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教育惩戒的专业性
2022-03-02丁秋露
丁秋露
(1.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 200234;2.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
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载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4/A02/201911/t20191122_409278.html,最后登录日期:2019 年 11 月 22 日。,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在维护教育秩序、巩固教师专业地位、促使学生社会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9 年11 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就教育惩戒的相关规范内容进行意见征询。①2020 年12 月29 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出台,这不仅对教育惩戒权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还规定教育惩戒的权责、具体措施等,为教育惩戒的规范性奠定了基础,为教师合理、合法开展教育惩戒打了一针强心剂。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载教育部官网:http://www. moe. gov. 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2012/t20201228_507882.html,最后登录日期:2020 年 12 月 30 日。
然而,审视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惩戒的理念体现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反思、调整和改变。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的专业性不足。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专业性即教师专业地实施教育惩戒。它强调教师应受过教育惩戒的专业训练,熟悉教育惩戒的理论和实践,在实施教育惩戒时遵循其所涉及的伦理约束和价值需要,而不是仅根据个人的主观认知随意采取行动。因此,分析教师实施教育惩戒专业性的价值定位,剖析其基本要素,探寻其实现路径,将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惩戒的专业能力,改进教育惩戒的科学方法,涵养教育惩戒的专业素养,从根本上克服教育惩戒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充分发挥教育惩戒的育人价值。
一、价值定位:教育惩戒专业性的视角审视
价值定位是一种价值判断和倾向的表述,在本质上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的表达。据此,教育惩戒的专业性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的过程中要具备专业性,这不仅是良性教学秩序的内在要求,还是教师专业地位的具体体现,更是学生素养发展的特殊需要。
1. 教育惩戒的专业性是良性教学秩序的内在要求
教学管理权是教师教学自由权和主导权的基础与保障。惩戒权作为教学管理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缺失将会直接导致教师教学管理权的式微,以及教师教学自由主导权的弱化,无法主导课堂教学,以致教学面临失序的危险。①张继明,王梦超:《教育惩戒:内涵阐释、价值分析与实施策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 年第1 期,第79-86 页。教师实施教育惩戒,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校园欺凌、课堂教学无序等现象的出现。同时,我们还要摆脱一种错觉,即认为教育惩戒权主要是减少学生犯错的手段和赋予教师合理的惩戒行为权力。教师的教育惩戒权不是单纯的法律现象,它蕴含着复杂的道德现象和教学因素。因而,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理应在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之下,指向教学的良性发展,正如福柯指出“惩罚措施不仅仅是进行镇压、防范、排斥和消灭……它们还具有一系列积极的、有益的效果”。②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年版,第25 页。因而,教育惩戒不仅要消除学生失范行为对教学秩序的不良影响,防范学生不良行为再次发生而扰乱教学秩序,还要带来积极而有益的结果,即教师专业地实施教育惩戒,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和创造其他更多良好的教学秩序,这也是教育惩戒专业性所强调的价值和功能的内在要求。
2. 教育惩戒的专业性是教师专业地位的具体体现
