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画上海

2022-03-04王悦阳

新民周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贺友直漫画家三毛

王悦阳

丰子恺的《Kiss》,张乐平创造的“三毛”,贺友直的《我自民间来》,戴敦邦笔下的老上海百图……《画上海——漫画中的上海风情》艺术大展近日在上海文化广场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法国漫画研究学者Yohan Radomski(王佑安)和中国策展人周谊联合策划,近600件中外漫画、插图、连环画作品以中、英、法三国文字展出,用艺术的视角俯瞰新老上海的时代变迁,讲述中外艺术家与上海这座城市密不可分的关系,将上海这座城市的时代变迁娓娓道来。

丰子恺漫画《KISS》。

上海是中国现代漫画发源地,上世纪30年代,是中国漫画大师辈出的黄金时代,更有远渡重洋而来的西方漫画作品。同时,上海漫画家们则扎根城市精神,通过对海派文化、市井生活、风俗人情的经典描摹,凭借着上海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漫画历史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在他们笔下,既有里弄小巷石库门,也有十里洋场五色斑斓,更有针砭时弊、群情激荡的爱国情怀。

进入展厅,观众首先看到漫画家丁悚的作品。丁悚是现代漫画先驱者之一,与张光宇、叶浅予、鲁少飞等发起中国第一个漫画社团“漫画会”。他突破了古人创作百美图仅画仕女佳人的局限,用独特的视角关注着民国时期的新女性,精致白描真实再现了当时上海社会各类女性的生活风尚,是中国现代女性主义绘画的萌芽之作。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散文家、翻译家 ,被誉为 “中国现代漫画鼻祖”。他是中国引进“漫画”概念的第一人,其漫画作品多为人们日常生活情景,尤其儿童题材居多,笔调简括、雅俗共赏。漫画家张乐平有六十多载的创作生涯。1935年,他笔下诞生的漫画人物“三毛”广为流传,被譽为“三毛之父”。《三毛从军记》和《三毛流浪记》被誉为“没有文字的文学巨著”。丁聪先生则子承父业,5岁就发表了画作,他的漫画针砭时弊,幽默风趣,今天读来,仍有会心之处。

此次展出的《走街穿巷忆旧事》系列,以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提供的4幅原作《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系列,都是贺友直在八九十岁高龄时根据自己的记忆所画。贺友直凭借着这种特殊天赋和“画说老上海”的方式,为新老上海的城市变迁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片段。而著名人物画家戴敦邦先生画的老上海底层人物和生活场景,可以跟贺友直作品对照观看,不同风格,情态各异,却都传神地展现了老上海百态。戴敦邦之子戴红倩也是子承父业,用他擅长的风景画,以地标组合的形式,把上海十七个区的风采一一展现出来。

除了怀旧漫画,展厅中外新生代漫画家的作品大多都是关注当下。漫画家Tango于2010年开始将漫画作品发表于新浪微博,并坚持“一日一画”的更新频率。其作品擅长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解构,制造出其不意的幽默和惊喜,让人在轻松一笑中得到疗愈。

谈及展厅中呈现的海外漫画家笔下的上海时,策展人王佑安表示,“这些作品并非是命题作品,而是他们曾生活在上海时有感而发自行创作的。”在王佑安看来,当下的青年漫画家与上述的老画家不同,“老一辈的漫画家喜欢回头看,用画笔记录着他们的年轻时光,而当下的青年画家则不同,他们看到的是当下的摩登上海,以及他们对这座大都市的未来思考。”无论新旧,他们都在用自己的作品描摹着自己所住过的上海,为读者带来心灵的慰藉和充满乐趣的想象。

为迎接壬寅虎年,上海博物馆联袂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举办“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此次展览共展出10件文物(含线上展品),包括上海博物馆甄选的6件精品文物,以及来自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的4件交流文物。

猜你喜欢

贺友直漫画家三毛
贺友直连环画创作的民生情怀——以《小二黑结婚》为例
犟牛“三毛”
我和“三毛”比童年
名家笔下的年味
三毛流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