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运用热点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22-03-01陈安媛
陈安媛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蓼兰镇蓼兰中学 山东青岛 266731)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现在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的填鸭式教育到现在的主动去学习,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随之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当下“热点”,链接过去与现在,在此基础上能有很多感悟和感触,当下的“热点”使得教学更加开放,更具个性化,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将历史课本中的“死”知识变“活”,提高课堂效率。
一、初中历史中运用热点教学的实践方式
(一)巧用“热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我国,教材并不是通用,由于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多样化,其教育情况也呈现地域性差异,加上家长的观念并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大部分学生对历史都没有很大的兴趣,到考试前才背历史,在考试答题时,并没有很灵活地运用“热点”结合时事答题,这就是学生历史成绩普遍不高的原因。文科是一个社会科学,要研究时事属性,要结合当下“热点”去思考,与历史贯穿起来,才能将历史学好。但是如今,历史教师很少将“热点”引用在课堂上,并没有将“热点”与历史结合起来,没有研究社会历史属性,使得历史课堂效果并没有达到让学生去喜欢上历史。之前我们其实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发现历史老师讲课时,只去讲授书本上的知识,并没有将时事热点结合起来,在这方面相对较弱,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可以将“热点”与课本结合起来,并且将此热点结合起来去学习历史,只是死记硬背,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因此导致学生成绩普遍不高,也渐渐对历史丧失兴趣。因此,历史教师可以在授课时,将“热点”与历史结合起来讲授[1]。例如在讲授中国近代历史时,关于战争,关于抗美援朝,2021 年是我国抗美援朝71 周年,热门电影《长津湖》在学生当中引起了一股“抗美援朝”热,他们对当时的历史非常感兴趣。那么在讲课之前,我们可以首先问几个小问题:①都看过这个电影吗?②为什么当时我们要抗美援朝?③你们怎么评价这场战争?④抗美援朝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学生们一听都高度兴奋,他们的兴趣就因此被激发,纷纷发表各自的意见。但我们也要提醒学生注意真实历史与文艺作品的差距,想要正确地认识抗美援朝的历史,就要从学习中寻找答案。这样做即使历史更加贴近生活,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历史知识。
(二)巧用“热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从学生角度看,学习历史他们觉得只要弄懂书本上的知识,或者在课堂上把教师讲的重点知识弄懂就行了,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研究这方面,在复习过程中只死记硬背,并不了解其中的相关背景,对历史不进行整合,不进行归纳,因此对时事“热点”并不会去利用,不会将时事“热点”与历史综合结合起来去思考问题。例如讲到南京大屠杀,我国设立了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到现在已经是第七个国家公祭日,我国人民都对日本的霸道和暴行义愤填膺。在对学生讲授这一事件时,我们可以和学生进行讨论:南京大屠杀的背景是什么?要求学生去查找资料,为什么会发生南京大屠杀?于是学生在课间就会去查阅相关资料,然后选出代表进行发言,从而引发学生对本次事件的热情,从1937 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展开对中国大规模的侵略,到淞沪会战失利,再到南京保卫战,造成南京沦陷,最后是南京大屠杀,学生所搜到的信息远远多于教材上的内容,不仅仅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全面的认知,还能综合起来贯穿历史。紧接着我们可以再提出几个问题:为什么日本如此残暴?我们又如何去应对呢?这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去追本溯源,去了解日本军国主义,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日本的经济发展情况,使学生去探讨我们应该如何去反对霸权主义,在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拓,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理解材料的信息、综合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因此我们要巧用“热点”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时事“热点”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历史课堂教学上是一个并未被重视的教学环节,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我们希望教师对时事“热点”进行研究,贯穿历史,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2]。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热点”,提高学生对“热点”的探索能力和利用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三)利用“热点”,开展爱国教育
爱国主义在我国千百年来就是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爱国情怀永远是历史教学中永恒不变的一个主题,历史教师要结合历史课本内容,适当地引入一些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热点”问题,更快更好地引起学生的一些共鸣,收到很好的爱国教育效果。在我国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很多次分裂,但是这只是历史长河中一个非常短暂的时刻,最终的结果都是国家实现统一,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不断地分裂和统一过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已经深刻认识到只有实现统一,才能保证国家的繁荣富强。历史教师可以利用我国近代史来进行讲授:由于我国内部封建势力的纷争割据,给了西方列强可乘之机,从而使得我国近代处于一种战争的状态,国家战火不断,民不聊生。但之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四分五裂的状态结束,人民开始真正地当家作主,虽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香港、澳门以及台湾问题仍然存在。但是随着新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香港、澳门回归了祖国的怀抱,通过这些历史事件的梳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明白,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坚持维护国家统一以及民族团结,时刻将爱国主义精神作为自己基本的思想支柱。就比如鸦片战争前后我国人民反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可以对学生进行维护祖国的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育。鸦片战争以来,对中国的侵略首先从西北和东北的通商贸易为幌子,加紧对中国的领土和矿产资源的觊觎和掠夺。我们可以近年来国际关系中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总之,在历史学习中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而远大的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二、初中历史中运用热点教学的反思
