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实践模式

2022-03-01山东省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路朝晖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绘制导图知识点

山东省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 路朝晖

核心素养教育要求教师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明确事物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为加强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点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应用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展示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的层级图,在形式上,思维导图具有文字、图形、线条和符号这些元素,它们能清晰地展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总体来看,思维导图采用的是图文并茂的表现方法。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强化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特点,不断拓展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所画的思维导图。教师不仅要在思维导图中呈现教学重难点,还可以融入更多的附加内容,让学生一看到这一图形就能联想到相关知识点。学生的知识体系也会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得到系统化的整理,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实际意义

(一)培养学生思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且自控能力不强,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天性,只是“灌输式”地将知识输送给学生。实际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创新力及想象力得到发展。思维导图的融入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树状思维的发散影响下,开阔思路。

(二)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及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了多媒体之外,思维导图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将原本较为抽象的问题呈现出来,整理出清晰的知识脉络,让知识更加系统直观。这种教学方法也会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窍门。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生的预习和复习环节中,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

三、小学数学思维导图的实际应用模式

核心素养教育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形成适应未来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又离不开教师的日常教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并非一蹴,需要教师多强化课堂上的思维训练方式,而思维导图正是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从思维特征的角度上看,思维导图中所蕴含的思维特征和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是非常相似的,都是从具体形象思维慢慢过渡到抽象思维的一种方式。小学生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所以其思维具有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征。教师要基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思维导图教学,可以在思维导图中融入更多的图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了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生硬、教学氛围枯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达到数学思维训练的目的。

(一)制作思维导图框架,填写关键词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梳理好较为复杂的知识点,避免在学习的过程中混淆概念。思维导图具有较强的教学指导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制作思维导图框架,填写关键词,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例如,在教授《四边形的分类》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教师以四边形作为关键词,画出竖条枝干,让学生将与四边形相关的关键词罗列上去,让学生记住四边形的特点、定义以及公式,构造出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的数学思维导图。这种训练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分步骤完成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小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内容往往需要几个课时来完成,单独来看,针对每一个课时绘制一个思维导图是不够完整的。所以教师可以在系统模块教学结束之后,将几个课时的思维导图相融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步骤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将本节课学到的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结合之前学过的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不断扩展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将当堂学习到的内容和之前学习的内容联系在一起,为复习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授《分数乘法》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加大学生思维训练的力度,然后让学生猜想如何完成分数的除法,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方面的训练,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每一个步骤。在学习结束之后,学生将会完善思维导图,后续在复习时也可以通过回顾思维导图,掌握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做好思维导图教学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要根据数学的教学目标,制订科学的教学策略,逐步推进教学步骤。教师也要善于做好教学的反馈,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在应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记录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时所出现的问题,发现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训练时所迸发出的思路,这些反馈都可以成为教师未来教学中的新抓手。同时对学生的关注会促进学生个人创新意识的发展,助力学生实现个性化的数学学习。

例如,在绘制《约分》这一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时,教师要检查学生的思维导图绘制情况,通过总结学生的情况,发现学生忽略了约分一般是交叉的这一性质。教师可以将其记录下来,在后续教学环节中着重讲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又如,学生在绘制《倍数与因数》的思维导图时,会通过自己的理解厘清数的关系。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不能用统一的答案约束学生,而应多看到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主动性,绘制出自己的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及思维能力的发展。这些思维导图教学的反馈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让数学教学的针对性更强。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尤其要注重这一环节,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优化后续教学。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如运用思维导图梳理以往的学习笔记,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引导学习。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绘制思维导图,在全班范围内形成经验的流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的新型教学理念,教师要运用更加高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思维导图的教学思路可以帮助学生塑造思维品质,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教师要明确思维导图与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在教学时灵活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切实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绘制导图知识点
Art on coffee cups
烃思维导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放学后
第6章 一次函数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