教育惩戒的专业性是教师专业地位在教育惩戒领域的具体体现。从本质而言,教育惩戒是一项专业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教育与教学实践的一部分。在教育惩戒的过程中,教师需对特定情境中学生的行为进行诊断和评估,并针对学生的不当行为予以恰当回应。面对复杂的教育惩戒情境,教师需具备判断、决策的专业能力,选择和实施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相匹配、符合法理依归的教育惩戒方式,并在其过程中不断运用专业能力反思和调整教育惩戒策略。对于教师而言,无论是教育惩戒意识的理性唤起,还是教育惩戒实践的技能提升,都需要建立在教育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甚至脑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理论之上,并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与提升。此外,教育惩戒不同于一般的教育行为,它带有惩罚性质。教育惩戒的特殊性决定了惩戒实施过程中的道德规范,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展现其教育惩戒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达成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信任和期许。
3. 教育惩戒的专业性是学生素养发展的特殊需要
教育惩戒的专业性可以确保教育惩戒的有效达成,在保证教师教育教学管理惩戒有度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素养的更好发展。具体而言,教育惩戒的专业性有利于发挥规范与制度的约束力③陈彬,陈磊,高雪春:《教师惩戒权的法律效力、现实意义及其实现路径》,《现代教育管理》2020 年第4 期,第103-109 页。,在面对学生的叛逆行为和“破坏性”探索行为时,教育惩戒有助于学生树立规则意识,以合理的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同时有利于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专业的教育惩戒是在传统教育“善”的基础上致力于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学生成长。因此,对学生失范行为的有效管理将最终将内化为学生的素养发展。
二、结构剖析:教育惩戒专业性的基本要素
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专业性中所蕴含的基本要素决定了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目标和成效,其主要包含教育惩戒专业信念的树立、专业知识的习得、专业实践的发展以及专业伦理的慎思等方面的要素,每个要素各有所指,又相互关联。
1. 教育惩戒专业信念的树立
教育惩戒专业信念是教师对教育惩戒专业性的价值认同,是教育惩戒专业行为的内隐性向导,也是教育惩戒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实践中,教育惩戒专业信念不仅影响教师对学生失范行为归因的心理倾向,同时也影响教师惩戒方式选择的行为倾向。教育惩戒专业信念的树立可以有效避免教师对教育惩戒的随意化、简单化处理。教育惩戒专业信念的树立是充分发挥教育惩戒德育功能的根本保障。
目前,部分教师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认识不清,对教育惩戒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以及对教育惩戒的专业性理解不到位。近年来由于过分强调赏识教育,舆论环境的扩大作用,以及教育惩戒与“体罚”概念的界限不清,导致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受到较多束缚,甚至对教育惩戒较为排斥。一项针对河南省903 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研究显示,有超过40% 的中小学教师对于教师是否具有教育“惩戒权”这一问题“说不清楚”或者认为“教师没有惩戒权”,更有22.5% 的教师认为在教育管理中“不应该使用教育惩戒”。①刘冬梅:《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调查与思考》,《教师教育研究》2016 年第2 期,第96-100 页。因此,促进教师对教育惩戒正确观念的形成,是教师树立教育惩戒专业信念的基本前提。教育惩戒不等于“体罚”和“变相体罚”,教育惩戒作为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与赏识教育一样都是针对不同教育情境采取的不同教育方式。同时,教育惩戒在促进学生坚强性格的形成、责任感的培养、规则意识的养成等社会化发展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育人价值和功能。②李江,张向华:《教师专业伦理的价值逻辑、内在结构及其培育机理》,《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 年第1 期,第25-30 页。
教师对教育惩戒专业性的理解是教师树立教育惩戒专业信念的根本条件。教育惩戒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通过给予厌恶性刺激或消除愉快刺激以降低不良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教育惩戒作为一种专业的教育行为,教育性才是教育惩戒行为的本质所在。教育惩戒是以“惩”为手段,以“育”为目的。在教育惩戒的过程中,只有学生主动加工惩戒信息,并将惩戒过程内化为其自身的经验,从内心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偏差以及为什么会被“惩”,理解“惩”的意义及规则的意义,发自内心戒除自身的偏差行为,最终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在整个过程中,涉及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行为模式的了解,对学生偏差行为专业的评价,以及受到教育惩戒后学生行为反应的预判等,是教育惩戒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的综合,并受到专业伦理的约束。
