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材中阅读材料的价值与应用
2022-03-02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实验中学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实验中学 刘 芝
数学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增加数学知识储备为主。数学教育中教材的充分利用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十分重要,被选入教材的内容均具有多种教育意义。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知识学习目标、能力学习目标以及情感态度学习目标,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
一、挖掘数学趣味性阅读材料,增强学生兴趣
对学生而言,任何学科的学习均需要较强的兴趣和积极性作为基础,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与进步的主要动力所在。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教育,进而导致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育内容比较无趣,学生学习兴趣较差等问题出现,这是十分不科学的教学模式。对此,通过趣味化数学教学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极为重要的。在初中数学教材中,阅读材料一直不被教师和学生关注,然而数学阅读材料中存在很多趣味性数学知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达到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例如,在初中数学教材“几何图形”教学中,阅读与思考环节清晰地表述了几何学的起源,其中包含古埃及时期人类使用的工具,新时期时代陶器上的几何花纹,直到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将关于形和数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编排。在本课的阅读与思考环节中,学生会对古代人类使用的工具以及几何图形的发展渊源产生极大的兴趣,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为学生展示更多关于几何学起源相关的知识。这对几何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而言,是提升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趣味性内容和阅读材料,并适当融入多媒体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利用数学阅读材料,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所在。数学教材在设计期间,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目标,从多方面表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培养的元素。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关键内容,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思维能力。例如,在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课教学中的阅读与思考环节,以用经纬度表示地理位置为主题。主要内容为指导学生利用经纬度表示地球上的位置,在针对本节阅读内容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幅城市的地图,引导学生运用坐标表示地图上建筑物的位置。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利用逆向思维教育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已知的位置条件分辨建筑物的具体位置。这种方式的运用可以有效促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及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加强思考与探究,运用更加完善且科学的方式结合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对学生展开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利用数学阅读材料,加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在当前初中阶段教育中是极为重要的教育内容。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身份,教师以引导者身份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与指导,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与效率的目的。通过数学阅读材料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方式十分多样,教师可以通过多种策略进行。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数学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例如,在初中数学“与三角形有关的角”这一课的教学中,数学阅读资料主题为“为什么要证明”这种以疑问句为主体的阅读材料即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材料,通过创设情境设计疑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并了解为什么要证明。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阅读内容,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从而促使学生在练习中发现规律,在猜测与探索中学习相关数学知识,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目的。除此之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培养。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之后,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效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以取长补短为原则,学习其他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有效方法,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整体学习质量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目的,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水平。
四、数学阅读材料结合生活元素,提升教学效果
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结合生活元素,是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例如,在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中,其中以“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作为数学阅读材料,其中清晰地表明了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负数,并对负数有了很深的认识,这在世界上是首创。为促进学生理解负数这一数学概念,并对有理数的学习提升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有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如气温便是很好的举例方式。在秋冬季节中,北京地区白天的温度大概在10℃,而夜晚的温度为-5℃,以此引导学生学习并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这一概念。将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学习效果,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至实际生活中,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
五、强化实践类数学材料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因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常处于被动学习知识的状态,进而出现数学教学效果无法提升的问题。现代数学教育中已经将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善,更多地利用实践性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数学教材中存在很多实践性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将实践学习更加完善化、有效化。例如,初中数学教材“几何图形初步”的教学以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为主题。本课的教学主要以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几何知识设计立体的几何形状。针对长方体纸盒的设计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长方体和它表面的探索,进一步了解直线与直线的平行、相交、异面的关系,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几何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空间想象力等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数学教材阅读材料中的实践性教学元素,促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将数学知识运用至实际操作中,以此发展学生数学综合水平的提升。
六、注重数学材料历史背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材中的阅读资料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教师要充分发挥阅读材料的这一优势,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初中数学“圆”的教学中,以“圆周率”作为本课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学习圆周率的发展历史,促使学生了解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同时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及我国数学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生对此阅读材料的学习与理解,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圆周率的了解,并促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数学教师要加强挖掘数学阅读材料中的历史文化背景,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发展。
七、结语
在当前教育体系中,数学学习对学生而言已经不再是单一化的学习数学知识,而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及运用能力。对于初中数学教材内容,教师要充分发掘阅读材料的价值,将其正确地应用至实际教学中,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