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微案例融入管理会计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效能优化路径

2022-03-03陈爱成

商业会计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微案例理论

陈爱成

(盐城工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51)

一、引言

从本质上说,管理会计就是一个提供相关信息的决策支持系统,其提供的信息包括货币性信息与非货币性信息,其目标是以商业逻辑为基础,向企业各层级管理人员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因此,管理会计需要“捕捉”和分析经济业务,全过程和全方位地为企业管理提供信息服务。自2014年开始,财政部相继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等,丰富了管理会计的内容,拓宽了管理会计的边界,推进了管理会计的实践应用和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同时也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高校“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的讲授,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管理会计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正是遵循这一目标导向产生的。但目前教学案例选择或设计普遍存在“大而全”的特点,使得管理会计的具体教学目标难以达成。本文结合管理会计教学实践,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小微案例融入管理会计教学进行再思考。

二、小微案例融入课程教学的优势分析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分析、研究背景,提出一种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或标准答案的情境,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研究进行自主学习,并能够应用相关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问题的设计者和引领者角色。案例教学法注重知识的转化,利用叙述等方式还原真实情境,通过认知的折叠与展开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对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杨有红等(2005)、孙颖等(2014)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期望在会计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

尽管国内外教学案例各具特色,但“大”可以说是其共同特征,即案例设计强调整体性、全程性和系统性。大案例在教学活动中至少具有两大独特优势:一是大案例能够完整描述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过去到现在,直至分析将来;二是大案例视点多,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等分析问题的本质。例如,有的案例设计既提出管理会计问题,还提出生产经营、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物流服务等问题,通过案例分析能够提高学生多学科、多视点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应忽视大案例在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大案例一般篇幅较长,学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理清头绪,这对45—50分钟的高校课堂教学显然是难以融入的。而小微案例则能够以小见大,尤其是在阐释抽象理论、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上更具优势。小微案例的基本特征是“小”。所谓“小”就是案例的字数少,一般在1 000字左右,最长不超过2 000字,时间控制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学生花3—5分钟就可以把握案例的思想脉络,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课堂上就能将设计的问题全面解决。为此,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结合短小精悍、具有特色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避免冗长案例冲淡理论教学,甚至喧宾夺主,变成纯粹的案例分析课程。小微案例在教学实践中将理论知识按单元,甚至按章节、知识点适度割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暂时”呈碎片化、单一化等状态,但将全部小微案例连成一体就会发现,小微案例有利于学生分阶段掌握理论知识,进而系统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所以,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课程实践,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融入小微案例,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

三、小微案例融入管理会计的教学过程设计

案例教学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其教学过程是遵循一定的教学理念设计的,Elsabawy(2014)认为,如果教师能够在备课中根据相关理论基础,把握好案例的选择与质量,做到知识点与案例的有效结合,就能显著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基于这一要求,我们将小微案例融入管理会计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包括案例(case)导课-理论(theory)讲解-案例分析(analysis)-课程实践(practice),简称CTAP教学过程。

(一)案例导课

在讲解新课之前,传统教学大多采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的方式,而案例导课则是以提出问题的方式、通过内涵不同的小微案例导入新课,通过设置符合实际、有价值、启发性强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动有趣。例如,在讲授短期生产经营决策时,设计了以下案例:公司年产甲产品5 000台,每台需用A种组合件2件,该组合件的自制单位成本为185元,包括直接材料70元、直接人工54元、变动制造费用35元、分摊共同制造费用26元。A种组合件外购单价是165元(包括买价、运费等)。那么该公司所需的A种组合件是自制还是外购呢?该案例的教学设计思路是:首先让学生自行寻找答案,正常情况下学生会自动分成两个阵营,一方是自制,一方是外购,学生会带着探究答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短期生产经营决策理论的学习。

(二)理论讲解

实践总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案例分析也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前提下进行。理论讲解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课为主,偶尔有教师提问,学生作答,但CTAP教学过程的理论讲解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围绕案例提出的问题讲重点、释难点,简单问题“点一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避免冗长无味、脱离实际的理论分析,让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前述自制还是外购的案例,教师重点阐述自制相关成本的构成内容,即增量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专属成本、重置成本、可递延成本和可避免成本等,启发学生知晓哪些成本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哪些成本在决策时应当忽略,剩余问题交由学生自行分析解决。

(三)案例分析

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借助案例的直观展示,强化对知识点的掌握。借助案例,通过小组间的辩论,唤醒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高阶能力。特别是当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社会实践出现的客观现象,或者无法设计准确、直接又具系统性控制变量时,可要求学生回答“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改变变量”及“既有变量下的结果如何”等问题,通过层层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解决案例导课没有发现的问题或“疑难杂症”。由此可见,小微案例的多维度、多视角分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拓展对原有案例的认知视野,掌握比较全面的理论体系,而且能够加深理论对实际指导过程的认识,并修正现有理论的不足。

