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场百分之一的梦
2022-03-02Z姑娘
Z姑娘
你好啊,陈见夏。
八月长安的《这么多年》,我读过3遍。第一遍是偶然看到推荐,上网搜了全文,凌晨三点半一口气读完,心绪像夜幕时的潮水,波动被黑暗遮掩,却是汹涌的,当时它还叫《早恋》,听说结尾是作者为了回馈读者临时结束的。
第二次是终于等到这套书的出版消息,开始看作者在公号的连载,于是每读一章,脑袋里都不停地重复着冒出一个声音:“你好啊,陈见夏。”我像是看到了平行时空里的我,就是那种如果我换了种选择,大概就是另一个陈见夏的感觉,从陈见夏踏进陌生而优秀的振华中学,带着敏感、卑微、又有一丝骄傲的心,努力和李丝丝拉近关系开始,我和她开始重叠。
我想不止是我,世界上有无数人会落进陈见夏这个角色的影子,毕竟大部分人的青春,好像只能是这个样子的。
父母大概率是爱自己的,但爱里有一点条件,比如你不如弟弟受宠,比如你必须要考前几名、要会很多特长,才会对你笑脸相迎,总之是让你吃穿不愁,但也仅此而已;手机要偷偷买;有穿着寒酸、努力却笨拙的同学,也有聰明且家室优渥的同学;会被同学说坏话,会和同学撕破脸,也有自己的小圈子;乖巧里藏匿着无数飞扬的心事;和老师的关系很模糊;有时候会自卑,容貌焦虑成绩焦虑、有时又莫名自信;成绩上会遇到一个瓶颈期,怎么努力都上不去,于是彻夜难眠,等待高考的宣判;还有,遇见一个很喜欢的人,也因此和父母“干上无数架”……
《这么多年》是三本套,第一本偏向陈见夏的个人成长——她从小县城来到省重点高中后的心思和改变,也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所以它不像《爱的教育》那些名著能感化人,它只能让人找到共鸣,像一颗孤独的星,远远看见另一颗星在闪耀,于是知道这片宇宙不止我一个,得到一些莫名的安慰。
就像陈见夏想,她是浩瀚宇宙中被遗弃的飞船,沉寂多年的对讲机里,他是唯一的应答。这里的他,是男主角李燃。小说的第二本,重心放在了陈见夏和李燃的关系上,可以说是造了一场梦吧!
因为陈见夏的日常和经历都太过真实,我一度在想,读书时我心里扭着的感觉到底是什么,然后意识到,书里有百分之一的不真实,来自李燃。
李燃表面上是个混事少年,长得不错,被陈见夏嘲讽五行不缺钱,就缺德,实则却专一、丰富有趣、仗义、真诚而明媚。他捉弄欺负陈见夏,带陈见夏吃串串和玩儿,会发脾气也会道歉哄陈见夏,他能接住陈见夏的眼泪,再在冬天给她戴上围巾。这样的存在太美好了,足以点亮任何一个人的青春吧?
所以书里最打动我的两处,是陈见夏想“爱没教会她兵不血刃,爱只教会她对着他哭”,以及李燃让陈见夏把他当围巾,冷了围上,热了就脱掉,但在陈见夏因为早恋被父母拉回老家后,跳窗户一瘸一拐去找她,跟她说:“可是围巾不是翅膀,我知道你想飞。”
一句话,什么都表达清楚了。李燃懂陈见夏的野心,李燃不会嘲笑陈见夏的一言一行,李燃想陪陈见夏一起成长。
终于第三本时,他们都长大了,陈见夏当上小领导,面临职场种种和站队的麻烦,家里出事时,李燃会去帮忙,但他也成了要喝酒赔笑解决一个又一个麻烦的成年人,这种甜蜜、成熟带着落魄的真实,调和了第二部的美梦。
青春是少有的无条件美好的事物,我是体会过青春的甜,但确实没遇到过那么好的李燃啦,好在大家长大的过程都差不多,总归是从别人的经历、故事里找共鸣,再与自己和解。
编辑/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