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仲舒阴阳学说评析

2022-03-02解光宇

衡水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阴气旱涝董仲舒

解光宇

(安徽大学 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9)

董仲舒《春秋繁露》的主旨是什么?“其书发挥《春秋》之旨,多主《公羊》,而往往及阴阳五行”(《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九《经部·春秋类·附录》)。可见,《春秋繁露》主旨在于公羊《春秋》的政治思想,而其政治思想则以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为根据。本文就董仲舒的阴阳学说加以解析,以加深对其相关政治思想的理解。

一、阴阳范畴演变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早在远古时代,区分阴阳的观念就产生了。人们在生产劳动实践中,通过观察自然界现象和人本身的生理现象,意识到联系和差别,如上下、男女、雌雄、日月等。如《淮南子·览冥训》中说,黄帝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治日月之行,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易经》曾被解释为“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易经》中虽不见阴、阳二字,却使用了表示阴阳的两个基本符号,包含着“阴”和“阳”对立差异的意思。但阴、阳作为哲学概念来使用却比较晚。从人类认识规律的历史进程来看,在原始五行说的形成阶段,人们的认识水平只能从百物中抽象出五材。不仅古代中国是这样,古代外国的认识也经过这样的历程。古印度认为世界是由“四大”即地、水、火、风构成的;古希腊的哲学始祖泰勒斯认为万物的始基是水。我国古代哲学家从百物中所抽象出来的五材,即是箕子所说金、木、水、火、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由这样五种物质构成的。箕子还对这五种物质的特点进行了描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尚书·洪范》)虽然他们已看到润与燥、曲与直、苦与酸等的差别,但还不能把“五材”的简单多样性抽象成为两端的对立性。

在《易经》形成阶段,人们已能从“五材”的简单多样性,上升到认识否与泰、剥与复、谦与豫、损与益、乾与坤等的对立性,但这种认识仍属感性,而不属于理性。到了两周之际,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思维能力提高,唤醒了哲人的理性,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突破了感性的局限,出现了用阴阳的范畴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如西周末的伯阳甫以阴阳说来解释地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伯阳甫认为:“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这里,首次明确地提出阴阳这对哲学范畴,认为充满天地之间的不仅是“民并用之,废一不可”的“五材”,更是矛盾着、运动着的阴阳二气,这就把“五材”抽象为“二气”,并且阴阳二气处在不断斗争过程中:阳要出,阴却迫,这种对立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爆发地震。

春秋战国时代,阴阳学说不仅为许多思想家所接受,而且还有较大的发展。如叔兴在回答鲁僖公关于自然界出现奇特现象是凶是吉的问题时说:“君失问。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 。”(《左传》僖公十六年)越王的谋士范蠡用阴阳的辩证法阐述战争理论:“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国语·越语》)老子的天道观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荀子亦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

上述说明,阴阳学说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范畴,已被广泛用来解释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董仲舒在这样的理论环境熏陶下,不可能不受阴阳学说的影响。因而,董仲舒不但研究阴阳学说,而且还发展了阴阳的辩证思想,并用阴阳学说的理论来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比前人的认识更为深化。

二、阴阳与四季

董仲舒认为,天地即自然界的实质是气构成的,虽然气为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是元气,“谓一元者,大始也”(《春秋繁露·玉英》,以下只注篇名),一元的元气又有阴阳的特性,“阳,天气也;阴,地气也”(《人副天数》),即阳气和阴气。“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阴阳义》)“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五行相生》)。

董仲舒用阴阳学说解释四时的春夏秋冬,认为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并根据阴阳各自的强弱,将阳区分为少阳、太阳;将阴区分为少阴、太阴:

天地之理,分一岁之变,以为四时,四时亦天之四选已。是故春者,少阳之选也;夏者,太阳之选也;秋者,少阴之选也;冬者,太阴之选也。(《官制象天》)

即春夏为阳,春天阳气初发为少阳,夏天阳气旺盛为太阳;秋冬为阴,秋天阴气初起为少阴,冬天阴气旺盛为太阴。由于春夏秋冬的阴阳各不相同,所以春夏秋冬有各自的特点:

春气爱,秋气严,夏气乐,冬气哀。爱气以生物,严气以成功,乐气以养生,哀气以丧终,天之志也。是故春气暖者,天之所以爱而生之;秋气清者,天之所以严以成之;夏气温者,天之所以乐而养之;冬气寒者,天之所以哀而藏之。春主生,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王道通三》)

董仲舒认为,自然界的阴阳二气运行有其规律,并形成春夏秋冬,同时也体现了阳实阴虚:

