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消防队伍水域救援安全防范措施的几点思考
2022-03-01马建辉
马建辉
近年来,我国水域灾害频发,为提升队伍处置能力,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在全国组建了8支国家水域救援大队,开展了首届全国社会力量救援技能竞赛和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先后在多地区组织了全国水域救援培训班,开展了急流、绳索、潜水、冰域等水域救援专业技能培训,编写了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作业指南》《水域救援技术应知应会手册》《水域灾害事故救援手册》,制定了水域救援“五个绝不允许”等规章制度。各地区根据水域救援灾害类型,成立了省、市级水域救援专业救援队伍,引进国内外水域救援技术,加强了水域救援装备配备,提升了队伍水域救援能力,扛起了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重要职责,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党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但水域救援环境特殊、任务艰巨,因救援导致的伤亡时有发生,如何避免水域救援人员伤亡,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1 消防队伍水域救援伤亡情况
1.1 从伤亡人数看,水域救援危险性极高
从表1可以看出,2018年12月至2021年9月,消防救援队伍在水域救援行动中有15名救援队员伤亡。其中,因处置水域救援任务有13名救援队员牺牲,开展水域救援装备训练有2名救援队员死亡,充分说明水域救援是专业性强、危险性极高的救援工作,救援人员处于高风险环境,容易导致救援人员伤亡。
1.2 从救援环境看,安全防范极为重要
表1中涉及到洪水、内涝、急流、低温、冰面等水流救援环境,水域救援环境特殊、形式多样、地形复杂、救援难度大[1],救援人员和装备时刻面临着不同水域危险环境的影响。救援现场危险评估不充分、救援技术能力不强、安全防范意识淡薄、管控措施不到位、重勇敢献身精神轻理智行动,盲目处置山洪、泥石流、决堤等突发性、复杂性的水域灾害事故,极易导致参与救援任务人员和装备在瞬间发生意外事故,如果缺乏遇险救援能力和安全防范措施,会加大救援人员伤亡的几率,做好水域救援安全防范极为重要。
表1 2018年—2021年消防队伍水域救援伤亡情况统计
2 消防救援人员水域救援伤亡原因分析
水域救援对救援人员综合素质要求高,救援技术能力要求全面。分析救援人员伤亡的原因,与遵守规章制度和安全规定、个人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措施、救援装备性能、水域救援理论知识和水域救援技术有关。
2.1 水域救援理论知识缺乏
水域救援涉及的理论知识面广,涵盖水面和水下救援,包含静水、洪涝、冰域、沼泽、急流、海域等各种水域环境,涉及气象、水文、医疗、生理、装备等多方面理论知识。
2.1.1 规章制度学习不够
经过分析事故案例,救援人员在水域救援中,对《作战训练安全行动手册》《水域救援技术应知应会手册》《消防应急救援作业规程》《水域救援作业指南》和水域救援“五个决不允许”等规章制度和要求掌握不全面,救援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导致规章制度和规范要求执行不严,救援行动中安全防范没有贯穿于救援行动始终[2],易发生伤亡事故。规章制度的学习是提高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预防人员伤亡的有效手段。
2.1.2 理论知识掌握不够
一是水域理论知识掌握不够,通过调查发现,救援人员对各种水流形态产生的原因和识别方法,不同流态对救援人员和装备造成的危险,涉水救援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掌握不够。二是装备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各种水流形态对装备性能的不同影响,救援人员对装备性能参数、适用的水域救援环境、发生故障的原因、日常维护保养、使用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掌握不够。