因此,教师只有培养正确的教育惩戒观,树立教育惩戒专业信念,才能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惩戒的专业能力,科学、有效地开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惩戒,从而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2. 教育惩戒专业知识的习得
教育惩戒专业知识即实施教育惩戒时教师应具备的理论知识、运用策略和规范准则,是教师实施教育惩戒专业性的基础。教育惩戒作为一种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相关专业知识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尤其广泛,极具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教育惩戒的“教育性”要求教育惩戒的专业知识应不仅涉及“谁来惩戒”“采用什么方法惩戒”等实际操作问题,同时还涉及“采用这种方式的依据是什么”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惩戒达到育人效果”等理性思考。因此,需要教师以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为基础,从广阔的认知视角,仔细研究教育惩戒的立场管理、思想方法、过程因素、环境作用和结果效应等。在实践中,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方面理论,加强对惩戒对象全面的理解、分析和评价,最终在教育惩戒伦理的约束下做出恰当、适宜的教育惩戒。
需要强调的是,教育惩戒专业知识及其习得的过程都有其特殊性及复杂性。教育惩戒的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不同,它既不是常规性概念下的客观知识,也不是基于知识、能力维度而划分出来的陈述性知识,而是“个体信息、技能、经验、信念、记忆等的总称”,其承载着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是指向教师教育实践过程的认知、体验和感悟的总和。③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卓如飞,周柏乔等译,上海译文出版2015 年版,第191 页。同时,教育惩戒的情境性也决定了教育惩戒专业知识与实践之间存在巨大落差,从而造成教育惩戒专业知识转化为教育惩戒实践的过程的复杂性。
3. 教育惩戒专业实践的发展
教育惩戒专业实践是教育惩戒专业性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践行教育惩戒意识和教育惩戒理性的过程,也是教师内化教育惩戒的专业知识、培育教育惩戒专业素养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惩戒专业实践的开展中,应首先充分考虑惩戒的范畴。学生的不当行为是否应纳入教育惩戒的范围,教师应充分考虑其对他人及公共利益是否具有危害性,不当行为产生的消极结果是否具有滞后性,以及学生心理健康及心智发展的实际水平等因素。同时,在实施教育惩戒的过程中,由于高强度惩戒的“广泛杀伤力”,对于高强度惩戒的谨慎使用一直是教育研究者倡导和呼吁的。另外,对于惩戒行为的针对性、时效性及一致性,教师也应予以充分考虑。“针对性”意味着“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不扩大过错行为,不附加惩戒事件。而教育惩戒的及时性和一致性有助于学生对惩戒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在错误行为与消极后果之间建立合理的联结。最后,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批判性思维与反思能力的培养,对教育惩戒行为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修正,以提高教育惩戒的科学性。
4. 教育惩戒专业伦理的慎思
教育惩戒专业伦理即教师认同、接受并能够在教育惩戒活动中自觉遵守的基本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教育惩戒专业性发展的指向性要素,它明确了教育惩戒专业性发展的方向。教育作为一种促使人向善向美的道德性活动,其专业伦理价值在于通过寻求教育惩戒中的“善”与“美”,以期最终满足教育价值主体的需要。首先,专业伦理是凸显教师实施教育惩戒“专业性”的重要尺度。其次,专业伦理是维护教师的教育惩戒自主权和教师权益的行业准则。教育惩戒的情境性和复杂性往往需要教师及时做出独立而准确的判断,而这种判断的专业性则可以确保教育惩戒“符合情境性”以及达到惩戒效果的及时性。同时教育惩戒专业伦理的内在约束性有助于公众对教师持有基本的信任。再次,它是彰显学生权益“合法性”的必要规约。教育惩戒的专业伦理所特有的行动指导性有助于教师在教育惩戒实践的过程中保持起码的伦理警觉,对惩戒行为的选择和尺度有主动的评判,当学生利益受损时主动寻求可能的解决路径。最后,教育惩戒的专业伦理能够弱化教育惩戒中教师特有的身份优势和权力优势带来的师生关系不平等。
三、路径建构:教师教育惩戒专业性的整体保障
