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22-03-02

新乡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常态抗疫防控

王 鑫

(新乡学院 经济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2020年4月起,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由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高校既要组织好教学,又要守好校园安全防线。如何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状况

新冠肺炎疫情对“95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均产生了较大影响。疫情下,大学生群体既有积极参与防控、志愿服务的一面,又有受到负性情绪困扰、消极对待疫情防控规定的一面。

(一)部分大学生受到负性情绪困扰

长期保持防疫状态,社交娱乐减少,活动范围受限,每天须向学校报告个人状态,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求职压力加大等种种因素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一项面向我国1195名大学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网络调研显示,46.6%、28.9%、25%、21.3%的受访大学生分别受到焦虑、难过、紧张、害怕或恐慌等负性情绪困扰[1]。

(二)大学生思想行为更加网络化

受疫情影响,很多高校实行半封闭或全封闭式管理,大学生的自由活动受到限制。他们思维活跃、精力旺盛,需要找到交流思想、宣泄情绪、打发时间的途径,于是网络成了他们活跃的主阵地,网上学习、交流、购物、娱乐成为其生活常态,其思想和行为变得更加网络化。大学生整日接受着网上的纷繁复杂信息的冲击,在网上发言发声的行为也十分频繁,能否理性辨识信息、正确发表言论对其形成考验。

(三)个别大学生不遵守疫情防控规定

个别大学生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不强,消极对待疫情防控规定,出现瞒报行程、擅自出行等行为。例如:2020年,广东某高校一名大学生在疫情信息报告中隐瞒个人身处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事实,另一名大学生从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返回却未按要求报告,均被学校给予警告处分;2021年,陕西某高校三名研究生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未经学院审批就私自返校,另一名研究生未履行请假手续就私自出行,均被学校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可见,高校加强法治和规则教育十分必要。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277这一论述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原则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因事而化,就是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关切,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因时而进,就是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代背景相衔接,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有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因势而新,就是要关注时势发展,结合世界大势和国内形势,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唯有做到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方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事”,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是“时”,最终赢得抗疫斗争是“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刻理解“事”“时”“势”的变化,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表现,在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守正创新,促进大学生在特殊时期更好地成长。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创新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维度

1.四个“正确认识”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教育引导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这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一,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要对大学生进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教育,使其充分认识防控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境外疫情输入、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疫情防控状态还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任何麻痹大意、松劲懈怠,都可能让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前功尽弃。因此,必须牢固树立防控疫情的责任心、决心和战胜疫情的信心。要引导大学生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疫情的影响,认识到疫情的冲击是暂时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学会化危为机,不被暂时的问题和困难吓倒。

第二,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中西方应对疫情的不同表现所体现的是两种制度的鲜明对比。疫情暴发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强调“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较快地控制住了疫情。同时,我国重视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反观某些所谓自由民主的西方国家,开始时对疫情防控不以为然,没有及时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先是反对“封城”等隔离措施,后又在疫情尚未得到控制时急于“解封”,造成疫情愈加严重,大量民众感染甚至死亡。应对疫情的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疫情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奋战,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高校要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抗疫斗争中的生动素材,让抗疫故事走进校园,引导大学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肩负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第四,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3]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才,高校要以此次疫情为契机,教育大学生既要立鸿鹄之志,又要脚踏实地。大学生要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勤奋学习,努力成为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创新实践能力的有用人才,为实现梦想创造条件。

2.四个“坚持不懈”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持不懈”,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一,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要突出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通过展现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做法,引导大学生深化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解。其次,阐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带领学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论述,结合疫情引导大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再次,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驳斥各种不良思潮及不实传言,增强大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大学生拒斥片面歪曲、虚妄不实的信息。最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向大学生指出,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既要看到最终战胜疫情的光明前景,又要做好长期抗疫的思想准备。

第二,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要挖掘抗疫斗争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讲述好中国人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事迹,展示好中国人民共克时艰的爱国风貌,大力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要运用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妨害疫情防控秩序犯罪典型案例”,教育大学生增强法治意识,遵守疫情防控规定。要加强诚信价值观的培育,教育大学生按要求如实报告所在位置、人员接触史、个人健康状况等。要以抗疫斗争中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感人事例,教育大学生关爱他人、扶危济困。

第三,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大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凸显。高校应及时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波动,构建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机制,发挥“校院班舍”四级网络的心理危机预警作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设立心理咨询热线,依托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指导,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指导大学生控制负性情绪和非理性行为。

第四,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高校思想政治课要通过聚焦疫情防控中的种种社会现象,教育大学生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一切行动听从指挥,自觉配合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严格遵守各项常态化防控规定,维护校园管理秩序,共建优良校风。同时,要着力培育优良学风,引导大学生在相对固定的学习、生活空间里,科学规划个人时间,精心安排学习计划,全身心投入学习,铺就自己的成才之路。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维度

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就必须在方式方法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

1.实例与比较并举,用好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

其一,高校教师要用好抗疫鲜活素材,将生动事例引入课堂,引导大学生从中汲取养分,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讲好中国共产党心系人民、关爱生命、领导有力、冲锋在前的抗疫事迹;讲好著名抗疫人物“无双国士”钟南山、“无胆英雄”张伯礼、“铁人院长”张定宇、“疫苗将军”陈薇、“邻家奶奶”李兰娟等的事迹;讲好众多大学生投身抗疫一线,展现出昂扬向上的青春力量的事迹。

思政课教师要“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2]381-382。 思政课教师可以从纵向观当下,对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疫情防控情况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击重大疫情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成效进行纵向比较,也可以从横向看自身,对国内和国外的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措施、成效进行横向比较。通过纵横两个维度的比较,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成功控制疫情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而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2.推进“互联网+思政”,让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进一步与互联网融合,推动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成为最大增量。高校要利用好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QQ公众空间等多种渠道,宣传抗疫斗争展现的制度优势、铸就的抗疫精神、凸显的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等;宣教内容要兼具思想性与亲和力,可以利用短视频、图片、HTML5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和大学生同频共振,提升传播效果。党团组织建设、学生组织管理也要因势而新,可以利用微信、QQ、钉钉等即时通信软件,搭建党支部、团支部、班级、学生组织等多层面在线交流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发挥学生组织引领凝聚的作用,拉近与大学生的距离,创新疫情条件下的思想引领形式。

3.传递人文关怀,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2]276。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高校既要引导大学生遵守校园防疫规定,又要注重人文关怀,通过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来解决思想问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对学业掉队的学生,既要加强督促指导,也要加强家校沟通、协同育人;对产生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要做好心理疏导;对就业有困难的应届毕业生,要多组织其参加线上线下招聘会,加强一对一就业指导;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要予以生活帮扶、及时发放临时困难补助。

猜你喜欢

常态抗疫防控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团结抗疫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