2.2 水域救援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在水域救援行动中个人防护装备是有效预防伤亡的必备装备,通过伤亡战例我们不难发现,在救援现场不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或穿戴不规范、不齐全现象时有发生。
2.2.1 风险识别与评估不足
救援中因冰面坍塌、触电、急流卷入、洪水冲走、污水井中毒、舟艇翻覆等情况,导致救援人员伤亡发生,充分说明救援人员对救援现场环境侦查不够,识别水域形态、流速和潜在的危险,救援中面临的环境安全风险评估不足。
2.2.2 安全防范意识淡薄
部分水域救援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对不同水域流态面临的危险认识不足,救援任务中不穿戴水域救援防护服、专用救生衣、救援手套和头盔,未对被救者穿戴救生衣等现象时有发生,不能有效地使用防护装备。
2.2.3 防护服失去防范作用
部分单位配备的个人水域防护装备数量偏少,未定人使用和保管,存在交叉使用现象,干式水域防护服,不同的人颈部、腕部密封橡胶口径使用后会大小不一,在低温和内涝污染水域救援时,导致颈部、腕部不密封,不能有效发挥防寒、保暖、隔绝作用,发生低温症和感染风险。
2.2.4 安全管控措施不足
从伤亡的战例看,现场安全员存在空缺,即使设有安全员,但作用发挥不明显,对涉水人员安全检查不细,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不严等现象时有发生。如2019年3月19日,江苏苏州吴江区清溪河新东大桥,一名年轻女子跳河后,因救人心切,消防员未穿着救生衣,随即跳入河中营救轻生女子,导致一名消防员卷入湍急水流而牺牲。
2.3 水域救援技术不过硬
2.3.1 水域救援技术训练不全面
发达国家消防及非政府救援组织要求水域救援人员必须具备静水救援技术、潜水救援技术、洪水急流救生技能、水面救生设备操作等技能[3]。各单位普遍重视水域救援人员培养和技能培训,开展常态化水域救援基础技能训练较多,模拟水域救援实战环境和救援战例复盘训练少,对发生的伤亡事故案例,开展针对性训练不够,救援技术更新滞后。在处置水域救援中,救援人员在安全风险评估、组织指挥、技战术水平、装备性能、装备操作、安全防范措施等方面能力薄弱。
2.3.2 水域绳索训练过于简单
水域中开展绳索救援,对救援人员技能和知识储备要求高,不但要掌握绳索技能,还要具备水域理论知识和救援技能,绳索在水域救援中能提升救援效率,保障救援安全,也能成为威胁救援人员和装备安全的风险,加强水域绳索技术,能提升队伍处置水域救援能力和预防伤亡事故发生。
对水域船只或浮动设施开展绳索救援时,绳索会间歇性受力,事故船舶和浮动设施因水流冲击力,易发生位移或因风浪造成断缆险情;水面采用绳桥转运救援时,装备和人员上绳后应距离水面一定高度,防止受到水流冲击;急流中使用绳索救援时,应利用水流冲击力,充分考虑绳索与主水流的角度;水域救援时不得在人员和装备上捆绑固定绳索,如遇危险需要脱离时,捆绑固定绳索会导致人员、装备无法及时脱离,成为威胁人员生命的索命绳。如2020年8月20日,发生在云南红河州南昏河大桥附近的一艘采砂船搁浅,1名群众被困,救援人员在使用冲锋舟转运途中,采用绳索保护舟艇。保护绳因水流冲击力过大,导致舟艇翻覆,4人全部落水,因穿戴有救生衣有效预防了伤亡。
2.3.3 救援舟艇操作技能不强
舟艇是水域救援必备装备,在处置水域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消防队伍24小时驻勤备战,担负着各种水域环境和气象条件下的救援任务,队伍在夜间、雾天、暴雨、风浪、低温等不同气候水域环境,开展舟艇训练少。救援现场水域深浅不一、水流急乱、杂物多,人为因素和装备性能,给救援带来了难以规避的风险,需要加强救援人员对舟艇性能参数、舟艇操作技术、日常维护保养、应急自救等技能的提升。
舟艇装备抗浪能力差,有的水域救援现场环境,甚至超出舟艇设计性能参数,为了完成救援任务,冒险救援易导致舟艇翻覆;部分单位对舟艇螺旋桨加装防护罩,导致舟艇推力减弱,影响舟艇行驶速度;内涝、洪灾等水域环境复杂的救援现场,竹竿、树枝、电缆、农作物等杂物较多,易导致螺旋桨缠绕、损坏、挂机熄火等情况发生,造成舟艇失动、失控驶入危险水域发生倾覆等危险。如2020年8月13日,甘肃省陇南市暴雨发生山洪,陇南市文县尚德镇凡昌村因洪水造成道路阻断,一孕妇羊水破裂需紧急救援,救援转移过程中,因水情复杂,动力橡皮艇发生侧翻,导致被救群众和一名消防员不幸牺牲。
2.4 水域救援安全管控不到位
2.4.1 安全防范措施和要求执行不严
通过案例不难发现,在执行水域救援任务中,贯彻执行“抗洪抢险行动十项安全”措施和水域救援“五个决不允许”要求不严,造成水域救援事故处置程序不规范,救援队员主动参与学习安全知识积极性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控不到位,导致伤亡时有发生。在处置水域救援中,严格遵守水域救援组织指挥程序,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和要求,坚持防字当头,减少疏漏,有效实施水域救援现场安全管控,才能更好保障救援人员安全。
