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探讨
2022-02-28原亚波李晓慧
原亚波 李晓慧
1.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20 2.北京城建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0
目前,现代化建筑行业发生了诸多的改变,工程项目规模扩大、工期越来越长,这就导致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越来越多,当前施工技术的应用及质量管控成为建筑行业发展关注的热点问题[1]。混凝土施工作为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行业发展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愈来愈发成熟,建筑行业将重点放在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方面,有效的发挥出了混凝土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效益和性能,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2]。但是,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影响因素,必然会对工程建设的质量产生消极的影响[3]。所以,当前则需要重视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研究,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
1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1.1 施工准备工作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施工的准备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下面主要从技术、材料、机械等方面介绍了施工准备工作的注意事项。就技术准备来讲,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①施工人员需要对设计文件进行研究,在全面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按照设计图纸组织好会审工作,并对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②依据建筑工程项目的特征及要求,拟定施工计划,并准备好相应的施工要素,控制好施工进度;③在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制上,则需要依据建筑工程的总特征,选择施工方案及施工思路,最终选择出最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方案;④按照已经确定好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就材料准备来讲,在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工程特征等,合理的选用混凝土材料,并妥善的安排材料进场[4]。在混凝土混合料、原材料进场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初检和复验操作,等检验确认后,就可以进场使用。同时,施工材料进场后,相应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好材料的存储工作,这样就可以确保材料的使用性能,避免其受到雨淋等危害,为混凝土施工质量提供保障[5]。就机械准备来看,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检查施工设备,确保钢筋、保护层等设备符合相关规定,同时还需要检查模板的拼接缝效果,确保施工设备的性能符合施工需求。
1.2 混凝土拌和
就混凝土施工来看,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拌和处理,形成符合施工需求的施工料,对于混凝土拌和操作,则需要在施工现场来完成相应的操作。由于混凝土的混合与拌制属于关键的一项工序,其配制效果直接关乎着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这就需要控制好混凝土拌和的配比。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方面,选用的多为商品混凝土,如果施工单位选择自拌制混凝土的方式时,那么就需要相关的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对原材料进行配制,不可随意的对配合比进行更改。若是混凝土之中存在着外加剂的时候,那么就要通过试验的方式,确定最终的外加剂添加比例[6]。另外,在混凝土拌制的过程中,相应的操作人员还需要控制好骨料内的含水率,通过调整骨料中的含水率来发挥材料的价值。所以,施工单位对于混凝土拌和的时候,需要做好相应的监测和控制工作,重点分析混凝土是否存在着离析、坍落的情况,确保混凝土拌和料处于稳定的状态下。
1.3 混凝土运输
当混凝土拌制完成后,还需要对其进行运输,才能够为施工提供服务。所以,对于混凝土的运输,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到多种因素,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比如,若是水平短距离运输的话,那么就可以选用翻斗车、手推车等运输工具,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区域。若是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上,采用的运输工具则可以是起重机、提升架。另外,对于混凝土的运输上,工作人员需要考虑到运输距离、时间、使用时间等,尽可能的缩短运输时间,减少周转次数,避免混凝土在运输期间出现离析的情况,为建筑工程的浇筑顺利完成提供优质的混凝土,确保浇筑质量。
1.4 混凝土浇筑技术
目前,在混凝土浇筑这一环,也是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一环。对混凝土浇筑之前,相应的工作人员要提前检查好相应的材料,如钢筋的型号、规格,控制模板的型号和规格等,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建筑施工标准。同时,在具体浇筑的时候,选用合理的浇筑方式也是非常关键的。在具体浇筑环节,需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在混凝土浇筑环节,如果施工人员选择了分层浇筑技术,这就要先考虑到钢筋的结构特点、密集程度,合理的各级各层浇筑的高度;②混凝土浇筑期间需要保持浇筑的连续性,如果出现了短暂的停工,那么也需要快速的恢复施工,避免前一层的混凝土出现初凝的现象;③混凝土浇筑期间,为了更好的保证浇筑的质量,当前施工人员要对钢筋、控制模板等器材进行检查,避免其出现变位的情况[7]。
1.5 混凝土振捣技术
混凝土浇筑作业结束后,下一程序就是振捣作业,通过振捣操作的方式将混凝土铺满到模板的每一个角落,保持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密实度。对于混凝土振捣作业的进行,则需要在浇筑作业结束后,便可以开展振捣作业,在振捣作业期间需要结合实际需求来选用技术方法,主要考虑到的因素有施工量、强度等因素,通常情况下是以人工操作或者设备辅助来完成的。当前为了更好的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还可以使用机械设备来进行振捣作业,而对于细节上最好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来实施。以人工和机械搭配的方式来开展振捣作业,可以有效的保证浇筑振捣后的混凝土质量[8]。另外,在振捣作业的时候,这就需要相应的操作人员掌握相应的振捣技术和振捣设备的使用流程,按照实际的要求,保持插点作业的均匀性,确保振动棒能够插入到混凝土之中,避免混凝土结构体系存在缝隙。在振捣作业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注意的事项则是控制好振捣的时间和次数,当混凝土的表层结构不会出现泛浆的现象,那么操作人员就可以停止振捣操作。
