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以临夏市为例
2022-03-03王国宁
王国宁
(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兰州 730000)
甘肃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造就了不少风格独具的古城,这些古城在如今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自身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体现其文化底蕴,承载历史的余温。协调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真正的将历史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工作的重点。临夏市这座城市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气息浓重,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制定针对性的保护策略,才可达到更好的文化名城保护效果。
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背景分析
国家高度重视中华文明传承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生态文明时期,规划体系面临重构,而文化的作用越发凸显。
有学者提到,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有文化自信和历史担当,“文化”应更加注重“以文化人”的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不会只有自然没有人文。同时,我国的名城保护制度已经建立30多年,内涵和外延持续发展。所谓的保护规划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罗列,而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薪火相传。
临夏市政府2016 年编制了《临夏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6—2030)》,规划实施以来,对临夏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但随着规划时代的变革,国土空间规划的开展,亟需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这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目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时代背景。
2 临夏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2.1 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冲
临夏古城河州,自古便享有“河湟雄镇”、“陇右名城”的美誉。古河州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自秦代就入版籍,历史上曾设立过郡、县、州、路、府、司、卫等建置。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西戎、西羌、匈奴等少数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征战、融合、发展演进,但就中原及全国来讲,因临夏有“西控吐蕃、北据匈奴”,“中国之咽喉,西陲之藩篱”,“关西屏蔽”的地缘优势和军事战略地位成为秦汉到明清历代敌西戎、驱匈奴、击西羌、征吐蕃斗争中兵家必争之地。
2.2 丝绸之路的繁荣商埠
临夏市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结合部,自古是向西通往青藏和西域、向东连接中原的交通要冲,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交汇地带。因此,临夏市成为明代茶马互市的中心地区,是西北地区茶叶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成为边疆与中原各民族之间进行物质交流的旱码头。
2.3 特色鲜明的文化之地
临夏是黄河文化早期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也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较多的地区,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齐家文化等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因出土现珍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彩陶王”,被誉为“中国彩陶之乡”。在西汉时期,花儿就已经在临夏开始传唱了,其生长于大众生活之中,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富有民族特色,是中国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东方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3 临夏市城市特色分析
3.1 独具特色的城市山水格局
河州古城位于大夏河以北的阶地,大夏河河谷呈带状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南龙山、北塬山两山分峙古城南北,形成了“南山北塬、一水中流”的山水格局[1]。
3.2 分区鲜明的历史空间格局
明河州城商贾云集、人文荟萃,商业贸易繁荣,是汉族的主要聚居地。元末明初,回族群众聚居于河州城关外,并在县城的南门外,商业最繁盛的地方,建有聚居区。回汉分居历史空间格局早已形成,并延续至今。作为多元民族团结融合的临夏,由于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的不同,各民族群众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从而造就了临夏特有的“城关毗连,坊坊相依”的融洽和谐的历史空间格局。
3.3 传统典型的回族生活格局
临夏市传统的民族聚居区,是在回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围寺而居的多寺坊组织结构,例如“八坊十三巷”。多年来人们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围寺而居、依坊而商、前店后院”的生产生活业态[2]。
4 临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通过探索性的保护规划研究,规划分为市域历史文化保护、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四个层次,有效解决历史文化名城所面临的问题。
4.1 市域历史文化的保护