(一)引导学生整合“热点”材料,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性
教师与学生要一起去搜集“热点”资料,能够使学生很好地自主整合“热点”资料,并且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贯穿结合起来,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的高效学习,也能提高历史教学的开展效率。教师要做好提前备课工作,还要对“热点”进行整合做成材料,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历史观进行学习,从而达到“热点”材料整合效果,学生既达到了学习效果,教师也对未来的历史教材教学案件进行优化和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历史,充分认识历史事件发展的一般规律,才能够正确理解当下时政“热点”与历史之间的联系。同时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探索、共同学习,有利于教师历史工作的开展。
(二)引导学生从“热点”入手,理解历史
“热点”里面牵扯的内容较多,其历史知识点也较多,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热点”入手,进一步了解历史,这就是历史与“热点”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共性,如果能够充分读懂“热点”中的历史,并且深入了解历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例如在讲述汉通西域及丝绸之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我国的时政“热点”入手,我国的“一带一路”,这两者都有着明显的链接,然后再逐步去了解丝绸之路,引导学生逐步去了解两者的相关特性,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历史。这样做不仅充分结合历史与“热点”,还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工作[3]。
(三)引导学生将历史经验与现实结合
历史经验对当下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历史沿革中分析总结,我国是怎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而迈入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的高速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当下的“热点”进行分析,把握历史经验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不仅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学习历史,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我国国家的社会发展历史。
(四)站在历史的角度升华“热点”
教师在整合“热点”时,还须站在历史角度看待“热点”,对于历史知识和“热点”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对未来的发展起到良好的预测作用,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掌握到历史的一般规律,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成绩。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归纳能力,并且因此形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特别是将“热点”和实际历史整合过程中,需要比较材料的过程、历史的发展、明确知道两者之间的关联与差别,能够深刻地认知这两者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从而历史角度、价值都不一样,从而从正确的角度去了解历史真相。例如“贞观之治”以及“开元盛世”,教师要站在历史角度去升华“热点”,能够将中国改革开放后获得的成果进行结合,使学生从历史规律中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对现实生活的问题进行归纳,有利于养成学生的大局思维。
三、利用“热点”要注意的问题
要选择合适的时事“热点”,在复杂的事件中找到实际历史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对初中教师而言,就要适当地选择合适的“热点”,提高对新闻的鉴别度,尤其是适合初中生的新闻“热点”,过滤掉不良的信息。如今信息比较发达,获取信息途径太广太多,网上一些不好的信息会对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冲击,因此初中教师要严格选择“热点”。
(一)不能喧宾夺主,利用“热点”去讨论历史问题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不能过分占用课堂时间,影响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的掌握与落实。任何事物都不能抛开历史的本质,一旦离开了这些基本的历史知识,再去谈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没有很大的效果。
(二)利用“热点”必须立足于教材,社会“热点”不断出现,不能将历史变成“热点”专栏,盲目引入。
(三)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引用“热点”,在开始之前、结束之后,也要按照教学内容适当引用,不能盲目引用。随着现代教学手段不断完善,甚至可以利用图像、视频等资料,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四)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素质教育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比如在讲述《长津湖》时,可以让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回答,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情,在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肯定后,他的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加。
结语
总之,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可以借用“热点”,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我们解决教材中的抽象知识,更好地发挥历史的教育意义,让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体会到学习历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让历史真正走进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