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灌区的设施维修与管理措施探究
2022-03-04汪振喜
汪振喜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经济得到了良好发展。纵观农业经济发展,农田水利灌溉是极为关键的工作,在节水农业发展与节水灌溉推广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的形势背景下,提高农田水利灌区维修管理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深入分析农田水利灌溉控制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以农田水利灌区为基准,指出维修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对策,希望给予相关人员以助益与借鉴。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区;农业发展;水利维修
在农业生产中,水利灌溉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农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农田水利灌区的设施维修与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高效的农田水利灌溉方式能加快农业高水平发展,推动农业灌溉技术进步。深入研究灌区的不足与问题,探寻有效的维修管理对策,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快区域农业发展极为必要。
一、农田水利灌区维修与管理的现状
(一)缺乏合理化管理体系
对于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而言,科学化管理体系是十分重要的。但部分地区农田水利灌溉仅靠自身经验进行管理,没有与具体灌溉情况相结合,造成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实用性,效果极不理想。此外,从控制管理角度看,一些地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职能十分模糊,农业生产经营目标不明确,不能顺应现代农业发展。农田水利控制部门,缺乏一定的自主运营权,使农田水利灌溉成为有偿工作。管理部门鼓励农民大量利用水资源完成灌溉,导致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水价不合理使得农户灌溉支出不断增加,加大了农民投入成本,不利于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
(二)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
一些地方農田水利灌溉维修与管理模式落后,管理制度需加以完善。部分管理部门为了获得最大利益,存在滥用水资源的情况,导致资源损耗过大,影响了生态环境。此外,部分管理部门调高水价,使得农户生产支出负担随之增大,加之管理制度不完善,使得问题范围不断扩大。在一些农业生产区域,仍旧利用人工灌溉方式,农田水利灌溉效率较低,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完善管理,加强农田水利灌溉监督是极为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信息化程度较低
当前形势下,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生产需利用智能化与信息化技术减少管理工作程序,提升管理效率。但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信息化手段应用较少,加之智能化建设投入少,对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影响。
(四)管理资金匮乏
一些农业生产地区降低了农田水利灌溉收费标准,增加了水利灌溉财政支出,从而导致一定程度上的资源短缺。经济不发达地区,这种情况尤为严重。资金匮乏造成灌溉项目员工薪资得不到保障,对员工工作积极性产生一定影响,降低了灌溉质量。此外,受气候变化影响,有的地方降雨量较少,地方水利灌溉储水量不足,给水资源合理配置增加了困难。当前,水污染加剧,水质降低,农田水利浇灌面临严峻的形势。水利部门维修与养护灌溉机械经费不足,故障灌溉设备造成的灌溉问题情况堪忧。
(五)农田水利灌溉区设施管理与维护不足
一般而言,将水利设施建在农田中利于灌溉便利。但从农田分布情况看,分布具有松散性,对水利工程管理而言是极为麻烦的。地区差异性使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维护保养具有较大的难度。农业生产具有时间间隔的特征,因此对水利设施的利用具有周期性特点。农忙时期,水利设施使用频繁,维护与管理尤为关键;农闲时期使用水利设施虽不频繁,但也需使用,日常维护十分重要。必须对农田水利灌区设施进行全面管理,科学利用,做好巡视检查,防止出现安全隐患。
二、农田水利灌区维修与管理对策
(一)健全管理体系
对于农田水利灌区维修与管理工作而言,如果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会造成水资源滥用问题。因此,农田水利灌溉控制部门要健全管理体系,利用合理化手段,确保水资源节约。与当地灌溉情况相结合,完善切实可行的灌溉用水计划,引导农户利用科学技术进行灌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健全用水管理体系,依据科学标准收取费用,结合农户具体情况,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农户节水意识。强化水利灌溉控制体系,有效配置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确保水利灌溉良好发展。
(二)加大维修管理资金投入力度
对于普通农户而言,不能有效承担灌溉机械维护费用,给政府带来了财政负担。基于此,要加强当地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给予水利资源灌溉足够的经费投入。为了减少政府经济负担,可利用银行贷款,确保机械维修资金周转。管理部门应明确农业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认识农田水利灌溉项目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争取国家对农业生产与农田水利灌溉项目政策投资的支持。此外,政府部门应依据具体情况对收费标准进行调整,引导群众合理用水,减少水资源短缺压力。
(三)推广新式灌溉技术
农产品精准灌溉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多渠道灌溉模式的弊端,控制了水资源消耗问题。在农作物生长环节,这种灌溉技术极为适用。它是结合农作物各个时期生长过程进行合理的水量设置,利用传感仪分析农作物生长情况与土质条件,对农田水利灌溉基础水量进行判断,应用农产品预报灌溉法,利用传感仪与相关分析设备等做好农田灌溉工作。在技术支撑作用下,全面计算农作物生产状况与长势变化,获取科学的需水量指标,提高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利用效率。农产品调节灌溉法,是信息时代智能化灌溉方式,利用智能机械,全面了解农田水利灌溉情况,实现土壤环境与农产品浇水施肥智能化监控。
(四)增强农户参与度
对于农田水利灌区设施维修与管理而言,农户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一些农户对灌溉技术缺乏深入的认识,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宣传、引导,组织灌溉技术讲座与实践活动,提高农户对水利灌溉工作的重视度,调动农户对水利灌溉技术探索的积极性。
(五)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后期管理与维护
当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是,若不懂得怎样科学管理维修,对水利设施而言是较大的漏洞。因此,水利建设中,政府相关部门对水利设施进行定期巡检与管理有利于地区农业发展。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地区可成立管理团体,提高他们对于水利灌区水利设施正常运行利于自身发展的意识。另外,加强宣传农田灌区水利维护工作的重要性,有效管理维修水利设施。
(六)政府部门加大投入力度
经多方实际调查得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主要利用多种投资方式进行,但占据主体的是政府部门。在实际投资中,农民的认识程度与财力往往不能支撑过多水利投资,多是在水利设施建成后利用,最主要的投资人仍以政府为主,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会加快农业发展。
三、农田水利灌区设施建设与管理发展方向
农田水利灌区设施建设与管理,应依据各地区具体发展情况,结合以往经验进行。总体建设上,做好地区规划有效整合,进行整体管理与整修,定期加强管理。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总结,为以后的发展提供经验。在农田水利灌区设施建设中,政府应加大物力与人力投入力度,增强农民投资积极性,促进农田水利灌区设施建设与管理持续长远化发展。
四、结 语
总而言之,提高农田水利灌区设施维修与管理水平,一是可促进水资源实现良好利用,二是可提高农户节水意识,三是可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第三点尤为关键。因此,完善农田水利灌区设施维修与管理制度是极为重要的,有利于提高地区农业生产质量,加快农业生产发展。在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推广中,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用水矛盾。
参考文献:
[1]贾宝民.农田水利灌区的维修与管理对策[J].吉林农业,2018(02):71.
[2]王东.农田水利灌区的维修与管理对策[J].山西农经,2020(05):136-137.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