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22-03-03苗艳青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4期
关键词:积极主动语文课堂知识点

苗艳青

(茌平区贾寨镇中心小学 山东聊城 252114)

经过研究和调查可以得知,由于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陌生字词和知识点内容相对较多,小学生经常会认为语文学习是相对枯燥化的,不愿意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课堂学习中。因此,在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不断加强对班级学生的整体关注力度,将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内容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相互结合,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整体教学进度,也能不断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一、传统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老师教学方法不正确

进入21 世纪以来,虽然新课程改革逐渐普及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更加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在语文教学时,语文老师通常认为只有自己讲解的知识点内容越来越多,才能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相对较多的知识点内容,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此外,在课后,老师也会为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学习作业,如果学生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这部分作业内容,便会对小学生提出批评和指责,这样会严重降低小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学生也会对语文学习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不愿意积极主动投入语文课堂学习中。对此,在教学时,语文老师应该逐渐认识到自身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加强对新型教学方法的引入力度,将孩子们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内容用更加生动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内容,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小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相对较低

由于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学生并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语文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在小学生语文学习时,学习兴趣一直是相对重要的影响因素。只有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课堂学习中,如果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较低,学生便会认为语文学习难度是相对较大的,不愿意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课堂学习中。但是在如今小学语文老师课堂教学时,语文老师只是一味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大量的陌生字词和文章内容,并不能够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课堂学习中,学生也会认为语文学习的难度是相对较大的,这样则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学生也不愿意积极主动的投入语文课堂学习中。

(三)小学生课堂参与度相对较低

在小学语文老师教学时,语文老师一般会在上课之前准备好教学课件,在后期上课时,老师会按照教学课件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一直占据主体地位,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虽然老师能够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但是班级学生整体参与感是相对较低的,经常会有一部分学生跟不上老师教学进度,久而久之,会严重降低小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学生也不愿意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课堂学习中。因此,在教学中,语文老师应该不断加强对班级学生的整体关注力度,促使班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这样老师能够及时观察到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在无形中有效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四)师生沟通的频率相对较低

想要真正有效促使小学语文课堂各项教学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化地开展,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一直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只有不断提高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次数,小学语文老师才能够对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有更加清晰化的认知和理解,小学生也能够及时向老师反馈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能够促使小学语文老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是在如今小学语文老师教学时,老师和学生实际沟通和交流的频率是相对较低的,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学习,这样不能有效促使后期各项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也不利于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与氛围

在今后小学语文老师教学时,语文老师不能只是一味枯燥地为学生讲解各个知识点内容,这样小学生并不能够对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和理解,反而会认为语文课堂学习是相对单一化和枯燥化的,不愿意积极主动投入语文课堂学习中。因此,在教学中,语文老师则应该不断加强对教学情境和氛围的重视力度,将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内容用更加生动化的教学情境展示出来,这样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环境,对小学生语文学习也有着较为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有效防止小学生在后期语文学习时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例如,在小学语文老师讲解《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时,语文老师不能只是一味要求学生背诵和默写田忌赛马中所涉及的陌生字词和重要段落,这样小学生并不能够对田忌赛马这篇语文课文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内容有更加清晰化的认知和理解,反而会有抵触情绪。此时,语文老师可以用视频和图片的方式为学生讲解田忌赛马的具体经过,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小学生对田忌赛马的具体过程有更加清晰化的认知和理解,也能促使小学生养成谦卑谨慎的人生态度,有效防止小学生在后期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

(二)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呈现方式

经过研究和调查可以得知,由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是相对抽象化的,如果在课堂上不为学生用具体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小学生并不能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有一个更加清晰化的认知和理解,这样也不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不能真正有效促使后期各项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学生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课堂学习中。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语文老师不能只是一味为学生单一化地讲解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内容,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划分为相应的语文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一般为5—6 人,组内应该包括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相对较好和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这样有利于优化互补,对后期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有着较为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而有效防止小学生在后期语文学习时出现畏难和抵触情绪。在划分完具体的语文学习小组以后,语文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前为各个小组布置相应的语文学习任务,引导小组成员能够在课下时间对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积极地讨论,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小组成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小组成员对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内容更加清晰化的认知和理解,在无形中有效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有效防止小学生在后期语文学习时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例如,在小学语文老师讲解《月是故乡明》这篇课文时,因为孩子们大多没有离开过家,一般是在家的周围上学的,孩子们并不能够对《月是故乡明》这篇课文中所涉及的思乡之情有更加清晰化的认知和理解,这样则难以有效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因此,在讲解《月是故乡明》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这篇课文所创作的故事背景,促使学生能够对作者表达的思乡之情有更加清晰化的认知和理解。通过这篇课文内容的讲解,也可以促使学生理解到古人对家庭团聚的希望和对家庭观念的重视,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有更加全面的认知。

(三)重视课外文化阅读,强调大语文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动和进行,更加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小学语文老师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点内容的讲解,更应该不断加强对课外文化阅读的重视力度,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具有价值性的内容,这样能够不断提高小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对学生今后学习和成长有着较为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中,语文老师可以定期让学生阅读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促使学生在不同时间能够积极主动地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点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有效提高小学生文化沉淀,促使小学生能够吸取到更多的文化涵养,这也对学生今后语文学习有着较为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此外,如果小学生文化阅读的数量相对较多,小学生自身语言组织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对学生今后阅读和写作也极为有利。

(四)在实践活动中继承与创新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时,语文老师不仅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点内容的讲解,更应该不断加强对实践活动的引入力度,这样能够促使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点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和理解,在无形中有效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例如,在完成教学后,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组织小学生前往敬老院参加关爱老人的活动。在孩子们到达敬老院之后,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先让孩子们为老人展示一些歌曲和舞蹈,这样能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外实践活动,也能有效减少老人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促使老人和孩子能够进行一定的沟通,在孩子们表演完歌曲和舞蹈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为敬老院里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能够有效促使小学生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从而促使孩子们能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涉及的精神品质有更加精细化的认知和理解,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孩子们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对孩子们今后健康成长也有着较为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有效防止孩子们在后期出现思想意识偏差的情况。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促使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人民群众生育观念也有所改变,独生子女数量逐渐增多。在小学生学习和成长时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部分孩子在家庭中多被家长溺爱,他们没有养成为他人换位思考的良好习惯。在班级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和其他学生发生各种矛盾,这样不能够营造一种相对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还会加深孩子们之间的矛盾。而在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引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之后,能够有效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品质,不断促使学生学习到与人沟通的良好方法,并引导小学生能够地为他人着想,有效减少孩子们之间发生矛盾的次数,从而真正促使语文课堂教学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地开展,有效防止孩子们在后期学习和成长时出现各种问题。

(二)有利于加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和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次数是相对较少的,以往在小学语文老师上完课后,老师便会离开教室,而孩子们也不会积极主动地找语文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样语文老师并不能对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和成长状况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和理解,也不能够真正帮助孩子们排忧解难,难以真正促使孩子们健康茁壮地成长。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动,语文老师逐渐转变了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对各个基础知识点内容的讲解,在课堂上也经常会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小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和理解,也能拉近小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促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老师也能及时发现班级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根据其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从而真正有效推动小学语文老师后期各项教学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地开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今后小学语文老师教学时,语文老师不仅要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点内容的讲解,更应该将教材基础知识点内容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互融合,这样能够促使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对学生今后学习和成长也有着较为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积极主动语文课堂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积极主动做好人大工作
要积极主动地支持老促会的工作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