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优化策略研究
2022-02-28杜孟凯岳小林
王 蕾 杜孟凯 花 蕾 岳小林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宣教中心,北京 100053;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办公室,北京 100053
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国家及各级管理部门基于多元互联网平台进行文化生产、思想教育、价值传播、舆论引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总称[1]。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外源性与内生性风险交织叠加[2-3],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网络舆情呈现跨空间、跨国界、多向互动的模式,让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更加纷繁芜杂。中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强烈冲击着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使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重大的挑战[4]。作为公立医院的建设者、深化医改的践行者和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公立医院在集中精力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同时,需要切实推动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由粗犷化向精细化,经验化向科学化转变,共同构建网络意识形态的大格局与新境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良好的舆论环境。
1 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1.1 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5]明确指出,做好思想政治、意识形态和宣传工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崇高精神,加强医德医风、精神文明和医院文化建设是公立医院院党委的重要职责之一。加强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可以更好地运用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为提升公立医院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供“最大增量”。公立医院需要充分认识和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在广大医务人员中的“入脑、入心、见行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全体医务人员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从而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与战斗力[6]。
1.2 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有力保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7]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在社会转型、价值观多元化及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公立医院需要主动与国家网络治理体系对标对表,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并以“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的理念来对待网络舆论的公众参与性问题[8],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构建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1.3 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9]提出“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重大任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立医院作为党和国家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及时发现的前哨站,快速处置的生力军,精准管控的关键点和有效救治的主力军,更是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中坚力量。公立医院要主动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意识形态领域应急预案,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和系统性,夯实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1.4 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风气的有效途径
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一方面通过典型宣传提升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医务人员更好地立足岗位服务人民;另一方面展现医务人员以生命赴使命,以大爱护苍生的鲜活故事,以情感人,直抵人心,引发公众对医务人员的感激和理解,共同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风气,更好形成广大医务人员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2 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存在不足
2.1 责任落实上紧下松
公立医院部分管理者仍然存在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充分的问题,部分党员干部仍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看作是一种单纯的软任务,导致从院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到每一位党员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工作的重视程度呈逐级减弱。同时,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网络形态工作人才匮乏,部分党员干部的网络意识形态知识体系落后,存在本领恐慌,制约了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0],形成责任落实上紧下松,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协同推进不够等问题。
2.2 阵地管理亟待加强
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自媒体平台准入门槛较低,具有无须认证、操作简便、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的特点[11]。公立医院对以医院职工身份注册和使用自媒体情况掌握不充分、不完整,导致医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存在“真空地带”。在当前我国医患双方媒介素养均处在中等偏下水平的情况下[12],由医院职工通过自媒体发布非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和敏感信息等引发的舆情事件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医院科室和党支部等注册的网络宣传阵地存在管理人员频繁更换、日常运营外包等现象,为医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埋下安全隐患。
2.3 预警研判能力不足
新媒体的不断衍生,形成了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社会化、去中心化和个性化等特点[13],各种良莠不齐的传播内容和价值观念向医院职工的渗透较为隐蔽,传播的源头更难定位。然而医院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预警研判方法仍主要依靠人工线下收集和线上搜索,整体智能化水平较低,且在落实重大改革举措时,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研判不足,严重制约医院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预警的及时性和系统性,限制了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成效。
3 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原则
3.1 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
公立医院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认真履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要求[14]。落实院党委对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形成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理念,完善工作体系,确保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3.2 坚持安全至上的原则
