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历史画卷中的史诗篇章

2022-03-03王景科

百家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沂蒙精神脱贫攻坚

王景科

内容提要:《沂蒙壮歌》的成功和感染力來自作者以“党的立场、百姓的心”的创作理念,也是作者所“坚守的价值标尺”。《沂蒙壮歌》真实记录了沂蒙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便迅速展开了乡村振兴的新蓝图的感人故事,作者既讲好了中国故事,更讲好了沂蒙老区的新故事。彰显出革命老区的人民在时代巨变中的思想逻辑和发自内心之动力,描绘出了新时代的一幅壮丽的史诗画卷。

关键词:沂蒙精神  脱贫攻坚  振兴乡村  老区新貌

当我接到厉彦林《延安答卷》和《沂蒙壮歌》两部沉甸甸的大作时,心情为之震撼。《延安答卷》由党建读物出版社于2020年8月出版;《沂蒙壮歌》(2021年《人民文学》第七期头条首发)由山东文艺出版社于2021年10月出版。这两部近50万字的大作的出版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正是这位已过六十岁的人,凭着他的“一种信仰”“一种人生态度”, 在“每当夜深人静,别人酣然入梦时,我依然挑灯夜战,甚至夜不能寐”(见《延安答卷》后记,292页)。报告文学《沂蒙壮歌》之所以洋洋洒洒,挥笔自如,其根本原因在于作者生于斯长于斯,作为沂蒙山水养育的儿子,他的血液里蕴含着沂蒙山人民的血脉,他的骨子里饱含着沂蒙山人民的基因。由他的“心血和汗水化作有生命的文字,伴随感情的清泉和感动的泪水欢畅地在心灵流淌”。(同上294页)厉彦林是以散文写作而著名,他那部根植于沂蒙大地的散文集《地气》中的篇章如诗如画,不仅仅是真情的抒发,而且是为时代激情地挥洒。《沂蒙壮歌》正是他在多年创作散文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厚积薄发!他的写作激情如泉涌般汩汩而发,尽情流淌,让读者目不暇接,达到了行到当行而行,止到不可不止的境地。

茫茫蒙山象征着临沂人民的大气、豪爽与雄壮气概,滔滔沂水象征着临沂人民的劈波斩浪、勇往直前、敢于开创。大沂蒙正是在大中华这块有着五千年深厚历史积淀的、中华民族精神铸就的、独立于世界之林的这块肥沃土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沂蒙壮歌》正是为读者展现了在这块古老的蒙山沂水土地上,有中华民族的血脉代代相传,沂蒙山人民万众一心,赴汤蹈火,为着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英勇顽强地拼搏着、战斗着、生活着,谱写着一代又一代的辉煌历史,挥洒着一代又一代的民族热血,成就了今天的大国雄姿,这正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而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沂蒙人民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历史缩影。其中蕴含着沂蒙人民深远的历史记忆和艰苦奋斗、不怕千难万险的痛苦经历,更充盈着中国人民传统文明和心理智慧的无穷力量。

从现实深入历史的叙写,以现实生活为导向反思历史流程,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梳理出可以传承发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沂蒙精神,从中深入挖掘出其中蕴含的军爱民、民拥军的思想观念、家国情怀及舍小家顾大家的人文精神、扬善惩恶的道德规范,将沂蒙精神与新时代接轨,将沂蒙精神展现出惊人的魅力和时代风采。无论是叙事、议论、说理、点评,都生动阐释了沂蒙精神和沂蒙人民那英勇顽强、奋斗不息、诚实质朴的文化内涵和大善大美的人文情怀,展示出沂蒙人民根植于蒙山沂水这方热土上的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这种厚度是沉浸在儒家文化的滋养之中,是任何别国不能拥有的,也是中国人民、沂蒙人民所独有的积淀。对此,作者所采取的白描式的演绎、生活式的呈现、开放式的选择、在场式的叙写、对话般的言说、通俗般的讲理,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种立体化的展现不仅有新闻报道式的亲切感,而且具有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性。特别是后者与作者的长期散文创作是密不可分的,也展现出作者那份举重若轻的驾驭重大题材的经验才能;更体现出作者对生他养他的故土、对革命老区的人民的那份炽热真情;对党和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的坚定信念。

