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黑臭水体水质监测状况及长效改善对策
2022-02-28庞博孙庆彬赵修敏山东省聊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文_庞博 孙庆彬 赵修敏 山东省聊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城镇生态环境系统造成的污染也日益加剧,大部分城市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存在季节性或终年性水体黑臭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国务院于2015年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17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 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 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以消除”。由此可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已成为各级人民政府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工作。
山东省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促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东省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2018-2020年)》(鲁政办字〔2018〕229号)要求,于2019~2020年对山东省各市建成区内已经完成治理的黑臭水体开展了水质异地交叉监测工作。黑臭水体监测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参与,各市生态环境局牵头,住房城乡建设局(城管局、水务局)配合参与监测。按照统一分工部署,聊城市黑臭水体现场原位监测、采样、分析均由菏泽市指定单位进行,聊城市监测单位全程配合,并开展必要的监督和比对分析。
2 黑臭水体水质监测状况分析
2.1 黑臭水体分布情况
聊城市共有10条黑臭水体列入了山东省2019~2020年监测计划,10条黑臭水体主要分布在青年渠、青周渠、聊张沟,大部分为城区防汛沟渠,均承担着防洪排涝的任务。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聊城市10条黑臭水体分布及水体现状情况一览表
2.2 黑臭水体监测情况
监测点位布设:对于河流型黑臭水体,每个水体在上、中、下游分别设置1个监测断面,一般按每200~600m的间距设置监测点位,河流较长时,可适当增加监测断面,最多不超过5个。根据此原则,在聊城市每条有水的黑臭水体分别布设上、中、下游3个监测点位。监测时间:2019~2020年第二、第三季度,各监测一次。监测指标:透明度、溶解氧(DO)、氨氮(NH3-N)、氧化还原电位(ORP),共4项。监测方法:采样点设置于水面下0.5m处,水深不足0.5m时,设置在水深的1/2 处。样品采集后须现场沉降30min,并加水样保存剂进行保存。分析与评价方法: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需现场原位测定,氨氮采用实验室分析测定。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见表2,黑臭水体污染程度分级标准见表3。
表2 水质指标分析方法
表3 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程度分级标准
2.3 黑臭水体监测结果分析
2019年、2020年第2季度,聊城市10条黑臭水体中仅聊阳路东钱村东西沟有水,其余均干涸无水。监测结果(见表4)表明,4项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评价结果为无黑臭。
表4 聊城市黑臭水体监测结果一览表
2019年、2020年第3季度,聊城市10条黑臭水体中聊阳路东钱村东西沟、鲁化路青年渠滨河实验小学南邻、二干渠至花园路青年渠和聊城市东昌府区青年渠水城华府段4条河段内有水,监测结果(见表5)表明,2019年3季度,青年渠2段水体中氨氮超标,根据黑臭水体污染程度分级标准,氨氮的评价结果为重度黑臭。2020年3季度,水质状况有所改善,各水体4项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评价结果为无黑臭。
表5 聊城市黑臭水体监测结果一览表
由连续两年监测结果可知,聊城市黑臭水体二季度大部分河段干涸,有水河段仅1条,水质稳定达标;三季度雨季来临后,2019年青年渠2段水体中出现了氨氮超标现象,但在2020年水质好转,有水河段水质均达标,无黑臭产生。
3 黑臭水体水质长效改善对策分析
前期聊城市主要采取了3种方式对黑臭水体进行整治,分别是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虽然10条黑臭水体已治理完成,但由于2019年聊城市城区排水管网未实现全部雨污分流,遇汛时会有雨、污混合水体经过以上沟渠排放情况,所以导致部分河段水质超标。这说明了短时间内消除城市黑臭现象不是目的,而是要建立远期长效机制,标本兼治,保证黑臭现象不反弹,让城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和提升。
①加快配套管网建设力度及黑臭水体项目整治力度。按照《聊城市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施方案》,按时间节点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全面完成城区雨污分流工作。城市彻底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应先行开展污水截流工作,将混流污水全部截流进污水管道,并同步启动源头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治标与治本同时进行。
②全力打造亮点河道。通过开展河湖清四乱、河道清障等一些列河湖保护专项行动,有力地提升河湖管理水平。聊城市已开始对全市重点河道实施综合整治,计划实现全市重要河湖渠的“水清、河畅、堤固、岸绿、景美”。
③建立城市水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必须将水污染、雨洪管理、雨污分流、景观设计、水利工程建设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不能孤立地就一条水系来治理,提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系统性,建立城市水体与城市生态、生产、生活平衡的共生体系。
④积极探索黑臭水体区域综合治理新模式。按照重点污染源拦截清除、水动力提升、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等综合水环境治理思路。在技术上,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水面曝气等工艺和技术进行治理,同时建立大流域活水循环系统,建立生态堤岸和健康的水生生物群落,恢复水体自我净化功能,达到彻底消除水体黑臭,实现水质改善、环境美化的系统综合治理目标。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沟渠及沿岸维护,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控制生活污水排放,实现沟渠洁净、水体达标的目标。