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协同建设创新网络体系
2022-03-03欧阳鹏曾亚婷卢庆强
欧阳鹏 曾亚婷 卢庆强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关乎“国之大者”,也是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2014年以来,北京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当前,我国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面向新发展阶段,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处理好全球、全国、京津冀区域和城市自身四个层面的创新体系协同关系,构建世界级创新生态网络,进一步提升北京科技创新的全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是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准确把握创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导向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既是北京打造世界一流全球城市的重要支撑,也是北京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十四五”时期,北京要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要落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个“第一子”。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北京日报》2021年1月30日,第1版。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北京要坚持首善标准,瞄准国际一流,加快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要坚持“五子”联动、一体推进。强化系统发展理念,坚持前瞻性谋划、全局性设计、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积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从系统观来看,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路径重点在于推进“全球—全国—区域—城市”多层面创新网络协同,畅通创新要素循环体系,实现最大化协同效应。根据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理论,区域内部合作创新和跨区域创新联系均对区域创新至关重要,区域创新活动有必要维持内部创新网络和跨界创新网络的平衡,仅关注区域内部创新网络或跨界创新网络都不利于区域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的高效运行。国际创新城市建设一方面要最大限度拓展链接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和资源的全球通道,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发挥创新要素和资源在本地高效集聚、传播和催化转化的“本地蜂鸣”效应。
今后5年是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北京加快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顺应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趋势,立足全球、国家、京津冀区域和城市自身四个层面协同发力,构建和引领“广域开放、融合集成、协同转化”的世界级创新生态网络,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发展能级。
综合研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优势与潜力
全球层面,北京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明显,但核心竞争力亟待增强。北京市综合创新实力位列全球第一梯队。根据《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报告,北京在综合排名中位列第4,在国际首都城市中仅落后于伦敦。同时,北京市在创新企业、科研人力资源储备、创新产出总量排名等方面表现突出,但创新成果含金量与应用水准、科技创新合作等方面距离国际一流创新集群仍有差距,人均创新产出全球排名第33位。目前,北京市已搭建起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亚欧科技创新合作中心、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中韩企业合作创新中心和北京—特拉维夫创新中心等一批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北京市近5年技术合同出口合同基本稳定在1000余项,交易额基本稳定在700亿~1000亿元之间,但同期国际技术合同份额增长不明显,发展后劲呈现疲软态势。北京市的科技创新影响力主要集中于国内的重要城市,创新合作国际城市覆盖范围有限,国际影响力、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
全国层面,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全国领先,创新辐射带动能力强劲。北京市原始创新能力全国首屈一指,创新创业非常活跃。2020年北京市的技术转移份额约占全国的1/4、独角兽企业总量全国第一。科技创新辐射能力突出,北京对全国其他城市科创投资总额位居全国第一,且分别为第二位深圳、第三位上海的1.8倍和2.6倍。从城市间科创行业投资网络来看,北京科技创新网络联系明显超越地域限制,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主要区域联系强度明显高于京津冀地区。北京的国内技术输出总量保持高速增长,技术流向以服务全国为主,但近年来国内相对地位有所回落。北京市的技术合同交易额已经从2000年的140亿元增长到近5700亿元的水平,近20年达到了40倍的增长。在2007—2011年之间一度占全国成交总量的4成,近年来回落至占全国总量1/4的水准。随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城市群快速发展,上海、杭州、深圳、成都等中心城市崛起,全国创新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对北京创新中心地位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影响。
京津冀区域层面,北京市的创新成果丰硕,转化迅速,但发挥对津冀产业经济的带动效应还需持续发力。据统计,2017—2021年北京共有673家高新技术企业迁出,绝大部分迁往了长三角城市、珠三角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搬迁目的地前5名均为南方城市,仅有5%的北京高新技术企业留在京津冀。2018年,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仅占输出总额的7.5%。环京地区在北京科技创新成果溢出中收获较少,区域创新协同效应不明显。京津冀区域创新链和产业链脱节问题明显,三地产业梯度和创新环境落差较大,特别是河北的技术承接能力不强、软硬件配套设施不完善的制约因素未得到有效缓解。
北京城市层面,科技创新的本地转化效益不明显,产学研协同效应有待进一步强化。企业端高新技术研发投入和产业应用转化相对不足。根据202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全部研发经费比重为12.77%,企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占全市全部发明专利的比重仅为17.12%。2019年北京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4.4%、23.8%,分别低于深圳9.9、13.9个百分点。目前,北京城区集中了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研发机构,科研成果非常丰硕,但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工程化、产业化和孵化转化的职能相对短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还不平衡、有短板。北京郊区科技园区承接创新资源和产业转移的能力不足,生产生活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配套服务体系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
