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流动妇女的男女平等价值观探析

2022-03-03张凤荣方翰林

济宁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观念流动

张凤荣 方翰林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数据不断产生,而且产生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可用的数据资料出现了几何式扩增。可以说,大数据正在改变人类的工作习惯与思维方式,其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流动人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来流动人口规模出现了新的变化。201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7亿人,比2014年下降了约600万人;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比2015年减少了171万人,2017年继续减少了82万人。虽然我国流动人口出现下降趋势,但流动人口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不能忽视。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和手段,大数据所拥有的多样性、高速性、整合性,能够提高流动人口管理的精准性,提升政府对流动人口的监测和管理水平。马伟华(2020)等人把大数据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结合起来,他们认为,精准的数据分析可以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质量,推进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的现代化[1]20。大数据的应用在打造社会治理新模式的同时,也极大地型塑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其中包括性别观念以及对规范的认知。本文就是要讨论大数据的应用对流动妇女的男女平等价值观的影响。

一、研究综述

西方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人口流动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不少经典的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是“推-拉”理论(push-pull theory)和二元结构发展理论(two sector model)。李(E.S.Lee,1966)是“推-拉”理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人口迁移是迁出地的推力、拉力和迁入地的推力、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影响迁移的因素、迁移量、迁移方向和迁移者特征四个方面。二元结构发展理论是由路易斯(W.A.Lewis)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他将注意力放在劳动力的转移与现代工业部门的产量和就业的关系上,劳动力的转移和现代工业部门的就业增长是由现代工业部门的产量决定的,而产量的增长是由现代工业部门的投资带来的,这些投资又是由现代工业部门的超额利润决定的。因此,在城市工资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会不断地涌入城市,为城市现代化部门所吸引。对于女性移民问题,西方学者主要是从女性劳动力的迁移动机进行研究的。其主要分为两个视角:第一,经济视角。迁移的目的是在经济上获得更大的就业机会及发展机遇(Sharaby等,2018[2]448;Anita Røysum,2020[3]173)。虽然经济是女性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但人力资本、社会关系、身体健康等因素也是不能忽视的(Susan Niknami,2016[4]715;Bok-Tae Kim等,2018[5]343;Rana Amiri等,2019[6]47)。第二,性别视角。不同性别在生产过程中的迁移有差别。由于社会规范对女性角色的要求,如生儿育女、照顾家庭等,加上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的制约,女性在劳动力迁移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要么从事家庭的非报酬劳动,要么从事灵活性大、能兼顾家庭、工资低、待遇差的工作(Castilla Vázquez等,2017[7]143;Saba Colakoglu等,2018[8]258;)。此外,还有学者从人类学、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等学科角度对女性流动问题进行剖析。但由于迁移过程的复杂性、迁移结果的多样性,女性流动问题研究呈现复杂性和多重性(Karen L.Kim,2017[9]13;Karen Fog Olwig,2018[10]44;Veronika Romanenko等,2019[11]174)。总之,他们从不同层次对女性迁移的分析和概括,为我们研究女性迁移相关问题提供了极其有益的视角。

进入 21世纪以后,我国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女性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女性流动人口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赵耀辉(1997)认为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教育年限都对工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本是决定其经济地位的主要因素,也对流动人口的职业选择产生影响[12]37。基于我国城乡分割的社会结构背景,流动女性从农村到城市的职业转变对女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实现流动性的可能性就越大,越倾向于从事收入和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戴霞,2005[13]14;李强,2012[14]104;王宇等,2018[15]28;侯建明等,2019[16]69)。同时,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流动女性人群越容易参与到劳动力市场(石智雷等,2009[17]16;彭青青等,2017[18]33),越愿意在大城市定居(向华丽,2013[19]103;李蛟等,2020[20]114)。二是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社会资本是个体利用社会网络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对流动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建构和改善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才能促进流动人口的城市化、市民化(刘传江等,2004[21]12;童星2004[22]42)的定量研究表明,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以后,并没有改变他们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网络。还有很多学者对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女性流动群体融入城市进行了研究(蒋美华等,2006[23]22;吴伟东,2012[24]118;李荣彬,2014[25]10)。围绕亲缘关系建立的社会网络为流动女性立足城市提供了基本条件,在原有社会网络基础上的新机遇和资源是流动女性融入城市的必备条件(蒋静,2003[26]17)。

