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根本 以课堂为中心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探究

2022-03-02何青

关键词:环节美术目标

何青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邺城路初级中学 江苏南京 210019)

美术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构成美术教师专业的核心要素,而教学设计能力则是美术教师职业技能的基础,是美术教师上好课的基础。美术的教学设计属于广义的备课范畴,与传统意义上的备课还是有区别的,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往往是教师依照教材和教参确立认知目标和实践目标,根据个人经验选择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一、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的设计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每节课都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有着具体的要求。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导向功能,可以为教学设计设定方向,有助于结果的达成,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组例子分析教学目标的设定。如在九年级上册《霓裳之舞》一课中有这样的教学目标设定案例:

认知目标:了解服装的功能、分类和制作方法,认知服装的文化意义。

技能目标: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利用身边易得的材料,尝试设计服装,体验一次服装设计的创意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被设定为两大块: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首先从这方面来看,这个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不全面的,在美术课程标准中,要求在目标设定中要体现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其实,为了将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分类形式进行有序排列与组合,国内外很多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教学目标分类开展了研究。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一是认知领域;二是情感领域;三是动作技能领域。这也是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分类方式,这种分类方式从最基本的认知层面到最高层次的情感层面都有具体目标,而本课的教学目标缺少了情感目标的体现,这样的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不完整的,不能完全体现教材设定的学习目标。在本课教学中,情感目标根据应根据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形式进行设定:情感目标:感受服装的流行带来的时尚变化,继承和发扬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提升审美能力。

在《霓裳之舞》这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中还有一个案例:

认知目标:学习认识服装设计,认知服装设计的意义。

技能目标:尝试设计服装,感受设计的乐趣。

情感目标:感受服装设计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艺术情操。

这个案例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每个目标的范围都过于宽泛,不够具体,看似有目标,却又不知道该具体做什么。分析教学目标的具体设定,首先认知目标就是本课通过怎样的学习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学习过程从而达到掌握哪些知识性的内容;技能目标是指需要掌握的方法和所完成的实践活动以及培养或提高何种实践能力;情感目标是根据教材看本课主旨能提高学生哪些方面的情感认识。而每一个目标都需要对教材进行具体精准的分析,简练而又全面。

另外,设置编写教学目标时,有时会出现不能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地表述目标,甚至一个教学目标要用很长的一大段文字来说明,这样的编写是不符合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不适合长篇大论,要简练而具体,直接而明了,指向性明确。

在设计教学过程之前,除了要分析教材、了解学情,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提炼和把握也是一节美术课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学设计应该围绕教材的重难点,把握对教材体系分析。要确定教学重难点,就要分析什么是这一节课必须学习的知识,必须完成的教学活动,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即然是教学重难点,就不能过多过杂、面面俱到。一般来说,学生在一节课中要掌握的主要知识技能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师必须着重讲解分析,学生必须下功夫练习的内容。当然,从美术课的人文性质来讲,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可以是教学重点,这在美术鉴赏课中尤为突出。

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所在。教学过程设计是主要解决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通过学习美术教师职业技能标准,我认为评价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教学环节的设计

美术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导入、新授、活动、示范、实践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应该做到前后连贯、循序渐进。只有结构环节清晰的教学设计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顺利实施。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美丽的书》一课中,我的教学过程设计环节纲要如下:

(1)导入——书籍分享

(2)新授——把握双基

2.书的形式

2.1 游览书籍博物馆、2.2现代的书

3.书的要素

4.封面的要素

5.书的封面设计

(1)封面的文字、(2)封面的图案、(3)封面的色彩、(4)封面的选材

三、示范——突出重点

1.封面的设计与制作、2.互动小游戏

四、合作——创意实践

五、评价——展示成果

六、拓展——延伸知识

在整个的教学环节设计中,结构环节连贯有序,调理清晰,层层递进,本课的主要内容为书的封面设计,内容紧扣主题,以书的要素-封面的要素——书的封面设计一根主线贯穿下来,思路清晰,连贯性强。

1.教学方法的设计

例如,在《书的封面》一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中,我在书的形式这一环节中将古代书籍和现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分开讲授,使学生可以清晰明了地了解书籍装帧的历史及形式。在游览书籍博物馆活动设计中,主要通过学习中国古代书籍的发展进程了解书本的形式。学生虽然对书籍知识比较熟悉,但是缺乏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因此,此环节设计了抢答、连线的方式,以活泼的形式讲授了知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学生创新的设计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行为,好的教学课堂应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有学生的参与。在《美丽的书》一课教学过程设计中,我在书的封面设计中增加了封面选材这一环节,将学生对封面的设计从二维引导向三维的设计,允许学生更大范围的思考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教学示范的设计

示范教学是美术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课堂示范直观有效,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对示范教学进行精心的构思和设计。

(1)示范教学应少而精,具有针对性

在七年级下册中的《关注你、我、他》一课中,有这样的示范教学设计:

课堂示范:示范写生学生肖像一幅,使学生直观感受学习肖像画的过程及方法,边示范边讲解绘画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人物,对五官比例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尝试用多种表现方法描绘人物。另外,通过艺术的手法能够表现人物的神韵,在情感上能够感受同学之间真挚的友情。这就要求学生在绘画时要有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够根据自己对同学的了解进行写生创作。教师可以选择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来进行局部示范,如示范作画时如何整体构图,然后选择五官的局部,这样的示范既能节约时间,又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因此,示范教学应避免促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应少而精,具有针对性。

(2)示范教学应多样化,表现形式活泼

美术课堂示范的方法种类繁多,但无论哪种方法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课堂示范的方法应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教师要让课堂示范教学的方法多样化,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笔者在美术教学中总结了一些常用的示范方法,有现场示范、多媒体视频示范、步骤图示范、局部演示、个别指导示范、正误对比示范、学生示范法、修改示范等。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充分考虑教学环节、时间节点、学生学情等因素,合理选择示范的方法。

4.艺术实践的设计

在美术教学设计中,学生的艺术实践部分是美术教学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艺术实践是学生通过在课堂中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表现和传达审美感受和艺术观念的过程,它可以直接反馈之前的教学效果,既是对教学目标的训练也是检验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掌握与否的一个监测手段。艺术实践过程本身也是体验、理解知识的过程。因此,艺术实践设计要能够全面具体地反映课程的技能目标,同时还要做到难易适中、时间安排恰当。评价一节课是否成功,学生的艺术实践效果是评判的重要标准。

(1)艺术实践设计要贴合教学目标

由于美术教学的特殊性,艺术实践的设计不仅要符合教学目标中的技能目标,同时还要考虑认知目标及情感目标的体现。例如,在九上的《霓裳之舞》一课中的艺术实践部分是这样设计的:

作业内容: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身边易得的材料,融入中国传统的汉服元素,尝试设计、完成一套汉服改良服装。

要求:体现出汉服的元素,色彩和谐,并举行服装秀。

在这个艺术实践部分的设计中,不仅要体现尝试设计服装,体验一次服装设计的创意过程的技能目标,同时也要将感受服装的流行带来的时尚变化,继承和发扬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生命力与创造力这样的情感目标融入实践中。另外,考虑到时间的可操控性,以及实践的难度,本课的艺术实践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制作的效率,并且在合作制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互相学习,加快进步。

(2)艺术实践设计要呈现多样形式

在艺术实践部分,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绘画,可以手工,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多个艺术实践。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的《与建筑相伴》一课中,笔者根据课程的步骤,设计了两个艺术实践部分,第一个艺术实践是在学生了解了大概的剪纸贴画的形式之后设计了一个“小试牛刀”。

拼画游戏:根据提供的彩色纸片,拼出一幅有趣的剪纸拼画,注意拼图的顺序和构图以及色块的搭配。

目的是为后面壁画设计作铺垫。学生在此之前没有大画的经验,因此,在了解了马蒂斯剪纸艺术之后,通过让学生拼画的方式初步实践体验马蒂斯剪纸艺术的形式,认知在拼画过程中先主后次、先大后小的拼贴顺序,同时也体验感受剪纸拼画的色彩关系及构图方式。这样,在学生独立创作之前通过拼画的形式,分解之后的创作难度,为之后的创作打下基础。

第二个艺术实践是要求学生参考马蒂斯的剪纸风格,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剪纸壁画作品,并最终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壁画作品的“大显身手”环节。有了“小试牛刀”环节的准备和尝试,学生对基本构图、剪纸造型有了一定的了解,制作起来更有自信,效果也更完整。

5.教学板书的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设计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向导作用,板书设计的评价是要看所呈现的内容是否符合美术学科特征,让观者一眼就能看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板书的设计有很多种,如:趣味型的板书设计、知识型板书设计、操作型板书的设计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板书设计[1]。

如在小学美术阶段,特别是低中年级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关注力时间较短,教师选择用趣味型的板书设计更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如,低年级的《蓝天里的家》是一课想象画课,这课的板书设计,首先考虑的是课题的变化趣味性和启发性,“蓝天里”运用装饰字体,在这儿保留了字体基本骨架而把部分笔划变化为云朵,“的”字中的一点则装饰成火箭,“家”字则用有家具的挂历纸作底剪制而成。这样的设计给学生一份带趣味的启发。而初中学生心理生理相对成熟,但持久力不够,思想活跃,教师可以以知识型板书为主,但文字不适合太多,可适当结合操作型板书和图片[2]。

美术教学设计是研究美术学科教学技能的重点之一。教学设计是以美术教学为其研究对象,用系统方法分析与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尤其需要着重分析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特征等方面的内容。美术教学设计应该用最优化的教学思想和观点对美术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尤其需要着重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方面的内容。这样的美术教学设计才能给美术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美术教学活动实施方案,并且将教学设计运用到具体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环节美术目标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创意美术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