阳气始出东北而南行,就其位也,西转而北入,藏其休也;阴气始出东南而北行,亦就其位也,西转而南入,屏其伏也。是故阳以南方为位,以北方为休;阴以北方为位,以南方为伏。阳至其位,而大暑热;阴至其位,而大寒冻;阳至其休,而入化于地;阴至其伏,而避德于下。是故夏出长于上,冬入化于下者,阳也;夏入守虚地于下,冬出守虚位于上者,阴也。阳出实入实,阴出空入空,天之任阳不任阴,好德不好刑如是也,故阴阳终岁各一出。(《阴阳位》)

自然界为什么有春夏秋冬不同的气候?这是由阴阳二气的运行轨迹决定的。阳气的运行轨迹是从东北出发一直南行,并以南方为位,故大暑至,为烈日炎炎的夏天。阴气的运行轨迹是从东南出发一直北行,并以北方为位,故大寒至,为寒风凛冽的冬天。阳气位南方后不久,西转而北入,藏其休也;阴气位北方后不久,西转而南入,屏其伏也。“春夏,阳多而阴少;秋冬,阳少而阴多”。阴阳二气如此运行,便形成自然界的春夏秋冬。由于“夏气温者,天之所以乐而养之”“夏出长于上”,故阳实;而“冬气寒者,天之所以哀而藏之”“冬出守虚位”“而止空虚”,故阴虚。

阳之出,常县于前,而任岁事;阴之出,常县于后,而守空虚;阳之休也,功已成于上,而伏于下;阴之伏也,不得近义,而远其处也。天之任阳不任阴,好德不好刑,如是。故阳出而前,阴出而后,尊德而卑刑之心见矣。(《天道无二》)

由于阳实,具有生养功能,正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入世任事;“阴之出,常县于后,而守空虚”,由于阴虚,故“天之任阳不任阴”。

评析:现代天文科学认为,春夏秋冬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形成的。但在古代,董仲舒将春夏秋冬与阴阳变化相联系,用阴阳二气的运行来解释春夏秋冬的形成,用抽象理性来探讨自然规律是难能可贵的。春夏秋冬不是天的意志,而是阴阳二气运行的结果;阴阳二气的功能有差异,从而导致阳实阴虚,导致“天之任阳不任阴”。

三、阳尊阴卑

在阴阳关系上,董仲舒虽然也提到阴的作用,如“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1]8,但主导思想还是“贵阳贱阴”“阳尊阴卑”:

阳气以正月始出于地,生育长养于上,至其功必成也,而积十月;人亦十月而生,合于天数也。是故天道十月而成,人亦十月而成,合于天道也。故阳气出于东北,入于西北,于发孟春,毕于孟冬,而物莫不应是;阳始出,物亦始出;阳方盛,物亦方盛;阳初衰,物亦初衰;物随阳而出入,数随阳而终始;三王之正,随阳而更起;以此见之,贵阳而贱阴也。(《阳尊阴卑》)

阳为什么“尊”?一年中阳活动十个月,物随阳而出入,生育长养依赖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离不开阳,阳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美德,故阳“尊”。阴为什么“卑”?因为“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1]8,并且通过阴阳特质的比较,以示阴之“卑”:

阳,天之德;阴,天之刑也。阳气暖而阴气寒,阳气予而阴气夺,阳气仁而阴气戾,阳气宽而阴气急,阳气爱而阴气恶,阳气生而阴气杀。是故阳常居实位而行于盛,阴常居空位而行于末。天之好仁而近,恶戾之变而远,大德而小刑之意也。先经而后权,贵阳而贱阴也。故阴,夏入居下,不得任岁事,冬出居上,臵之空处也;养长之时伏于下,远去之,弗使得为阳也;无事之时,起之空处,使之备次陈守闭塞也。此皆天之近阳而远阴,大德而小刑也。(《阳尊阴卑》)

可见,阴具有寒、夺、戾、急、恶、杀、刑等人类不喜欢的特质,并且“养长之时伏于下,远去之”“居空位而行于末”,即无为懒惰,故“卑”。

董仲舒从阴阳的特质论证了“贵阳贱阴”“阳尊阴卑”,并用这种理论解释人类社会:

阳兼于阴,阴兼于阳,夫兼于妻,妻兼于夫,父兼于子,子兼于父,君兼于臣,臣兼于君,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阳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阳之出也,常县于前而任事,阴之出也,常县于后而守空处,此见天之亲阳而疏阴,任德而不任刑也。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基义》)

在中国古代社会,有君臣、父子、夫妇之义,虽说二者是统一体,但由于“阳尊阴卑”,故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妇卑。《白虎通》继承这一思想,表述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白虎通·三纲六纪》)。

