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位天文台女台长,打破“天花板”
2022-03-01李议
李议
叶叔华
2021年11月4日上午,“95岁女院士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上了微博热搜榜,说出这样励志语言的是中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叶叔华院士。
2021年11月2日,在上海召开的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她”论坛上,衣着朴素的叶叔华用英语发表了20分钟演讲,全程金句连连,台下掌声阵阵。叶叔华鼓励所有女性:如果你想要一样东西,就要勇敢地去争取它。
1927年6月21日,叶叔华出生于广州一个清贫但很开明的家庭,家里兄弟姊妹六人,她排行第三。民主的家庭氛围,培养了她开朗大胆的个性。
叶叔华小时候是位“文学少女”,很喜欢看书,家里的藏书,她抓到什么就看什么。
1935年,除了哥哥姐姐在广州读寄宿学校外,叶叔华全家都搬到香港。9岁的叶叔华充当起父母的小帮手,帮母亲记账、写信,照看三个弟弟。每天晚上,她开“书场”给弟弟和邻家小孩讲故事。既练习了中文,也练习了口才。香港的英语环境好,叶叔华又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底子。
日军攻占香港后,叶叔华跟着父亲的朋友来到广东乐昌,进入国立华侨第三中学继续读书。1944年,又因日军迫近,全家被迫逃往粤北连县,她在培英真光联合中学读高三,一直到毕业。
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叶叔华和父亲发生了严重分歧。成绩优秀的叶叔华想读古文。在香港,很多时髦的女孩都学英文或医学。叶叔华觉得:古文这么美,为什么大家都不读呢?那她就要做一些别人都不肯做的事情。
父亲坚称:“如果读文学,将来可能会落到连饭都吃不上的地步。”他劝叶叔华学医学或自然科学。
僵持了一阵子后,叶叔华没有乖乖听话,她晕血,不能学医。她想在学医和学文中找平衡点,最后,她和父亲各退一步,两人三改志愿达成折中方案:数学。当时,中山大学没有单独的数学系,只有数学天文系,叶叔华以全区第一名的高分被理学院录取。
大一时,邹仪新教授讲的天文课特别有意思,深深吸引着叶叔华。第二年,她毅然决然地转学天文学。
大学时,叶叔华结识了程极泰。他对天文学非常有兴趣,在武汉大学就读两年后,转系到中山大学学习天文学。叶叔华是当时国內天文界寥寥无几的女大学生,她聪敏过人、刻苦好学,门门功课优秀,令程极泰刮目相看。自小聪慧的程极泰,终于找到了知音。两个人一起仰望星空,探讨天文秘密。
1949年6月,叶叔华和程极泰从中山大学毕业。当时,广州还没有解放,工作难找,叶叔华父亲为他们在香港德贞女子中学找到一份教书的工作。这一年,叶叔华和程极泰在香港喜结连理。但是很快他们就决定回内地。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父亲劝叶叔华留在香港当老师,并告诫她“国家在打仗,不是很安稳”。叶叔华再一次选择“不听话”,她说:“即使有战争,我也愿意与四万万同胞同甘共苦。”
1950年暑假,怀着极大的爱国热情,叶叔华和程极泰来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应聘。然而,现实却给她泼了一盆凉水。
当时的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天文学家张钰哲果断拒绝了她:“我们只招收一名男性。”
叶叔华很不服气,给张钰哲写了一封长信,细述自己能胜任天文台工作的五大理由,字字句句都透露出自己的态度:“你不招收我,无论如何都是不对的。”这一举动让张钰哲深受震撼。
程极泰由在复旦大学任教的弟弟介绍,到复旦数学系工作。叶叔华在上海等待四个月,那封长信终于发挥了作用。叶叔华进入紫金山天文台所属的徐家汇观象台,成为徐家汇观象台第一位女性研究员。
叶叔华进入观象台的第一项工作是观测恒星,计算恒星时,再换算成世界时。她和一名年轻同事轮班观测,通常一个晚上观测二十多颗星,每天上午11点整和下午5点整把准确的时间用无线电发播出去。
当时,观象台里许多设备都很落后,办公室一张大桌子都没有,也没有食堂,吃饭就拿报废的汽油桶当桌子;台里有空调,但不是让人凉快的,而是让设备保持恒温的状态,否则连实验都做不了。
每逢夜晚观测,叶叔华都舍不得用空调,她打开观测室的活动屋顶,让室内外温度达到一致,减少热辐射对观测造成的影响。观测需要手眼并用、全神贯注,身材矮小的叶叔华得站在一块小平板上才方便操作。冬天,操作仪器时不能戴手套,她常常冻得手指发僵。
1958年,徐家汇观象台开始着手筹建中国的“精确授时”系统,32岁的叶叔华主动挑起这个重担。她说:“我衡量了一下,一定要做得和国际上一样好,最主要是保持数据平稳,要搞一套自己的方法。”
叶叔华带领团队历经万难,经过两年人力、仪器、技术等方面的筹备,终于攻克了这个难题,1959年正式投入使用。
经过多年完善,1964年我国标准时间测量精度跃居世界第二位,并在此后一直保持国际先进水平。1965年,我国“精确授时”系统通过了国家鉴定,次年初正式作为时间基准向全球发布,“北京时间”诞生并沿用至今。叶叔华被称为“北京时间之母”。
1973年,叶叔华开创性地提出了发展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的计划,挑选出一批骨干,决定先试制6米望远镜。叶叔华带领团队在上海建了一个6米望远镜,和德国的100米望远镜做了首个欧亚大陆的联合观测。
1981年10月,叶叔华担任上海天文台台长,VLBI项目正式启动。六年后,叶叔华提出在中国建三个站——上海、乌鲁木齐和昆明,都是25米的望远镜,这三个站将组成全球最大的三角形。25米射电望远镜的建成,为我国开展各项深空探测奠定了基础。
“探月工程”之前,我国航天器最远只去过8万公里远的太空,而地月之间有38万公里。叶叔华和上海天文台同事跑到北京主动请缨,在国际射电天文会议上,当她说出“10分钟内把VLBI测轨结果报到北京总部”时,现场一片寂静,有吃惊,更有怀疑。
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由上海、乌鲁木齐、北京和昆明四个站组成的VLBI联测,从上海报到北京总部实际只用了6分钟。到了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任务,将VLBI测轨结果报到北京的时间更是缩短到1分钟。
根据射电天文和深空探测的发展需要,叶叔华又提出了建设“65米全波段射电望远镜”的建议。这就是被命名为“天马”的亚洲第一射电望远镜。
从2012年建成至今,天马参加过嫦娥二号奔小行星探测、嫦娥三号登月、嫦娥五号首次月球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发射等多项探月、探火任务,屡次立下汗马功劳。
如今,95岁高龄的叶叔华仍然每天去办公室工作,她靠自己爱党爱天文学的诚心,继续打破“玻璃天花板”,成为新时代女性的楷模。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