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为例
2022-03-03江苏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213002曾霆
江苏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213002)曾霆
去年,笔者有幸全程观摩了三节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优质课《生活离不开他们》。这三堂课的教学,层次清晰,各有千秋,体现了三位教师高超的教学智慧。下面,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有效培育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谈谈个人的体会和感悟。
一、注重价值引领与实践导行,从知识习得转向素养培养
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修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因此,价值引领和实践导行成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本质追求,更是引导学生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路径。可见,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最大价值不在于知识的习得、技能的掌握、情感的升华,而是在实践中促进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难能可贵的是,此次执教《生活离不开他们》的三位教师,普遍都能将价值观培育和实践导行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潜移默化地进行科学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认同观、理性的判断精神,从而实现学生爱岗敬业、和谐友善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建构。
例如,第一位的文老师在执教《生活离不开他们》时,通过现场连线外卖小哥,将学生的视野扩展到真实的生活。在外卖小哥的工作介绍和孩子与他的互动中,学生明白了爱岗敬业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家庭,还为他人提供生活上的便利。通过外卖小哥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他人友善的意识。随后文老师组织学生对外卖小哥的工作进行价值辨析,使学生在讨论、交流、感悟中懂得要尊重劳动者,并进一步完善自己,让“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学生心中不断得到内化。
“学习不仅仅学习知识、提升技能,更多的是要在亲自经历、亲身接触、深入体验中更新认知、内化情感,从而为武装自己的头脑打下基础。”文老师的这节课,关注的是学生情感与内心世界的真实表达,通过生活中司空见惯、容易被人忽略的外卖小哥事例,让学生走进他们的真实生活、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优秀品质。
二、促进真实情境下的价值提升,从碎片化的个人感受转向主题式的合作探究
活动性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单纯地进行说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体验、探究、问题解决等学习方式已逐渐被广大的道德与法治教师所熟知和运用,而这些学习方式离不开一定的情境创设、案例选择以及所研究的问题。因此,基于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在真实情境下的认知提升,强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实现从知识到价值观的转变。
此次的三堂课,三位执教教师都避免了引导学生单纯地看、思、说及最后让学生自己进行碎片化的总结,他们不仅把案例式情境教学视为一种常态,还通过以主题为中心、以情境为载体、以问题为先导的探究方式,将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拨云见日中深化对情境内容的理解,实现情境由小到大、由社会到自身的有机拓展。
例如,第二位的李老师创设和学生一起完成“神秘任务卡”的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旅行、购物和医院、学校这四个场景中遇到的劳动者,使学生知道劳动者是无处不在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各个场景中的劳动者为什么会存在呢?他们的劳动有什么价值呢?如果缺少某个行业的劳动者,会怎么样呢?如果我们在某一个场景中,发现劳动者全部消失了,那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呢……”这样创设情境,不仅具有主题情境式探究的显著特征,而且引导学生对情境进行分析,由社会转向自身的真实生活,环环相扣,使得学生进一步明确劳动者的可贵,为促进学生尊重劳动者、点赞劳动者的敬业奉献精神等价值观的形成奠基。
《生活离不开他们》这节课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在思考、合作、实践、探究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劳动者的不易与艰辛。需要注意的是,感受与体会千万不能变成散点式的一问一答,这样很难启发学生的智慧,也难以引导学生建构起一个由浅入深的思维体系。因此,教师应基于培育核心价值观这一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以一系列含金量高、层次递进、指向成长的问题,串联起学生的整个思考过程,引导学生逐步内化自己的认知,唤醒他们内心深处对劳动者最真挚的敬佩之情,为转化自己的行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资源引进与积极体验,从课堂浅层控制学习转向学生深度自主学习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集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活动性课程。因此,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本质回归。当然,这些学习方式都要建立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因为没有切身体验和亲身经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社会性发展就成为空中楼阁,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也就失去了源头活水。此次的三节课,三位教师都能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如现场职业体验,将真实生活中的银行工作人员、学校厨师、外卖小哥等劳动者引进课堂,让他们现身说法,引发学生对有价值问题的思考与探究。通过亲身体验与现场互动,学生对劳动者有了新的认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将敬业奉献、和谐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这种基于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由“驭人”走向“育人”,由教师的控制立场走向学生的自主立场。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三位教师不仅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中收获认知,还对学生的体验与探究进行了深入引导。如,第三位的祁老师,通过开展“抡铲炒饭”和“点币PK”活动,以及与学校厨师、银行工作人员的互动,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劳动者的熟能生巧和对工作的热爱。当然,体验到此并没有结束,祁老师还让学生和劳动者握手,并仔细触摸他们的手掌,这与课堂导入的“看手猜工作”环节前后呼应。这种触摸所带来的新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了劳动者工作的艰辛,再通过视频展示学校厨师、银行工作人员一天的劳动,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尊重劳动者、学习劳动者的意识。
