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硬笔彩绘技艺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01任允鹏
任允鹏
一、陶瓷硬笔彩绘技艺的诞生
硬笔画指用钢笔、蘸水笔、圆珠笔、中性笔、马克笔以及铅笔、炭条等硬质笔在纸或其他材料上进行创作的绘画形式,目前多用钢笔画泛指硬笔画。以钢笔画为代表的硬笔画传入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20世纪30年代出现过热潮,当时主要使用便捷的钢笔等硬笔为创作搜集素材,进行速写、线描、书籍插图以及连环画等的创作。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出现了一批职业画家,硬笔画渐渐兴旺发展起来。许多画家把中国画对线的运用引入硬笔画中,丰富了硬笔画的绘画语言。建筑院校也专门开设钢笔画、马克笔画等硬笔画课程。20世纪90年代开始,风格各异的硬笔画涌现出来,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硬笔画独有的艺术魅力被挖掘出来,绘画题材越来越丰富,逐渐突破了以速写、连环画、插图及建筑绘画为主的旧有模式,出现了大幅甚至巨幅硬笔画作品,可与其他画种相媲美。硬笔画技艺在中国逐渐成熟,不仅能独立表现完整的绘画主题,并且有了自己理论体系的支撑,形成了其他艺术种类无法替代的独特的表现技法及艺术面貌。
然而,在硬笔画的技艺特征和艺术魅力得到广泛运用的背景下,陶瓷硬笔画却处于空白状态。原因在于,普通墨水烧制时会失色,而普通陶瓷颜料不具备普通墨水的书画性能。基于这一现状,2015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董善习提出需研制可以在陶瓷上使用的钢笔墨水。笔者带领团队从陶瓷颜料、溶剂、熔剂、悬浮剂、分散剂、稳定剂等的选择、配比、粒度的控制以及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于2016年成功研制出可在陶瓷上使用的墨水。陶瓷硬笔墨水的发明,使硬笔画艺术在陶瓷上得到展现,诞生了陶瓷硬笔彩绘技艺。
陶瓷硬笔彩绘技艺,采用陶瓷硬笔墨水在陶瓷产品上进行创作,经过高温烤烧后,墨水与陶瓷釉料融为一体,耐磨耐腐蚀,不掉色,从材料上解决了硬笔彩绘问题,改变了之前陶瓷彩绘一直使用软笔进行创作的状况,丰富了陶瓷装饰艺术形式。
2016年陶瓷硬笔彩绘技艺荣获山东省陶瓷创新评比金奖。2019年,高承传运用这一新技艺,绘制了大量陶瓷硬笔画作品。2020年,笔者与董善习、高承传创作的几十幅陶瓷硬笔画作品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中国陶瓷琉璃创新大赛”并荣获“材料创新”奖。2021年,在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淄博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下,董善习和笔者组织了30余位艺术工作者,创作了百余幅陶瓷硬笔彩绘作品。这些作品在中共淄博市委宣传部和淄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的“瓷系初心——庆祝建党100周年陶瓷硬笔画艺术展”中展出并受到广泛好评。这为陶瓷硬笔彩绘技艺的推广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增加了经验积累,提高了社会知名度。
二、陶瓷硬笔墨水制备的工艺流程
