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对于青年人焦虑与睡眠问题的设计干预及应用
2022-03-01陈柏宇薛小群
陈柏宇,薛小群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0029)
1 课题研究背景
如今,“高房价”“低生育率”“996工作制”等社会现象常常出现于新闻报道中,这些字眼反映了青年人的真实生活,并且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生存,获取相应的资源和机遇,他们都面临较大的压力。
就业难、购房难、子女升学难等,这三项是较为明显和占据比例很重的原因,其中“购房难”所占据的是一个很高的比例,过高的居住成本(包括房价和房租),在无形中加重了青年人的生活负担。在2019年调研的《都市异乡青年报告》中显示,在都市青年房租房贷占收入比重中,月收入1/5及以下的有27.9%,月收入1/4的占比达到45.4%。房贷占收入比如此高的情况下,买房似乎遥遥无期。但房子不仅是为了作为遮风挡雨的家,而且还是作为下一代优质教育资源的入场券。工作压力同样也是不容小觑,在教育部不断增加普通高校的录取人数时,随之而来的是毕业人数的增加,但相应的工作岗位并未有同等的增幅时,就产生了竞争压力。
2 青年人焦虑调研分析
2.1 问卷分析
问卷从自我对于压力的感知,焦虑感来源,焦虑对于生活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考察青年人针对压力的总体情况。
通过42份有效问卷的情况,并经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其中选择“无法推进任务”并且选择“在独处的状态下”的人数有16位,当被访对象无法推进任务,可以理解为面对失败或者认为此事超过能力范围时,这16位便会在独处时进行思考与反思。是否在独处状态下,因之前的失败容易出现自我否定并陷入相应的负面评价的梦魇,从而引发焦虑,成为通过问卷调研得出的假设,在进一步的调研中,研究将会重点关注自我独处时,被访对象行为模式和态度,进行设计点的探究。
2.2 人物访谈
受访者分别是准备考研的二战,刚参加工作和已经参加工作了8年的三位青年人。进行一对一的人物访谈,通过分析当他们面对焦虑的行为、想法,并且针对焦虑出现的时间、相应的行为和后续的发展进行研究,找到青年人的焦虑行为模式。
根据提出的问题和相应的回答,夜晚、睡觉、想事情、独自这四个词基本上在青年人的生活中有较多的共鸣,甚至能够通过这四个词构成受访对象产生焦虑的画面。相应地,在三位受访对象的交谈中,出现的共同现象是在入睡前进行思考这个习惯,不论是回顾一天的工作学习内容,还是对未来发生的事情进行幻想,都呈现出一种消极的思考习惯。容易在睡前的思索过程中,陷入无尽的消极感受和害怕之中。从而在思考过程中,被恐惧蚕食,并且时间也随之流逝。
但是睡前经过一定时间的缓冲和过渡是无可避免的过程和状态,只有通过优化这个过程,从而达到改善焦虑和睡眠质量的目的。合适减少他们的入睡时间,调整他们心理状态从而让他们不会因为焦虑而陷入到一种负面循环的焦虑中去。
3 改善青年人焦虑的方式
由于人是一个激素调节的生物,较多场景都是由激素来控制和主导,而睡眠也属于其中的一个方面。根据2002年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眼的视网膜上有第三类“感光细胞”,可以接受光信号,并传输到大脑生物钟调节器,由此来控制松果腺调节褪黑素,从而帮助人类调节体内浓度帮助人类保持昼夜平衡。并合理利用褪黑素受到物理光线的影响这一特征,在夜晚的状况下很合理地进行发射物理光线来适当并合理地提高褪黑素的浓度。辅以相应的光影图案和冥想方式,共同作用来改善焦虑。
为了达到在入睡前对人眼进行照射的效果,并且考虑到舒适性的情况,将发光设备放置于使用者身边,而非直接作为使用者身上的配饰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故将采用床头灯作为设计产出。
3.1 灯光的颜色选择
根据资料显示,每日30 min红光全身照射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物理光通过人眼能够有效地对于人体内的褪黑素浓度进行调整。但高强度、高亮度的红光在人体身上会产生负面效果。实验显示,在40l ux 625 nm的红光照射下,所产生的褪黑素相比于黑暗条件下浓度稍多,但是同时增加了体内的皮质醇的水平,而高水平的皮质醇是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但是在黑暗环境下具有感知力需要的照度值要比视觉工作需要的照度值低几个数量级。所以在红光的亮度上并不需要过高的照度要求。
