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某高校大学生焦虑现况研究
2022-02-28张敏李一汀石茹
张敏 ,李一汀 ,石茹
1.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40;2.包头医学院学生工作处,内蒙古包头 014040
20 世纪 80 年代末, 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1]指出:“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完好的状态。”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文化价值观念也进入变革时期,在这期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谢鑫等[2]研究表明在大学生群体中,焦虑、抑郁、拖延症等心理疾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是指因遭受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复杂情绪反应, 通常表现为紧张、压抑、忧虑、烦躁、恐惧、焦急、苦恼、暴躁、易怒、冲动等非理性复合性负性情绪[3]。大学生在进入校园后由于学业、社交、就业等多方面压力常引起焦虑心理,而焦虑心理是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4]。有研究显示,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5]。 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栋梁,随着心理问题的增加,应该密切关注他们心理健康状态的变化。 如果焦虑情绪长期得不到缓解,则会严重危害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和认知等。因此,各有关部门应关注大学生焦虑心理状况,告知大学生如何缓解焦虑情绪是十分必要的。 故本文应用焦虑自评量表,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在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下大学生焦虑状况和影响因素,对及时给予大学生调整心理焦虑状况的对策与措施有重大意义。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为包头某高校461 名在校大学生。
1.2 方法
1.2.1 样本量估计 采用现况调查样本大小计算公式:
公式中p 为预期的现患率;q=l-p;d 为容许误差;Zα 为显著性检验的统计量;n 为样本量。 参考以往文献可知在校大学生焦虑检出率P=20%, 取容许误差d=0.2×p,α=0.05 时,Zα=1.96≈2,n×P>5, 估计样本量至少为400。
1.2.2 调查方法 本文采取非概率抽样的方法, 抽取包头某高校13 个学院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星发放、填写并且收回调查问卷。
1.3 观察指标
问卷主要包括3 个部分内容: ①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级、民族、专业类型、成长区域、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的职业、月生活费、学习成绩、身高相貌是否满意、是否参加或参加过学校社团等自我认知状况。②焦虑自测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SAS 是由华裔教授Zung(1971 年)编制的焦虑自我报告量表,共由20 个项目组成,用于筛选有焦虑心理的个体。③大学生采取改善焦虑的方法。包括自我调节方式和反馈建议。
1.4 评定标准
SAS 共分 20 个调查项目,因子分为 0~4 分,将 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 用粗分乘以1.25 以后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 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的分界值为 50 分, 其中<50 分为无焦虑,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70 分为重度焦虑[6]。
1.5 统计方法
采用问卷星软件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对在校大学生焦虑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共回收包头某高校大学生的调查问卷461 份,有效问卷461 份,问卷有效率为100.00%。 其中男 143 名,占比 31.02%;女 318 名,占比 68.98%;汉族377 名,占比 81.78%;少数民族 84 名,占比 18.22%;将调查的13 个学院的专业类型分为医学与非医学, 医学295名,占比63.99%,非医学166 名,占比36.01%,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分析
2.2 大学生焦虑状况分析
在461 名在校大学生中, 经过SAS 问卷筛查得分≥50 分的人数为123 名,即患焦虑的人数为123 名,占比26.68%;轻度焦虑95 名,占比20.61%;中度焦虑11 名,占比2.39%;重度焦虑17 名,占比3.68%,见表2。
表2 包头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焦虑患病状况
2.2.1 大学生焦虑状况分析的单因素分析 对大学生焦虑状况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专业类型、生源地、父母职业、月生活费、学习成绩、身高相貌是否满意、是否参加或参加过学校社团以上8 个方面在大学生焦虑状况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级、民族、成长区域与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大学生焦虑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2.2.2 大学生焦虑状况分析的多因素分析 将是否焦虑作为因变量,选择单因素分析中的性别、专业类型、生源地、父母的职业、月生活费、学习成绩、身高相貌是否满意、是否参加或参加过学校社团作为自变量,对焦虑情况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各变量赋值,见表4。 经过分析,专业类型、生源地和对自己身高相貌是否满意为影响焦虑的因素(P<0.05)。结果显示专业为医学发生焦虑的危险性是专业为非医学的0.526 倍,提示专业为医学可能是存在焦虑状态的保护因素;生源地来自其他省市的大学生发生焦虑的危险性是生源地来自省内的大学生的2.636 倍,提示生源地来自其他省市可能是存在焦虑状态的危险因素;对自己身高相貌不满意的大学生发生焦虑的危险性是对自己身高相貌感觉满意大学生的2.370 倍, 对自己身高相貌不满意可能是存在焦虑状态的危险因素,见表5。
表4 影响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赋值
表5 影响大学生焦虑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2.3 大学生解决焦虑的方法
2.3.1 大学生解决自己焦虑问题的方式 本次调查通过多选题“您一般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焦虑问题?”的结果显示,该组调查对象解决焦虑问题的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947,P<0.001),其中找亲朋好友(22.00%)是他们解决焦虑问题最常见的方式,见表6;其次焦虑人群与不焦虑人群选择解决自身焦虑问题的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56,P=0.615),见表7。
表6 包头某高校大学生解决焦虑的途径响应结果
