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RCS 模型下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实践探究

2022-03-03黄媛婷黄舒薇陈美沂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机械制图动机岗位

黄媛婷,姚 屏,黄舒薇,陈美沂

(1.惠州工程职业学院 机电工程系,广东 惠州 516000;2.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师资培训中心/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广东 广州 510665;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机电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0 引言

2022 年4 月2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中会的通过,说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职业教育的发展,对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有针对性更科学的要求.如何培养切合企业需求,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机械专业课程改革的当前最主要目标[1].《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常规教学以学生手工绘图为主,教学形式主要为讲授+练习,教师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技能,攻破重难点.如何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引航及航向纠正,这是该课程改革的重心.本文根据ARCS 动机模型的特点,对ARCS 动机模型在引导实习就业的教学实践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在《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中运用.通过该模型在专业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能够令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职业内在动力、提高就业认识和培养职业意识.为学校实习就业的岗前辅导与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1 ARCS 动机模型特点

ARCS 模型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约翰·M·凯勒(John M Keller)教授于20 世纪80 年代提出的一个教学设计模型.ARCS 具体指的是Attention(注意)、Relevance(关联)、Confidence(信心)和Satisfaction(满意)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的缩写(见图1).ARCS 动机模型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是一种以激励课堂学习动机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模型,兼具激发与维持功能[2].ARCS 动机模型在教学设计的实施中要求围绕学习者的兴趣(或注意力)、相关性、自信心和满足感将学习动机的激发和维持贯穿教学全过程.

图1 ARCS 动机模型示意图

ARCS 模型是教学中的动机设计“引擎”,其重点关注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与需求,进而加强学生主观能动性.ARCS 模型在教学的运用中,关联学习者的知识背景、个人需求与生活经验,同时在企业的培训中,关联本次培训内容与岗位实际工作内容.对于专业知识的教学,如何设计教学内容才能与学生在即将岗位实习中面临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内容相适应,隐形渗入职业意识与角色转化,并且激发学生内在动机,愉悦地过渡岗位实习成为问题的关键.ARCS 动机模型下专业课程的教学在引导学生岗前实习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总体来说,ARCS动机模型在实际运用中主要有三大特性,即针对性、引导性和多样性.

针对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ARCS 动机模型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的教学活动;二是指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及能力展现提出了特定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参与度也做了明确要求.

引导性指的是ARCS 动机模型是一种隐性教学,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多样性指的是ARCS 动机模型没有特定的教学模式,其形式多变,要求教师根据课程专业属性和特性,以及评估学生年龄特性、学习能力及接受能力等方面进行教学形式或方法的调整.

2 ARCS 动机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2.1 政策分析

《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中对实习的定义为高等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性教学活动[3].在条例的第七条中,明确了学校的职责:学校需要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和培养目标,认真履行学生实习的组织职责,通过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及创业能力.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企业的用人需求与学校具体实施过程存在一定偏差,学校不能完全把握实习过程及实施管理等原因,学生实习效果未能达到企业用人标准.

2.2 高职生岗位实习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为切实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院校技能实践要求,高职院校开展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及顶岗实习等不同环节的岗位实习工作.由于学校与教师对企业需求缺乏进一步深层次了解,同时,学校具体实践培养方式与行业、企业日益更迭的产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随着行业不断地转型升级,越来越多企业急需复合型人才.实际上,高职院校的实习生容易缺乏职业素养、岗位就业意识及职业认同感,这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为企业进一步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道路.在学生岗位实习过程中,存在一些尤为突出的问题:学生容易消极就业,职业认同感低,常常以各种理由推迟或者拒绝就业;其次,由于对企业环境的不适应,缺乏职业岗位意识,常常以工作劳动量大、辛苦为由要求换岗或辞职;再者,在工作中不具有应有的职业素养,常有不服从领导安排或与企业员工产生矛盾等现象.这些都是实习生,尤其是高职生在岗位实习出现的显著问题.

2.3 高职生岗位实习中出现主要问题的根本原因

实习生在实习中出现诸多不良问题,归根结底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教学忽略了职业岗前指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被重视,其问题的出现归因于:学生缺乏明确的自身职业定位及职业规划指导;专业课缺乏课程思政的渗入,如工匠精神,导致学生对岗位工作缺乏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较差,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2.4 问题解决的方法与策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及满足实际企业用人要求,以下将从专业课程教学设计的角度,以ARCS 动机模型在《机械制图》课程上的教学改革为例,以该课程的专业知识为着力点,基于ARCS 动机模型设计教学,让学生在积极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抓住学生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间接渗入与专业关联的职业观、职业精神、岗位意识及职业规划的引导等隐形内容,增强学生就业信心,提高学生职业认同感,让其拥有岗位工匠精神,最终推动高职生顺利进行企业岗位实习.