陶瓷硬笔墨水是实现陶瓷硬笔彩绘的最基本材料。为满足使用者的要求,陶瓷硬笔墨水需要具备如下几个基本条件:液体墨水必须使用能够耐得住高温的陶瓷颜料,且发色稳定、温度适宜;绘制时出水流畅,不堵塞笔头、不泄墨、不散线、不洇板;墨水悬浮稳定持久,不易分层或沉淀;附着力强、挥发干燥速度适中。基于对以上条件的分析,经反复调配、磨制、试烧,制成了由陶瓷颜料、高温熔剂、液体溶剂、分散剂、稳定剂及其他辅料组成的陶瓷硬笔墨水,这种墨水可以使用钢笔、金属或竹制蘸水笔、针管笔等硬笔进行书写、绘画等艺术创作。陶瓷硬笔墨水为油性墨水,有釉上彩和釉中彩两类,特点是书写流畅、呈色稳定,可吸入钢笔胆中便于携带使用。
陶瓷硬笔墨水制备工艺流程:将陶瓷颜料、高温熔剂、液体溶剂及活性等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后,再进行混合研磨,到达一定细度后,再用其他辅料调制并过筛。制备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陶瓷硬笔墨水制备工艺流程
三、陶瓷硬笔彩绘的工具及绘制流程
(一)绘制工具
陶瓷硬笔彩绘用以钢笔为代表的硬笔进行绘画创作,除了普通硬笔画使用的钢笔、蘸水笔、绘图笔、竹笔等硬笔之外[1],还有竹签笔、棉签等工具。
(二)陶瓷硬笔彩绘的绘制流程
陶瓷硬笔彩绘基本流程与传统彩绘流程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用陶瓷硬笔墨水进行绘制创作,还可以在上面施淡彩或作其他艺术加工创作,其主要流程为:
(1)清理陶瓷制品
对选好的陶瓷制品进行清理,使表面洁净,无油污或其他污渍等。
(2)起墨稿
根据创作意向,使用陶瓷硬笔墨水,用钢笔等硬笔工具进行绘制。绘制过程中,由于瓷板不吸水,墨迹不会马上干燥,要注意不要损坏画面。
(3)干燥
绘制好后,可自然干燥或使用烘箱烘干。
(4)施彩烤彩
施彩烤彩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彩烤一次,一种是彩烤两次。
方式一(图2):使用硬笔工具进行绘制,干燥后,用毛笔施淡彩,干燥修整后用窑炉高温烤制。因没有烤烧的墨线结合强度较弱,所以此方法适合少量加彩,而且在加彩过程中,特别是在墨线上不能用力较大或反复添加颜色,以免损坏原有的硬笔墨迹。
图2 陶瓷硬笔彩绘流程(一次彩烤)
方式二(图3):使用硬笔工具进行绘制,干燥后,先用窑炉高温烤制,再用毛笔施彩,干燥修整后再次用窑炉烤制。墨线经过一次烤烧后与釉面结合牢固,耐擦拭,可以多次加彩或修改,所以此方法适应性较强,淡彩、重彩都可以使用。
图3 陶瓷硬笔彩绘流程(二次彩烤)
结合陶瓷装饰工艺,目前陶瓷硬笔彩绘有釉上和釉中两种,彩烤方法与普通陶瓷彩绘烤制工艺基本相同。釉上彩陶瓷硬笔彩绘是最常用的装饰方法,几乎适应所有瓷器或釉陶制品的装饰,彩烤温度780~850 ℃。釉中彩是陶瓷彩绘装饰的形式之一,釉中彩的特点是成色稳定,色泽鲜艳、滋润悦目,颜料与釉料融为一体,画面耐磨。从工艺上来分,釉中彩可分为夹层性釉中彩和沉入性釉中彩两大类。夹层性釉中彩是先在坯体上施一层薄釉,然后彩绘,再施一层釉覆盖其上,最后烧成[2]。沉入性釉中彩是在白瓷上做釉上彩绘,在高温烧成时,陶瓷颜料沉入软化熔融的釉中,沉入性釉中彩有时会出现部分颜料的生烧,生烧部分摸起来有涩涩的感觉。釉中彩彩烤温度根据制品材质而定,骨质瓷为950~1 050 ℃,陶瓷玻纤板为1 050 ℃,传统硬质瓷则要1 160~1 200 ℃。
陶瓷硬笔彩绘墨稿烤烧后呈色略有不同。因调墨油呈棕色,墨稿比烤制完成后的实际颜色稍深,个别颜色如钴蓝色,自然颜色为黑色,烤烧后变成蓝色。一般最好是将自己常用的颜色做烤烧前后标准色标盘,以便平时创作参考使用。
四、陶瓷硬笔彩绘的主要技艺
陶瓷硬笔彩绘源于普通钢笔画等硬笔画,其最基本的技法和特点与硬笔画基本相似,使用陶瓷硬笔墨水,一般的硬笔画技法在陶瓷上基本可以实现。由于陶瓷表面不吸水,在未烧之前可以擦拭修改,一些普通硬笔绘画难实现的方法可以在陶瓷上实施,所以陶瓷硬笔彩绘有其独特的技法和艺术特色。
(一)陶瓷硬笔素描
陶瓷硬笔素描在起墨稿时与普通素描类似,而在后续修整时,差异较大。
