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脏康复运动护理的研究进展

2022-03-04何金伶

今日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脏康复

何金伶

(田林县人民医院,广西 百色,5333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典型症状有胸痛、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等,部分患者伴有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1-2]。现阶段常用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可降低疾病对机体的损伤,但该病需长期持续性治疗,会使机体产生耐受性,降低整体效果[3-4]。而心脏康复是心脏病患者能够进行的最大活动能力,运动疗法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利用力学因素,对患者进行训练,两者相结合,可促进机体心功能恢复[5-6]。本研究选取了10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探讨早期心脏康复运动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50 例,对照组男性24 例,女性26 例;年龄41-76 岁,平均(58.26± 1.25)岁;BMI18-24kg/m2,平均(21.36± 1.25)kg/m2。观察组男性25 例,女性25 例;年龄42-77 岁,平均(58.34± 1.26)岁;BMI19-24kg/m2,平均(21.56± 1.28)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近期未服用血管活性药物;②无重大传染性疾病;③凝血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意识模糊,无法正常沟通;②神经系统存在障碍;③有重大遗传性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向患者讲述长期服用药物的必要性,详细讲述药物的用法用量。定期进行心电图、血压等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观察组另外给予早期心脏康复运动护理,具体为:(1)心脏康复运动。入院第1d 卧床休息,第2-3d,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简单的活动,10min/次,2 次/d。第4d 进行起坐运动,20min/次,3 次/d。第5-7d 进行床边休息15min,每隔5min,在护理人员或患者家属帮助下缓慢行走。第8-10d,在护理人员或者患者家属陪伴下,可在病房、走廊行走10min,4-5 次/d,低11-14d,每天慢走500 米,慢爬两层楼,每次1 次。(2)心脏康复原则。合理安排患者运动强度,保证心率在合理范围内。指导患者在运动前佩戴心率计,结束后,根据患者的疲劳程度,合理调整运动计划。(3)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变化,观察其是否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若出现及时进行开解。向患者讲述疾病相关知识,加深其对疾病的了解,纠正错误认知。也可请治疗成功的患者,向正接受治疗的患者分享成功经验,缓解心理压力。与患者家属保持沟通,向其讲述家属对患者的意义,指导其增加对患者的关心与支持。

1.4 观察指标 (1)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进行评价,总分100 分,非常满意:100 分,基本满意:80-99 分,一般:60-79 分,不满意:<60 分。(2)心率变异性:采用ECGLAB型心电工作站-Holter12 动态心电分析系统们进行分析,频域指标:高频(HF)、低频(LF),时域指标:相邻心博RR间期≥50ms 的百分率(PNN50),相邻心博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等。(3)心理状态: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1 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比2 组焦虑、抑郁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包括20 个项目,总分100 分,25-50 分正常;51-60 分轻度焦虑;61-70 分中度焦虑;71-100 分重度焦虑,得分越低,心态越好。抑郁自评量表(SDS):有20 个项目测定,总分100 分,最低分25 分,将通过20 个项目测得的分数与1.25 相乘,记录最后得分,25-49 分为正常反应,50-59 分为轻度抑郁,60-69 分中度抑郁,70-100 分为重度抑郁,得分越低,心态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2.0 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对比行x2检验,计量表示方法为(_± s),组间对比行t 检验,P<0.05 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率变异性比较 观察组SDNN、rMSSD、PNN50、SDANN、LF高于对照组(P<0.05),HF 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率变异性比较

表1 两组心率变异性比较

组别 例数 SDNN(ms) rMSSD(ms) PNN50(%) SDANN(ms) LF(ms) HF(ms)观察组 50 121.25± 10.36 21.32± 2.55 5.47± 0.67 114.28± 5.45 247.85± 10.22 84.33± 6.65对照组 50 103.47± 10.41 18.36± 2.41 7.55± 0.72 102.63± 5.37 236.44± 10.35 92.43± 6.52 t 8.560 5.965 14.954 10.767 5.547 6.150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对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较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s,分)

表3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SAS 评分 SD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0 67.25± 4.19 34.27± 3.35 57.44± 5.32 34.25± 4.54对照组 50 67.43± 4.30 37.32± 3.42 57.38± 5.36 36.71± 4.38 t 0.212 4.505 0.056 2.757 P 0.833 0.000 0.955 0.007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病因有年龄性别、心脏内血液灌注量减少、心肌供氧不足、心肌耗氧增加等,多发于中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诱病因素有体力劳动、情绪起伏过大、进食大量脂肪等,发病率、致死率较高,发病后病情进展较快,若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危及患者的生命[7-8]。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各种治疗手段不断更新,能快速控制病情发展,但在长期治疗中,风险较大,效果并不理想,而对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运动,通过运动的方式,缓解疾病对心功能的损伤。赵伊娜[9]认为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护理中,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与本研究相似,不同的是本研究针对的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早期心脏康复运动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良好。早期心脏康复运动护理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期,使用涉及运动、行为干预的长期综合干预程序,降低疾病对患者心理、生理的影响,减少死亡率。心肌梗死患者的各项频域及时域指标,可反应神经液对窦房结的调节,预测心律失常发生率[10-11]。在对患者进行早期心脏康复护理中,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运动,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不同,进行不同的康复运动,随着住院时间的增长,提高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促进患者血液循环,降低心肌缺血发生率,改善心率变异性指标,表2 证实了这一点。而制定心脏康复原则,心脏康复运动严格按照原则执行,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专业与严谨,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密切关注其心理变化,并向患者讲述疾病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了解程度,降低因不了解疾病产生的恐惧心理,改善心理状态指标。

综上所述,早期心脏康复运动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可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心脏康复
心脏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
康复治疗对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