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大学书院教育体系何以构建

2022-03-02杨国欣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1期
关键词:书院卓越育人

杨国欣

中国现代大学书院制是在借鉴西方高校住宿学院制的同时,继承我国古代书院传统,建立起来的一种跨专业学院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现代大学书院制教育管理,是以学生社区为平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理念,以课外培养为途径,以导师制实施为措施的一种新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书院育人与学院育人构成“双院协同育人”模式,旨在实现大学生“学术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统一。书院育人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多样化的课外培养途径,广泛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科学构建书院育人的教育体系,河南科技大学丽正书院开展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了现代大学书院实施素质教育的六种主要形式,并进行了一系列实践。

一、融合教育:制造“头脑风暴器”

现代大学书院制强调学生跨学科、跨专业混合住宿,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融合,扩展本学科之外的知识视野,消解学科间的隔阂和偏见,培养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河南科技大学丽正书院,由数学、建筑、法学三个学院共八个专业的近2000名学生组成,实现了理工法三大学科门类的交叉融合。书院在实施融合教育的过程中,以推进“合作学习”为抓手,全面促进学生的融合发展。如在大学一、二年级中普遍成立IDEA小组,每位同学都要进入至少一个IDEA小组,小组由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生组成,每周开展小组活动。书院把IDEA小组作为学生合作学习和书院实施融合教育的基本组织单元,小组将伴随学生的大学教育全过程。除此之外,书院还利用跨学科跨专业的优势,在学生参与“挑战杯”“互联网+”等竞赛活动中,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融合组队。

丽正书院在整个育人过程中,始终坚持融合教育的理念,在书院的各种教育环节和教育活动中贯彻“融合”的思想,使学生产生了较传统学院制更好的切身体验。比如学生普遍感到许多教育活动都有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生参加,融合更方便、成效更突出,对学生培养全面思考问题和站在他人立场上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融合教育就是要制造一个“头脑风暴器”,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思维激荡中激发智慧。

二、朋辈教育:培育“森林生态系统”

重视朋辈教育的独特功能,是现代大学书院教育的重要特征。书院通过朋辈教育,使学生在彼此的交往、交流、分享过程中,获取进步的力量和机会。美国哈佛大学原文理学院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说:“学生们从相互之间学到的东西比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学院作为一个群体,给每个成员的成长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机会。”重视和推动朋辈教育,把朋辈教育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去认识和谋划,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和带动作用,是现代大学书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河南科技大学丽正书院积极探索朋辈教育,努力将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落实到书院育人的各个环节。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加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融合与交流,促进协同合作,创造朋辈教育机会;二是建立并深化高年级学生代班长、代团支书制度,在短时间内为新生树立班级管理和团支部建设的新标杆;三是充分发挥书院团委、学生会学生干部的带动作用,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发展引领和服务;四是充分发挥书院学生在各类课外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在各种教育活动中的组织积极性;五是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在社区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学生党员在社区管理与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作用;六是充分发挥各学科各专业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用各类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激励和带动其他学生。

朋辈教育就是要培育一个“森林生态系统”,学生通过相互之间能量和知识的交换获得快速成长。

三、隐性教育:配置“看不见的手”

隐性教育是通过间接的、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接受影响的教育过程。它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产生影响。隐性教育的主要特点,一是隐蔽性,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目的隐蔽在教育活动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的;二是间接性,教育内容是通过“渗透”而非“灌输”方式传递给学生的;三是开放性,这种教育不受教育资源约束,是跨时空的、非封闭的、无课堂的、面向全体的教育活动;四是愉悦性,这种教育是在特殊的环境和活动中,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观察、参与、体验、提升的教育形式。

河南科技大学丽正书院通过构建系统化的学生活动,提出了“十二条课外培養路径”,包括主题教育活动、党团组织活动、文化艺术活动、日常管理活动、困难帮扶活动、学业指导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创业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健康教育活动,从而进行广泛的隐性的素质教育。与此同时,努力开展书院的特色品牌建设,如正在筹划实施的“服务学习支持计划”等,通过深化课外培养活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高学生对隐性教育的认知度和参与积极性。

