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拳王点赞的“留守女孩”:父爱如灯,照亮星辰大海

2022-03-04俞佳铖

妇女 2022年2期
关键词:兄妹俩拳王汤圆

俞佳铖

 仰着头,血从鼻孔里缓缓流了出来,2022年1月的一个周末,“小汤圆”练拳时又受伤了,郑为新已不记得这是第几次给女儿擦鼻血,但他清晰地记得,女儿从来没有喊过一次“疼”。

从一名大山深处的小姑娘,到被世界拳王关注的拳台新秀,10岁的“小汤圆”不骄不躁,一步一个脚印地追逐着自己的冠军梦。虽然只是一名小小的留守女孩,但依然有着“强国有我”的坚毅梦想,“小汤圆”用绣花拳头打出了一个未来可期的模样。

“胖揍”哥哥的小姑娘

从贵州毕节市区驱车200多公里到达七星关区龙场营镇,再翻过几个山头,就到了大屯乡青山村,“小汤圆”的家就在村里的一个半山腰上。

“小汤圆”的名字叫郑雅淇,出生于2011年7月11日,这个可爱的小名是爸爸取的,哥哥郑宇宸的小名则比较霸气,叫“黑金刚”。整个村子不到百人,大多靠一亩三分田过日子,当地土地贫瘠,村民生活有些清苦。

起初,郑为新夫妇和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一样,常年在江苏、广东、福建等地打工,“小汤圆”兄妹跟父母过着漂泊的日子。2014年左右,郑为新和妻子离婚了,他只好把两个孩子送回老家,由奶奶帮忙照顾,兄妹俩成了留守儿童。

郑为新是一名电焊工,赚的钱勉强能维持两个孩子和老母亲的生活。无论多忙,他都会尽量抽时间和家人视频。“小汤圆”和哥哥都长得瘦瘦小小,性格也很柔弱,在学校里难免受调皮同学的欺负,曾经有个同学把一条死蛇塞进哥哥的书包,还有个强壮的男同学在操持上追着“小汤圆”欺负,“小汤圆”受了委屈不敢跟爸爸讲,还是哥哥和爸爸视频时,气得说漏了嘴。

郑为新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们的委屈,联想到自己小时候因为受同学欺负,喜欢上了拳击,幻想成为像泰森那样的拳王就能保护自己了。在广州打工时,郑为新结识了一些业余的拳击爱好者,切磋过几场,虽然输多赢少,但他还是对拳击充满了热情。

2018年暑假,郑为新趁着活儿不多,回老家陪伴儿女。大山里的孩子没什么玩具,不是在田间地头疯玩,就是对着小虫、小鸟发呆。他突然冒出一个教孩子们练拳的念头,这是一项正能量的运动,兄妹俩从小体质不好,动不动就感冒,练拳击不仅可以磨炼意志、锻炼身体,还能自卫防身,不至于浪费了大好的年少时光。

郑为新通过拳王比赛的视频,加上总结以前实战的经验和教训,试着按照自己的方法训练两个孩子。小小的水泥院子成了拳击练习场。“小汤圆”不知道拳击是什么,看着爸爸演示了一套拳法,傻傻地捂着嘴在一旁笑:“这不就是打架嘛。”

郑为新从网上买来小拳套,两个孩子感觉很新奇,东打一拳西砸一下。然而,训练的辛苦很快超越了新鲜感,兄妹俩开始打退堂鼓,“小汤圆”更是抗议,自己是女孩子,不爱练这些。奶奶魏正枝也舍不得,嚷嚷着替两个孙儿“求情”。

郑为新可不愿意就这么轻易放弃,变着法儿设计一些小游戏,既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还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他用装满玉米的袋子当靶子,让他们对着打,时不时还会举行家庭比赛,两个孩子是选手,郑为新是裁判,奶奶是拉拉队。

起初,哥哥占身高优势,经常赢,但到暑假快结束时,“小汤圆”后来居上,在一次比试中,她步步紧逼、快速出拳,眼神里透着一股狠劲,哥哥节节败退,扎扎实实地挨了一顿“胖揍”,郑为新哭笑不得。

打败了哥哥,“小汤圆”信心大增,渐渐喜欢上了拳击。郑为新发现,女儿在这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出拳的爆发力和精准度,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他决定好好培养女儿。在外打工的日子,郑为新几乎每天都坚持通过视频监督兄妹俩的训练,热身、俯卧撑、跳绳、踢腿、出拳、打沙包、对打、摆拳等等,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