国外学者对人口迁移的理论和规律进行了科学细致的研究,但由于国情不同,研究成果不能直接用于解决中国当下的实际问题,需作适当的转换。国内的研究主要涉及生育健康、职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对信息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推动流动妇女的男女平等价值观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本文拟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此课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次调研涉及中国的23个省及4个直辖市,采用网上调研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3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60份,回收率为93.6%。

二、我国流动妇女的基本特征

(一)人口特征

1.年轻化趋势明显

本次调查根据流动女性的年龄分组进行汇总统计(见图1)。青年组的流动比例较大,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人数的比例在减少。20—2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较高,达到33.6%;30—39岁和40—49岁年龄组分别为29.4%和22.7%;而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相对较低,仅占调查样本的1.7%。这说明我国女性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 20—29岁、30—39岁和40—49岁这三个年龄组,所占比重之和超过了50%,达到了85.7%。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正不断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逐步向知识化、科技化的服务型行业转型,这就为流动女性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图1 我国女性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分布

2.受教育程度提高

从女性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方面来看,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口比重较高,占到了41.2%;具有大专学历或高中/中专学历的人口比重分别为21.0%和19.3%;相比较而言,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口比重为7.5%。受教育程度对流动人口的劳动参与产生显著影响,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促进了劳动参与度。调查显示,具有本科学历的受访者大部分出现在20—29岁年龄组,这个年龄段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她们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积极参与社会生产活动,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她们又承受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见图2)。

图2 我国女性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布

3.在婚状态为主,且有生育行为

婚姻和生育状态对女性流动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已婚人口的比重占到52.9%,说明我国女性流动人口多数处于在婚状态。在有无子女方面,生育过子女的女性流动人口的比例为48.7%,没有生育过子女的占 51.3%。由于婚后女性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她们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作为人妻人母,她们需要权衡家庭的整体利益,被迫沿袭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调查中的很多流动女性因结婚和生育被迫返乡,而未婚未育的女性没有家庭的牵绊,更加注重个人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4.主要从事服务行业

服务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产业,它在增加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流动女性群体提供了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选择。本次调查共涉及到7类职业,这些职业多属于服务型行业。其中选择企业工作的人员比例达到49.6%,而选择政府工作的人员比例较低,仅为5.0%,教师及科研人员、个体经营者和自由职业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6.8%、15.1%和5.9%(见图3)。

图3 我国女性流动人口职业分布状况

(二)经济特征

1.城乡流动对女性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

图4显示,女性流动人口中,农村女性占了较大部分,达到近58.8%。在低收入组中,来自农村的流动女性人口的比例很高(80.6%);中等收入组中,城乡人数比例相差不多;中高收入组中,来自农村的女性流动人口比例略高于来自城市的女性流动人口,相差16.2%;而高收入组中,来自城市的女性流动人口的比例达到了70.6%。总体说来,农村女性流动人口的收入要低于城市女性流动人口的收入。

图4 我国女性流动人口城乡收入差异

2.文化程度对女性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收入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显示,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流动女性获得高收入的比例为64.7%,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高收入流动女性比例是5.9%。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组流动女性获得中高收入的比例均为6.5%,分别低于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和本科的流动女性19.3个百分点、48.3个百分点。总之,受教育程度越高,女性获得高收入的机会越高(见图5)。

图5 不同教育程度女性流动人口收入差异

3.地区差异对女性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

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女性流动人口的收入也有所不同。从图6可以看出,在6个被调查地区中,6000元以上月收入者在南部地区所占比例最多,为47.1%;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直辖市次之,均占17.6%;中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均为0。2000—4000元月收入者最多的地区为东部地区,占32.3%;直辖市次之,占22.6%;南部和西部都占到了16.1%。2000元以下月收入者在东部和西部均占到了38.7%(见图6)。