3 ARCS 动机模型的实践与运用

本文以惠州工程职业学院18 机械(1)班的教学为例,在专业基础课程《机械制图》教学设计上运用ARCS 模型,并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运用四个动机策略对专业课程内容关联的职业隐性知识进行积极地探索与实践[4].在此之前,教师需要把握该班级的学情,遵循学校的人才培养方针,对学生的就业前景及职业规划内容进行分析与归纳.18 机械(1)班学生为机械专业类学生,其未来就业面向的是机械制造行业的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与设计管理等工作领域,职业岗位主要包括机械产品设计开发、机械制造工艺编制、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工艺编程、模具设计与制造及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等.根据职业前景及实际岗位需求,除了紧抓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实习以及就业做好前期准备,预防不良问题出现.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四个策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干预与及时调整(见图2).

图2 授课内容的流程图

3.1 注意动机策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2020 年5 月28 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根据文件精神,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需着重运用动机策略,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有针对性的案例进行课前导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前导入环节,结合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导入相关典型案例.例如,项目一为《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课前导入“大国工匠”巩鹏、洪海涛、毛腊生等人的先进事迹,提炼大匠们共同特质:强烈的爱国精神,将祖国的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为己任;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中实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过程吃苦耐劳及做事精益求精.本案例融合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秉承“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在课堂上注重策略,循循善诱,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宽度及形成奋斗精神,从总体上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综合素质,因而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岗位意识、职业观,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所升华,向大国工匠看齐,将个人职业发展与中国梦相结合.

3.2 关联动机策略:塑造良好性格,培养工匠精神和职业修养

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关联动机策略,教师整合专业课程知识点、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关联职业性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涉及知识学习的关键环节,挖掘学生常见的问题,如不良生活习惯及消极心态,并将由此产生对实习就业的影响进行说明,只有正视问题,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协助学生纠正不良态度,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如项目一《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本节课的专业技能在于掌握图纸幅面格式、比例、字体及图线相关的规定及要求,教师可以在讲解图纸比例相关知识时,开门见山引出学生常见的一些“小毛病”:

1.做事不严谨、草率应付,消极回应,如口头禅“随便啦”等;

2.做事粗枝大叶,不关注细节,学习知识容易“丢三落四”;

3.缺乏大局意识,我行我素.

对学生而言,长期不良习惯、观念意识的养成会对未来岗位实习产生不利影响.若学生工作态度的不严谨,就会导致工作马虎及工作效率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利益,甚至产生工厂生产安全隐患.因为工作环境的陌生,刚上岗的实习生工作能力与正式员工能力存在一定距离,很容易对眼前工作产生害怕、畏惧的心理进而无法顺利胜任工作.若没有及时解决适应性问题,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失去热情,造成职业倦怠.

针对以上问题,以学习机械制图比例相关知识为例:按照GB/T14690-1993 制图标准规定,按比例绘制图样时,应由表1 所示的比例选择,在“优先选用系列”中选取适当的比例,必要时也允许从“允许选用系列”中选取.通过此表的学习,比例的选择不由自己自定义尺寸.在选择比例时,必须按照国家标准,结合实际工程问题确定机械尺寸大小,学生在制图的过程中必须养生严谨性、规范化的习惯.案例说明要结合学生年龄特征、性格特点,进行有组织地教学,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课堂学习不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尤其在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也不能忽视,它直接影响学生对未来环境的适应性、就职稳定性,良好的职业修养能够促进学生感知职业背景、自我提升专业技能和增加就业自信心.