兄妹俩每天清早5点起床,要花一个小时翻山越岭去岩脚小学读书,郑为新要求他们跑步前行,见缝插针地加强体能。孩子们一旦有进步,他就买儿童拳套、头盔、护腿等拳击设备作为奖励,这些额外支出,很多时候都是他两餐并一餐省下来的。

拳王点赞“小汤圆”

训练难免受伤,“小汤圆”常常不是扭伤了胳膊,就是磕到了脑袋,即使再疼,她也忍着,从不喊一声苦。郑为新知道,女儿虽然在农村长大,但也像县城里的女孩一样喜欢小裙子、洋娃娃,还爱缠着大人撒娇。

这么贴心的“小棉袄”,转眼变得皮糙肉厚,郑为新何尝不心疼呢。但他发现,自从练习了拳击,两个孩子自信开朗多了,体质也增强了不少,还变得特别懂事、有担当,“小汤圆”看到爷爷奶奶从田里回来,会主动端水给他们洗脚。

2019年春节过后,外面的活儿越来越不好找,郑为新决定回老家,边打零工,边教孩子练拳。2019年9月的一天,郑为新把兄妹俩练拳的视频发到了网上,在记录他们成长的同时,也希望能获得一些专业的点评。其中一个兄妹对抗训练的视频,引来数十万点赞,只见“小汤圆”被哥哥直拳击中面部,她迅速以一个鞭腿,把哥哥击倒,昏暗的灯光下,两张认真而稚嫩的面孔清晰可见,一天训练结束,墙壁上的挂钟已经午夜十一二点。

“小汤圆”受到国内外网友的喜欢和关注,成了小网红。有网友说她的拳法有李小龙的风范,称她是“女版李小龍”, 还有网友希望“小汤圆”能成为“巾帼拳王”。

没有标准训练场,没有专业陪练,也没有精良装备,“小汤圆”凭借热爱与坚持诠释着一种别样的“少年强”。

2019年5月的一天,奥运拳击冠军邹市明给“小汤圆”点赞,邀请她参加当年6月1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华青少年拳击邀请赛。

邹市明也是贵州人,是“小汤圆”崇拜的拳王,受到偶像的邀请,她开心得手舞足蹈,嚷嚷着:“我也要向拳王那样,靠双拳改变生活,走出大山,为家乡、为祖国争光。”

走出大山,一直是“小汤圆”的梦想。2019年儿童节,她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登上正规的拳击舞台,也是第一次遇到哥哥以外的对手。

然而,见到“小汤圆”的对手时,郑为新有点发蒙,对方是一个比女儿大两岁、个头高出8厘米、体重重出5斤且受过专业训练的女生。“我们只是业余的,这可怎么办?”老父亲犯了愁,可“小汤圆”的心很大,和对手姐姐玩到了一块儿,嬉笑打闹。

这下,郑为新更加愁了,女儿和对手玩得那么好,万一影响台上发挥怎么办?第一次出来见世面,如果被打得满地爬,可太容易挫伤女儿练拳击的积极性了。

显然,老父亲操心过头了。比赛时,“小汤圆”虽然自身条件不占优势,但她脚步灵活,进攻果敢,气势勇猛,完美地展现了进攻和防守的天赋,像极了一只小老虎,最终击败对手。

观众席上掌声雷动,邹市明给予“小汤圆”很高的评价:“你的拳感很好,拳法犀利,进攻欲望特别强,好好加油,将来为国争光!”他还亲自指点“小汤圆”,传授经验和招数。

与此同时,世界拳王徐灿也被“小汤圆”的精神打动,邀请她观看自己的现场比赛,亲自训练她的拳击手法和攻守方式,还鼓励她:“唯有爱和梦想不能被辜负。”

“小棉袄”暖哭父亲

“小汤圆”的名字很快传遍拳坛,中国拳击协会、贵州省体育局、中国女子拳击队教练等,还有不少搏击界冠军都陆续联系郑为新,想给“小汤圆”提供更好的训练装备和条件,郑为新很感动,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对自己女儿的肯定。

父爱如灯塔,一路指引着“小汤圆”走出大山,走向未来。作为一名留守儿童,“小汤圆”也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努力和拼搏,才能自己去选择,而不是被他人所选择。