1.6 混凝土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混凝土养护则是重要的一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当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操作结束后,混凝土会进入凝结与反应的状态下,在此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也会随之增强,这就需要及时的补充水分,保持混凝土的反应可以正常的进行,所以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养护人员需要先观察混凝土的具体反应状态以及变化情况,随后在混凝土的表面上进行合理的洒水处理,为混凝土凝结反应的进行提供保证,确保混凝土结构性能符合施工要求和设计标准。在混凝土养护工作开展期间,养护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养护效果,所以在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期间,往往不提倡采用消耗大量水资源来作为混凝土的养护手段,选用养护专用药剂更具有良好的养护效果,还能够节省水资源。同时,对于养护专用药剂的使用上,则需要结合实际需求来选择,这样可以更好的解决混凝土养护缺陷,在其表面结构上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的避免混凝土与空气进行直接的接触,这样就可以避免混凝土出现不良的反应。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降低水蒸发反应的强度,节省水资源。就混凝土养护技术的应用来看,一般情况下,会根据混凝土的材料差异导致养护时间不同。以胶凝材料掺杂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为例,其保养时间需要控制在20天以上,如果是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那么对于养护时间的控制上,也需要保持在28天以上。在具体养护管理中,工作人员可以依据空气潮湿程度、温度变化等情况,适当的缩短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但是必须控制在一周以上,且冬天对于混凝土的养护上,需要使用保温材料或者塑料薄膜做好相应的保温保湿工作。
2 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1 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在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上,施工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施工质量,所以这就需要在原材料上做好质量管控,在源头切断质量问题。施工单位需要选择具备资质、信誉度高的供应商处购买混凝土拌合料,并结合混凝土的生产及进场顺序对材料进行储存,将其摆放在干燥、清洁的仓库中储存。对于混凝土的使用上,则需要严格的遵循“先产先出”的原则,且施工人员需要避免将原材料放置在露天下堆放。另外,对于混凝土原材料的堆放上,需要将其高度控制在十五层以内,在存储方面,则需要将时间控制在三个月以内,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混凝土被压实的情况[9]。同时,在混凝土原材料堆放的时候,还需要在底部设置模板,确保混凝土原材料的四周与墙面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0cm以上,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混凝土原材料出现受潮结块的情况。在混凝土正式拌和之前,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拌和原材料的质量、规格、品种等进行检查,核对好原材料的用量后,确定各项指标符合标准后,就可以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的拌和操作。
2.2 控制混凝土材料配合比
在混凝土材料配制的过程中,配合比的科学与否,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质量,当前则需要选择科学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施工的强度要求。在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拌和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分析施工图纸,结合建筑工程建设的要求,考虑到施工现场的环境、气候等因素,进一步进行科学的试验,获取最佳的配合比,这样就可以确保混凝土拌合料的质量。而混凝土的配合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面对不同的运输时间、温度、湿度变化等情况的时候,则需要通过试验的方式对配合比进行调整,确保调整后的配合比符合混凝土施工需求。
2.3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阶段,则是控制施工质量最为关键的一环。首先,做好混凝土构件钢筋绑扎工作,施工人员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及要求,确保钢筋的规格、尺寸、长度等都符合施工要求,在钢筋绑扎之前,操作人员还需要结合设计图纸的要求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性,确保绑扎的牢固性。同时,对于预留的混凝土保护层,则需要严格的按照设计要求来进行,为后续的浇筑提供便利。其次,在混凝土施工的时候,需要检查侧模底部是否存在漏浆的情况,随后将侧模底部的压脚条安装好,保持侧模安装的稳定性,为后续混凝土的顺利浇筑提供良好的基础;最后,在混凝土浇筑这一工序上,操作人员需要尽可能的将混凝土浇筑的厚度控制在40cm以内,还需要确保第一次浇筑与第二次浇筑之间的时间间隔在2个小时以内。而对于新老混凝土的衔接上,施工人员则需要对钢筋的留设工作进行科学的处理,确保新旧混凝土的钢筋能够进行搭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2.4 养护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以后,养护作为重要的一环,对于保障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混凝土养护施工时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的收尾环节,此时需要操作人员结合相应的养护管理技术,控制好养护效果。在混凝土养护阶段,混凝土进入模板之后,其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而水化热释放的多少、速度等,都会对混凝土的水化速度产生影响,若是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的时候,那么混凝土在内外温差差距大的情况下,会出现开裂的现象,自然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养护管理期间,针对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施工后的情况,则需要采取科学的养护管理方法和技术,对混凝土进行科学的养护,避免混凝土因为水化热出现开裂的现象,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发展,推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此时建筑行业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在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方面,工程周期长、规模大等都是新出现的特点,这就需要在施工期间考虑到更多的影响因素,控制好这些因素对于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来讲,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则是最为关键的两个方面,这主要是混凝土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当前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就要选用科学的质量管控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的科学性,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