表1 比例的选择

3.3 信心动机策略:快乐学习

教师通过发布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掌握课程重难点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如项目一《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根据课程的重难点内容采用“识图趣味问答大闯关“游戏进行教学.根据搅拌轴零件图(见图3)所示回答相关问题.大闯关游戏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学生个人赛,另一部分是学生团体赛,比赛关卡等级分为青铜(及格)、钻石(良好)、王者(优秀).每个等级设置五道题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趣味大闯关.游戏结果显示:84%的同学为王者等级,12%为钻石等级,4%为青铜等级,此教学方法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信心,而且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提升了团结协作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起到重要的激励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专业就业相关内容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对未来的就业慢慢树立信心,这会对学生即将到来的岗位实习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图3 搅拌轴零件图

3.4 满意动机策略:三种反馈机制,实现学生积极就业

在教学评价环节中,通过自评、他评及教师评价,学生不仅能够及时把握自身学习情况,且鼓励性的评价能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进而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职业规划.在学生自评环节,切忌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意发表观点及总结,而应该由教师提出有针对性、指向性的相关问题,学生解答式进行自评,如项目一《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任务实施结束后,要求学生回答三个问题:

(1)本次课内容的重、难点是什么?你掌握了吗?这样的问题能让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重难点知识掌握程度,思考如何在课余的时间去提升自己,开阔自己的知识点.这个问题可以和课后的布置的作业练习相对应,可以反馈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的知识目标.

(2)经过本次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在思想道德哪些方面得到提升?从职业修养,性格的塑造方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反思以及总结归纳至关重要.挖掘每个课程有助于职业修养和性格塑造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逐渐向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靠拢.

(3)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你觉得你未来就业的岗位应该是怎样的?你希望你未来从事怎样工作?不管是专业知识的教学,还是职业修养的培养、良好性格的塑造,其实都是为了能培育出一批优秀的中国工匠.所以,课堂自评环节加上职业规划环节,由点到面铺开,进而对就业岗位做出全方位思考.

通过三个提问式的自评,激发学生正能量,让学生自觉了解就业前景,对未来职业做到有所思、有所为.利用职业同化效应,能有效避免学生的消极情绪和负能量的产生.在教师评价环节,采取以激励为目的地开放性评价,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同学身上的闪光点,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多维度评价,并在评价反馈机制中进行不断分析与总结:

(1)教师要观察学生学习精神状态,分析师生互动情况.学生上课的精神面貌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反馈,学生实际性参与教学活动与否以及师生沟通交流是否顺利,都能侧面反应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2)在学生自评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是否有自己独到见解及对问题是否思考到位.学生自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自评,鼓励学生正确自评,让学生的自评不再是自吹自擂或是自怨自艾,而是有理有据且理性客观的表述.

(3)教师要了解学生是否会聆听他人自评,并进行自主思考.在学生阐述自己的问题后,还需要学生善于学会聆听和思考他人的自我评价内容,从中听取有用信息,并进行迅速整理吸收,取长补短,是重要的自学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运用在岗位实习过程中显得尤为关键.

这样的正向评价和积极反馈,让学生看到自身优点与不足,在肯定自己、接纳自己的同时,学会从自身上思考问题,查漏补缺,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学习,积极促进未来的顺利就业.

4 结果分析

根据《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本实践的教学评价采用“结果评价+过程评价+综合评价”的方法,通过与传统教学方法对比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评价主要是通过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数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ARCS 教学下成绩优良的学生明显比传统教学下的要多,学生的学习质量更高(见表2).

表2 结果评价

过程评价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素质与能力的评估.传统教学侧重于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而ARCS 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更注重学生参与度,以及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6](见表3).

表3 过程评价

综合评价结合了多角度身份评价,并进行对比分析.ARCS 教学比传统教学更适应现代的教学形式,在ARCS 模型的四个策略进行有效干预与调整下,18 机械(1)班学生《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效果良好,学生除了高效掌握专业技能外,在跟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实习工作能力相比传统教学有了显著的提高.根据实习就业的学生满意度调查报告及企业对学生满意度调查报告中,该班学生满意度名列前茅.在实习期间,该班学生积极工作,岗位就业稳定,实习率高达100%.与企业访谈交流后可知,绝大部分同学在岗位上能够积极与领导同事沟通交流,在实习期间遇到困难能够态度乐观,积极地解决问题,并为身边的同事给予帮助.学生在岗位作业上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向工程师学习的表现,得到企业领导的一致好评.

5 结束语

本文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基于ARCS 动机模型,以实习就业为导向,融入了课程思政,尤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认同感、职业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校期间为实习就业做好充分前期准备.在ARCS 动机模型下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为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希望为学生岗前辅导提供实践性教学经验,以及为学生职业规划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猜你喜欢

机械制图动机岗位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UG软件在机械制图相贯线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