图6 不同地区女性流动人口收入差异

三、大数据对男女平等观念的型塑

(一)差别化的大数据认知与男女平等观念

在不同的社会中,人们对于性别的认识和理解是有差别的,个体的性别观念与家庭背景、生存状况和社会经验密切相关。男女平等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性别观念的核心论断,得到了普遍共识。但社会是否真的实现了男女平等、其传播方式是否发生了新变化,值得深入探析。本文就是要对女性流动人口的男女平等观念现状进行分析。为呈现新环境下流动女性性别观念的特点及转变,本文将女性分为“流动”和“未流动”两组,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见表1)。

表1 流动女性与未流动女性男女平等观念比较

就全部样本来看,对于“大数据让我认识到女性不比男性差”,流动女性中同意者为 78.1%,未流动女性中同意者为 83.3%;对于“大数据让我了解到社会对女性的偏见”,流动女性中同意者为79.0%,未流动女性中同意者为78.5%;对于“我从网上知道女性和男性在工作和家庭方面应该被同等对待”,流动女性中同意者为84.9%,未流动女性中同意者为80.5%。无论流动女性还是非流动女性对利用大数据传播性别平等观念的认可度都很高,约为80.0%。可见,大部分的女性都吸收了现代的性别平等观念,打破了“男强女弱”的偏见。多数女性没有将自己置于劣势地位,肯定了女性在能力上与男性的平等。

对于全部样本和未流动样本,不同城乡境遇的男女平等观念得分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来自城市的流动女性与来自农村的流动女性的男女平等观念得分有显著差别,来自城市的流动女性的得分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流动女性。可见,“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虽已得到广泛推广,性别角色和性别分工也趋向融合,女性与男性具有平等的能力和权利,但在相当范围内对它的大数据传播依然有限(见表2)。

表2 不同城乡境遇女性群体的男女平等观念比较

(二)男女平等观念影响因素分析

1.变量选择与处理

本文将女性流动人口的男女平等观念作为因变量。因变量由三道态度题构成,题干分别为:“大数据让我认识到女性不比男性差”;“大数据让我了解到社会对女性的偏见”;“我从网上知道女性和男性在工作和家庭方面应该被同等对待”。态度选项分别为: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不同意、同意和完全同意。我们分别从个体特征、经济特征和流动特征三个维度中选取自变量,其中个人特征包括年龄、婚姻状况、生育状况、受教育程度;经济特征包括月收入、工作年限;流动特征包括流出地区、流入地区、流动范围(见表3)。

表3 变量定义及描述统计

2.分析结果

表4是对流动女性的男女平等观念与状况进行相关分析和交叉分析的列联表,其中包含了各个因素之间的卡方值及显著性。结果表明,各解释变量与女性流动人口的性别平等观念选择存在显著关联。

表4 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本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建构流动女性男女平等价值观念影响因素模型,来分析被解释变量(男女平等观念)和解释变量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和显著性。本文建立了以下三个模型:基于流动人口的个体因素的模型1,基于流动人口的经济因素的模型2,基于流动人口的流动因素的模型3。根据以上变量和模型计算出的回归结果如下表:

表5 男女平等观念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模型1的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对女性流动人口的性别平等观念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年龄方面,流动人口的年龄每增加九岁,其对男女平等价值观念的认可程度不断降低,无配偶的流动女性认同程度要优于有配偶的;在受教育水平方面,流动女性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其认同状况越好。男女平等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女性应享有与男性平等的人格和尊严,男女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性别平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虽然社会对男女平等的认知与日俱进,但在性别平等观念上却呈现出多种样态。性别观念作为存在于社会中的一种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对女性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流动对女性最直接的影响便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而生活环境的改变对女性社会性别观念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文化环境来看,性别观念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它受不同社会背景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存在方式和影响方式。不同年龄段的流动女性由于出身、成长背景的差异,受性别观念影响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40岁以上的流动女性整体上拥有了独立谋生的能力,但对传统性别观念缺少批判性眼光和能力,缺乏展示自我真实需求的能力,对外在的社会性别观念基本上是接受和认同的。因此,这一年龄段的流动女性对于传统性别观念的认同程度是较高的。对于40岁以下的流动女性,传统的性别观念的影响力呈现弱化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不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虽然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使她们接触到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她们依然能感受到“男强女弱”的状况。大数据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新文化环境,不仅有利于流动女性提高自我素质,更有利于性别平等的发展。在社会环境方面,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水平对流动女性性别平等观念产生不同的影响。在50岁以上流动女性的年轻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性别平等教育缺少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50岁以上年龄段的流动女性与80后、90后、00后共享良好的社会环境,但在知识、文化、思想方面与新一代流动女性不可同日而语。新一代的流动女性,一方面面对一个经济发达、信息共享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较少受到传统性别观念的桎梏,可以说,社会给予她们的发展空间是前所未有的。