一是全面保护市域内的各类文化遗产,包括山体环境、河湖水系、遗产保护传承文化线路和其他历史文化资源点,传承临夏的民族文化、马家窑文化等特色文化。二是突出重点,加强与周边资源的联系,重点保护民族遗产保护传承体系、马家窑文明遗产保护体系,与市域内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村镇加强联系,进行综合系统性的保护。三是通过市域特色文化体系串联市域范围内的历史村镇,进行整体、系统的展示与利用。
4.2 历史城区的保护
临夏历史城区代表了临夏城市发展的各重要时期,也是临夏传统的城市中心,在不断的更新改造过程中,虽然街巷格局可寻,但历史环境碎片化现象严重。
基于临夏历史城区的现实情况,提出格局、要素、空间、功能四个方面的总体保护策略,目的是加强碎片化历史环境的整体关联性,提升历史城区整体的文化品位和人居品质。保护历史城区及周边历史文化遗产共同形成的“背山面水,一城八坊”的整体历史文化环境,延续临夏历史聚落形态与环境特征。
4.3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临夏市历史文化名城中包含两处历史文化街区,分别为八坊十三巷历史文化街区与红园历史文化街区。街巷格局的保护:保护“格网”骨架的现存传统街巷肌理、尺度和沿街界面,临街建筑的立面风貌应尽量保持原状,若需改善或整治应保持街巷界面的连续和统一。
自然水系的保护:保护八坊街区的沟渠水系,结合街巷组织对沟渠水系进行整治与梳理。部分恢复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沟渠水系,使八坊街区沟渠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街区风貌保护:对非传统风貌建筑的改建,应与传统风貌建筑相协调,建筑外观色彩以青砖色为主要色调,以青砖、青瓦为主要外墙材料,延续传统建筑的体量、风格形式等。建筑形式应为坡屋顶,体量应小不应大。改建建筑高度以1~2 层为主,与传统建筑高度不协调的建筑应降层改造。同时还应满足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对周边环境的控制要求[3]。
4.4 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文物保护单位是历史文化保护中的重点,应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使用恰当的保护技术、防灾减灾等文物保护基本原则,保持遗产的真实性。积极编制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并严格按规划要求执行。对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之外的周边环境,在整治时要注意保护和尊重原有历史环境。
历史建筑方面应加快推进市域范围内的历史建筑普查,对于反映临夏城市文化价值特色,又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建筑,应积极申报,纳入保护名录。
4.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得到创新、发展,从而保持临夏名城的文化多样性,促进其文化的创新,确保全社会对非物质遗产的享用,同时对享用这种遗产的特殊方面的习俗予以尊重。
5 特色内容的保护
宗教建筑的发展对探索研究城市空间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南关八坊聚集有大量的清真寺,八坊十三巷的教坊空间结构,就是建立在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地域性宗教组织,这些教坊不仅仅是一个社会文化生活单元,更是一个商业经济单元,“围寺而居、围坊而商”的结构也是回族社会生活、商业贸易、宗教礼俗的真实反映,构成了极具回族特色的城镇经济形态和历史街区形态。
河州古城,历史上是汉族聚居之地,汉族主要信奉佛教、道教,白云观、大报恩寺、城隍庙等等佛寺、道观建筑集聚在此,虽然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古城已不复存在,但是这些历史悠久的宗教建筑却得以延续至今,成为再现河州古城的文化载体之一。周边村落之中不同类型宗教建筑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临夏各民族的发展特征。
6 历史文化遗产的展示与利用
6.1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展现文化名城特色
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资源,展现了临夏非同寻常的历史价值和城市特色,因此合理保护传统历史文化要素,为城市发展,展现城市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要严格保护古城现有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遗迹,整治其周边环境,提高空间品质。
其次,对展现传统历史文化特色的街巷格局、空间尺度和界面应予以严格的保护,并采取措施整治街巷环境。再则,应严格保护和控制民居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和形式等要素,保持整体风貌特色的统一。
6.2 拓展旅游市场,提高城市影响力
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市场特点拓展市场方向,充分结合文化发展文化经济。开展面向大众的文化观光、休闲度假及生活体验项目,发展面向学生的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修学旅游,开展面向专业研究、教育、考察和会议的旅游等。通过节日、建筑、庆典、展览形成产品组合策略,使临夏走向多元化的旅游发展道路,增强吸引力,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6.3 加强区域合作,提升资源价值
与兰州、天水等历史文化名城形成联动,并突出文化特色;加强与和政、广河、永靖等地区的资源整合开发,展现临夏州首府和政治经济中心的城市风采和独特人文风情。
6.4 产业联动,引领古城高质量发展
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符合古城整体功能定位的使用功能,利用文化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结合文化博览、产品展示等主题活动的创办,逐步形成城市文化中心,并为其提供休闲娱乐服务设施,如剧院、艺术中心、主题餐厅等,服务于居民及游客,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7 结语
总的来说,在临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需要从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分析古城所蕴含的历史寓意,分析古城的历史发展,真正的挖掘古城内部所存在的历史价值。将这些重要的历史价值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体现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临夏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也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包括历史文化价值特色规划的体现、地理位置、多彩建筑风貌体现、宗教文化的传承等。以此,达到更好的文化名城保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