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通腑汤方加减辅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2022-03-04陈飞
陈 飞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河南 漯河 462000)
全身严重感染、肺损伤、烧伤等原发疾病是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主要因素,通常起病较急,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对患者生命及生存质量可产生严重威胁[1]。ARDS患者一般以呼吸窘迫为主要临床特征,也可伴有胸前憋闷、咳嗽、咳痰等表现。无创机械通气(NIV)可有效缓解常规氧疗无法纠正的呼吸窘迫,且可避免有创机械通气带来的二次创伤[2],安全有效,是治疗ARDS主要手段,但易发生人机对抗且不能完全代替自主呼吸。ARDS属中医“暴喘”、“喘脱”、“结胸”范畴[3]。外邪或本虚致肺宣发肃降功能失调,肺气上逆,外邪内陷,与胸膈脘腹有形之邪相合,邪实肺阻,气滞血瘀。以降气活血,通腑攻下为治疗原则。本研究用化瘀通腑汤联合NIV治疗ARDS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4例,均为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23~79岁,平均(49.24±16.37)岁;原发疾病为严重创伤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21例,严重感染4例。对照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25~77岁,平均(48.97±17.76)岁;原发疾病为严重创伤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22例,严重感染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ARDS相关诊断标准[4]。①急性起病;②氧合指数(OI)≤200mmHg;③正位胸部X片示双肺斑片状阴影;④左心压力未增高。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暴喘”诊断标准[5]。①起病急骤,猝然发作;②呼吸急促,张口抬肩,不能平卧;③目胀睛突,大汗淋漓,甚者喘剧不解;④咳嗽、咳痰,胸闷喘息;⑤舌红苔黄或腻,脉结代。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20~80岁;③自愿参与并积极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肺部重症;②有精神疾病史或依从性低,不能配合研究使用治疗方法;③妊娠、哺乳期。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常规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用HAMILTON-C2型无创呼吸机,设置自主模式,给氧流量6L/min,呼吸频率(R)15次/min,起始吸气压力8cmH2O,后逐渐增加至24cmH2O,呼气压力4cmH2O。日2次,每次持续4h,持续治疗7天。
观察组联合化瘀通腑汤进行辨证加减治疗。药用大黄10g,厚朴20g,枳实14g,芒硝5g,桃仁5g,藏红花6g,赤芍12g,甘草12g。气分热盛加黄连6g,黄芩4g;痰瘀阻肺加半夏8g,白芥子8g;腑实血瘀热重加石膏6g,知母10g;阴液亏虚加麦冬12g,石斛6g。加500mL清水文火煎煮后,取200mL药汁分2袋密封后服用,早晚各1袋,连续服用7天。
3 观察指标
中医症状积分(咳嗽、咳痰、喘息、胸闷)、肺功能指标(R、OI)及预后评估指标(ApacheⅡ、SOFA)变化。
用秒表记录30s胸部起伏次数,将次数乘以2,得到每分钟呼吸次数,即为R。NIV采取压力控制通气,呼气末正压20cmH2O,持续120s,吸人氧浓度1.00,完成后予容量控制通气,按照ARDS协作网调节吸入氧浓度,实时观测OI水平。
中医症状积分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为评分标准,评价咳嗽、咳痰、喘息、胸闷4类症状,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度症状、2分为中度症状、3分为重度症状。
疾病程度及预后评估[7]。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是由急性生理学、年龄、慢性健康状况3组评分共同决定,总得分为3组之和,病情程度与分值相对应。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可动态反映器官功能变化,分数越高,预后越差。
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疗效标准[8]
临床控制: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大于等于95%。显效:症状体征显著减轻,但未能恢复急性发作前水平,症候积分减少70%~89%。有效:症状体征有一定缓解,但程度较轻,症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症状体征未改善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小于30%。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分,±s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分,±s )
42 治疗前 2.35±0.632.24±0.712.19±0.692.14±0.64 41 治疗7d后 1.21±0.391.13±0.341.11±0.321.06±0.28 t 9.884 9.048 9.110 9.917 P <0.001 <0.001 <0.001 <0.001观察组对照组42 治疗前 2.29±0.712.23±0.692.18±0.642.11±0.62 40 治疗7d后 1.67±0.491.64±0.511.59±0.451.54±0.46 t 4.580 4.386 4.807 4.709 P <0.001 <0.001 <0.001 <0.001 t组间 4.681 5.308 5.543 5.689 P组间 <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例 时间 咳嗽 咳痰 喘息 胸闷
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比较 (±s )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比较 (±s )
组别 例 时间 R(次/min) OI观察组 42 治疗前 29.24±6.34 203.27±42.86 41 治疗7d后 22.04±4.88 291.24±58.29 t 5.789 7.846 P<0.001 <0.001对照组 42 治疗前 29.20±6.28 204.13±42.27 40 治疗7d后 25.31±5.42 261.09±53.95 t 2.996 5.336 P 0.004 <0.001 t组间 2.855 2.414 P组间 0.005 0.018
两组治疗前后预后指标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预后指标比较 (±s )
表4 两组治疗前后预后指标比较 (±s )
组别 例 时间 ApacheⅡ评分 SOFA评分观察组 42 治疗前 24.57±6.28 8.61±2.27 41 治疗7d后 11.85±3.21 3.97±1.27 t 11.576 11.454 P <0.001 <0.001对照组 42 治疗前 24.17±6.13 8.69±2.15 40 治疗7d后 14.27±3.76 4.85±1.41 t 8.763 9.513 P <0.001 <0.001 t组间 3.118 2.953 P组间 0.003 0.004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死亡1例(2.38%),对照组死亡2例(4.76%),两组死亡比较无明显差异(χ²=0.000,P=1.000)。
5 讨 论
ARDS多病情危急,局部地区死亡率可高达60%[9]。临床上多予NIV给氧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氧浓度,但自身循环系统未得到明显恢复。
ARDS属中医“暴喘”、“喘脱”、“结胸”范畴[10]。《灵枢·五邪》曰:“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喘动肩背。”《素问·举痛论》说:“劳则喘息汗出。”提示喘病主病在肺,以呼吸喘促、鼻翼煽动、张口抬肩为主要特征,活动后更甚,并指出外感、内伤均可导致喘病的发生,分为虚喘及实喘。此外,众多后世医家在其基础上提出喘虽以肺为主,亦涉及它脏并将喘病分为虚喘和实喘两大类,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此类观点的演变对现代中医学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现以痰热壅滞、热郁化火、火瘀互结为其病理机制,制定治疗原则为泻火解毒、清上焦、利下焦、逐瘀通腑。化瘀通腑汤方中大黄攻下积滞、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祛瘀除湿,厚朴化湿导滞、行气平喘,枳实行气导滞、散痞除胀,芒硝泻下软坚、清火消肿,甘草清热解毒、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兼具“清上”、“泻下”效用,既可清肺部痰热壅盛所致实火,又可泻痰瘀阻滞之实邪。
化瘀通腑汤加减辅治ARDS有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