模型2的结果显示,在控制个人因素以后引入的经济因素变量中,月收入和工作年限有显著影响。其中,女性流动人口的月收入越高,其对男女平等观念的认可状况越好,工作5年以下的流动女性的认可程度最高。恩格斯曾说:“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地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的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27]181也就是说,女性只有进入社会充分就业,摆脱经济依赖,才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正是流动为女性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就业选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吸引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而劳动收入是衡量经济地位的最直观指标,流动女性在就业中基本上拥有一份稳定的经济收入。调查数据显示,流动女性的月平均收入为3977元,流动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对性别平等观念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以大数据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平台,成为越来越多的流动女性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以往流动女性在商业活动中经常受到歧视,互联网平台让流动女性可以相对自由地进入由男性主导的商业领域。流动女性通过网络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改变了女性不善于经商的偏见,证明了“女人的能力不比男人差”的结论。女性在证明自己的同时也消解了男性的优越感,从而进一步推进性别平等观念。此外,流动女性在参与社会生产活动中,实现了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观念。但基于传统角色对女性的期待,大部分流动女性依然要承担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她们既要从事公共领域的工作,又要承担私人领域内的家务劳动。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模型3的结果显示,在前面的基础上引入的流动因素对性别平等观念均有显著影响。从流出地来看,来自城市的流动女性的男女平等意识要高于来自农村的流动女性。从流入地来看,流入不同区域的流动女性的男女平等观念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迁入地的经济水平、社会发展程度有关。从流动范围来看,跨省流动的女性比省内流动的女性的男女平等意识要高。学者郑真真(2017[28]99)认为,流动对女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较好的就业机会是流动女性进入发达区域的重要动力,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对外来人口的职业、行业都有严格的限制,尤其在特大城市,流动女性进入城市正规部门就业是十分困难的。户籍歧视不仅削弱了流动女性的保障水平,也给她们带来深深的心理伤害。同时,“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仍然存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流动女性员工比男性员工面临更多的困难。有些单位优先招聘男性,对女性有很多歧视性规定,生育是企业将女性拒之门外的主要原因。流动女性需要承担妻子、母亲、女儿、员工多重角色,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双重压力,若政府缺少必要的服务和支持,她们可能会选择以自我牺牲为前提的“贤妻良母”式回归,这是新时代流动女性面临的一大挑战。

四、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大数据背景下,流动女性具有较高的男女平等意识,绝大多数流动女性打破了“男尊女卑”的偏见,否定了“女性天生是弱者、男性天生为强者”的错误认识,并且表现出了较高的自信心,自我认可程度也不断提高。虽然男女平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性别分工和定位,但部分流动女性在思想上依然延续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观念。

不同特征的流动女性对男女平等价值观表现出较大的差别。例如,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工作时间与流动女性的认同状况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年龄与认同状况呈负相关关系。无论个体因素、经济因素还是流动因素均对流动女性的认同状况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中,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对流动女性的认同状况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流动为女性的现代性别观念奠定了经济基础,优化了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推动着女性不断自我提升。但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女性在流动过程中遭受歧视和排斥。这些排斥性的障碍某种程度上是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的作用结果,不利于男女平等观的实现。

(二)对策建议

女性流动人口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社会面貌,她们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流动女性在性别平等观念的建构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帮助克服。首先,要为流动女性提供就业服务,规范用工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保护她们免受企业的性别歧视;其次,提高流动女性的人力资本,做好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满足社会转型升级对流动女性的劳动力素质需求;再次,要丰富流动女性的精神文化生活,化解她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类问题,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最后,政府要做好正向引导,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平台宣传男女平等的价值观,提高全民的性别平等意识,积极营造两性平等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观念流动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流动的光
健康观念治疗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