表7 不同焦虑人群解决焦虑的方法比较
2.3.2 大学生对于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 通过多选题“为了我们大学生,您认为学校应该做好哪些工作?”的结果显示,首先调查对象需要学校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771,P<0.001),其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校园环境(20.10%)是大学生们最迫切学校提供的心理健康需求, 见表8;其次焦虑人群与不焦虑人群选择学校提供心理服务需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2;P=0.991),见表 9。
表8 包头某高校大学生对于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响应结果
表9 不同焦虑人群对于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比较
3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 在包头某高校的大学生中,焦虑人数占总人数26.68%。 本次调查结果与高迪等[7]的两项研究结果相近,说明了在大学生群体中焦虑是普遍存在的。此外有些王亚[8]和华婉晴[9]的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不后,本研究焦虑检出率较低,考虑结果不同的原因是由于不同地区、生活环境等因素所导致。
调查结果表明,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焦虑检出率远远高于医学专业学生(P<0.05),这与高迪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专业为非医学发生焦虑的危险性是专业为医学的1.887 倍, 提示专业为医学可能是存在焦虑状态的保护因素。 考虑到医学生由于其学科的优势,相较于非医学生对心理问题的了解更为全面,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更加妥当,所以非医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心理[10]。
在生源地方面,来自外省市的大学生和来自本省的大学生的焦虑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外省市的大学生焦虑检出率远高于来自本省的大学生[11]。 考虑到来自外省市的大学生由于远离家乡、父母和朋友的情况,缺乏父母与朋友的关爱让他们容易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从而产生烦躁和焦虑的情绪。而且由于环境与气候的改变,使他们难以适应环境的转变,因此,导致来自外省市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心理。
大学生对身高相貌是否满意与焦虑的发生率相关,对自己身高相貌不满意的大学生发生焦虑的危险性是对自己身高相貌感觉满意大学生的2.370 倍,对自己身高相貌不满意可能是存在焦虑状态的危险因素。良好的外形条件可以使大学生得到较多的赞赏与欣赏,然而外形条件较差的大学生容易受到嘲讽与侮辱。长时间由于不良的外形而受到同学的不公平对待,会使大学生产生自卑感甚至焦虑的心理。
4 缓解大学生焦虑的建议
焦虑心理的产生不仅与大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关,更与学校、社会和家庭有重大的关联,所以,应采取合适的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
4.1 学生方面
在解决自身焦虑问题上,虽然本次调查的包头某高校大学生解决焦虑方法是有差异的,但是焦虑人群和不焦虑人群的选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解决途径是向亲朋好友寻求帮助,但这也恰恰说明找亲朋好友寻求安慰并不是根本解决焦虑问题的途径。大学生应主动采取措施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如注重周期性的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体态,培养自信的心理,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内心不为他人的嘲讽而动摇自己的信念[12];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不为艰险,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注重自己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自己交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4.2 家庭方面
父母作为大学生的第一位导师,对他们的影响贯穿终身。 作为大学生的父母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如经常与大学生进行交流,关心其生活与学习状况;提供融洽的家庭氛围,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身心放松[13];努力地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经济条件,减轻他们的生活经济压力,让其更集中精力于学习和学校组织活动,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4.3 学校方面
学校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主要成长与生活环境,学校生活深刻影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与未来发展状况。本次调查的包头某高校大学对学校提供心理帮助的种类中, 焦虑人群和不焦虑人群的选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大学生都比较希望有一个理想的校园环境,所以好的校园环境也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培养环境。 因此,学校应积极创造美好的校园环境以减少大学生焦虑心理的产生,如开设心理辅导站,不定时开展心理检测,给予焦虑心理大学生适当的心理疏导;开展有关心理健康的讲座和活动,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教师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变化,及时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并给予帮助等[14]。
4.4 社会方面
根据大学生的焦虑检出率较高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如针对面对就业的学生,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其就业,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利用大众传媒宣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增加大众对焦虑心理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心理健康建设的投入,创造支持性环境;在各高校开设心理专业的招生,培养高质量的心理医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心理咨询服务等。
综上所述, 焦虑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需要引起各界的重视。同时自身、家长、学校、政府有关部门应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给予大学生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