作者通过无数次的现场采访,实地考察和查阅众多的相关资料,运用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及大数据,利用相关的现实照片还原了沂蒙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生活提高、思想进步的真实背景与生动细节,在讲述一些动人心魄的故事以及人民实干的过程时,真实具体地还原了他们立体般的日常生活,展现出一幅幅时代画卷,既有鲜活动人的风景画,又有平常亲切的风俗画,既有令人遐想的写意画,又有感人肺腑的风情画。这些沂蒙人民的亲身经历和奋斗历程,不仅仅是革命老区人民的拼搏奋斗史,而且从某些方面折射出了一个现代化大国崛起的艰难历程。这就是革命老区的时代新景!这就是沂蒙人民和着时代的节拍奏出的时代壮歌!这正是中华民族在追梦中的实干精神,也是在民族复兴大业中彰显出的中华民族的骨气所在!在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或事件中,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同时也激励我们及我们的后代学习沂蒙人民的苦干创新之举,要不断发扬沂蒙精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会在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进程中,在民族复兴大道上更加斗志昂扬,阔步向前,砥砺奋进!

在内容上,恰到好处地做到了现实情景与历史画面的巧妙结合。从历史到现实,既有历史画卷将沂蒙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英勇顽强的斗争,以血与火的画面展现出来,以鱼与水的情怀叙写出来,又描绘出具有现代气息的风景画卷、风俗画卷和时代画卷,从而以多层面、多途径、多角度、多方法的丰富充实的整体性来反映客观的真实性。

在广度与深度的结合上,作者从广阔的视野中寻觅着他所叙写自然风物与历史横断面,从中挖掘出富有深意的历史经验和现代实践,使二者巧妙地紧密相连。在宽度与厚度的把握上,作者从地域扩展到空间,跨越地界,穿越时空,纵横捭阖,如天马行空般任自己的思绪尽情挥洒,将沂蒙大地结合国家版图,将中国历史融入世界潮流,做到以小见大,以局部而现全局。从这种宽度与厚度的交织中可见作者那种举重若轻的思辨能力之强。

作品所涵盖的历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跨度,体现出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相互映照,进行反思的力度,对生活与信仰进行分析思辨的深度,对全面与局部进行叙说的广度,对地域与村落描写的宽度,对人物与事物探索的厚度。都体现出作者那份敏锐的目光,那种善于思索的灵性,那种勤于动脑的感性及他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思辨的才能。

在形式上,以多种方式展示出作者的抒写的不同角度,思考的不同维度。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作者在对社会观察思考的基础上,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独立思考力度与书写的自信从容。作品接地气、表民意、抒真情、发新思,描写出沂蒙山老区焕发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地域风情,具有浓重强烈的时代气息,真是满目风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创作中所体会出的那种时代感与在场感,那种敢于担当的使命感。

在思维上,作者以行文中经常变换叙写的角度,有时以第三人称解说的方式出现,有时以第一人称在现场讲述,给读者以亲切感、真实感和在场感。特别是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有报告文学的报道语言,更有文学色彩的艺术语言,还有乡间俚语和通俗语言的穿插,使读者感到作品的行文既有一定高度文学色彩,富有散文化的诗意表达,又有接地气的家常话语。

作者在作品中运用逻辑思维的创作手法将脫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作了透彻深入的分析,“沂蒙革命老区的厉家寨、九间棚村,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的原因就在于此。通过脱贫攻坚,使贫困人口找准病因、对找差距、树立信心,同贫困顽疾做斗争,走出大山、冲出重围,奔赴小康之路。”(见《沂蒙壮歌》,100页)“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群众基础,而乡村振兴又为解决相对贫困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有力支撑。只有乡村振兴了,相对贫困问题才能根本解决。”(同上)“经过这一轮精准扶贫,乡村基础设施整体提升很大,未来更需要巩固和保障它的成果,让已脱贫的低收入群体减少遭遇疾病和灾难的返贫风险。”(同上)