隐性教育就是要配置一只“看不见的手”,牵引和激励学生的发展。

四、分享教育:创设“社交实验场”

分享教育就是以学生分享资源为基本形式,以拓展视野和提高思维表达能力为直接目的,以影响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最终目标的一种教育活动。分享教育对完善学生的人格、训练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交往与沟通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教育能够有效地促使大学生从“独自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从“关心自我”向“关心他人”转变,从“获取资源”向“分享资源”转变。不仅如此,分享教育还具有促使学生丰富个人情感、学会与人相处、摆脱内心孤独、促进心智成熟等重要作用。分享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决定了它在书院育人体系中的特殊价值。

河南科技大学丽正书院针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书院素质教育的五大模块,其中之一就是思维表达模块,并由此规划大学生的分享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分享教育的基本途径有两个,一是分享示范,专家、学者和老师通过“丽正讲堂”“咖啡时光”等场合做分享示范,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思维和有逻辑性地表达;二是分享实践,通过“IDEA小组”“大学生学术节”“阅读悦享”“工作坊”等各类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享活动,提高表达能力。

分享教育就是要创设一个“社交实验场”,学生通过分享,训练思维与表达,体验和谐的社会情感,培养开放的社会心态。

五、社区教育:开发“连续染色机”

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并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教育过程。现代大学书院致力于社区建设,旨在建立新型师生共享社区。书院社区教育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文化塑造、价值引领、精神重构等重要作用。学生宿舍区就像一个开展融合教育的“大熔炉”,是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小社会”。社区文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浸染作用。

河南科技大学丽正书院将书院建设定位于“课外培养的示范区、文化育人的试验区、合作学习的拓展区、师生共享的新社区”。为了有效实施社区教育,主要采取了五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利用开学第一課和新生入学教育,进行书院的文明素养教育,由书院的书记、院长、副书记、副院长结合各自分工分别进行宣讲,进行融入式教育;二是通过每学期至少一次的主题班会进行社区文明素养教育,由辅导员依据书院的统一部署,进行指导式教育;三是制定和宣传社区育人管理办法,对环境卫生、宿舍安全、设施管理、人际交往、社区文明等方面提出行为规范,进行约束式教育;四是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社区活动,宣传社区文明要求,引导学生养成文明习惯,进行沉浸式教育;五是通过校(院)际交流,营造社区文明氛围,激发学生文明自觉,进行促进式教育。丽正书院作为河南省高校书院制改革试点之一,先后接待了50多所高校的人员来访和交流,这对书院学生形成文明自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社区教育就是要开发一部“连续染色机”,持续不断地对学生染色固色,让学生在这里得到熏陶和浸染。

六、卓越教育:建构“粒子加速器”

卓越教育是由河南科技大学丽正书院提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它是以传播卓越理念、树立卓越意识、培养卓越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实践。卓越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以成为卓越人才为目标,以发展自己的突出优势为重要举措,以创造有影响力的成果为落脚点,而实施的一种综合教育。

在传统的观念中,我们认为“优秀”是对人才的最高评价。事实上,在一个组织中,除5%—20%的表现优秀的人之外,还有一些被称为卓越的人,他们常常是推进组织实现突破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卓越人才没有硬性标准,没有评选比例,但是具有一些重要特征。卓越与优秀的区别在于,优秀的人才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不错,但是他们缺乏有影响力的成果,难以找到他们在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突出“优势”;而卓越人才则不同,他们不是完人,但是他们在某些方面有着极好的表现,具有突出的“优势”,他们甚至可以将多件事情做到极致。

河南科技大学丽正书院正在实施的“卓越学习计划”,其核心措施包括“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和“领导力发展计划”,通过这些卓越教育活动,有效培养了大学生卓越意识,强化了大学生塑造突出“优势”的动力,进一步明确了卓越发展的方向。卓越教育就是要建构一台“粒子加速器”,加速激发学生的能量,帮助学生以卓越的“优势”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作者系河南科技大学丽正书院院长)

责编:兴 公

猜你喜欢

书院卓越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朵云书院黄岩店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大作为 走向卓越
白鹿洞书院记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卓越之梦
书院讲习一例
向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