第一步起墨稿。根据瓷板尺寸比例等画好草稿或起腹稿,使用陶瓷墨水起墨稿。注意画面整体关系,最好曾画过,比范画素材要稍重一些,便于第二步的创作。注意画稿高光部分要留白,过渡的地方用细笔尖画线(防止墨色污染)。画稿虽稍重,但色度要按整体关系去处理,这样也便于第二步的制作。待初墨稿画完后置于阳光能照射的地方,自然干透。第二步使用刻、划、剔技法塑造画面。在陶瓷表面上干透后的墨迹,较容易用竹签通过刻、划、剔技法进行修饰,这样可根据画面所需的关系进行“减法”技法的塑造。陶瓷硬笔素描作品如图4所示。
图4 陶瓷硬笔素描作品(高承传)
(二)陶瓷硬笔速写
速写是在较短时间内,以快速、准确而又十分简练的线条对某种事物进行描绘。以各种线型组成流畅而美观的画面,是一类艺术性很强的绘画技艺[3]。速写常用来搜集记录资料、绘制草图等,尽管只是白与黑的简单结合,却具有独特的形式之美。陶瓷硬笔速写用陶瓷硬笔墨水在瓷器上创作,同样能展示速写艺术的魅力。陶瓷硬笔速写作品如图5所示。
图5 陶瓷硬笔速写作品(高承传)
(三)陶瓷硬笔线描
硬笔线描是通过单色线条的变化或由线条的轻重、顺逆、疏密等组成画面黑白调子来描绘客体的一种绘画方式,是以线造型为主的绘画艺术,不仅是物体轮廓的表现,还具有它自己特有的韵律。硬笔线描以其清新、自然、优雅的姿态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陶瓷硬笔线描是把硬笔线描艺术运用到陶瓷作品之上的绘画技艺。陶瓷硬笔线描作品如图6所示。
图6 陶瓷硬笔线描作品(杨桦)
(四)陶瓷硬笔淡彩
硬笔淡彩以硬笔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在硬笔线条的底稿上,施以淡淡的色彩来进行渲染,运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立体感、空间层次感,营造画面氛围[4]。陶瓷硬笔淡彩通常是在一张线稿上略施色彩,要求色彩的透明性较好,不能覆盖线稿。采用的方法是,在干燥后的硬笔画面上,用陶瓷颜料轻轻进行赋色创作,一般要在线条干透后再进行赋色。最好将硬笔画烧制后,再进行赋彩,这样可以放心大胆地赋彩,而不必担心把已有的硬笔画稿毁坏。陶瓷硬笔淡彩作品如图7所示。
图7 陶瓷硬笔淡彩作品 大漠胡杨 (董善习)
(五)陶瓷硬笔水彩
陶瓷硬笔水彩是以钢笔线条为基础,施以陶瓷颜料,呈现类似水彩效果的装饰方法,给人以透明、清新、流畅、水色淋漓的感觉。陶瓷硬笔水彩技艺,以硬笔线条为骨,淡彩洗色体现水彩灵动之美感,技法流程与钢笔淡彩类似。其作品如图8所示。
图8 陶瓷硬笔水彩作品(耿庆雷)
(六)陶瓷硬笔重彩
陶瓷硬笔重彩是以硬笔线条为基础,施以重彩晕染的绘画技法。先起硬笔线稿,烤烧后,运用层层加彩的方式以陶瓷颜料晕染。
每遍都薄薄地加色,干燥后,一层一层加深加艳,通过多次的加色加彩最后达到艳丽稳重的色彩效果。其作品如图9和图10所示。
图9 陶瓷硬笔重彩作品一(王佑学)
图10 陶瓷硬笔重彩作品二(王佑学)
五、结语
陶瓷硬笔墨水的发明,促进了陶瓷硬笔彩绘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使用陶瓷硬笔墨水,结合多种硬笔及陶瓷彩绘技法,形成的陶瓷硬笔彩绘技艺,通过几年的探索已日趋完善。
然而,陶瓷硬笔墨水的发明仅有几年的时间,陶瓷硬笔彩绘艺术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论在材料技术还是在艺术创作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世界上优秀文化艺术多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相互碰撞、融合产生的,中国陶瓷艺术也是在东西方多种类文化艺术的交融、碰撞中产生并发展的。作为陶瓷大国的陶瓷从业者,有义务将这一融合中国传统陶瓷技艺和西方硬笔画技艺的艺术新门类不断创新发展,改善材料性能,将多技法、多门类的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创造出更多、更新的技艺及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