课堂中,要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实现深度学习与及时内化所学知识的目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开展体验后的思辨、体悟活动。如文老师让学生和外卖小哥对话,在分析与探讨后,虽然学生感受到了每位劳动者的不易,但这也仅仅是一种“觉得”。怎样才能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呢?文老师设计了“职业体验”的模拟活动,让学生体验外卖小哥的送餐工作:从一楼(教室在四楼)开始送,并设置了时间,半路遇到特殊情况,被客户误解,给了差评,公司处罚……这些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工作”中体会到了真正的艰辛与不易。最后,文老师让学生谈谈感受和心得。这时,学生的交流反馈才是最能触动人心的,教学目标也在“润物细无声”中达成了。这就是深度学习的魅力,更加指向学生的行动体悟与思维升华。
其实,自主学习是一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时不能仅仅停留对资源的浅层使用上,如让学生对话、问答等,这样是很难直通心底的,还必须让学生进行亲自实践、亲身体验、自主感悟,这样教学才有效果,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也才会逐渐将习得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行动。
四、指向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从以往的传统教学转向课堂的深度变革
叶澜教授曾说:“一堂好课也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指向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推动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育人方式的变革,有待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1.情境问题开放化
基于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不能进行单纯的说教和知识教授,而是引导学生在真实情景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方式,实现道德素养的自主建构,并在问题解决中实现知识在不同情境中的迁移运用。
例如,在教学《生活离不开他们》的三堂课中,三位教师都能通过基于学生实际生活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探究。然而,情境创设的层次虽然比较清晰,学生的认知也在教师的引领下一步步走向深入,但缺少复杂的、不确定的、两难的、开放性的情境,导致学生的体验不够深刻。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过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也倡导“广大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开放性、研究性的问题解决学习”。因此,基于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进行问题的探究性学习,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这三节课中,三位教师都让学生与劳动者进行现场互动,并对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不高,缺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核心问题,尤其是教师主导与提出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如在学生准备向劳动者提问时,教师会进行方向性的引导:“你们苦不苦,累不累?”“您这么累,没有想过要换个工作吗?”“您点钞怎么这么厉害?”……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教师刻意为之的痕迹。笔者觉得,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思维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使问题由单一、零碎走向综合性、层次化,以此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不断丰富学生的认识。
2.体验学习深度化
三节课中的职业体验活动,应该说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劳动者的工作场景,开阔了眼界。但这种简单的体验或几分钟的体验,以及劳动者在课堂上的简单交流、诉说,并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大多只是赞叹劳动者的技艺娴熟、不怕辛苦。其实,这都是源于学生的体验缺乏深度,对劳动者真实、复杂的工作场景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当然,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要想让学生深入体验活动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教师可以开展课前体验活动,并给每位学生发放体验卡,记录自己的体验内容、体验感受等信息。如利用假期时间,前往爸爸或妈妈的单位,和爸爸或妈妈一起工作一整天,体验他们一天的工作;或者当半天“老师”,坐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处理老师要处理的事务,真实体验老师的各项工作。像这些真实、有深度的体验,会让学生产生更深刻的感悟,这样学生的情感迸发才会更加自然,认知水平才能真正得以提升,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形成爱岗敬业、服务奉献、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3.资源使用灵活化
在对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优化,认识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在钻研教材和深研学情、班情的基础上,要结合当下学生的成长需求,引入合适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使用的灵活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和资源充分互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地看、听、写。同时,教学资源的使用还需要拓展与延伸,特别是要再次思考、深究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这样设计紧扣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的实践体验活动,既让学生自己成为角色之一,充分感受与体验,真正形成自己的认知,又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为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学生交流有效化
不同的学生面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结合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要求,在对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设置相应的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真正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解答问题的结果准确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让每位学生在尽情发言中有灵感、有收获,从而使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理性思维得到不断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适时引入教学案例。如教学《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时,三位教师都引入身边的案例资源,引导学生观看、对话、体验、感悟、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有真正的触动。
总之,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小学阶段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教师要在实践中经常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打破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之间的壁垒,在真实情境、合作探究、资源应用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