁窝岛开荒历史改编的电影《雁飞塞北》等。通过让学生观摩这些作品,有助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了解北大荒开发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北大荒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如何应用沉浸式教学
(一)身体力行——让学生体验新时代的农业生活
2022年5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课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一年级至九年级,都有农业课程,这也为学生更好地体验农业生活,体验北大荒创业之初的艰苦创造了学习依据。北大荒有4000多万亩耕地,所辖的100多个农场有限公司分散在全省各地,从而为学生体验农业生活提供了方便。
近年来,北大荒的智慧农业、无人农业蓬勃发展,虽然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央媒做了大量报道,但百闻不如一见。通过沉浸式教学实地感受5G智慧农业、无人农业,不仅会让学生对全国最先进的农业现代化有直观感受,还会激发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北大荒的“三大一航母”建设的征程上来。
(二)入脑入心——举办讲好北大荒精神的各类比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早被世界各国认可,文化作用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可以通心,可以真正让人们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加以改变。70多年来,在北大荒这片黑土地上,涌现出了大量感人肺腑的故事,但听故事和变成自己的理解讲出来是不一样的。只有内心真正受到触动,才能讲得好。在倾听的过程中,听者多是略知一二,但自己参与就会去主动探究故事背后更多的内容,对于学生深层次了解北大荒精神非常有益。
(三)经典回放——重现北大荒的重要历史瞬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经过70多年的开发建设,北大荒早已不是地无一垄房无一间路无一条的莽莽荒原。而是如时任省委书记吉炳轩对垦区的评价:“耕作在广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现代化的城镇里”。但北大荒拓荒之初是何其艰苦!为让现在衣食无忧的学生们有所体悟,可以组织几次实践活动,重现当年开拓荒原过程中出现的场面。如情景再现十万官兵从密山火车站走向附近农场的场面;全国首个女拖拉机手梁军报名学习农机的场面;杨华血书明志誓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北大荒的场面等。通过情景再现,既能让学生们了解当时的史实,又能让学生们体会到当年北大荒人为开垦荒原所展现的北大荒精神。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思政课建设时指出,“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当前,如何讲好思政课,让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是很多高校正在探索的课题。北大荒精神作为北大荒特有的精神财富,作为中华精神宝库中一束绚丽之光,理应让更多人了解它,珍视它,通过沉浸式教学,相信会有更多人继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