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辉:大涌水坐皮艇进出隧道,瓦斯段爆破作业屏气凝神

2022-03-01王海珍

中华儿女 2022年1期
关键词:隧道施工

王海珍

历时1400多天艰苦鏖战,2021年最后一天,桐梓隧道出口端左洞顺利贯通,标志着桐梓隧道出口端已完成全部开挖施工任务。作为桐梓隧道项目负责人,杨辉顿时松了一口气,仿若一场艰苦卓绝的大战,取得了关键性胜利。虽然之前无数次畅想过这一画面,但这一瞬间真正来临时,他依然激动万分,“桐梓隧道的整个修建过程,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我们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了贯通任务。我为我们的团队感到骄傲”。杨辉说,“每一个项目都有新的挑战,也有新的收获。用心去做好岗位工作,每一个项目都是成长的平台”。

出生于1986年的杨辉,是陕西商洛人,2005年考入长安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2009年7月毕业后入职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自此成为一名常常“在路上”的工程人。自工作以来,他先后主持毕都29标、梧柳路面A标、贵州重遵8标等项目,均取得不俗成绩。

优秀项目经理炼成记

和所有初入职的新人一样,杨辉最初的工作,是从最基层做起。“我们公司主要负责西南区域建设,我第一个去的项目在湖南,担任现场技术员。”杨辉回忆。认真好学的杨辉很快将学校学到的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从现场技术员到部门负责人,再到项目总工程师,一路成长。

2015年4月,杨辉开始主持项目工作,负责的毕都29标是四公司最长的黑色路面项目。该项目全长79.75公里,在施工过程中,杨辉带领团队克服项目路面战线长、施工组织难度大等难题,提前实现了通车目标。同时对项目经营成本严格管控,项目最终实现盈利6052万元,超额完成盈利指标。该项目组多次被授予“先进单位”,先后荣获贵州省“工人先锋号”、中国海员建设工会“模范班组”等荣誉。

毕都29标首次引入的“道路路面抗凝冰预警系统技术”是交通部2014年科技推广项目,在贵州省为首次应用。并于2015年12月在纳雍县以角村谢立大山隧道进口下坡段进行此项技术的试验段施工,安装凝冰预警及自动化喷洒系统1套、系统控制机房1座,共设置喷头50个。这一设备能够感应到当前风速、温度、路面水膜厚度,当这些数值达到预设临界值时,系统会自动判断出此段路面即将凝冻结冰,自动喷洒系统就会喷洒除雪剂。该项技术能够实现远程主动控制,可以实时查看路面状态,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毕都29标对这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道路抗凝冰技术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对于车辆行驶提供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该项目还同时应用了抗凝冰沥青混凝土及抗凝冰涂层技术,此三种抗凝冰技术在同一项目应用,尚为国内首次。

从毕都29标起,年纪轻轻的杨辉开始独当一面,在这个项目展现出对新科技、新技术的重视。他总是能捕捉到最新的技术和信息,并积极应用于项目。善于学习,勇于尝试,敢于挑战,悦纳新事物,是他一以贯之的风格。

2016年夏天,毕都29标甫一完工,杨辉便马不停蹄奔赴位于广西境内的梧柳路段A标“施工战场”。在梧柳路面A标担任项目经理期间,他通过合理调整施工工序及调换机械设备等,项目实现盈利1876万元。

“记得在施工时,设计图纸中标注的辉绿岩材质需要从很远的地方运输过来,不论是水运还是陆运,都需要很高的成本。几万吨的原料需求,如果每吨能节省几块钱,也能为项目节约不少资金。”杨辉说,“我们就在当地发现了一种叫闪长岩的原料,通过大量科研工作测评,这种石头各项指标都能达到施工要求。于是在现场,我们用闪长岩代替原来的辉绿岩,既确保路面质量,又节约资金,最终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施工过程中,杨辉主持的课题“闪长岩集料应用于上面层施工技术研究”相关成果,獲评2018年首批交通建设科技成果一等奖、2019年度一公局集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