评析:董仲舒认为阳实阴虚,通过“阳之出,常县于前,而任岁事;阴之出,常县于后,而守空虚”“阳常居实位而行于盛,阴常居空位而行于末”等一系列论证,得出结论为“贵阳贱阴”“阳尊阴卑”,并将自然界这一现象用来诠释社会领域,提出“天之亲阳而疏阴,任德而不任刑也”等。实际上,任何一个矛盾统一体的双方都是平等的,如《黄帝内经》主张阴阳互相平衡。为什么“阳尊阴卑”?其意义在于社会政治。董仲舒任德不任刑的思想,继承和发扬了孔子德主刑辅的思想,属于儒家仁政的范畴;“三纲”思想,有为统治者做理论支撑的一面,也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一面。

四、阴阳与旱涝

董仲舒认为,自然界的旱涝灾害也与阴阳有关,旱灾是“阳灭阴也”,水灾是“阴灭阳也”,即阴阳失调导致旱涝灾害。如若消除旱涝灾害,则须“正阴阳之序”。

难者曰:大旱雩祭而请雨,大水鸣鼓而攻社,天地之所为,阴阳之所起也。或请焉,或怒焉者何?曰:大旱者,阳灭阴也。阳灭阴者,尊厌卑也。固其义也,虽大甚,拜请之而已,敢有加也?大水者,阴灭阳也。阴灭阳者,卑胜尊也,日食也然,皆下犯上,以贱伤贵也,逆节也,故鸣鼓而攻之,朱丝而胁之,为其不义也。此亦《春秋》之不畏强御也。故变天地之位,正阴阳之序,直行其道,而不忘其难,义之至也。(《精华》)

大旱是由于阳气太盛,以至于灭阴;大水是由于阴气太盛,以至于灭阳。对于这两种灾害,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阳气太盛导致的大旱,要“雩祭而请雨”“拜请之而已”;阴气太盛导致的大水,要“鸣鼓而攻之,朱丝而胁之”。为什么一种是“拜请”,一种是“攻之”?因为“阳尊阴卑”“贵阳贱阴”。

正是旱涝与阴阳有关,所以人们可以利用这一原理来为人类服务:

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明于此者,欲致雨则动阴以起阴;欲止雨则动阳以起阳。故致雨,非神也,而疑于神者,其理微妙也。(《同类相动》)

即人们可用阴来求雨,用阳来止雨。比如止雨,首先确定雨多的性质是阴胜阳,那么止雨的工作方针就是“废阴起阳”“开阳而闭阴,阖水而开火”。董仲舒还记载了止雨仪式的细节:

雨太多,令县邑于土日塞水渎,绝道,盖井,禁妇人不得行入市,令县乡里皆扫社下。县邑若丞合史、啬夫三人以上,祝一人;乡啬夫若吏三人以上,祝一人;里正、父老三人以上,祝一人,皆斋三日,各衣时衣,具豚一,黍、盐、美酒财足,祭社,击鼓三日,而祝。先再拜,乃跪陈,陈已,复再拜,乃起。祝曰:“嗟!天生五谷以养人,今淫雨太多,五谷不和,敬进肥牲清酒,以请社灵,幸为止雨,除民所苦,无使阴灭阳。阴灭阳,不顺于天,天之常意,在于利人。人愿止雨,敢告于社。”鼓而无歌,至罢乃止。凡止雨之大体,女子欲其藏而匿也,丈夫欲其和而乐也。开阳而闭阴,阖水而开火,以朱丝萦社十周,衣赤衣赤帻,三日罢。(《止雨》)

同理,大旱是阳胜阴,求雨的方针是“损阳益阴”。在《求雨》中,董仲舒详细叙述了春夏秋冬如何求雨;在《续汉书·礼仪志》注补中,还有董仲舒《奏江都王求雨》,阐明求雨之方:

求雨之方,损阳益阴。愿大王无收广陵女子为人祝者一月租,赐诸巫者,诸巫毋大小皆相聚于郭门,为小壇,以脯酒祭,女独择宽大便处移市,市使无内丈夫,丈夫无得相从饮食,令吏妻各往视其夫,皆到即起,雨注而已。[1]397

评析:董仲舒将旱涝与阴阳联系,用阴阳失调解释旱涝,提出了“大旱雩祭而请雨,大水鸣鼓而攻社”的解决办法,在理论上是讲得通的。这在古代常用,可起到安慰心灵的作用,同时可以为旱涝灾害的解决提供思路。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遇旱可人工降雨;遇雨可驱云赶雾,科学地解决旱涝灾害的问题。

猜你喜欢

阴气旱涝董仲舒
传统旱涝急转评估指数的局限和改进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述评
从“阴气”概念探讨芍药“益气”功效在经方中的应用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基于LDFAL及SDFAL指数的鞍山地区旱涝急转时空特征分析
贵州省1968~2017年旱涝急转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碍眼与碍心
《此情可待》中道家思想的体现和嬗变
青梨
基于Copula函数的韩江流域旱涝组合事件概率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