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现实路径
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力。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局势和逆全球化浪潮,应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创新合作与交流,拓展更多元的国际合作伙伴。发挥北京的世界城市优势和创新中枢作用,整合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增强科技创新双循环体系的活力和韧性,强化技术创新与研究合作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与旧金山湾区、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技术研发、专利合作、科创投资、创新交流等方面的全球合作。推动新建立一批海外孵化器、企业海外研发中心、科研院所重大科研项目合作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深入开展科技产业合作,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海外科技园区,鼓励首都企业积极参与前沿技术领域国际合作。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不断增强北京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多渠道吸引国际高端人才集聚,聚全球英才而用之。完善外籍优秀人才引进机制,简化进京申请程序,缩短审批流程。创建外籍优秀杰出人才办理永久居留“直通车”、归国创业外籍华人认定机制等。进一步加大对北京市留学环境的推介力度,加大对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项目的支持力度。借鉴东京、伦敦等国际首都城市的战略特区制度经验,探索设立国际战略特别政策区,搭建高规格国际化创新合作平台。巩固中关村科学城制度创新高地优势,打造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国际交往功能区。立足自贸区、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打造国际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培育打造一批国际创新产业集聚区,面向全球招商,吸引全球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总部和科技创新龙头企业集聚,建设高标准国际创新产业合作平台。
深度引领国家创新发展体系,提升全国创新辐射带动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快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持续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加速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平台发展能级。发挥在京高校院所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积极构建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建设共性技术平台。聚焦重大前沿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支持首都北京建设一批国家级孵化平台,打通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链路。拓展北京对全国各地的创新辐射带动格局,引领国家创新功能网络构建。强化首都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的创新战略合作,聚焦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共筑国家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立足首都科技创新源头优势,构建通畅的全国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共享网络和公共服务交流平台,提升科技创新影响辐射带动力。加强与全国重点省区市科技交流合作,强化对西部地区的对口科技支援,推动区域间科技人才交流、创新资源流通和科技项目合作。
深度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完善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创新探索总部—孵化基地、一区多园、整体托管和创新链合作等多元化合作模式,发挥北京向津冀辐射带动作用。采取“产业基金+智能制造”方式,鼓励北京企业通过“母子工厂”等模式在津冀布局一批带动力强的项目,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共同完善区域产业生态。发挥北京先进制造和数字资源优势,培育建设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科技赋能津冀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完善跨区域技术交易平台,促进创新成果在津冀产业化。发挥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市场化机制作用,引导首都高精尖企业参与京津冀区域产业升级改造。推动共同营造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市场环境。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衔接,协助河北在企业服务、营商环境等方面全面提升,促进资源要素在京津冀区间有序合理流动。健全完善首都与雄安新区的创新协同机制。持续推动雄安新区承接集聚北京疏解出去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总部企业、金融机构等重点高端功能。深入推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建设规划,加快布局和落地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探索研发共同投入、产业化共同受益的合作机制。
深度营造北京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科技创新转化服务体系,畅通产学研一体化协同路径。加大对企业高新技术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畅通研究机构、高校深度参与创新成果市场化应用的渠道和机制。支持高校院所、研究型企业等创新主体新建一批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创业新模式。持续完善对“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等中小企业的培育和保障。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政策保障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输出的效率。聚焦科技创新变化趋势,引导创新区、产业创新研究院、创新驿站、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组织和模式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引导名校校友会、世界华人技术经理人协会等非正式组织促进创新资源互通。另一方面,优化调整城市创新空间布局和供给模式,促进创新技术本地化孵化转化。加快完善“三城一区、多园联动”科技创新空间格局,提升科技创新功能能级。提升中关村示范区“一区十六园”的统筹发展水平,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设施配套、体制机制等多方面推动顺义、昌平等外围郊区产业园区创新升级。进一步完善中关村统一管理的服务平台建设,对各园区的资源招引、产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创业创新服务等方面建立更加完善的协调机制。以疏解整治促提升和城市有机更新工作为抓手,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空间保障。鼓励城区疏解腾退空间优先保障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功能。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附近的腾退空间优先用于科研和科创空间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