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2岁清华女教授斩获青橙奖,优秀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2022-03-02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软体清华领域

2021年10月14日,2021达摩院青橙奖公布获奖名单,朱飞虎、韦东奕、陈杲等十名青年学者获奖,分享千万奖金。青橙奖见证了中国青年科研人才的迅猛发展,此次首度颁给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贡献者,为科研大时代中“最好的他们”画下注脚。

青橙奖始于2018年8月,是业内最早为发掘中国青年学者而设立的公益性学术评选。青橙奖面向不超过35岁的年轻学者,他们通常博士毕业不久,刚刚步入独挑大梁的关键时期,年纪轻轻就在科研无人区确立自己的道路,做出自己的阶段性成果,很多人在30岁前后就已成为教授、博导,开始教书育人、传递科研火种。

这群平均年龄33岁的年轻人,5位拥有中国博士学位,7位有海外科研经验,并首次有3位女性科学家获奖:浙江大学陆盈盈、清华大学赵慧婵、清华大学方璐。32岁的清华副教授赵慧婵就是其中之一。她从清华到康奈尔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再往哈佛,一年完成博士后研究,回到清华为祖国培养人才。

赵慧婵拥有一对漂亮的梨涡,说话总是双眼含笑,是个漂亮又有亲和力的女孩,但她研究的领域非常硬核。她主要从事软体机器人领域的研究。软体机器人是面向机器人本体设计和硬件技术的一场革命,被誉为“机器人领域十二大前沿科技”之首。

得益于在软体机器人领域的出色成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赵慧婵与她的团队承接了为武汉研制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的任务。“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台咽拭子采样机器人”,赵慧婵和她的科研团队是摸着石头过河,设计者在确保机器人在具备采样准确度的同时,也要具备容易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的特点。历时八个月时间,赵慧婵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终于研制出了样机。在2020年10月,赵慧婵将样机送往医院进行采样,表现出色,目前相关技术仍在不断更新迭代中。

此外,赵慧婵还曾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机器人,重量只有200毫克,最终顺利起飞。这种微型机器人将来可以做一些探测工作,去一些狭小的,我们人类去不到的地方。

凭借着對软体机器人的研究,赵慧婵从众多优秀科学家中脱颖而出,获得青橙奖和100万元的奖励。当人们问她想要用这笔钱干什么时,她说自己带的学生有点多,但实验室有点小。这笔钱她打算用来多租些实验室面积,能让学生们有个更好的科研环境,做自己想做的课题。

说到个人的科研愿景,赵慧婵表示,“希望机器人能去到我们去不到的地方,帮助人类从事繁重的危险的事情。”

素材链接

获奖学霸,是“最好的他们”

来自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的朱飞虎,主导研发航天器的“眼睛”,让“天问1号”度过火星着陆的“黑色9分钟”,稳稳降落在乌托邦平原,是首位把科研成果送上火星的青橙奖得主。

青年数学家韦东奕,本科、博士、博后、科研工作均扎根燕园,完全由北京大学自主培养,其在流动稳定性方面的成果被世界闻名的布尔巴基讨论班专题讨论。

年仅27岁的陈杲,因创造新的工具解决了复几何领域的重要猜想,成为四届以来最年轻的青橙奖得主。陈杲曾在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后研究,在外9年,他说“想家了”,今年回到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

运用示例

赵慧婵可以说是我国青年科研学者的代表,她推动了新形态机器人本体设计方法的发展,正在带动国家向着更高更强而去。像她这样的青年榜样人物,青橙奖选拔出了10位。什么是我们应该追的星?这就是。无数老一辈科学家为人所熟知,但在他们的背后,也跟随着一大批新生力量,他们在崛起,在发光,即使很多人默默无名,但也在自己的领域不懈前行。中国的未来在一代代青年人身上传递,一代代青年也扛起大旗,带着祖国腾飞。——子牙童趣人物纪,腾讯网

这些青年科学家们能取得如今的成绩,靠的并非是运气,而是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以及远超常人的刻苦。科研这条路并不好走,要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需要的是“坐冷板凳”的精神,能够坚持深入研究某一项课题,并愿意为之投入时间、精力,最终才能取得突破。在看见青橙奖获得者们光鲜一面的同时,我们也得学习他们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与坚持。——鲍南,《北京日报》

(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软体清华领域
海底电缆保护的混凝土联锁块软体排抗拖锚稳定性分析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晶格型模块化软体机器人自重构序列
会捉苍蝇的高速软体机器人问世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领域·对峙
清华,北大,我来啦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软体家具检测国标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