为确保教育惩戒有效、规范地实施,应进一步提升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专业性。而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专业性,需从制定惩戒规范、完善惩戒制度、配套惩戒课程、提升教师的涵养自律等方面为其提供整体保障。
1. 制定规范: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前提
教育惩戒的规范是衡量教育惩戒规范性的重要指标,是教师将教育惩戒理论知识外化为教育惩戒行为的归依,是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前提,用于明确“该做什么”和“该如何做”等实践层面的问题,对教育惩戒的实施范围、具体情境、方式、原则等做出详细的说明。《规则》的颁布正是满足了这一需要。首先,确定惩戒主体。教育惩戒主体不仅包括实施主体,还包括监督主体、救济主体以及责任主体。《规则》就明确提出“教师”和“学校”是享有合法惩戒权的教育主体,同时,“校规校纪执行委员会”作为教育惩戒的监督主体应“吸收教师、学生及家长、社会有关方面代表”。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载教育部官网:http://www. moe. gov. 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2012/t20201228_507882.html,最后登录日期:2020 年 12 月 30 日。其次,确定惩戒客体。通过教育惩戒相关法规的制定,对教育惩戒的对象、程度、方式进行详细的规定。再次,对惩戒边界进行了界定,严格区分惩戒与体罚的区别。教师常常因为对惩戒边界把握不清晰而不敢使用惩戒权,或者超越惩戒边界而损害了学生的权益。因此,针对教育实践中教育惩戒可能面临的复杂情境和具体的处理方式及原则,给出具体的处理和操作建议变得非常有必要。最后,规范是赋予教师酌情处理的参考标准。《规则》较之前相关条例对教育惩戒的方式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条件和明确的运用情境,以及使用惩戒的场所、手段、工具等,有助于教师对教育惩戒的实施范围和手段有更明确更专业的判断。但针对“正惩罚和负惩罚以及肢体的惩罚和心理的惩罚如何平衡”“如何针对不同类型学生构建分级干预与矫正机制”“如何做得更好”等问题,仍需要给出更加规范的评判标准。
2. 完善制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保障
完善的教育惩戒制度是维护教育惩戒中教师和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在我国,针对教育惩戒所设立的救济渠道较少,一旦出现惩戒过度或者偏差,学生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同时,如果教师的合理惩戒行为被人为故意放大解读,造成社会舆论攻击,教师的职业处境受到威胁,教师也无法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因此,建立健全教育惩戒的救济制度,保证申诉、行政复议和司法救济三条救济渠道的畅通,明确规定可以进行申诉的职责部门,设置具体可行的行政复议手段,落实具体的救济措施,同时立法确定救济原则、适用条件及方式,从根本上保护教育惩戒中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专业性。
3. 配套课程: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关键
目前我国鲜有师范类高校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开设教育惩戒能力培养的相关专业课程,在教师职后的培养中关于教育惩戒的内容也较少涉及。因此,大部分教师在处理教师惩戒的过程中,经验大于理论,感觉大于专业。研发结构合理、内容适当的教育惩戒课程,是提升教师教育惩戒专业能力、促进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专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系统性的专业学习应纳入教师培养的框架中,涉及教育惩戒理论知识的学习、教育惩戒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教育惩戒专业自律的涵养。教育惩戒复杂的情境性决定了教师惩戒能力的培育不仅要依靠专业的理论学习,还需考虑如何创设教育惩戒的模拟实践环境,提升教师分析具体情境的能力,以及最终做出符合教育情境和学生心智发展的教育惩戒行为的能力。最后,由于教育惩戒存在其特殊性,如何将教育惩戒的专业伦理融入教育惩戒的专业学习中,在构建知识和能力体系的同时涵养其专业伦理素养,是教师教育惩戒能力的核心问题。
4. 涵养自律: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核心
教育惩戒的专业自律,是指在教育惩戒的过程中,教师主动而理性地对教育惩戒行为进行管制与约束,涉及对个体教育惩戒行为的自我管理,以及对教育惩戒相关规章制度的自我执行。教育惩戒专业自律的涵养在于,教师系统学习教育惩戒专业伦理知识,构建自我的教育惩戒伦理价值观念,并完成外部规章制度向内心行为准则转化的过程。一方面,教师要学习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思想高度,端正教育惩戒态度;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自身情绪管理。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一旦控制不好情绪,便容易导致教育惩戒的失范。总体而言,教育惩戒专业自律的涵养着重强调教师依据教育惩戒的实际,不断调整其教育惩戒行为的规范性和约束性,是教师内在的自我约束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