修路工程往往要和天气做斗争,杨辉记得,在梧柳路面A标赶工期时,正逢阴雨连绵不断,天气原因出不了工,导致工期延误。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的杨辉注意到春节期间天气晴好,他再三研究,决定春节不放假,全体赶工期。“一开始有人不理解,工程人本就没什么假期,每年最盼望的就是春节和家人团聚,难免有人闹情绪。”杨辉说,“可是项目工期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杨辉顶着压力,决定后,找各小组负责人谈心,说服他们。最终三百多人春节大会战,铺通了关键通道,为来年路面施工打下坚实基础。“也做了预案,提前找了一些备用的施工人员,一旦有人突然回家,有人能顶上去。”杨辉从不打没有准备的战役。

最终,梧柳路面A标取得优异战绩,先后荣获2018年南宁市建设工程“邕城杯”、2019年中国交建优质工程奖、2020年广西建筑业联合会“真武阁杯”奖、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真武阁杯”奖等。

严谨,是项目上很多人对他的评价,这离不开他工作一丝不苟。“任何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复杂、繁琐的小事构成,只有认真把每个细节小事做好、做细,才能干成大事。”杨辉说。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认真抓实项目人员培训,定期举办专业技术培训,多次开展应急演练、现场观摩等活动。作为项目负责人,他管理细致认真,事事上心。另一方面,在管理过程中,杨辉主动站在队伍角度,在考虑施工成本基础上,提出合理施工方法或施工组织模式,达到既管又帮的效果。

打响隧道品牌

杨辉在毕都29标和梧柳路面A标项目施工过程中表现出色,在中交一公局集团承接桐梓隧道项目时,公司领导推荐他担任桐梓隧道项目负责人。2017年11月,梧柳路面A标项目还没有完工,得到公司通知,他便匆匆赶往贵州桐梓隧道现场,进行勘察,组织现场施工,“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节奏”。

杨辉所负责的桐梓隧道项目施工任务并不轻松。桐梓隧道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境内,全隧长10.5公里,为三车道大跨公路隧道,是贵州省在建第一长隧,目前亦为全国在建三车道公路第一长隧,是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重庆至遵义段扩容工程的关键性控制工程。隧道融合了诸多特殊不良地质,包含断层破碎带、高瓦斯、高地应力、煤层采空区,以及溶洞、暗河、突泥涌水等各类风险,经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评估,为极高风险隧道。“桐梓隧道基本融合了隧道施工所能遇到的所有难题,因此桐梓隧道也被称为‘隧道地质博物馆’。”杨辉说。因其施工风险高、技术难度大,项目自开工之日起,便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在每一个项目开始之前,我都会仔细分析,这一项目中,我们能得到什么?留下什么?”杨辉说,“我们花了两天时间,开了一个务虚会,结合公司对项目的期望和要求,达成共识,明确这个项目要做成什么样子,达到什么效果”。

中交一公局四公司将桐梓隧道定位为打造国内长大公路隧道施工示范工程,铸造公司长大隧道施工品牌,创建国家优质工程,将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作为打造品质工程、平安工地有力抓手。在专业化方面,面对桐梓隧道特殊不良地质,公司组建隧道专家团队,并整合外部优势资源,共同解决隧道施工难题。同时选派优质隧道施工协作单位进行隧道施工,超前谋划,为桐梓隧道施工部署关键一步。在公司战略引领下,项目坚持“持续改进、全员参与”理念,在标准化管理基础上,通过“一月一主题”“跟班调研”为载体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以抓关键人、关键数据、关键工序为重点,解决长期存在的隧道施工质量通病,全面推进隧道施工质量提升。数字化建设方面,搭建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涵盖安全、质量、经营等智能化信息平台,实现隧道信息化管理。“多措并举,在大家齐心协力下,桐梓隧道稳扎稳打,平安度过四年岁月,基本完成打造品质工程、平安工地目标。”杨辉说。

杨辉知道,桐梓隧道项目施工难度很大,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高瓦斯、大涌水、反坡施工是我们可以预知的不利条件,但随着隧道往前掘进,还会遇见什么,我们都说不准。”此前,他没有做过隧道项目,公司也没有做过类似难度极高的隧道项目,与隧道相关的知识,都要从头开始学习。为此,杨辉看大量专业书籍,向专家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吸收新知识的机会,随时给自己充电。现在,他已经成为一名专业的隧道工程师,每当谈论隧道施工方面问题,他都能娓娓道来。