作者以形象思维的创作方式将沂蒙人民比作漫山遍野的野草,“沂蒙人民很普通,很平常,就像漫山遍野的野草,在山前,山后,田畦,房跟,路旁,河边,沟底,石缝等顽强自由地活着。近看有形,远看有影。扎根贫瘠山地,默默生长,微笑着面对所有风雨雷电,在微风里摇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尽自己微淡的色彩装扮群山和河滩,从屋前、山脚一直到山顶,浩浩荡荡,绵绵不断。镰刀可以割头,锄头可以斩根,但依然顽强地活着。或为饲料,或为肥料,或为灶柴。一旦有火种,就会燃起冲天大火,排山倒海,势不可挡。”(见《沂蒙壮歌》,146页)

作品中作者以满腔的激情、严密的思考、真诚的言说、灵活的表述,将沂蒙地区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男女老少、干部群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各类客观事物,自然风貌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彰显出其历史的积淀和前进不停的开拓奋斗精神。让读者深深感到在新中国历史的画卷中沂蒙精神在沂蒙土地上照耀了沂蒙人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波澜壮阔的情景为世所少见,从中可以感到沂蒙精神确实为蔚为大国中的一首史诗般的诗篇,“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作者以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沂蒙之子的历史担当,挥洒出洋洋大观的历史画卷,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作品中所洋溢的正能量、真情感,充满浩然正气!

作品的创作手法是大情怀、大场景、大手笔,既有宏观上的大场景拓展的广阔画面,又有微观上的细腻描摹、深度抒情、娓娓道来的真实细节。这种创作方式既突破了过往报告文学的创作套路,又有文学创作上的艺术水准的适度把握,为报告文学创作品质的提高提供了创作实践上的典范。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作者“跳出传统的写法,以宏观视野、平民视角,底线思维,换位思考,满怀深情地去关注和感受饥饱、冷暖、喜忧这些牵肠挂心的事情,用善意的眼光和良心的笔触去探寻他们的成长发展的轨迹和内心的波澜,发现闪动的思想火花和戳痛心灵的瞬间。这次文学创作,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次人生实践、生命体验、心灵重塑和精神提升。”(见《延安答卷》后记,294页)

据相关消息,山东省委党校和山东省干部学院都将《沂蒙壮歌》作为公共教材;该书出版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正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集中培训的时间,更不失为一部生动而深刻的鲜活教材。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鲜的阅读经验,也为报告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意蕴丰富的参照图谱。让红色基因幻化出人民的奋斗精神,让红色精神武装人民的灵魂!

《沂蒙壮歌》的成功和感染力来自作者以“党的立场、百姓的心”的创作理念,也是作者所“坚守的价值标尺”。“为百姓谋福造福,为国家排忧解难,为子孙立标树杆”是沂蒙大地上的党员和群众高尚人格的精神体现,无论是沂蒙母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和沂蒙红哥等英模事迹都是作者创作的动力和书写的源泉。作者在查阅了许多相关的历史文献、史料及相关著作的基础上又深入调查、采访。最终成文32万字的《沂蒙壮歌》,真实记录了沂蒙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便迅速展开了乡村振兴的新蓝图的感人故事,作者既讲好了中国故事,更讲好了沂蒙老区的新故事。彰显出革命老区的人民在时代巨变中的思想逻辑和发自内心之动力。“脱贫不忘扶贫人,致富全靠党指引。他们听党的话,跟党走”,描绘出了新时代的一幅壮丽的史诗画卷。

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关口,观望百年斗争风云的历史画卷,那一串串含有红色基因的难忘故事与无数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铸就了光耀天地的井冈山精神、遵义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这些闪亮不止的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仍然鼓舞着我们不忘初心、奋勇进取、开拓向前,去迎接第二个百年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沂蒙精神脱贫攻坚
论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
沂蒙精神艰苦创业思想研究
沂蒙精神在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沂蒙精神”的践行者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沂蒙精神的形成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