互联网从来不是法外之地,不断健全和完善网络治理的法律法规,让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有法可依非常关键[15]。医院各级网络宣传阵地在信息发布和运营期间应遵守互联网信息发布的相关法规,做到依法运维。同时要强化责任意识,确保责任清晰,落实到人,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网络,强化网络宣传阵地准入和运营管理,确保公立医院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
3.3 坚持正确导向的原则
医院网络意识形态管理要把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工作创新,建立并完善意识形态的传播体系[16]。从医院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建设、改革与改善同步及医院品牌建设等方面入手,努力发挥意识形态工作对医院职工的思想引领作用和广大公众的服务功能。
4 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优化策略
4.1 压实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需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主体责任,树立“一盘棋”的理念。第一要构建院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各院级党组织守土尽责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格局[17];优化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组织体系,成立以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为主体,建立医院、党支部、科室、班组四级组织体系;明确党总支、党支部书记为党总支、党支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科室主任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对科室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负直接责任。第二要落实“四大责任”,聚焦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党员干部要率先做到“三带头、三亲自”,即带头抓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18]。第三要细分职责,建立边界清晰的医院网络意识形态责任清单、监督检查清单、负面惩戒清单,逐级签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打通责任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19-20]。
4.2 强化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
医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应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运用好互联网思维,树立全覆盖意识,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属地管理和全流程管理[21]。第一要建立网络宣传阵地备案审批制度,实行院-支部(科室)-个人三级网络宣传阵地管理,院领导、各党支部书记、职工个人分别为各级网络宣传阵地的第一责任人,主管院领导、科室主任、各平台管理员为直接责任人;宣传部门统一监管形成医院网络宣传阵地台账。第二要建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内容审核发布机制,直接责任人对发布信息进行终审,确保内容政治正确、导向积极、真实准确。第三要高度重视各级网络宣传阵地账号安全,做到登录密码定期更新,专人专户。第四要建立阵地建设监督考评机制,科学设定、动态调整各级网络宣传阵地的考评指标,引导各级自媒体健康发展,有效联动。第五要巩固和发展公立医院大宣传工作格局,把握好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形成一元引领与多元协同相结合的传播模式,构建“渗透式”“融合式”“互动式”创新传播方式,使得医务人员和广大网友在主动参与、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和分享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释放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活力。
4.3 提升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能力
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能力提升的关键抓手在于提升全员使命意识和提升风险管理智能化水平。第一要加强职工网络意识形态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医院需结合行业热点事件和医院重点工作定期开展全员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对医务人员在新媒介环境中的互动行为进行规范,培养其媒介使用技能、道德伦理及法治意识等[23],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相关要求落实到每名职工,形成职工自觉规范言行,抵制谣言,积极传递正能量的良好局面。医院需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选拔好、配备齐专职意识形态工作人员,发挥好兼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专员的作用,形成结构合理,能力优化,协同联动的工作队伍。第二要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研判机制,一方面要畅通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医务人员思想动态,对于职工利用互联网平台提意见、发牢骚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对于苗头性、风险性问题不能视而不见,要第一时间与各级党组织沟通,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化解思想问题;另一方面在贯彻落实重大举措和重大决策前,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风险评估,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判,形成相关工作预案和引导口径。第三医院要全面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预警研判的智能化水平,应用实时信息收集、溯源、监测、分析、研判网络技术和工具,及时发现敏感信息和虚假信息,迅速启动引导机制和处置机制,通过网络举报、线上引导和线下沟通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化解风险机,维护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24-26]。
4.4 用好常态化绩效考核与责任追究两个抓手
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持续提升需要用好常态化绩效管理和责任追究两个关键抓手。首先是以厘清医院网络意识形态管理“死角”为目标,明确关键点,覆盖全流程,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支部评价和科室绩效考核。通过座谈交流、个别谈话、查阅相关记录等形式,重点考核贯彻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要点、二级平台日常运维、平台联动、风险预警及处置、三级平台监管等情况。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中层及以上干部目标管理体系和职工年度考核,对存在问题的集体和个人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干部选拔任用中实行一票否决。其次要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对于未能履行工作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追责,分清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直接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将知责、明责、压责和问责贯穿始终,形成闭环管理,促进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持续优化。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切实立足新发展阶段,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持续夯实院党委对公立医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层层压实责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共同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攻坚战,更好地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