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露圭角

2022-03-04陈玉圃

美术界 2022年2期
关键词:行笔棱角笔墨

陈玉圃

春节时候,闲下来画画,孩子们在旁边看。问:“为什么在山石转折处要尽量浑圆?”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很容易忽略,也可能是故意突出的地方。容易忽略是因为行笔过快,在转折运笔的时候就容易直来直往,使山石棱角过于尖锐。而故意突出是因为山石尖锐,容易有咄咄逼人的感觉,画面也会有激扬奋进的感觉。只是,在绘画创作中,我会尽量避免有这样的行笔,有时候确实也会失误,就会想办法进行补救。一是在旁边多画一些浑圆的笔触以冲和效果;二是直接在锐角处点苔,进行修改。这就是笔墨中的“不露圭角”。

棱角过于尖锐,会使笔墨显得过于单薄,会令人想到画家性格刻薄,二者看似无关,但笔墨等同于笔迹,一个人的笔迹都可以彰显他的性格,笔墨更单纯,更真诚,它对画家性格的彰显更是简单明了。比如同样画竹子,人字、个字、介字等,形式一样,但不同的人画出的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就是因为竹叶的画法要求干脆利落,不能想,要直接反映性情。人的性情总有区别,所以画画就是画修养,不读书,不经历人生俯仰,很难体会其中的奥秘。

棱角不能尖锐,一如人的性格,不刺激人,碰上了也不会出纷争,也不磕破手。这就是为人处事的一种态度。很多人在学习宋画与学习马远、夏圭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这个问题。这其实也是一个视觉效果,圭角多了,实际上也会导致山石的体积感减少,有损于绘画效果的圆润浑厚。我在《画理》中就特别强调笔墨的体积感,就是所谓的中锋用笔。当然,在行笔过程中,画家很难笔笔到位,比如我在画画的过程中,侧锋、中锋都用,再不是以前那种小心翼翼的样子,很少再出现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在关键时刻,我会特意用其他笔触补救,使之能转变为浑圆一体。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关键时候呢?就是快出丑的时候,再不小心就要出问题了,这时候就要用线提一下。只要你对线的处理十分协调,画面完整,什么用笔其实不重要。实在改变不来,最后一个办法,就是用线再勾一下。古人之所以用淡墨起笔,其实也有这个方面的考虑,一旦有问题,你再用线勾,还有机会修改。当然,“淡”其实在中国文化审美中是一种厚,人淡如菊,不是因为淡,而是因为更加厚重。人老了,看似需求少了,其实也许他的需求更多,在精神层面更高级。孔子说:“老戒得。”什么意思?还不是怕这种淡成为一种负担,反而是真的浅薄,把几十年的修养都付之流水。所以,这种淡不是故意把颜色弄淡,把人影弄得模糊,而是一种浑厚,是层叠皴染之后,依旧简单明了的势。就像军队走方队,那么多人,一个步伐,一个节奏,虽然棱角分明,但浑然一体,动人心魄。

所以,仔细研究,马远、夏圭的用笔也极少有圭角毕露的时候,他们的功夫都很到位,夏圭尤其如此,所以董其昌虽然对北派山水颇有微词,但也得承认夏圭画得好。董其昌他们提倡藏拙,提出南北宗论,跟他所处的时代也有很大的关系,明末阉党作乱,因言获罪的人很多,一不小心就容易被陷害入狱,虽然没有清初文字狱那么酷烈,但肯定也不如宋代的文化环境宽松,所以董其昌推崇南派山水,影响那么大,也有社会原因。甚至说,封建专制的时代,历朝历代,其实大同小异,孔子那么大的学问道德,最后也只能当个教书匠。所以,藏拙就是为了存身,身之不存,道将焉附?所以,画画看似文余末事,但文人参与之后,形成了文人画传统,它就不再是末事,实际上体现着传统文化價值观,反应着中国人传统的人文审美。

淡也好,柔也好,这种审美都是来自于老子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常人说的水滴石穿,杜甫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儒家强调的“中庸之道”,等等,都是在强调中国画里的“淡”不是形式上的“淡”,而是炼形之后的“淡”,是一种“千锤百炼出深山”之后的淡。所以,中国画尚质朴、忌浮华、尚内美、忌粉饰,多有寓美于丑,怀真于朴的造型格致,就像黑头钟馗、虬髯张飞的形象分外讨人喜欢一样。过度粉饰,人为干涉,就算是美女西施、王嫱,也会令人生厌。所以,绘画中的“不露圭角”,其本意就是笔墨炼形,形之不炼,圭角就无可避免。就像金子,不经过火炼,哪有真金,最多是金矿石而已。而中国画炼形的标准,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切人为的因素尽量避免,使之“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迹化”就是化迹,画家把自己的人为干涉完全能化于笔墨规律,我们要相信绘画作品自己会说话,一如小说里的人物自有生命,譬如说相传有个著名的文学家抱着自己的剧本在桌子底下哭泣,为剧中的人物不得不死而哭,他作为作者也改变不了人物的命运!

总之,中国人最讨厌那些咋咋呼呼的人,最喜欢闷声发财,平安是福等,这些反映在绘画中,就是线条的不露圭角,也就是炼形。当然,“炼形”不是“变形”,以装饰手法、宣传手段强行改变大众审美,以扭曲为正道,以丑怪为美,以为大俗即大雅,怪丑即出众等。其实丑和美是一对完全不同的概念,张飞、钟馗的美是内在的,是向善的,能与大众的善念共鸣,这才是他们美的本质。所以,炼形其实又是炼志,炼的是画家的志趣。至于有人故作混乱浊败之笔,作乌烟瘴气之境,渲染出一种阴暗、污浊、唯美等境界,其实都是刻意的、匠气的,都不入画品。看看自然界,就算那些尖锐的棱角,其实也是立体的、浑厚的,反映在二维平面的画面,就得靠不露圭角来展示之,于是,这要靠画家文化修养来解决。不要刻意炒作自己,不要弄虚作假,要本性天然,该你有的终归就是你的,谁也夺不走。心淡下了,笔墨自然就有高妙之姿,圭角自然藏于浑圆之内。

很遗憾,关乎“不露圭角”的感觉真没有办法再用更具体的言语表达,甚至怎样才能做到“不露圭角”,只能靠画家在不断的笔墨实践中积累、体会、感悟。我也是姑且言之,勉强归之于笔墨“炼形”而已。

猜你喜欢

行笔棱角笔墨
哲理漫画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苕溪诗蜀素帖技法精讲(九)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曝光
处世之道
观山
王忠义教你写书法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