(四)课程实践

小微案例融入理论教学还必须与课程实践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管理会计的课程实践是对课堂教学内容和小微案例的进一步“吸收内化”,由学生在课后完成。可选择一个或几个场景或现象为研究对象,要求学生实地观察,也可通过各类文献(包括网络文献)获取资料,遵循特有的逻辑设计,采用独特的分析方法,探讨某一现象在现实环境下的运行原理、发展趋势或运行结果。例如,在讲授全面预算之前,我们建议学生先观看相关视频,初步了解全面预算实施的背景、场景及效果。讲授后让学生按学习小组自行寻找一家公司,分析其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建议等。课程实践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理论和小微案例应用于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因此,课程实践从案例导课的“知其然”、到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的“知其所以然”,最终达到了“何以然”境界。

四、小微案例融入管理会计教学的效能优化路径

小微案例融入管理会计的CTAP教学过程所具有的逻辑思维训练、多元视角分析和真实还原场景等特有价值,对传统的大案例教学法或单个案例全程教学法面临的知识和技能的理想化、案情的复杂化等缺陷进行了有效修正。但由于经验不足以及大案例教学方法的影响,小微案例融入管理会计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须优化CTAP教学过程路径,并与恰当的教学方法契合,才能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一)案例选择以培养多元化人才为目标

小微案例虽然“小”,但可以通过不同视角选择赋予案例更丰富的内涵,从而实现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为此,在选择小微案例时应注重以下标准:(1)内涵丰富。选择的案例应能够从不同视角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本质,提出解决问题的多重思路,实现对学生全方位启迪。(2)贴近现实。从我国企业丰富多彩的管理会计实践中提炼代表性案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从而提升我国管理会计的话语权。(3)经典精辟。一些案例可能发生于中国古代,但直至今日仍不失其经典,或发生于国外,但仍能够精辟透彻地阐释管理会计实践。因此,“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仍是我们选择小微案例坚持的原则之一。此外,中国古代的管理会计案例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中华会计文化的博大精深,国外案例还能够促进学生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进而培养学生的包容性、开放性思维。(4)立德树人。小微案例嵌入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挖掘课程思政的育人功效。首先,各教学案例可嵌入法制教育,如投融资案例的法律环境分析,预算管理案例的法律规范教育;其次,管理会计案例还可分别嵌入“三观”教育,如资源约束优化案例、绩效管理案例等可嵌入正确价值观教育,风险管理案例可嵌入企业家精神教育和社会担当教育,管理会计理论与具体实践的关系、时间价值计算中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等可导入世界观教育等。因此,小微案例融入管理会计过程不仅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也是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好形式。

(二)教学模式兼收并蓄

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广受诟病,但相较于诸多现代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依然存在。当然,随着教育理论的探索和教学实践的创新,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学习各类精品课程,单纯地依赖线下教师授课去学习知识已变得不合时宜。在此情况下,翻转课堂应用于案例讨论更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学生在课前阅读教材或观看视频自学相关内容,教师尽可能少占用或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理论,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讨论小微案例的场所,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设计案例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设计的问题。此外,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法也是小微案例融入理论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它通过案例提出问题,旨在通过案例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符合“以问题为对象、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分析基本特征。

(三)学习团队既明确分工又紧密合作

教师在小微案例融入理论教学中的角色是组织者和把控者,而不是理论的单向灌输者。根据同伴压力效应原理,我们将8至10名学生组建一个小团队。团队内、团队间资源共享、合作分工、头脑风暴、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围绕问题独立收集资料,在分工与合作中提升个人能力并建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教师从长期与短期、局部与整体、利益相关者等多元化视角,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理论运用及信息汇总,总结案例蕴含的理论以及后续发展情况,对学生的参与度与掌握深度进行点评,对形成共识的观点进行归纳,对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启发式指引。对于分组讨论的案例,我们还将翻转课堂与PBL教学法相结合,选择课外时间通过互联网线上汇报的方式进行。每个学习小组汇报完毕后,由其他的学习小组进行提问或点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完美达成预定教学目标。

(四)教学要求体现综合性、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

加强综合性不仅强调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融会贯通,即针对同一案例找寻出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升高阶性主要是努力解决不同学科,甚至同一课程理论与理论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深层次传道、授业、解惑;突出创新性,首先是找准切入点,让课程实践在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继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是要求学生提出不同于传统的做法或解决问题的路径,不求统一答案,但求创新解“题”思路;增加挑战度,核心是加大问题的复杂程度,加大过程评价的力度,避免形成考前突击复习、“死读书、读死书”的不良学风。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并驾齐驱”,让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真正落地生根。

五、结论

管理会计理论强调“逻辑自洽”、管理会计实践强调“实用主义”,各高校主要结合案例教学,回应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关切。但大案例教学法对综合知识依附性强,案例处理过于理想化,而小微案例教学法则能弥补这一缺陷。当然,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或方法。每种教学模式或方法都有其特色及闪光点,在教学过程中也都存在一些局限性。我们要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采取相对有效的案例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传递知识、传递智慧,培育人才,还可使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从而适应企业发展的内部需求,使管理会计学科更加成熟。

猜你喜欢

小微案例理论
小微课大应用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小微企业借款人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