为攻克桐梓隧道施工难题,中交一公局四公司从前期策划、场站规划、方案实施优化到隧道机械化、信息化配置等方面,有着高标准、高要求。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管理要求,与这条长隧展开“较量”。“攻克这条长隧,没有捷径,只有靠整个团队坚定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杨辉说,桐梓隧道是机遇也是挑战,“这个项目如果我们能做好,以后再遇到类似隧道项目,就会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

为降低隧道揭煤施工风险、提高隧道瓦斯段施工工效,中交一公局四公司提出“长隧短打”施工组织方式,与有关单位沟通联动,确定新增4号斜井方案,将主洞施工由原设计2段分成3段,使隧道施工节约工期7个月以上。同时优化洞内通风方式,降低瓦斯隧道施工風险,实现隧道安全高效施工。杨辉带领团队成员仔细研究合同,以固定总价的合同条款及隧道复杂地质为有利条件,以掌子面地质素描、超前地质预报为技术支撑,加强与设计院、业主沟通联动,积极开展隧道优化变更,加快施工进度,节约经济成本,使项目增加收入3000万元以上。施工过程严格进行材料日核算、周核算,召开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会,加强价差量差工作,建立隧道成本管控机制,逐步达到项目盈利目标要求。

“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是项目最重要考核指标,如何保障施工人员安全,是我们一直都很关注的焦点。”杨辉说,在现场施工中,项目全线深入推进“平安工地”建设,通过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全面实施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化”管理,使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长效化。

为了施工安全高效,中交一公局四公司要求桐梓隧道采用机械化配套施工作业,项目引进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湿喷机械手、自行式液压仰拱栈桥、防水板铺挂一体机、自动分层浇筑二衬台车、电缆沟槽台车等一体化机械设备,进行隧道开挖初支、二衬附属工程施工,提高隧道施工质量。项目应用地质雷达、瞬变电磁仪等物探结合C6钻机钻探方式,探明前方地质情况,确保前方围岩在可预知情况下掘进。针对瓦斯隧道风险极高的特点,中交一公局四公司高度重视项目信息化管理,对隧道进行监测、监控,实时预警,实现安全信息化管理,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为克服施工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痛点和难点,以及意想不到的施工困难,杨辉提出全面开展课题科研,用技术创新解决施工难题。中交一公局集团对桐梓隧道安全管控和科技研发工作高度重视,根据隧道的复杂地质情况,以隧道突发险情预警、避险、救援为切入点,让杨辉带领重遵8标项目团队,组织实施国家级科研课题《复杂地质环境下山岭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预警技术与装备研究及应用示范》。2021年3月,该课题成功通过验收,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课题研发了隧道安全预警机器人和便携式隧道施工人员跟踪预警装置等先进设备,建立山岭隧道施工预警平台,实现智能分析、快速报警,为隧道安全施工保驾护航。

此外,在项目管理中,杨辉积极探索新材料及新工艺应用,与重庆锚喷建筑材料公司开展提升喷射砼质量技术攻关,研发AB速凝剂,使喷射混凝土回弹率降低至8%以下,参量控制在5%以内,极大节约了经济成本。开展施工配合比动态优化工作,结合地材及外加剂品质、参量,合理优化配合比,为项目节约成本1300多万元。通过机械化配套快速施工、反坡智能化排水施工、大跨空间交叉口施工等一系列课题研究,重遵8标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8项,发表核心期刊4篇,《工程技术研究》国际中文期刊38篇,获评省部级工法20项,省部级QC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贵州省优秀QC成果(特级)1项,中施协优秀QC成果二等奖1项。这一系列科技攻关,很好地解决了项目施工中重、难点问题及质量通病,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