2.4.2 潜水救援安全管控难
余昌胤告诉记者,为了从院级层面有效实施监管,医院定期组织召开各种工作部署会、专业委员会、工作交流会等,增强科室重视程度,加大交流合作力度,并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提升。医院还通过内部信息系统、奖惩通报等多种途径,定期对各专科工作进度和主要业务指标进行公示和讨论,帮助其进一步明确目标、查找差距,持续提高。
消防《执勤战斗条令》第八十九条规定:实施潜水救援时,救援人员应当具备潜水员资格,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并采取安全措施。水下环境复杂、救援和打捞难度大,作为救援潜水员,会面对水质能见度差、黑暗、旋流、低温、水生物攻击等复杂的水下环境和各种悲惨的救援现场,需要通过不同水域的适应性训练,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技战能力。梳理我国潜水的规范相关要求,实施潜水救援应编组作业,不应少于3人以上,每组由主潜水员、应急救生潜水员和水面照料员组成。部分单位潜水人员分散,未达到潜水编组人数,开展潜水训练和潜水救援安全管控难,易发生伤亡事故。
目前队伍中培养的潜水员有自携式和水面需供式潜水,培训体系不同,所用装备不同,针对水域环境和执行的任务也不同,安全管控和防范能力也不同。笔者认为,水面需供式潜水救援体系制度健全,能应对不同深度,长时间水下作业,在各种水下环境能掌握潜水员状况,实施不间断对讲和安全管控,因其配套设备多,经费投入大,部分任务受局限。使用自携式或水面需供式潜水救援,应根据任务确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施潜水救援。
2.4.3 战例分析缺乏深度
开展战例分析,重视成功经验的总结,而忽视失败原因的分析,从客观原因谈教训。对受理报警、力量调度、出动情况、现场水域环境、事故的发展变化、救援方案制定、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和事故原因分析缺乏深度。
近几年,自然水域中的障碍物或人为修筑的堤坝,因拦截蓄水而产生水流落差,形成的沸腾线复杂水域,导致舟艇翻覆,多次发生救援人员伤亡案例。缺乏针对案例开展救援技能训练、救援方法、装备配备、技能提升和群众预防等防范措施。
3 加强消防队伍水域救援安全防范的措施
3.1 从强化安全思想意识和理论水平做好安全防范
水域救援安全风险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环境因素、也有装备和人为原因,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5],抓水域救援安全,关键在思想上要重视起来,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压实责任、落实制度,严格安全管控。
3.1.1 抓思想,提升安全防范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树牢“一百减一等于零”的安全底线思维,通过学习和观看水域救援事故案例,深刻剖析事故原因,汲取事故教训,痛定思痛,防患未然,常态化开展水域救援安全思想教育,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让安全贯穿在每个救援环节。营造学安全、讲安全、抓安全、思安全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救援队员安全防范管控和规避风险能力,避免水域救援伤亡事故的发生。
3.1.2 强化专业理论,增强安全防范
水域救援人员应开展学习《流体力学》《作战训练安全行动手册》《水域救援技术应知应会手册》《消防应急救援作业规程》《水域救援作业指南》《高速船管理规定》《潜水管理办法》《潜水与水下作业通用规则》等理论知识和水域救援相关规章制度,开展静水救援技术、急流救援技能、水面救生装备操作技能、水域救援绳索技术、潜水救援技术、舟艇驾驶技术、医疗急救等水域救援相关专业理论学习,强化救援人员专业理论水平,提升理论知识储备,做好安全防范。
3.2 从提升专业技能与装备建设做好安全防范
水域救援涵盖面广,需要掌握的专业技术多,水域救援必须坚持训战一致的原则,因水域情况环境复杂[6],引进国内外水域救援先进技术晚,队伍水域救援能力薄弱,加强水域救援专业技能与装备建设,提升救援能力,做好安全防范。
3.2.1 提升游泳技能,做好安全防范