“小汤圆”虽然成了小网红,还得到了拳王肯定,甚至被贴上了“未来冠军”的标签,但她仍旧是那个淳朴可爱的山里姑娘,回到小小的水泥院子,她依然一招一式地苦练着,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戒骄戒躁,认真踏实。

2020年暑假,“小汤圆”在跳绳时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脸磕碰在水泥地上,一下子肿了起来。“疼不疼?”郑为新赶紧抱起女儿,“小汤圆”疼得流出了眼泪,可还是铆足了劲儿笑着,连连说“不疼”。

夜深人静,看着熟睡中的“小汤圆”,鼻青脸肿,身上新伤加旧伤,郑为新突然冒出一个莫名的念头:女儿会不会怨自己?替女儿盖好小毯子,他起身整理床头柜,无意中看到她的作文本:我家爸爸有点凶,但我最喜欢爸爸,因为爸爸教我打拳……歪歪扭扭的几行字,瞬间戳中郑为新的心,这个大男人被自己的“小棉袄”暖哭了。

其实,训练中鼻青脸肿是常事。有一次,“小汤圆”一不留神,被哥哥一拳打中眉骨,她稍微停顿了一下,继续上阵。练习完,郑为新才发现女儿的眉骨位置已经肿起了一大块,看着都疼。反倒是女儿安慰他:“爸爸,你不是说过,拳击精神就是要跌倒后再爬起来,永远也不要放弃嘛,我没事,照样还能打。”

2021年春天,“小汤圆”参加一场拳击比赛,对方喊话:“小汤圆,这次我得KO你,KO不了算我输。”对此,“小汤圆”沉着冷静,高情商地回复:“我登上擂台,就没想过输,因为爸爸告诉我,我和任何对手登上擂台,双方就没有输家,只有赢家,因为搏击是勇敢者的项目,我们一起加油!”

跌倒了爬起来,流血了擦干净,这就是永远打不败的“小汤圆”。2021年底,郑为新为了让“小汤圆”兄妹得到更好的教育,带着他们到当地县城租了房,“小汤圆”名声在外,小区里的孩子们喜欢来找她比试。“小汤圆”穿戴好装备,才比画一个出拳的姿势,孩子们就吓得抱着脑袋跑了。

而今,“小汤圆”一边读书,一边追梦,已在全国大大小小的拳击赛事中崭露头角,获得贵州省自由搏击少儿组的冠军,在世界极限格斗系列赛“昆仑决”上有着漂亮的战绩,还有幸得到UFC女子草量级世界冠军张伟丽等圈内大咖的悉心指导。

无论在这条路上走多远,“小汤圆”永远记得爸爸的教导:“练拳不是为了恃强凌弱,而是为了强身健体,更好地保护自己。”

小小年纪的“小汤圆”,有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倔强,练拳时不喜欢躲,宁愿用手护着脸死扛。有一次,郑为新陪练,一拳过去,让女儿躲闪,可“小汤圆”偏不听,结果被打到脸,一屁股坐倒在地。郑为新又心疼又生气,但他知道,正是这股子倔劲儿,一步步地推动着女儿向前走。

对于未来,郑为新觉得,无论女儿成为职业拳击手还是回归平凡,只希望拳击能让她的身心变得强大,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再多的困难和挫折,也能坦然面对,不被轻易击垮。

虽然妈妈早早地离开了这个家,可在“小汤圆”心底,还是对母愛有着深深的眷恋。“小汤圆”妈妈看到女儿的成就,既心疼又欣慰,母女俩偶尔会通话。“小汤圆,视频里看到你又瘦了,要多吃点,听爸爸和奶奶的话,想妈妈就给妈妈打电话。”妈妈的话反反复复就这么几句,“小汤圆”每次听着听着就哭了。

2022年元旦前,郑为新打算给女儿添置一件羽绒服,“小汤圆”嚷着要粉红色。穿着新衣服去吃羊肉粉时,她把脖子伸得老长,小心翼翼地把粉条一根根嗦进嘴里,生怕溅到衣服上。看着女儿一脸鬼马的表情,郑为新笑了。的确,戴上拳套,“小汤圆”就是一个强劲的拳击手,脱下拳套,她其实不过是一个爱笑爱闹的小姑娘。编辑/宋凌燕

猜你喜欢

兄妹俩拳王汤圆
卡思伯特兄妹俩大吃一惊
元宵VS汤圆
汤圆来卖萌
Listen and Number 等
汤圆
拳王阿里因何被人铭记
开心一刻
拳王的秘密武器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谨防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