回望桐梓隧道施工过程中新设备、新工艺、新科技运用,杨辉表示,这些都是项目的收获。他熟知施工过程每一个进展,技术攻关组、设备管理组、隧道安全管理组、成本控制优化组等,每一个小组的工作进程都有条不紊、安全可控,他和团队一起推动项目高质量施工。桐梓隧道也成为公司品牌项目,先后迎接省内外观摩70余次,2018-2020年连续三年获评“贵州省平安工地示范项目”,2019-2020年连续两年获评“贵州省标准化示范项目”,获评“贵州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中国交建第四批绿色施工示范项目”等。

做好项目的“班长”

经过桐梓隧道项目几年锤炼,杨辉变得更沉稳,也更有大局观。他记得团队在遇到大涌水时,大家伙儿坐着皮艇进出隧道的繁忙,也记得在瓦斯段爆破作业时,大家屏气凝神的紧张……那些和团队成员一起奋战的艰苦岁月,他都记得。

在桐梓隧道项目建设中,青年员工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杨辉引入项目人才竞争机制,干得好就有晋升机会。“从这个项目走出去的中層干部有十几个,我们给予成长型人才很大空间,在工作中锻炼他们独当一面的能力。从这里出去的人,个顶个的能干。”杨辉提及团队成员,有抑制不住的骄傲。

重遵8标安全总监逯啟凯说,“我们这个项目因为做得比较好,可以说是隧道工程非常有代表性的项目,前来参观学习的大大小小团队挺多,有我们公司的,也有行业单位组织的。杨经理为了让年轻技术人员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轮番让各个工区的技术员在现场观摩时进行讲解。一方面能让技术员们走向台前,让更多人认识,另一方面也能锻炼技术员口头表达能力”。

逯啟凯对杨辉项目管理的精细化印象深刻:“杨经理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一个项目,干得好与不好,看项目职工办公和生活的地方,就能体现。比如,地面干不干净、办公桌整不整洁等这些小事都能管得好的话,项目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肯定也没问题。”逯啟凯说,“他的意思是说细节方面的管理,肯定是要通过体系去管理,体系只要运转正常,整个项目会正常有序运作”。

杨辉很注重职工生活,特别关心食堂伙食,要求定期调查员工对食堂菜品的满意度。“他有时候吃饭前会专门去看公示栏里近期菜品,并提一些建议和要求。他说过,项目地处偏远地带,各种条件都有限,尤其是生活方面,因此后勤服务工作决不能有丝毫懈怠。”逯啟凯回忆:“如何提高职工幸福指数,在一次职工大会上,他说:首先是要不断提高职工生活质量,从后勤服务抓起,职工想吃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没条件做到,我们就去买,工地加班的同事必须吃到热乎乎的饭菜。要关注员工成长,制定符合员工期望的职业生涯发展体系,让每个职工都有晋升通道,在员工职业成长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成长磨练机会、培训与指导辅助。要张弛有度,生活与工作统筹兼顾、平衡。他不建议职工加班,除非有非常紧迫的事情,以保障员工休息时间。”

抓大方向,也不松懈小细节,带领大家攻坚克难,也照顾大家生活方方面面,在大家心目中,杨辉是一个值得跟的好“班长”。修路架桥挖隧道,这一行业的特殊性,是大家要常年在一个地方一起吃一起睡,工地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一大家庭里,既要齐头并进,一起完成任务,又需要互助、友爱,充满凝聚力。一个好的项目经理,同时也是一个大家庭的“家长”,既要有慧眼如炬的决断,也要有柔软温情。

“我们这个行业,注定和家人聚少离多。”这是杨辉心中的遗憾,也是所有工程建设者的遗憾。“儿子今年八岁了,他出生那年,我见了一面,年底再见时,他已经会叫爸爸了。现在也是,因为不常回家,每次见面,孩子都在发生变化。希望孩子长大后能理解我。”杨辉说。这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也是他们工作最无奈之处——总是从一个工地奔赴另一个工地,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在广袤的大地上,他们的身影所在之处,流血流汗之处,都会有一个有形的地标记录着这一切,都会有更多的人因他们的辛勤劳作而受益,这是他们的欣慰,也是他们的职业价值。

责任编辑 王碧清

猜你喜欢

隧道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公路隧道施工及其不良地质段施工处理技术要点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最长隧道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关于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分析
进击,时空隧道!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