结合近年来参加水域救援培训和担任水域救援培训教官掌握的情况,队伍中水域救援人员游泳能力整体偏弱。笔者认为,水域救援人员可以参照游泳救生员技能和标准,开展游泳训练并纳入日常考核,不断提升救援人员游泳技能基本功,过硬的游泳技术,能使救援人员在水域救援行动中更自信,心里素质更好,能有效提升水域救援能力,也能更好保障训练和救援中安全,预防人员伤亡。
3.2.2 强化救援技能训练,提升安全防范
结合辖区洪涝、泥石流、堰塞湖、复杂水域流态等灾害类型,根据水域救援人员岗位,开展共同科目和岗位分类训练,优化训练课目,合理调配训练时间。从组织指挥、水域救援技术、应急措施、装备应用、综合演练等综合能力,建立水域救援人员成长档案。
围绕水域救援实战中的难点和重点,强化开展着装游泳、水面救生、水下破拆、水下打捞、舟艇活饵、舟艇驾驶、舟艇失动、舟艇扶正、舟艇维护和保养、无动力艇操作、水域绳索技术、医疗急救、无人机、起吊设备等科目训练,打牢水域救援基本功,提升救援人员识险、处险、避险、遇险自救和互救的能力。
3.2.3 加强装备建设,保障安全防范
根据近几年水域救灾形式和任务,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不同季节气候,不同水域救援环境,不同水域事故类型,研究制定相应的水域救援装备标准。救援装备是有效预防人员伤亡的重要保障,配齐个人水域救援防护装备、团队救援装备,增添水域救援机器人、水下探测、水下救援作业等高、精、尖装备。从实训、实战演练等方面掌握装备性能和最佳作战效能,充分利用网络图传、无人机等先进设备侦查和开展救援行动,减少救援人员涉险复杂和危险水域环境,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
3.2.4 完善水域综合训练设施设备,促进安全防范
当前队伍开展水域救援训练,自然河流环境复杂,训练中面临的危险性大,安全防范难管控。部分总队修建有水域训练设施场地,主要是针对静水救援训练,训练中无法真切感受水域救援真实环境,对各种水流形态识别、急流水域自救和互救技术、不同流态对装备性能的影响、战例复盘现场环境和模拟训练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云南昭通支队急流水域训练场投用,为队伍开展水域救援培训起到了示范。笔者认为,立足长远建造能够复盘水域救援战例的综合训练设施或场地模块,满足不同水域灾害救援类型的训练场地,实现安全可控下开展各种水文、气象环境复盘救援训练,对队伍提升水域救援能力,增强安全风险应对能力意义重大。
3.3 从抓救援环节管控与建设机制方面做好安全防范
3.3.1 抓救援环节管控,做好安全防范
水域救援人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科学施救”的救援理念,严格落实水域救援组织指挥程序,树牢对自身安全负责,对组织负责的态度。开展水域救援时,必须全面侦查评估水域救援环境,多点设置安全员,合理编组,设置紧急救助组,救援人员不得擅自盲目行动,严格选派熟悉水性的精干人员,双舟行动,团队作业,救援行动中应警惕高空坠物和山体危险区域,制定救援行动避险措施,防止发生触电、倒吸、击伤、滑坡、滚石、溺水、低温等意外伤亡,压实安全防范制度责任,严格落实议训、议战、议安全,全方位做好水域救援安全防范。
3.3.2 抓队伍建设机制,预防安全防范
制定队伍水域救援能力培训目标和规划,将提升水域救援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水域救援人员选拔、培养、使用、管理、训练和考核制度;针对水域救援各岗位职责,开展指挥能力、救援技术、遇险自救、装备维护、安全管控等能力评估考核,健全师资骨干队伍建设;从组织领导、人员选配、培养考核、装备配备、战斗编成、后勤保障等方面完善机制,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预防和减少人员伤亡。
3.3.3 完善指挥调度响应机制,促进安全防范
水域救援必须按照“统一指挥,逐级指挥”的原则,防灾减灾救灾是一个有机整体[7],相辅相成,环环相扣,各级指挥员要根据现场水域环境和救援任务下达命令,针对不同水域救援类型,准确研判水域救援环境、救援力量、救援装备面临的危险形势,适时调整力量部署;对于复杂水域或救援难度较大的任务,应充分评估现场环境,多部门协同开展救援工作,按照全面侦察、风险评估、现场管控、制定方案,部署任务、搜救和险情排除、移交现场等程序;加强与地方和社会力量水域救援联动机制,开展联合演练,强化战斗编成、力量调集、救援指挥、后勤保障等方面有效协同,提高联动救援能力;与气象、水文等单位建立预警机制,提早实施救援力量前置,提高水域救援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