3.2 灯光的光影图案
使用者将会在睡前阶段以平躺的姿势进行使用,需要在睁眼一段时间后逐渐闭眼、入眠。所以会产生一个自然望向屋顶的动作,那么顶部的光源散发出来的光影便产生一种令他们放松的图案。在相应研究中提到:分形纹理能够减少人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当其相关的参数落在1.2~1.4时有最好的效果。而所谓的分形图案定义是:部分与整体以某种方式相似的形体称为分形(fractal)。如现存的建筑群从古老的文艺复兴建造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到现代的悉尼大剧院,分别从穹顶内部的纹理和剧院的外部线条来产生有效的心理压力的放松。这种自然界平常的事物,能让用户在心理上更加放松。
3.3 冥想的选择
冥想训练强调以开放的态度接纳当下的体验,可避免惯性反应和思维定式。这对于焦虑的青年人来说是有积极作用的。其中大体而言,根据注意力的朝向,可根据注意的朝向可将冥想分为专注冥想(concentrative meditation, CM)和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 MM)。其中专注冥想(CM)主要通过将注意力保持于特定的物体上,保持注意力不被干扰,而正念冥想(MM)则专注于对于所有的体验进行察觉但不进行自我评价。根据相关研究显示,MM在积极情绪培养上效果明显,有助于拓宽注意广度,减弱对无关刺激的抑制,易于将远距离语义概念联系起来,进而对发散思维产生积极影响。可以在青年人准备睡眠时,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MM,通过MM的积极情绪的培养,改善因焦虑而无法入睡的现象。
4 灯具设计
4.1 灯具内部结构
为了实现在卧室发光并且光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变化,需求灯具在已有的垂直方向上进行适当移动,方便投射至墙壁和天花板的纹理有一定频率的变化。在10 cm以内的距离变化已经能够在产品效果上得到满足,故在最终的灯源移动的距离选择上根据灯具内部构造及步进电机的物理长度后,最终确定4 cm的移动范围能够满足产品的需求。
所以系统内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使用时在设定时间内进行,产品内部的步进电机推动光源的移动,并在空间中投射出纹理和昏暗的红色光线,在整体气氛的渲染下,使用者在设定的时间内睡着。并且太阳能板作为能量来源,白天通过放置在有光线的场所,夜晚便可以保证有效使用。
4.2 灯具形态设计
形态是由分形结构中的树杈的三角分岔而演变过来的。运用和“分形理论”相呼应的造型,以及整体造型风格符合曲线,圆润形态这些特点。因为上述两个特点也被证明对于心理放松有积极作用。
从底部的三角分叉结构开始是一个二维的分形结构,到三维空间中,延伸出了顶部的造型,整体近似于底部三个小球加上一个顶部的椭圆球,四个球面之间圆滑的过度曲面,整体也从一些超现实产品中得到灵感,呈现出非正常灯具的造型。
在灯具表面,利用分形图案作为花纹,在相应的表面处理后,在黑暗中的使用能够产生相应的纹理和变化来为青年人放松和缓解焦虑。
5 结语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调研访谈和原型实验,对于光源对人体生理节律的影响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通过光源来干预青年人因为焦虑无法入眠的情况,本课题的关注点过多在于褪黑素这单一激素同人体的关系,但是人体的生物调节并非仅由一种影响因子所决定,因此通过单一激素所设计的产品,在效果考量方面是有相应的缺陷。以及,本课题研究中所调研的对象大多是北京市的大学生,在地域上有明显的限制,并未广泛收集较多领域和地域的信息和反馈,并且受试者主观评价,并未通过客观的实际生理测量作为支撑,还需要进一步尝试和探究。
图1 光影图案
图2 灯具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